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让锦衣卫一查到底,其实他心里都明白,这件事到底是怎么回事。

  等到所有人都走后,太子留下了朱允熥和李景隆。

  皇帝走的时候曾交代,有事先和曹国公,徐王商议,若是臣子之间意见不同,以二人所言为主,若二人意见不同,以曹国公为准。

  也就是说,朝廷大事,曹国公有一票否决权,凡事他说不行,那就不能做。

  “殿下!”

  朱允熥坐在椅子上,问道:“这种事,还需要考虑吗?”

  “陛下曾经是怎么做的,殿下难道就不能效仿吗?”

  太子有些无奈的说道:“三叔,你有所不知,太爷爷临终的前一年,曾经和我说过一些话……”

  “太爷爷说,你父亲强势,决定的事情,谁也改变不了,强势的人皆嗜杀,永兴一朝,会死很多人……”

  “大明的今日,太爷爷都算到了!”

  “太爷爷还说,以后他老人家不在了,父皇若是要大肆杀人,让我劝着点,杀心太重,太伤自己,皇爷爷什么都明白,只是心疼父皇,不想让父皇受到任何伤害!”

  太子叹息一声,继续说道:“乱臣贼子要清理,开疆拓土,只争朝夕,这些都道理我都明白,我也知道父皇做的都是对的……”

  “父皇为这个家,这个国,付出太多了,我不想让父皇伤了自己,所以,父皇每次要杀人,要打仗,我都劝着,能不杀就不杀,能不打就不打!”

  “父皇说我软弱,我认了,哪怕说子不类父,我也认,我也有我的苦衷……我不想永兴一朝死太多人,把杀戮留给父皇!”

  太子突然冷声道:“我想等我坐上皇位,我来杀,肃清朝纲和那些乱臣贼子!”

  “朝廷之中,谁忠谁奸,谁是能臣干吏,谁是尸位素餐,谁是为国,谁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孤心中都清楚!”

  老头子养大的孩子,从小传授帝王之术和亲情的关怀,怎么又会是软弱无能之人,又怎会是无情无义之辈。

  这番话,太子第一次说,也让李景隆和朱允熥有些意外,他们意外的不是太子说这些话,而是太子让他们感到陌生。

  太子从来都不差,他常说自己最多能当汉明帝,汉明帝是个好皇帝,其实他并不差,只是被父亲光武帝的光芒所覆盖,显得他平庸。

  如今太子就是这样的感觉,他干到死,累到死,这辈子都不会超越他父亲永兴皇帝的功绩。

  “殿下,其实你错了!”

  朱允熥起身叹息道:“当年皇爷爷为了大哥能坐稳皇位,差点杀了凉国公,荣国公,景川侯那些淮西旧部,皇爷爷这样做,是不想让大哥手上粘血……”

  “同样的道理,大哥如今做的这些同样都是在为了殿下,他也不想让殿下手上沾血,将来清清白白的坐上皇位!”

  “如果殿下连这点小事都处理不好,那陛下会很失望的!”

  李景隆接着说道:“陛下曾早有言,收复西南半岛是执政期间要做的最后一件事,功成则身退……”

  “这件事,也是陛下对殿下的最后考验,如果殿下连一些乱臣贼子都不敢处理,陛下是不会立马就把皇位传给殿下的,如此,陛下还要多辛苦几年……”

  “直到实在干不动的那一天,到那个时候,陛下会不会有换储的想法,那就不好说了!”

  二人的话犹如一盆冷水浇在太子头上,一件小小的诽谤臣子之事,从挑衅皇权又上升了国本。

  “兵部的军报殿下也看了,凉王可是立了不少军功,腾冲之战,枯门岭之战,三皇子可都是决定性胜利的首功……”

  朱允熥又言道:“以前的凉王,好勇斗狠,惹是生非,可如今的凉王,乃大明勇将,国家栋梁,皇室四代之中,可有比之优秀者!”

  “臣说这些话,不是挑动殿下兄弟之间的关系,也非让殿下去防着凉王……”

  “殿下别忘了,太祖高皇帝已经走了,秦晋二王也走了,永兴初年的那一批老臣也早已凋零……”

  朱允熥差点没说,皇帝真要有拉扶三皇子的意思,军中会有不少人支持他,西南半岛的兵马必然是全部支持,而太子你……支持你的人差不多都走完了,东宫那些辅臣不见得和你一条心,你该好好想想了。

  “殿下,臣告退了!”

  李景隆同样拱手道:“臣也告退了!”

  说完,二人直接走了出去!

  走远时,李景隆低声说道:“你吓唬太子干啥啊,你别真给吓到了!”

  “不吓唬不行了!”

  朱允熥摆手道:“太子是个好孩子,可想的太多了,总是把简单的事想的太复杂,我这当叔叔的得踢他两脚!”

  “你忘了李泰怎么给咱们说的,不要手把手的教太子做事,让他自己办事……”

  李景隆颇为无奈的说道:“你说你……算了,不说了!”

  “说点正事,刚才兵部的人说,陛下要去八百大甸封赏三军,这事你怎么看?”

  “不太对劲啊!”

  朱允熥连连摇头,说道:“大哥的心思,有时候我也猜不透!”

  李景隆笑了笑,也没有说什么,但他好像察觉到了什么,具体是什么,又说不上来。

  朝廷收复西南半岛,皇帝前往八百大甸,封赏三军,这事于情于理都挑不出任何毛病,可李景隆就是感觉不对劲,这里面一定有事。

  ……

  桂林,靖江王府!

  夜静悄悄的,除了锦衣卫巡逻的脚步声外,连声鸟叫都听不到。

  一盏孤灯于侧房之下微微晃动,周王端坐于房间之内,手中之毛笔不断走动,一本册子已然书写大半。

  “以我的能力,终其一生,能做的只有这些了!”

  日夜不辍,周王终于完成了《永兴本草录》的全部撰写。

  心愿已了,周王如释重负!

  “累了,累了,这辈子挺累的……”

  周王呢喃两声,将医书郑重地拿起,视若珍宝,置于桌上,而后饮下一口早已冰冷的茶水,一股倦意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周王倚在椅上,阖上双眸,沉沉睡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孙,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孙最新章节,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孙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