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进了店,懒洋洋的沙发上一靠,迎宾殷勤的端来一杯茶:“又是来问刘师傅的?”

  主管点头:“不然呢?”

  如果是游客,或是搞收藏的,哪个会跟脑袋吃肿了似的,花几十万买一件假货?

  但别说,就是靠着刘师傅的东西,店里的生意才这么好,每个月都会有好几项大单。

  转着念头,他又拿出手机,翻出老板的电话拨了出去:

  “孙总,开张大吉……刚来了三个倒生坑的棒锤,花了三十五万!”

  电话里的声音有些迷糊,像是刚睡醒:“卖了什么?”

  “一顶金丝冠!”

  稍稍一顿,电话里的声音陡然拔高:“什么冠?”

  “仿明代的金丝冠,就额顶上粘珠花那个……”

  “咣啷~”

  一声脆响,好像打翻了什么东西。随即又传来一声怒吼:“我操你妈,那是真货……还不去追?”

  主管怔了一下,腾的站了起来,又跑到门外。

  但市中心喛,又是刚下班,刚到饭点的时候。茫茫多的人流看不到头,天知道去了哪边?

  再找纸条,地面干干净净,早被人踩的不知去向。

  电话里又传来一声厉吼:“追上没有!”

  怎么可能追得上,他都不知道往哪追……

  “涮”一下,主管的脸变的煞白,额头上渗出冷汗,“孙……孙总,没追上……”

  “我操你妈……”

  ……

  半个小时后,一个精瘦的男子冲进店里,照着主管的脸就是一巴掌:“人家留了电话,你却给老子丢了?”

  主管脸色发白:每个月,这样的“游击队(专倒生坑货)”都会来好几拔,哪次不是这样处理的?

  更何况,谁他妈知道那是真货?

  “孙总,你没交待……”

  话没说完,又挨了一巴掌:“我交待个锤子!”

  要倒腾到境外的东西,我他妈敢给谁交待?

  但也是见了鬼:保险起见,他还故意把珠花粘了那么假。

  又怕人买走,但又怕价太高太扎眼,就不前也不后的标了三十五万。

  所以,店里一两百件仿品,哪件不比这个逼真?

  就旁边那两件,一件鹰顶金冠,一顶珍珠冕旒龙凤狮纹嵌宝石王冠,用的全是九九真金,他怎么没买?

  暗暗惊疑,孙总瞪着主管:“你看准了没有,到底是不是游击队?”

  如果是,那还好办:说明这伙人只是出于攀交情的目的,买了块敲门砖,东西不一定就弄不回来。

  如果不是,那就完逑了……

  主管期期艾艾:“看着挺像:问价的太年轻,像是专门收货出货的。掌眼的(王齐志)三十多岁,手上全是锈,像是下坑的……

  他们还特意问了唐女冠和金银平脱铜境,又问能不能和刘师傅认识一下,我就以为是游击队……”

  这不就是行家?

  老板的心直往下沉:“还说了什么?”

  主管努力回忆:“好像,再没说什么?”

  话音刚落,店员弱弱的举了举手:“留电话的时候,那个年纪大一点的说:他是西大的老师……哦对,姓王!”

  老板眼一黑:还锤子的游击队?

  西大的教授,而且会掌眼,那不是教鉴定的就是教考古的。

  不管是哪一种都完逑了:说明人家认出这是真东西,才买走的。

  但事在人为,不试一试怎么知道?

  他咬咬牙,又给了主管一巴掌:“我操你妈……”

  ……

  就近找了家餐厅,又要了个包间。

  正是饭点,客人很多,菜上的有点慢,面倒上的很快。

  眨眼的功夫,一碗扯面就下了林思成的肚。

  箱子摆在桌上,又打开了箱盖,映着顶灯,金冠熠熠生辉。

  王齐志和叶安宁面前都摆着面碗,但哪顾的上。

  两人紧紧的盯着金冠,眼中流露着迷醉的神彩。

  唯有一点不好:林思成吃饭的动静太大,就觉得格外的不合谐,甚至还透着那么点诡异。

  看他碗底见空,王齐志把自己那一碗递了过去。随即,五官一皱,眼睛、眉毛、鼻子挤作一团:“林思成,你竟然还能吃得下?”

  林思成言简意赅:“饿!”

  废话,我也饿。

  但说实话,别说扯面,哪怕现在给他摆一桌子山珍海味,王齐志都懒的看一眼。

  “明驸马金冠,宋王公冠珠……林思成,这两件,可是能进省博的东西?”

  “老师,我知道!”林思成一边炫面,一边点头,“但我饿!”

  王齐志愣住,不知道说点什么的好。

  就这心境,他骑马也赶不上。

  不信,看看旁边的叶安宁。

  王齐志转过头:“安宁,你饿不饿?”

  叶宁安老老实实的点头:“饿!”

  “那怎么不吃?”

  叶安宁盯着金冠:“没胃口!”

  看,这才是最正确的态度。

  “当当~”门外传来敲门声,“你好,服务员!”

