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没想当王爷啊 第292章 大婚(五)

小说:我真没想当王爷啊 作者:溜达的长刀 更新时间:2025-07-11 23:48:20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是夜,蜀王妃遇刺,帝大怒。

  这下不仅仅是十三衙门全军出击了,由采律司指挥使赵极亲自带队,采律司、内廷、十三衙门开始了全城搜捕,甚至有人在凌晨时便还听到了街上传来的金吾卫身披铠甲的沉重脚步声。

  而赵清遥和夏宁自然是没办法继续在外边玩下去了,出了一剑之后,赵清遥明显觉得出了一口恶气,神清气爽地回了王府绣楼。

  夏宁则回了夏家在京城的宅子。

  出了此事,定北王妃杨曼倒是没说什么,她知道自家闺女跑出去玩的事,不就是杀个小贼吗,多大点事。

  然后赵清遥就回去睡觉了。

  ……

  翌日,

  宫门。

  陆瑜静静等待着,身旁是一群礼部官员,礼部侍郎吴夫之站在陆瑜的身侧。

  吴夫之与陆正狄是同榜进士,也是经年老友,经春闱一事,人们都知道了吴夫之与陆瑜的叔侄关系。

  一辆马车缓缓停下,车夫是一名老仆。

  吴夫之本想上前,又犹豫了一下,拍了拍陆瑜。

  陆瑜没动。

  吴夫之又拍了拍他,加重了力道。

  陆瑜这才走上前去,到马车前,掀开了车帘。

  马车内是一个同样穿着喜庆红袍的老人,

  老人姓邓,是礼部老尚书。

  邓尚书看着陆瑜那年轻的面庞,笑了笑。

  陆瑜伸手,搀扶着老尚书下了马车。

  “半年前,还是老夫亲自张榜,宣告天下,陆瑜为春闱会元。

  半年后,这小子便与老夫同朝为官,二殿下大婚,任我副手。

  腹有才华,又深得陛下青眼,前途无量、前途无量啊。

  不服老不行咯,以后,可就是你们年轻人的时代了。”

  邓老尚书颤颤巍巍地走到礼部官员们身旁,被陆瑜搀扶着,笑着道。

  闻言,陆瑜愣了一下。

  吴夫之连忙上前,拱手道:“您太抬举这小子了,他太年轻,总是会出错,还需要您多提点提点他。”

  邓老尚书又笑了笑,看了眼吴夫之这位自己的衣钵传承,又看了眼陆瑜。

  当年,他可是吴夫之和陆正狄的座师。

  现在,这两个小子,一个是江南道巡抚,一个在自己致仕后会板上钉钉接任礼部尚书。

  邓尚书觉得,在自己死后,自己子孙辈们,不求仕途通达,但一生富贵已经稳妥了。

  但他想趁自己还在,再加上一道保险。

  “陆瑜,今年多大了?”

  邓尚书的胳膊依旧被陆瑜扶着,他看着年轻人,问道。

  陆瑜连忙开口:“今岁十八。”

  “可曾加冠?”

  “回大人,未曾。”

  “可有表字?”

  陆瑜深吸口气,答道:“无字。”

  邓尚书笑着拍了拍陆瑜的手,道:

  “瑜为美玉,怀瑾握瑜。天道有缺,不可求全,故玉虽美而应有瑕。

  诗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玉还需琢磨,方可去求那尽善尽美。

  琢之磨之,玉汝于成。

  陆瑜,可为琢之。”

  “陆琢之。”

  陆瑜感觉自己搀扶着邓老尚书的手在微微发抖。

  礼部众官员都惊讶地看着这一老一少。

  只有吴夫之先是愣了一下,随后微笑着,抚了抚胡须。

  邓家以诗礼传家,历朝历代皆任以清贵官职,邓老尚书更是大宁文华扛鼎人物,当代大儒,兼任国子监祭酒。

  只是这些年,他老了,早就不上朝了,礼部诸事,早就交给了吴夫之。

  给晚辈取字,那是家族长辈与老师的责任,今日邓老尚书给陆瑜取字,便是真真正正有了半师之名。

  吴夫之上前,搀扶住了邓老尚书。

  陆瑜后退两步,恭恭敬敬地对着邓老尚书俯身施了一个大礼。

  “琢之,谢先生赐字。”

