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原想了想,对秦老说道。

  “少则十几天,多则半个月。”

  “朝廷便会在县城,举办我这个青原县伯的授土授民之礼。”

  “告诉九娘,当日我便会在城中留宿。”

  听闻此言,秦老连连点头。

  “好,到那时,伯爷双喜临门。”

  “岂不美哉。”

  双方的事情已经谈妥。

  李原带来的忘忧浆也入了库。

  只是九娘迟迟没有回来,李原知道。

  九娘毕竟是女儿家,这种事情多少还是有些害羞。

  李原起身与秦老告辞。

  下楼便出了这醉香居。

  李原向前走了几步,转头看向身后的酒楼。

  心中不由得美滋滋。

  和九娘确立了关系,这醉香居,以后就可以算作自己的产业了。

  不过以李原现在的身家,自然不会贪图这座酒楼。

  但美人投怀送抱,更是奉上了倾家资产。

  你说李原心中不美,那是不可能的。

  李原招呼了一声手下队伍便离开了醉香居。

  此时在醉香居的三楼一扇窗扉之后。

  看着李原远去的背影,九娘站在窗前,面颊泛起红晕。

  看着九娘颇为动情的模样,身后的秦老摇了摇头,笑着说道。

  “这些天,你便好生准备。”

  “既然李原...伯爷答应了。”

  “你就是他的人了。”

  “到时候可别误了事。”

  九娘转头,露出了一个颇为自信的笑容。

  口中呢喃的说道。

  “放心,秦老,这个不用你教。”

  “尽管这个小兵户,现在已经位居青原县伯了。”

  “不过在我眼中,他也还是那个第一次见面的毛头小子。”

  “回想他第一次来卖酒时的手段,还是让我忍俊不已。”

  九娘又自言自语道。

  “真没想到,我这清白身子,最终会便宜了这个小子。”

  秦老淡淡一笑,轻声回道。

  “人生在世,一切都是缘分。”

  “你与这位青原伯有缘。”

  “一定要好生珍惜。”

  不提颇为唏嘘的秦老与九娘。

  李原此时,已经来到的了乔怀山的乔家布庄。

  这位乔老板,也得到了青原伯要来拜访自己的消息。

  早早的带着四五名伙计,在布庄门前等候。

  这位乔老板,也算是李原的故交了。

  李原最早的纺织机和纺车,还都是人家送的。

  乔老板为人忠厚,做事经商都是诚信为本。

  李原对他很有好感。

  见青原伯亲自来给自己送布匹。

  乔怀山连忙给李原见礼。

  “草民见过青原伯。”

  听闻此言,李原则是一笑。

  “乔老板,你我可说是故交。”

  “你这话可就说的见外了。”

  乔怀山没想到李原如此的念旧,心中颇为感激。

  连忙请青原伯入布庄一叙。

  走入布庄,李原左右一看。

  几个月不见,这乔家布庄眼见着大了不少。

  乔怀山笑着说道。

  “多亏了青原伯的麻布。”

  “东乡村工坊运来的麻布,纹理织的密实,数量又足。”

  “这一阵子,麻布的价格又居高不下。”

  “我可是托了伯爷的福气,挣了不少财帛。”

  “索性将左右的店铺兑下,也扩大了布庄的门面。”

  李原听闻也是微微点头。

  这位乔老板也算是善于经营,生财有道。

  再加上李原提供的货源实在是好,短短几个月就获利颇丰。

  又与这位乔老板闲聊了几句,他却有些唉声叹气。

  李原细问他才说道。

  “青原伯有所不知。”

  “如今这青原县,四方不靖,匪患不绝。”

  “我的商队,出去收麻布也被抢了三次。”

  “如今这青原县的商路,被匪患所扰。”

  “这县城也日渐萧条。”

  李原听了乔老板的话,却是点了点头。

  青原的匪患已是顽疾,严重影响了县民的生计。

  自己现在已经是青原县伯。

  肃清匪患,也是自己的责任。

  他对乔怀山温言说道。

  “乔东家,放心吧。”

  “那些山匪猖狂不了多久。”

  “我必讨伐之!”

