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宸殿里正在上朝。

  魏云舟正在向永元帝汇报这段时间查大理寺几十年前的旧案中的发现。在这些陈年旧案中,魏云舟找到了废太子的人与赵楚两家的人早已有勾结的线索。

  三十二年前,镇西将军通敌叛国一案就是废太子与赵楚两家人伪造污蔑。

  当年,这件案子轰动整个大齐。

  先帝震怒,镇西将军九族被灭。

  当时的永元帝还是秦王与镇西将军相识,并且关系不错。因为此事,秦王还被先帝训斥,被关押在宗正寺一段时日。

  这段时日,废太子的人趁机围剿秦王的人,导致秦王失去了不少心腹和得力干将。秦王的长子也是这个时候被“意外”去世。

  等秦王登基后,为了镇西将军平反,但当时涉及此案的主谋却不在了,而一些从犯还在,都被诛了九族。

  这些从犯招出的主谋都早已经死了,这件事情就此不了了之。但,永元帝不相信从犯招供出来的主谋是真的主谋。

  魏云舟心细如发,从三十二年前的供词中,找到了废太子和与赵楚两家狼狈为奸,谋害镇西将军,陷害秦王的蛛丝马迹。

  文武百官们听完魏云舟一一分析后,一个个心中骇然。

  他们没想到早在三十二年前,赵楚两家就与废太子暗中勾结,并且布局,这太可怕了。

  废太子当时知道赵楚两家人的身份吗?

  如果知道,那废太子为了除掉秦王,顺利登基,还真是不择手段,甚至引狼入室。

  如果不知道,那废太子未免太蠢了些。

  永元帝也没想到想到镇西将军被诬陷一事中居然还有赵楚两家的事情。他一直以为是废太子一个人干的,为的就是除掉他。

  魏云舟分析地有理有据,推测地也十分合理。

  不管当年废太子是否知道赵楚两家人的身份,但他都引狼入室了。

  “朕这个大哥还真是一次次地让朕惊喜啊。”永元帝虽笑着说,但语气却非常冰冷。

  底下的文武大臣们感受到永元帝的怒气,一个个吓得心惊胆颤。

  “皇上,或许不止三十二年前,臣猜测赵楚两家的人有可能更早地找了废太子,但那个时候废太子权势滔天,看不上他们,不需要他们的帮助。”魏云舟也没有想到赵楚两家的人这么早就开始盯上了废太子,“臣还推测当初镇西将军被冤枉一事就是赵楚两家人的投名状,为的就是让废太子的人相信他们有能力对付当时身为秦王的您。”

  “之后镇西将军被成功陷害,被灭了九族,废太子见识到他们的能力,暗中便与他们勾结,甚至他们有可能暗中帮助废太子当年谋反。”这样的话,就能说的通,废太子的人为何那么快就与赵楚两家人有合作,并且迅速地壮大势力。

  还有,废太子当初可是两次谋反。现在,看来,第二次谋逆,也是赵楚两家人暗中相助。

  听魏云舟这么一说,文武百官们也反应过来,当年废太子的第二次谋逆是怎么回事。

  “真是好本事。”永元帝冷着脸说道,“竟然这么早就开始谋算大齐的江山。”原以为赵楚两家是在废太子死后,开始谋划,没想到却在这么早就布局。

  朝臣们原以为逆贼只有废太子的人,没想到现在还牵扯出赵楚两家的人,这还真是……心惊!

  藏在大臣中的赵楚两家的人此刻心里满是惊骇。他们没想到魏云舟通过三十二年前的镇西将军被诬陷一案,查出废太子与赵楚两家合作一事。

  这多年来,朝中没有一个人察觉,可魏云舟只是看了看以前的案卷,就从中找出痕迹,这份敏锐的观察力真的太吓人了!

  魏云舟并没有提前把这件事情告诉汤圆和魏瑾之他们,也没有告诉大理寺的同僚,为的就是怕走漏风声。

  “臣觉得废太子与赵楚两家的人不止勾结害了镇西将军,应该还谋害了其他的大臣。”魏云舟语气恭敬地禀告道,“臣翻了一些旧案,发现以前有不少大臣被处死,或者被流放,或许他们中就有跟镇西将军一样被诬陷。”有很多旧案,疑点重重。“臣怀疑,这其中也有赵楚两家人的手笔。”

  “这件事情就交给你查,你好好地查,查出有问题的案件,立马告诉朕。”永元帝神色沉肃道,“朕不能让忠臣蒙冤而死。”

  “是,皇上。”

  “六元郎,镇西将军一案的主谋如今终于浮出水面,你功不可没。”永元帝也没有想到魏云舟仅凭过去的案件就能找到赵楚两家的行迹,“你没有让朕失望。”

  “皇上,这是臣的职责。”

  “对了,刑部也有很多陈年积案,你可以去刑部随意查阅。”永元帝看向刑部尚书,吩咐道,“你们刑部全力配合六元郎。”

  刑部尚书领命:“是,皇上。”

  “你可还有什么发现?”

  “不知皇上可否还记得屈太傅?”魏云舟忽然问道。

  “屈太傅?”永元帝微微惊讶了下,旋即微微颔首道,“朕记得,他曾是废太子的太傅,他怎么了?难道他的死也有问题?”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最新章节,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