  自此,世人唯一能诟病陆瑜的,所谓江湖世家出身,在这一礼后,也烟消云散。

  师门,也是出身。

  邓老尚书轻咳两声,活了那么久,他早就看清了很多东西。

  他当年与老太傅同朝为官,那老家伙有个好儿子,军功封王,老家伙活的更明白,早早地放下手里的一切权力,去宫里给皇子皇女教书,求的,只是李家家臣的情意。

  而自己高居清贵之位,一心只是完善大宁礼仪,亦是毫不恋权,他知道自己完善一朝之礼,照样能青史留名。

  人老了,总是要给家中后人留下些东西。

  李家父子三人对陆瑜的看重,他都看在眼里,若是不出意外,此子未来必将飞黄腾达。

  他所做的,也只是锦上添花而已。

  但,也足够了。

  ……

  时辰差不多了,

  礼部老尚书与陆瑜一同向太元殿走去。

  无比宽阔的大殿内,满朝文武皆分立两侧。

  邓老尚书与陆瑜跪地行大礼。

  帝御太元殿,授婚使符信与聘礼册。

  邓尚书携陆瑜与众礼官,北向再拜,奉节出宫。

  朱雀大街之上,满城百姓们纷纷围聚在两侧,一直绵延到定北王府大门,向宫门方向望去。

  宫门大开,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向朱雀大街走来。

  礼部老尚书与陆瑜身着红袍,跨马在最前侧。

  这是正副婚使。

  陆瑜注意到,老尚书的身子是真不行了,现在能坐在马背上,完全是靠读书人浩然正气加持在身,强行坐稳。

  在其二人身旁,有龙旗十二面,迎风招展。

  其身后,有鼓吹班奏鹿鸣、关雎。

  再往后,是中阵。

  红衣礼官捧玉匣、金策,甲士抬礼箱。

  尤其是中阵最长,浩荡绵延上百米,翟车无数,聘礼无数。

  径九寸的谷纹玉璧、赤色玉璋、金凤钗、金步摇、瑟瑟钿。

  鹿脯、稷米。

  西域金器、南海珍珠、万贯钱财,皆按车算。

  还有赵清遥日后这辈子都穿不完的蜀锦。

  后扈,六匹朱鬃白马,披赤帛。

  最为显眼的,还是那上百名飞鱼服绣春卫,威风凛凛,英武不凡。

  他们腰佩横刀,手持大戟,皆有万夫不挡之象。

  浩荡队伍一路吹鼓奏乐,威仪尽显。

  百姓们目瞪口呆地看着这支无比奢华的礼队。

  在喧杂的人群中,街道旁的高楼上,皆有十三衙门探子,如鹰隼般的眼睛扫视着。

  陆瑜红袍跨马,走在邓尚书身后。

  在无数百姓的目光中,队伍来到了定北王府大开的府门前。

  老太傅站在门前,身着太祖皇帝御赐的紫袍,头发梳的一丝不苟,精神奕奕。

  其身后,是定北王妃,以及蜀王妃。

  在往后,是百名定北天狼骑。

  按理说,今日赵家亲族应在场,可太傅并没有将他们从老家叫回来。

  身后的定北军,便是赵家亲族。

  定北王出征在外,太傅代其行礼。

  这位一辈子为大宁殚精竭虑的老人,这位早在二十年前便有御前不拜之恩的老人,在今日,颤颤巍巍地屈膝拜下。

  身后,定北王妃与百名甲士轰然下拜。

  三拜之后,陆瑜连忙下马,上前扶起了老太傅。

  聘礼入府。

  礼官和甲士们有条不紊地向府内运送着聘礼。

  王府中庭,设香案、黄帏台,聘礼依序陈列。

  大物件都送进后宅了,现在摆着的都是一些代表性聘礼。

  香案前,

  邓老尚书南立,朗声宣皇帝诏:

  “咨尔赵氏长房嫡女清遥,毓粹高门,禀训贞懿。柔明植性,婉嫕成德。兰仪彰于闺阃,蕙问扬于天下。今皇第二子蜀王泽岳,年逾弱冠,当备嘉耦。

  尔氏温恭允塞,淑慎有闻,宜奉宗祧之重,允协龟筮之吉。今,遣使持节纳征,册封而为蜀王妃。

  今赐聘礼,玄纁各三丈九尺,象乾坤之德;谷纹苍璧九寸,表信义之贞;朱鬃御马八匹,彰乾健之仪; 五色织锦百匹,昭华彩之盛;赤金步摇一副,瑟瑟钿十二树;银钱万贯,鹿脯九筥,稷米九秬。

  尔其敬事宗庙,恪勤中馈,聿修妇道,以嗣徽音。

  钦哉!”

  副婚使陆瑜奉玄纁、玉璧,表情严肃。

  杨曼北向跪地,双手接过。

  随后,老太傅又献《答聘表》,礼部老尚书接过。

  自此,下聘礼仪终于到了尾声。

  随后宰三牲于正堂设宴。

  —————————

  这几天刚回家真有些忙,每天都有场。

  吃饭喝酒……六点睡五点起……

  这几天的剧情还需要查资料,以唐朝的,都需要考究……

  我尽力满足更新,等我几天,兄弟们/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真没想当王爷啊,我真没想当王爷啊最新章节,我真没想当王爷啊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