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你发话吧!我们这些兄弟,都愿意听你的!”

  宁王是军旅出身,他把握不住文人,却对这帮骄兵悍将有一种潜移默化的控制能力。

  只要许给这些人足够的好处,他们什么都肯做。

  “列位将军都是开国功臣,也是我大明的基石!只有你们站得住脚,大明才能繁荣昌盛!谁要是跟你们过不去,那就是和全大明的人过不起!”

  “说的好!王爷这才算是明白人呢,你若当了皇帝,咱们大家不都有靠山了么?!”

  宁王安抚说道:“燕王本来有机会成功的,他甚至有机会直接杀了朱允熥,可他没那么干,他心软了。心软的人,本来就不适合当皇帝。本王也有担心啊,就凭咱们,能成事么?”

  一人咯咯作笑:“王爷,虽然我们人数和全大明比起来,是少点。但咱们这些人分布在各地,只要您振臂一呼,七八个省份还是不难到手的,最差,咱们也能和朱允熥分庭抗礼!半壁江山在手,您还怕他什么呢?”

  ……

  一个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

  朱允熥邀请许多勋贵来给皇后庆贺,限定了日子。

  可是到达应天的勋贵,还不到三十个人。

  总人数应该在八千以上才对,这三十个人,明摆着是给朱允熥脸色看的。

  其实,这些早在朱允熥的意料之中。

  他已经猜到,宁王被人救走之后,必定会去笼络住那些勋贵。

  不靠这帮人,他没法成事。

  而救走宁王的人,十有八九,是瓦剌或者鞑靼的势力。

  这两股部落,巴不得大明内乱呢,他们好从中渔利。

  而瓦剌人刚刚兵败两次,他们献上公主缓和,是不太容易做出这种事来。

  因此,朱允熥可以断定,救走宁王的人,是鞑靼安排的。

  这群蛮子很会抓准时机。

  当下瓦剌国力虚弱,无法集结兵力攻击大明。

  只要大明在此刻内乱,鞑靼就可乘虚而入了。

  所以,国家不能乱。

  李进和刘璟站在朱允熥的书案前,等候指示。

  暗卫已经将消息告知三宝,又传达给朱允熥,宁王在江南的消息,他全然知晓。

  江南总兵也是前淮西勋贵,还做过常遇春的手下。

  此人贪财好色,为富不仁,独霸一方。

  他不是蓝玉的部将,所以躲过一劫。

  可这位总兵大人养了几万个奴隶,才不愿意看到奴隶制废除呢。

  他已跟随宁王,招兵买马,目下齐集到三十多万人。

  各地的勋贵也在拉拢当地官员、豪绅,这群人全都愿意跟随宁王。

  然而,与其说他们都在宁王的掌控中,倒不如说这些人全在朱允熥的眼皮子底下。

  因为朱允熥不光有暗卫,还有财神阁。

  财神阁的商人,处处充当朱允熥的眼线,遍布大明,总人数已经超过六十万。

  宁王想谋反,必须有足够的钱粮。

  这些钱粮从哪儿来呢?

  只能是从富商手中得来。

  需知,财神阁成立后,全国半数以上的商人都加入进来了,还有人源源不断加入。

  谁让财神阁的税率低呢,商人们能赚的更多。

  武夫宁王朱权,恰恰忽略了这一点,他缺乏经济头脑。

  打仗打的不是人,而是钱粮。

  “三宝。”

  “在。”

  “江南商会会长是哪一位?”

  “回陛下,商会会长姓罗,刚刚加入财神阁,宁王想要招揽他,可他还没给答复。”

  “告诉他,听宁王的话,顺从宁王,不管宁王要多少钱粮,他都支持。”

  “这……陛下,这不是助贼么?”

  这正是的朱允熥计策,钱粮一直给,朱权才会大松心。

  等真正要打仗的那一刻,再在粮草上下文章,让朱权的几十万兵马食无粮。

  朱允熥伸展懒腰:“奏折看的累了,刘璟,你陪朕出宫去走走,散散心。”

  “臣遵旨。”

  刘璟心里是有困惑的。

  他毕竟不是刘伯温,很难揣测到朱允熥的心意。

  国家有人将要造反,皇帝却表现的十分坦然。

  此时此刻,难道不应该集合兵力,对江南形成压制么。

  可皇帝非但不这么做,还任由其发展。

  两人走到大街上,靠近‘学院’府。

  这地方门庭若市,来来往往的,男女都有,而且大多数都是平明百姓。

  学院刚办不久,要考试也得等到明年才行。

  “刘璟,你对鞑靼了解么?”

  朱允熥突然问起这事,刘璟有些猝不及防。

  “主子,鞑靼和瓦剌一样,都是顽固势力,不过鞑靼更为聪明,他们懂得出击的最佳时机,比瓦剌人更精明。”

  “你说对了,宁王应该就是鞑靼的人救走的,这应天府里,藏着不少鞑靼部落的探子。”

  “主子是要清查?”

  朱允熥笑着摆手:“他们混迹在人群里,你查是查不出来的。朕下令通商,让瓦剌、鞑靼都可以随意与大明建立商路,给了他们足够的空隙,这群人就开始不老实了。”

  “那……主子是想?”

  “让财神阁发展到鞑靼去,并对他们的大汗放出风声,就说连大汗的身边,都有我大明的人,先让他们忌惮一下。大明连年征战,国力不足,没办法同时应付内忧外患。”

  刘璟立即说道:“主子,臣以为,需要派遣一位得力的将军去边关驻守,提防鞑靼部落。”

  原来是李文忠,可惜李文忠被老朱给杀了。

  朝廷能打的将军,几乎都让朱元璋宰光,而燕王又要对付瓦剌,分身乏术。

  大明现在不缺文臣,就缺武将。

  这就是为什么,朱允熥要留着朱棣的主要原因了。

  他手下的十大武将,才是大明现在最有生的力量。

  当初要是脑瓜子一热,把燕王和他的羽翼全部铲除,那谁来对抗瓦剌和鞑靼呢,明朝还是会亡。

  朱允熥制造的军械的确厉害,但打仗靠的不光是军械,最重要的人,是有谋略的将军。

  “刘璟……”

  “臣在。”

  “学院设置武行,朕要找一个能带兵的人出来对抗鞑靼,这件事,你和李进一起办,五日之内,给朕一个答复。”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最新章节,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