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原下令。

  让正在教军场练兵的青原军都尉张怀。

  明日便快马赶到老铁山,在陈昭的辅助下挑选士卒,在编练出三百兵户。

  新设立一个营号为铁山营。

  又拨下了足够的钱粮,为编练新军所需的军资。

  委任许娘子,为老铁庄的大管事。

  负责组织庄中的炉工铁匠,立刻恢复生产。

  见派来的是个女管事,那些老铁庄的壮丁工匠都是好奇。

  当然庄中也有老工匠认识这位许娘子,这不是当年被段兴父子赶走的那个侄子,段宏的媳妇吗。

  这位族妻,怎么成了人家青原县伯的管事。

  后来有好事的工匠,从郡府兵的口中得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这位许娘子,已经是人家县伯的侧室了。

  人家这是派自己的女人来管老铁庄。

  我的乖乖,这许秋芸倒是走了什么狗屎运,居然能被人家这么英俊的县伯给看中了。

  真是让人羡慕嫉妒恨啊。

  知道了许娘子还有这么一层关系,庄中的工匠便不敢造次了,都是乖乖的听许秋芸吩咐。

  将老铁山与老铁庄的事情安顿好。

  李原也得回西河堡了。

  自己离开青原前后也有四五日,也该回家看看了。

  带着百名亲兵回到了西河堡。

  先赏赐了手下骑兵,在命其解散休整。

  李原返回家中,众女自然是欢喜相迎。

  休息了一日,柳青便来禀报,说是谭云求见。

  这位谭家大女,已经被李原委任为了青原商会的会首。

  她来求见,想来是找自己汇报工作的。

  果然李原进了书房,谭云立刻飘飘万福。

  “谭云拜见伯爷。”

  李原在上首坐好,温声问道。

  “可是商会有事禀告。”

  谭云连忙点头说道。

  “伯爷前些时日,吩咐商会采买粮食。”

  “幸不辱命,这几日采买的粮食已经入库。”

  “这次商会用银两千三百两。”

  “共计采买到粟米四千石,麦两千石,糙米一千石。”

  听闻此言,李原就是一愣。

  今年北川道大旱,各地粮价腾贵,两千三百两居然能买到这么多粮食。

  这可让李原颇为意外。

  他忙询问谭云是如何做到的。

  谭云一笑,连忙向李原说起了事情的经过。

  这么大数量的米粮自然不可能去州县的粮行去买。

  因为粮行本身,也是要加价三成做利润的。

  所以找到合适的粮源最为关键。

  定州西南是遂州,这里有条大河为遂水。

  遂水流量充沛,所以遂州受干旱的影响较轻。

  遂州多是平原又土地肥沃,是大梁极为重要的粮食产区。

  最关键的是距离青原县不远。

  所以谭云将采买粮食的地点,定为了遂州。

  而购粮的目标,则是遂州本地的乡绅地主。

  乡间地主都有大量屯粮的习惯。

  每到秋收之前,这些乡绅地主,都要将仓中的旧粮发卖一部分,腾出地方好准备装今年的新粮。

  现在这个月份,正是他们发卖粮食的季节。

  而他们发卖粮食的价格,更是要比州府粮行低上三成。

  今年由于麻布价格暴涨,如果愿意用麻布支付粮款的话,价格又能低上两成。

  恰巧,李原自己手中就有麻纺工坊,用麻布支付更不是问题。

  所以前后一算,虽然从遂州采购了米麦多达七千石,但最终所费不过白银两千三百两。

  可说是大赚。

  现在,这些粮食已经运到了东乡堡刚刚完工的粮仓之中。

  听了谭云采买粮食的过程,李原不由得微微点头。

  这果然是术业有专攻,哪怕是他自己亲自去采买,也不会比谭云做的更好。

  李原笑着对谭云说道。

  “谭姑娘这次可说是立下了大功。”

  “我必有赏赐。”

  谭云连忙躬身施礼说道。

  “小事一桩,当不得伯爷赏赐。”

  “此事能成,多赖伯爷虎威。”

  原来青原商会去遂州采买粮食。

  这一路上各府官差多有勒索,好在谭云将李原给她的青原县伯腰牌一亮。

  这些官吏衙役慑于青原县伯的威名,不敢造次,采购这才能顺利进行。

  李原摇头一笑,他还没想到,现在的自己居然有如此威名。

  谭云忙恭维的说道。

  “别的地方奴不敢说,这北川道周边的府县,无论老叟幼童可说无人不知伯爷的大名。”

  “即便是那些卖粮与我的乡绅地主,听闻我们是伯爷的人,也无不交口称赞青原伯。”

  李原知道这是谭云在恭维自己。

  不过听着就是舒服。

  谭云想了一下,对李原建议道。

  “其他商会从遂州向青原贩粮多受官府盘剥,极难获利。”

  “而我们青原商会仗着伯爷的虎威,那些差官不敢胡来。”

  “现在青原到遂州的商路已经打通。”

  “伯爷练兵济民,粮米必然所费颇多。”

  “遂州的粮价比青原低了四成不止。”

  “民女建议,不妨将这个贩粮的商路继续维持下来,做成长久的买卖。”

  “这样的话,无论是咱们的酒坊,还是伯爷养兵。”

  “成本都可大为降低。”

  听闻此言,李原很是满意,点头对谭云说道。

  “好!”

  “这个商路,你们青原商会,就继续经营下去。”

  “另外,咱们在定州各县也可开设粮铺。”

  “除了我们自己所需,也可卖出去挣些银子。”

  谭云马上面露喜色的答道。

  “谭云领命。”

  谭云最喜欢的,就是能亲自开拓商路。

  遂州这条贩粮的商路不过是小试牛刀。

  现在更是有李原这位县伯勋贵罩着,将来新的商路在自己手中必然越来越多。

  谭云不由得更加的期待起来。

  李原忽然想起什么事,对谭云吩咐道。

  “对了谭云,明日你从商会中调拨出一些车辆。”

  “装上布匹米粮随我去食邑。”

  “我也该给自己的部曲分些好处了。”

  现在米粮都已入仓。

  李原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给自己的部曲们分粮。

  也许听起来有些奇怪,作为县伯,李原本应该是从食邑中征收粮食才对。

  为何还要主动给领民分粮。

  从后世的经验来看,有效的组织和动员,可以让生产效率翻倍的提升。

  李原并不想将手下领民,简单的当做奴隶使用。

  而是对自己的食邑中各个村寨都有完整的产业规划。

  哪些村子负责种植粮食,哪些村子从事手工业,哪些村子专门训练兵户随时准备出征。

  李原的心中都有谋划。

  但一切的前提,就是要让人们先能吃饱饭。

  现在自己手中粮米物资充沛,正是收拢领民人心的时候。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穿越乱世成兵户,从领媳妇开始,穿越乱世成兵户,从领媳妇开始最新章节,穿越乱世成兵户,从领媳妇开始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