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果园秘境,灵机繁盛,百果欣欣向荣,昔日的动荡早已被时间抹平。
某一刻,秘境门户开启,姜尘的身影悄然出现在了秘境之内,有着三阶大阵封锁,如今的百果园除了他以外,却是无人可以出入了。
“根据元罡前辈的说法,如今羽寰洲的各大势力都已经解除了封山,原本被收束的灵气自然向外扩散,已经开始进一步推动羽寰洲的灵气复苏。”
“再等一段时间,各大势力出手,将原本被钉死的地脉重新解封,那羽寰洲的大环境就将迎来真正的变化,就算比不上曾经的巅峰时期,但也不会差上太多。”
仔细感受着百果园秘境的变化,姜尘心中闪过种种念头。
秘境看似自成一体,但本质上只是一个空间褶皱,依旧是大天地的一部分,如今大环境变化,秘境自然也受到了影响,甚至因为本质的特殊,变化要比外界更快一些。
也就是南景国的确较为偏僻,周边没什么真正的大势力,不然随着这些大势力解除封山,变化还要更大一些。
“厘定一洲天象,钉死地脉,让灵机不再外显,休养生息,如此手段当真让人心向神往。”
“好在我如今入了无常宗,前路虽不是坦途,但终究有一条明路,终可拾阶而上。”
摇摇头,不再多想,姜尘走进了秘境深处。
当初钉死羽寰洲地脉,厘定天象之事是无常宗牵头做的,为的就是让原本被扰乱的天象和被打碎的地脉有机会得到修养,免得羽寰洲真的衰败下去,如今五百年过去,成效已现。
此法唯一的弊端或许就是苦了羽寰洲这五百年的修行者了,生不逢时,哪怕才情不俗,也难有大成就,道基就已经近乎是天花板了。
当然了,这也只是指外界的修行者,那些大势力的传承依旧稳定,虽然比不上曾经,新血和资源都少了很多,但相比于外界还是要好太多太多。
“此地是大阵核心,我若想夺舍百果园秘境,当首选此地为突破口。”
“届时掌握了大阵核心,化三阶大阵为己用,便可将整个秘境纳入掌控之中。”
重新回到封印魔猿的石窟,姜尘仔细打量了一下,颇感满意。
他不久之后就要离开南景国,前往无常宗,他原本是打算将百果园秘境内能带走的灵果尽数带走,然后将秘境留下,交给太平宗打理的,这样做虽然有很多弊端,但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毕竟他无力挪移秘境。
除非他恳求元罡道人出手,不过就算是这样,结果也不确定,毕竟挪移秘境涉及到方方面面,并非只是单纯的实力问题。
不过如今他却是改了想法,若是能夺舍这百果园秘境,他或许便能将这方秘境带走,要知道一方秘境的价值从来不低,正常情况下最起码也要紫府势力才能独占一方秘境。
若非大环境有异,紫府不显,南景国内的两方秘境根本由不得几大道基势力染指。
“希望能成。”
一念泛起,姜尘祭出了秘境之心。
相比于以前,如今的秘境之心绽放着清灵仙光,尽显灵动之意,就好似活了过来一样。
看着这样的秘境之心,姜尘的神色变得严肃起来。
盘膝而坐,双目虚合,姜尘将自己的意识完全投入到了秘境之心中,在这一刻,原本空空荡荡,只有一片虚无的秘境之心突然生出了一缕气,而后化成了一道模糊的身影。
“以秘境为躯,如此感觉当真是微妙的很,却和雾蛟有很大的不同。”
“雾蛟虽然被我以法术祭炼成了妖皮,但本质还是生灵一类,而秘境就完全不同了。”
化身秘境之灵,姜尘深刻感受到了秘境本质的特殊,在这一个瞬间,他竟然对虚空之力有了些许感悟。
“雷来。”
收束心神,姜尘伸手一招。
下一个瞬间,一道银白雷霆自虚空中而来,化作一条银蛇,缠绕在姜尘的手臂之上,这是玄音惊魄雷的本相。
