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人的带动下。

  现场的兵户们,无不是跪地起誓要效忠伯爷。

  李原赶紧上前搀扶起面前的兵户,口中情深意切的说道。

  “众位快快请起。”

  “我李某也是青原一兵户出身。”

  “虽立有薄功被朝廷拔擢为青原县伯”

  “但我视天下兵户,皆为自己兄弟。”

  “兄弟受辱,我岂能坐视不管。”

  “众位放心,只要有我李原在北川一日。”

  “定会保得咱北川兵户们的公道。”

  李原的话,让周围的兵户们无不是热泪盈眶。

  除去督军府那些有身份的将佐。

  其实大梁的这些底层兵户,社会地位很低。

  有些地方的兵户,身份几乎与奴婢无异,可被贵人任意驱使。

  但人的内心总归是在追求公平的。

  李原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眼前的这些兵户,自己是他们可以信赖的靠山。

  既然情绪都到这了,那也应该来些实际的。

  李原就在这丁家集,开始宣慰兵户分发物资。

  首先便是那几位作战受伤的兵户。

  包括林栓子在内,李原给每人发放了伤患银十两,粮米五石。

  有这些钱粮,足以让他们养好伤了。

  此外,又命人给他们留下了一些,青原军中治疗伤患所用的伤药与酒精。

  这些伤药在历次作战中也证明了确实有效。

  留给他们,也可让几人尽快康复。

  见伯爷对他们如此关怀。

  林栓子几人感动的是泣不成声,再次拜谢。

  另外,在军堡镇守官的保举之下,李原任命林栓子暂代丁家寨的百长之职。

  只不过要等他把自己的伤养好之后才能履职。

  从什长到百长,这可是连升两级,让林栓子是激动不已,他又要下床拜谢。

  直到镇守官跟他说,若不能把伤养好那这百长就不用他干了。

  林栓子这才乖乖的回家养伤。

  除此之外,李原还走访了丁家寨中,几户最贫苦的兵户人家。

  对他们温声安抚,又留下了过冬所需的物资。

  伯爷的亲切,让兵户们无不动容。

  见这里的事情处理的差不多了。

  李原便率队离开了丁家寨。

  临走的时候,他又回望了一眼打谷场上挂着的那十几具尸体。

  李原对本地的督军府直接下令。

  将权三利这一伙恶徒的尸体在这打谷场中悬尸三日,以儆效尤。

  此外又命刑房司,将权三利一案的详细过程写成文报,传阅整个北川道督军府,以警示众人。

  出了丁家寨,李原的队伍一路向东又行进了一日,走访宣慰了两处兵户村寨。

  到第二日上午的时候,李原问前方是何处?

  那引路的长庆堡镇守官忙回道。

  “启禀伯爷,前面便是河头村。”

  河头村的百长算是李原的熟人。

  正是在北岸四城因斩首北蛮万户长之功,被自己赏赐铠甲的那位罗百长。

  听闻青原伯大人率队前来宣慰兵户。

  这位罗百长早早的就将麾下的兵户们组织起来,在村口迎接。

  见李原下马,罗百长连忙迎过来。

  “在下河头村百长罗长生,拜见伯爷。”

  李原看了眼面色恭敬的罗百长,对他温声说道。

  “辛苦了罗百长,那就带我看看村寨。”

  “遵命。”

  在老罗的引路之下,李原跟随在后迈步走入了河头村。

  这河头村其实并不大,看屋舍的规模,也就是七八十户的样子。

  李原也并未在意,想着尽快看完,给村中的孤寡兵户们分些物资就赶往下一家。

  这罗长生有头脑也很会来事。

  他在李原身旁,不时说些在北岸四城之时打仗的事情,拉近自己与伯爷的距离。

  李原也不由得回忆起当时的情形,感慨兵户们的奋勇。

  对这位罗百长又多了几分亲近。

  李原走着走着,发现这小小的河头村,确实有些不一般。

  比起一路上看到的其他兵户村寨,这河头村可说是治理的井井有条。

  最明显的,就是村寨中没有四处转悠的闲汉。

  在村口迎接自己之后,这些村寨中的丁口或是三五一组,或是七八人一队。

  要么在修补村墙,要么就是赶往后山做工。

  这让李原颇感意外。

  不过他也没说什么,只以为是这位罗百长故意安排的,心中还有些摇头苦笑。

  不提这些小事,李原这次是来宣慰兵户的,所以村寨中的孤寡自己总是要看看。

  不过让李原意外的是,这河头村中的孤寡被照顾的很好,不但他们的屋中粮食柴薪充足。

  甚至为了过冬,屋舍也被仔细的修缮过了。

  李原最初以为,定是这位罗百长听说自己要宣慰兵户,为了讨好自己。

  所以提前安排人手照顾这些村中孤寡,为他搏个能干的好名声。

  但仔细看去,发现并不是这么回事。

  屋中的柴薪粮食,也许可以临时发给孤寡老弱。

  但这些屋舍,应该是入冬之前就已经被仔细修缮过了。

  而且这些老弱兵户的面色都很好,不像是饿过很久的样子。

  这说明,他们被照顾的时间并不短。

  而是在自己宣布宣慰兵户之前,这位罗百长就已经在这么做了。

  这让李原对这位罗百长,又高看了一眼。

  不过随即他又发现了一件事,让李原有些好奇。

  那就是这河头村的人丁,无论男女,出门手中都必拎着一根棍子。

  男子拎的粗大些,而女子的则细一些,甚至是村寨中的娃子出门都带着棍子。

  这让李原有些好奇,便出言相问。

  “罗百长,为何你们河头村的人丁是棍不离手啊。”

  罗长生一听也是摇头苦笑,对着李原回禀道。

  “启禀伯爷,其实我们也是被逼迫的。”

  听这位罗百长一解释,李原这才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大梁的这些兵户村寨,可说是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而困扰河头村的,就是临近数个民户村寨组成的把头社。

  大梁民间结社非常普遍。

  同村同姓或是因为共同利益在乡间结社,很是常见。

  对于这种民间结社,大梁官府一般是压制的态度。

  毕竟真闹出什么幺蛾子,本地官员也是要担责的。

  但河头村这里地处偏远,督军府与衙门的管理力量都很弱。

  这也给临近的村落结社提供了条件。

  而这把头社,便是临近数个民户村寨中的地主大户们结社而成。

  他们的共同利益就是,争夺附近的土地与水源。

  那位说了,大梁各个村寨的土地,不都应该官府记录在册吗,这有什么可争的。

  其实这么想就错了。

  大梁基层土地的实际情况,可要复杂的多。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穿越乱世成兵户,从领媳妇开始,穿越乱世成兵户,从领媳妇开始最新章节,穿越乱世成兵户,从领媳妇开始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