  李原现在的百余精骑,自保有余。

  但要剿灭山匪,尤其的攻坚破寨,便有些不够看了。

  主要是用这些精锐骑兵,去攻土匪的寨子实在是太浪费了。

  折损一个,李原都要心疼死。

  李原早有谋算,自己获封青原县伯,举行过授土授民之礼后,便可以编练兵马。

  这些山匪,便是自己练兵的好目标。

  与乔老板交付了麻布,又在乔家喝了一杯茶。

  李原便带人离开了乔家布庄。

  李原的最后一站,去的是督军府的武器作坊。

  这处作坊,主要是为督军府麾下的郡府兵,打造各种兵器铠甲。

  地点就在督军府衙门的北街,是一处很大的院落。

  李原运来的几千支箭杆,便是这处作坊的订货。

  来接收箭杆的,也是李原的老熟人。

  督军府左司马张魁。

  见了面,张魁直接躬身行礼。

  “卑职拜见青原伯。”

  李原一笑,连忙摆了摆手。

  “唉,张大哥不必客气。”

  “你我本是莫逆之交。”

  “张大哥对我又多有助力。”

  “咱们兄弟论交就好。”

  李原的大度让张魁是感激不已。

  毕竟一位县伯愿意和你兄弟论交,这是多大的面子。

  李原招呼兵户,将箭杆运入工坊,又对张魁说道。

  “多日不见,我答应给张大哥的酒,今日也一并给你运来了。”

  看着眼前的几十瓶忘忧浆。

  张魁的眼泪,唰的就流了下来。

  李原还是军堡都尉时,承诺给张魁每月送酒。

  没想到李原都当了县伯,依旧是信守承诺。

  “伯爷不忘旧情,张魁感激不尽。”

  “伯爷但有吩咐,在下必尽力而为。”

  张魁这人,武艺不错又颇有能力,为人更是重情重义。

  李原甚至想等时机成熟,便将张魁挖到自己麾下,做名行军司马。

  以张魁的能力是足以胜任的。

  李原现在深感自己身边缺乏人才。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道理李原还是懂的。

  交付了箭杆,辞别了张魁,李原的县城之行就算是圆满完成了。

  他给跟随自己而来的东乡兵户和护卫骑兵每人打赏了200钱。

  让他们在城中采买所需之物。

  之后便运着酒坊所需的粮食返回东乡村。

  此时的东乡村,外墙的工程已经开工。

  李原给的工钱足,附近越来越多的外村乡民和兵户过来做工。

  此时,在工匠营附近,又起了数座营地。

  这些便是这些外村乡民兵户的临时居所。

  李原返回东乡时,已经是黄昏。

  但工地上的力夫与工匠依旧忙碌。

  力夫们用扁担挑着土石,送到指定的位置。

  工匠们便指挥力夫打夯筑墙。

  李原将从县城运回来的粮食入了酒坊的仓库。

  远远的就看见钟文秀,带着一干工匠奔走在土墙附近。

  这位文秀姑娘的身上已经沾满了泥灰。

  不过她却毫不在意。

  李原这才明白,她平日里只喜欢穿粗布灰衣的原因。

  原来是沾了土石泥灰不显眼,也好清洗。

  李原看她忙碌却也不好打扰。

  便去看新建好的砖窑。

  山脚下的砖窑也已经有两座竣工开始烧砖。

  钟友才与几位窑主,都在窑旁监督着力夫与工匠采土制砖。

  李原看了一阵,这制砖的过程虽说并不复杂,但也颇有门道。

  首先便是选土,必是黏性极好的黄土,色纯质细者方可用。

  之后便是去除杂质,通过浸泡踩踏的方式制成泥料。

  这些泥料放入提前做好的模具中,便可制成砖坯。

  经过一段时间的阴干修形,就可放入砖窑烧砖。

  其实这些青窑村的窑主与工匠,真正掌握的核心技术是烧窑的控火。

  砖坯的摆放,何时预热砖窑,何时文火,何时大火,何时保温退火。

  都是这些窑主工匠的不传之秘。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穿越乱世成兵户,从领媳妇开始,穿越乱世成兵户,从领媳妇开始最新章节,穿越乱世成兵户,从领媳妇开始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