肩膀上面的担子加重,只是隐晦的说法,直白的说就是会升职。

  “真能这么厉害,写点东西,弄点标准规范出来,就能得到提拔?”朱茂林有点不太相信,“我在市酒厂干了这么些年,跟你老丈人童永昌争业务科科长的位置,失败了,也就最近才当上产品检验科的科长。”

  “年底的时候,肩膀上的担子就能加重,这速度会不会太快了?”

  他的意思其实就是觉得陈浩是不是夸大其词了,写点东西就能有这么好的效果?

  是不是在给他画大饼,在诓他?

  “有句话叫作时势造英雄,平常时候,想要获得机遇是很难的,军队中的士兵想要得到提拔也很困难,机会不多,其他普通人也都是差不多的。”陈浩道。

  “只有是在风云聚会的时候,社会才会有比较大的变革,才能有更多的机会。”

  陈浩笑了笑,“而如今,这样的变革正在酝酿,马上就会爆发出来。”

  “不要看不起写写画画的东西,看起来好像就只是拿支笔在纸上写点文字,实际上代表着思想,代表着方向。”

  “寻常时候没用,在这个时候会显得很重要。”

  领导人也需要捧哏的,需要前锋。

  他转过身,看着朱茂林,“红旗生产队在搞分田到户之前,就是写了几篇文章,引得省里的领导去视察,分田到户才在红旗生产队,在花山公社展开。”

  “后续红旗生产队花山公社肯定会成为全国农业方面的标杆,是典型。”

  陈浩用红旗生产队的实际情况,说了文章,标准规范之类的重要性。

  “农业的标杆是大寨吧?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朱茂林说道。

  “那是以往,万事万物都在变化,唯一不变的就是一切都在变化。”陈浩说道,“就是榜样,同样也是如此。”

  朱茂林不说话了。

  在思考着陈浩的话,也在思考着要不要按照陈浩说的去做。

  有一些地方他可以做,但是有一些地方,他觉得还是很有风险。

  心中有些摇摆不定。

  前些年的一些政策,让不少人仍旧心有余悸,不敢向别的方向做出改变。

  特别是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这一点如果被人抓住了小辫子,攻击成功了,会让自己的人生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朱科长心里是还有疑虑,担心出现意外的情况?做任何事情都是有风险的,就是吃饭喝水都有可能噎着呛着。”陈浩说道。

  “近几年,留学生的问题慢慢的放开了,咱们国家向外派遣留学生,也接受外国的留学生到我们这来。”

  “这就是一个很重要的信号,允许出国留学,允许外国的留学生到我们这来,那不就是要互相学习,互相进步吗?”

  “连人都派出去了,难道还怕咱们国内的人学习国外的管理经验?真要如此,那不是互相矛盾?”

  “得要从上面的一些举措中发现端倪,并且利用好这个发现,在别人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提前做一些事。”

  特殊的历史时期,留学生制度中断了,但在1972年,随着中美关系的缓和,又开始接受外国留学生。

  1973年的时候,还颁布了一个文件《关于1973年接受来华留学生计划和留学生工作若干问题的请示报告》。

  这个文件的颁布,标志着来华留学生教育制度的正式恢复。

  国门正在一步步的打开。

  交流也正在一步步的加大。

  朱茂林嘀咕了一句,“政策会反复的。”

  陈浩说的这些,他懂,可还是有顾虑。

  过了一会儿后,他看着陈浩,“要不还是保险点起见,就只去茅台厂学习先进经验,国外的书籍就不作为参考了。”

  “我不是不相信你,你的能力是很强的,我非常佩服,为人处事方面也比你那老丈人要强的很多,而且不怕丢脸的说,就是我自己,也觉得在为人处事方面跟你还是有些差距。”

  “但我心里还是在打鼓。”

  学习茅台厂,去茅台厂出差没有问题,朱茂林一点都不怕,甚至还非常期待,但是学习国外的书籍,并且写下来,发在报刊上面,他心里真的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生怕因为这个举动,给自己招来灭顶之灾,到时候别说产品检验科科长的这个位置很可能没了,就是职工的身份也可能没有。

  很担心。

  “也不是不行,只不过效果会打折扣。”陈浩道,“机遇和风险是并存的,如果不敢为人先,那凭什么得到的比别人多呢?”

  陈浩看着朱茂林,“朱科长你自己也清楚,能当上产品检验科科长这个位置,其实是有一些侥幸的成分在里头的。”

  “这样的侥幸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

  “你的年龄跟我老丈人差不多,这个年纪想要获得提拔机会,是很难的,肯定得要在一些方面有不一样的地方,得有建树,能为市酒厂带去不同的东西,才能有更大的机会,有更大的可能。”

  “去茅台厂是一个机会,但这个机会是小机会,找一些国外的书籍,特别是白酒行业的书籍,整理相关的经验,写下来,发表出去,这也是一个机会,这是个大机会。”

  能让人动心的,不是感激,而是更大的利益。

  陈浩给朱茂林分析了风险和利益,他也不逼着朱茂林马上作出抉择,宽心道,“朱科长不用急,时间还有些,现在才7月份,离着年底还有五六个月。”

  “事情不是一蹴而就,可以分段的去做,先去茅台厂,根据茅台厂的考察,写出相应的标准规范,激起一些水花,提升自己在市酒厂的存在感,将产品检验科科长的权力向外释放。”

  “至于学习国外的先进产品质量管理经验,这方面可以暂时缓一缓。”

  “可以多看一看报纸,多看一看新闻,多收听一些广播,尤其是关于国家政策方面的一些新闻,特别注意。”

  “你就会知道我说的这些都是有迹可循的,看着风险大,实际很稳,回馈会很丰厚。”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70,弥补老婆和女儿,重生70,弥补老婆和女儿最新章节,重生70,弥补老婆和女儿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