“相比于之前,在这秘境之心中温养的几个月,这玄音惊魄雷倒是壮大了些许。”
感受着玄音惊魄雷的变化,姜尘心中闪过种种念头。
最初他将玄音惊魄雷送入秘境之心,为的是借助秘境之心暂时封印玄音惊魄雷,不让它消散,可等他伤势大好,结束闭关之时却是发现这玄音惊魄雷竟然与秘境之心产生了微妙的联系,彻底在秘境之心中扎下了根。
其中变化玄妙,他也难以理清,不过就目前而言,这对他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坏事,这更有利于他掌握玄音惊魄雷。
“成败在此一举。”
收拢了玄音惊魄雷,姜尘也不再迟疑,立刻开始运转山河夺舍秘录。
嗡,秘法运转,秘境之心内的力量立刻沸腾起来,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外界之中,秘境之心大放光明,好似一颗明珠冉冉升起,散落道道青光,将整个石窟渲染成天青之色。
卡嚓嚓,某一刻,细微的破碎之声响起,天青色的光辉宛如流水般从秘境之心中倾泻而出,以石窟为起点,开始渲染整个秘境。
“以身葬地,以神夺灵。”
虚无之中,灵性化身高坐,察觉到如此变化,姜尘立刻把握住秘境之心融入百果园秘境的机会,将自己的意识渗透进百果园之中,就好似水中掺砂一样。
在这个过程中,姜尘自身的心神好似坠入了黑暗之中,再不见一丝光明,同时被一张无形大口啃食着。
面对这样的困境,姜尘初始痛苦而后麻木,就好似失去了正常的感知一样,不过不管如何变化,借助本体,以本体的神魂为锚,姜尘的秘境化身始终保持着一线清明,不让自身完全被无尽无止的黑暗吞没,始终维持着山河夺舍秘法的运转。
就这样,时间悄无声息的流逝,随着一缕缕青光从石窟之中倾泻而出,占据百果园秘境的半边天空,一些微妙的变化开始在百果园秘境之中产生,说不清、道不明。
某一刻,秘境门户开启,姜尘的身影悄然出现在了秘境之内,有着三阶大阵封锁,如今的百果园除了他以外,却是无人可以出入了。
“根据元罡前辈的说法,如今羽寰洲的各大势力都已经解除了封山,原本被收束的灵气自然向外扩散,已经开始进一步推动羽寰洲的灵气复苏。”
“再等一段时间,各大势力出手,将原本被钉死的地脉重新解封,那羽寰洲的大环境就将迎来真正的变化,就算比不上曾经的巅峰时期,但也不会差上太多。”
仔细感受着百果园秘境的变化,姜尘心中闪过种种念头。
秘境看似自成一体,但本质上只是一个空间褶皱,依旧是大天地的一部分,如今大环境变化,秘境自然也受到了影响,甚至因为本质的特殊,变化要比外界更快一些。
也就是南景国的确较为偏僻,周边没什么真正的大势力,不然随着这些大势力解除封山,变化还要更大一些。
“厘定一洲天象,钉死地脉,让灵机不再外显,休养生息,如此手段当真让人心向神往。”
“好在我如今入了无常宗,前路虽不是坦途,但终究有一条明路,终可拾阶而上。”
摇摇头,不再多想,姜尘走进了秘境深处。
当初钉死羽寰洲地脉,厘定天象之事是无常宗牵头做的,为的就是让原本被扰乱的天象和被打碎的地脉有机会得到修养,免得羽寰洲真的衰败下去,如今五百年过去,成效已现。
此法唯一的弊端或许就是苦了羽寰洲这五百年的修行者了,生不逢时,哪怕才情不俗,也难有大成就,道基就已经近乎是天花板了。
当然了,这也只是指外界的修行者,那些大势力的传承依旧稳定,虽然比不上曾经,新血和资源都少了很多,但相比于外界还是要好太多太多。
“此地是大阵核心,我若想夺舍百果园秘境,当首选此地为突破口。”
“届时掌握了大阵核心,化三阶大阵为己用,便可将整个秘境纳入掌控之中。”
重新回到封印魔猿的石窟,姜尘仔细打量了一下,颇感满意。