  王齐志合上箱盖,喊了一声“进”。

  菜陆陆续续端上来,王齐志给了一百小费,又挥挥手。

  然后,他心不在焉的夹着菜:“是不是洗货?”

  林思成点点头:“应该差不多!”

  大致和鉴证中心的那樽香炉类似:用“手工艺仿品”的名义过海关。

  “不”仿不行,因为这两件都属于“反应古代皇室制度”、“代表古代手工业技术巅峰”的古代艺术品,如果有关部门较真,妥妥的一级文物。

  所以,私人收藏没问题,私下转让也基本是睁只眼闭只眼,但想出境:倒卖走私国家管制文物。

  不过有一点好处:这两件都不是生坑货,至少挖出来的时间够久,不是那么太扎眼,所以手段也不像仿宣德炉那么激烈。

  大致就是放在店里摆几天,制造出“公开售卖”的假像,然后不经意间被“客户”卖走。

  这样操作的好处就一个:万一最终被查了出来,溯源的时候罪也能轻一些。东西被没收,再罚点款也不是不可能。

  因为确实是当仿品买的,也确实是当仿品卖的。

  但可惜,被林思成截了胡。

  “是就好!”王齐志精神一振,“就怕他不找上门来!”

  林思成想了一下:“老师,估计不太好搞!”

  王齐志顿了顿。

  确实。

  像这两件,哪怕被倒出境,几百上千万撑到头。

  但如果手里有失传的绝技,上千万,三五年就能赚回来。哪个多,哪个少?

  关键在于像这样的店,十家有九家涉灰:卖出去的是仿品,到游击队手里转一圈,就成了刚挖出来的生坑货。要是有关部门较真,店被封十次都不够。

  所以,老板只要稍稍打听到一点与王齐志的身份有关的信息,吓都被吓退了,哪里敢打交道?

  再说了,就算店老板愿意告诉你,你就是找到仿这几件东西的人,又能怎么样?

  安身立命的绝技,难道还能白白的教给你?

  这么一想,王齐志格外的愁。

  林思成慢条斯理:“老师你别急,既便店老板不上道,会这两门手艺的师傅不搭理我们,并不代表我们就找不到那两项失传绝技的线索!”

  王齐志振作了一点:“你说!”

  “查,就查玛瑙杯!”

  林思成娓娓道来:“见过玛瑙杯的,肯定是陕博的研究员。能仿那么像,而且会缀珠焊接的,黄金手艺该有多高?去省博,一查就能知道是谁……

  当然,估计他已经辞职了,不然没时间仿出那么多的精品。而且既便是找到也没用,毕竟是傍身的绝技,谁也不愿意外泄。

  但还是那句话:他能把玛瑙杯仿那么像,肯定在省博研究的足够久,也定然是公开研究。

  我就不信,没有相关资料留下来?然后再根据资料研究,咱们不一定就复原不出来……”

  王齐志仔仔细细的听着,眼睛越来越亮。

  如果但凡换个人敢这么说,他保准呸对方一脸:做什么梦呢?

  但要是林思成?

  想想国博、北大才刚刚开始研究的“铁质文物保护”技术:就靠几篇论文,林思成给他破解的七七八八……

  他猛呼一口气:“吃完饭,我就去省博!”

  “别!”林思成吓了一跳,“等明天,我陪你一块去。今天你先睡一觉……不行我陪你喝一点。”

  昨夜一眼未合倒是其次,关键的是,王齐志一直处于精神极度紧绷的状态,铁人也抗不住这么造。

  不信量他血压。

  王齐志特听劝,要了一瓶酒,林思成只倒了一两的一小杯。

  两个人边喝边聊,不到半小时,大半瓶就下了王齐志的肚。

  正喝的开心,电话嘟嘟的一响,王齐志顺手接通:

  “你好王教授,鄙人孙少杰,开了一家小店,盛唐轩!”

  咦,真找上门来了?

  速度挺快?

  不过语气挺客气,也挺谦恭。

  王齐志和林思成对视了一眼,打开免提:“孙老板,你说!”

  “手下人眼拙,不识泰山……看您能不能抬抬贵手,能否割爱:就您刚买走的那顶金冠,价格您看着开!”

  王齐志“呵呵呵”的笑了起来:想什么好事呢?

  虽说相比乾隆御宝,金丝冠的历史价值要差一点。但从工艺水平而言,有过之而无不及。

  所以,不可能卖,也不管多少钱。

  林思成要敢卖,他保准一巴掌糊回去。

  笑了几声,王齐志脸一板:“不卖,多少钱都不卖!”

  “嗳好,王教授您忙!”

  语气中透着恭敬,王齐志甚至怀疑,他说这话的时候是不是在点头哈腰。

  挂断电话,师生二人对视一眼。

  林思成叹了口气:“这人挺厉害!”

  王齐志点点头:“确实挺厉害!”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鉴宝:我真没想当专家,重生鉴宝:我真没想当专家最新章节,重生鉴宝:我真没想当专家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