他不久之后就要离开南景国,前往无常宗,他原本是打算将百果园秘境内能带走的灵果尽数带走,然后将秘境留下,交给太平宗打理的,这样做虽然有很多弊端,但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毕竟他无力挪移秘境。
除非他恳求元罡道人出手,不过就算是这样,结果也不确定,毕竟挪移秘境涉及到方方面面,并非只是单纯的实力问题。
不过如今他却是改了想法,若是能夺舍这百果园秘境,他或许便能将这方秘境带走,要知道一方秘境的价值从来不低,正常情况下最起码也要紫府势力才能独占一方秘境。
若非大环境有异,紫府不显,南景国内的两方秘境根本由不得几大道基势力染指。
“希望能成。”
一念泛起,姜尘祭出了秘境之心。
相比于以前,如今的秘境之心绽放着清灵仙光,尽显灵动之意,就好似活了过来一样。
看着这样的秘境之心,姜尘的神色变得严肃起来。
盘膝而坐,双目虚合,姜尘将自己的意识完全投入到了秘境之心中,在这一刻,原本空空荡荡,只有一片虚无的秘境之心突然生出了一缕气,而后化成了一道模糊的身影。
“以秘境为躯,如此感觉当真是微妙的很,却和雾蛟有很大的不同。”
“雾蛟虽然被我以法术祭炼成了妖皮,但本质还是生灵一类,而秘境就完全不同了。”
化身秘境之灵,姜尘深刻感受到了秘境本质的特殊,在这一个瞬间,他竟然对虚空之力有了些许感悟。
“雷来。”
收束心神,姜尘伸手一招。
下一个瞬间,一道银白雷霆自虚空中而来,化作一条银蛇,缠绕在姜尘的手臂之上,这是玄音惊魄雷的本相。
“相比于之前,在这秘境之心中温养的几个月,这玄音惊魄雷倒是壮大了些许。”
感受着玄音惊魄雷的变化,姜尘心中闪过种种念头。
最初他将玄音惊魄雷送入秘境之心,为的是借助秘境之心暂时封印玄音惊魄雷,不让它消散,可等他伤势大好,结束闭关之时却是发现这玄音惊魄雷竟然与秘境之心产生了微妙的联系,彻底在秘境之心中扎下了根。
其中变化玄妙,他也难以理清,不过就目前而言,这对他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坏事,这更有利于他掌握玄音惊魄雷。
“成败在此一举。”
收拢了玄音惊魄雷,姜尘也不再迟疑,立刻开始运转山河夺舍秘录。
嗡,秘法运转,秘境之心内的力量立刻沸腾起来,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外界之中,秘境之心大放光明,好似一颗明珠冉冉升起,散落道道青光,将整个石窟渲染成天青之色。
卡嚓嚓,某一刻,细微的破碎之声响起,天青色的光辉宛如流水般从秘境之心中倾泻而出,以石窟为起点,开始渲染整个秘境。
“以身葬地,以神夺灵。”
虚无之中,灵性化身高坐,察觉到如此变化,姜尘立刻把握住秘境之心融入百果园秘境的机会,将自己的意识渗透进百果园之中,就好似水中掺砂一样。
在这个过程中,姜尘自身的心神好似坠入了黑暗之中,再不见一丝光明,同时被一张无形大口啃食着。
面对这样的困境,姜尘初始痛苦而后麻木,就好似失去了正常的感知一样,不过不管如何变化,借助本体,以本体的神魂为锚,姜尘的秘境化身始终保持着一线清明,不让自身完全被无尽无止的黑暗吞没,始终维持着山河夺舍秘法的运转。
就这样,时间悄无声息的流逝,随着一缕缕青光从石窟之中倾泻而出,占据百果园秘境的半边天空,一些微妙的变化开始在百果园秘境之中产生,说不清、道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