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的十一月,就连温度也变得暧昧不清。
随处泛起的湿气裹挟着晨风,无声无息地渗透进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天空灰蒙蒙的,吝啬地洒下几乎没有暖意的光。
梧桐树的叶子,只剩下焦褐的边缘,打着旋儿扑向地面,被匆忙的步履踩出碎响。
“快点快点!这节是韩教授的刑法课!”
“我最喜欢听她讲案例了~”
“要迟到啦!”
时间接近早八,江城财大文澴楼附近,学生们鱼贯而入。
楼内走廊和大厅,混合着书本纸张特有的气息,以及年轻人们低声交谈的声音。
黎芝早早坐在前排位置,紧了紧身上的米白色高领针织衫,打了个长长的哈欠。
刑法,堪称所有法学生们最感兴趣的科目,没有之一。
作为整个法学院里少有的几个特权级别学生,黎芝家里人早就和院领导打过招呼,并不是所有课都上的。
公共课看心情,专业课选择性。
但韩秋兰不仅是学科教授,还是她实习律所的高级合伙人。
所以几乎每节刑法课,黎芝都不会错过。
上课和上班不一样,今天的短发少女妆容极其清淡,近乎素颜,只在面颊上薄薄涂了一层润色的隔离。
头发早上刚刚洗过,发梢和刘海位置还微微夹了几下,处理出一点点卷曲,露出额头和漂亮的眉眼。
她背着一个深棕色的皮质双肩包,里面沉甸甸地装着两本大部头,以及厚厚的纸质笔记。
阶梯教室很大,足以容纳百余人,此刻已坐了八成满。
前排都是乖乖女,后排则略显松散,有人支着下巴望向窗外灰蒙蒙的天发呆,有人偷偷在桌下刷着手机,还有人抓紧最后几分钟趴在桌上小憩,弥补昨夜打游戏或追剧而牺牲的睡眠。
黎芝也不例外,这会儿正低头飞快地在手机屏幕上打字,嘴角噙着一丝笑意。
【又在群里发新闻链接炫耀!我早看到啦!】
【而且采访的又不是你.话说贺敏姐姐也太厉害了吧~大场面采访简直手拿把掐啊,说话说得好漂亮,太飒了。】
顾采薇:【贺敏是谁?为什么他不自己上去回答问题啊】
短发少女继续打字:【贺敏是他的助理。】
蝴蝶振翅,掀起滔天巨浪。
别看饭搭子周明远没有每天都和两女泡在一起,但存在感强得很!
他和顾采薇都有着相当程度上的分享欲。
每天在三人共同的微信群里,不是拍拍早餐,就是秀秀风景。
这不,明理法律咨询公司被各大媒体采访的消息,也被周明远顺手丢进了群聊里。
顾采薇当然不像黎芝这样门儿清,像个好奇宝宝一样不断问来问去。
“咳咳,韩老师来了。”
坐在身边的同学庄梦香清了清嗓子,用胳膊肘轻轻碰了碰黎芝,压低声音说道。
黎芝顺着她的目光看向讲台。
韩秋兰教授已经站在了那里。
很快,原本还有些嗡嗡声的教室迅速安静下来,连后排玩手机的同学都下意识地正襟危坐。
韩秋兰没有立刻讲课,而是拿起讲台上的保温杯,不疾不徐地喝了一口水。
“好,我们开始上课。”
韩秋兰身后的投影幕布亮起,显示出今天的主题。
——《刑法分论·侵犯财产罪·诈骗罪》。
“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在整个江城法律圈子里,韩秋兰也算得上是有名有姓。
她讲课从来不会照本宣科,也从来不会带什么大部头课本,每个法条都是张口就来。
“诈骗罪,看似条文清晰,构成要件明确,但在司法实践中迷惑性极强。”
“它往往披着自愿的外衣,利用的是人性的弱点。”
“贪婪、恐惧、信任,甚至是对爱情的渴望。”
韩秋兰刻意在爱情两个字上加重了语气,留下一个意味深长的停顿。
黎芝和身边的同学们一样,收起手机,托着下颌,全神贯注地看着屏幕上的PPT。
“说到新型诈骗类犯罪,最近在我们江城,就发生了一起极具代表性的案件。”
韩秋兰笑眯眯地放缓语速。
没错,又是大家最喜闻乐见的举例环节。
投影幕布上,画面切换,枯燥的法条翻了过去。
瞬间跳出几张打了马赛克的网络聊天记录截图,以及官方披露出来的现场照片。
“这什么啊”
“看起来像是网恋?”
“叫的好肉麻,不想看了,啧啧啧.”
“我靠,原来这也能骗到钱?”
教室里响起一阵窃窃私语。
学生们瞪大了眼睛,声音像水波一样扩散开来。
黎芝坐直了身子,忍不住拿出手机,对准屏幕咔咔咔连拍了好几张照片,也跟着分享到群里。
【快猜,今天刑法专业课老师给我们讲了什么案例?】
她已经猜到了韩秋兰即将在课堂上举出的典型案例。
投影中的聊天对话怎么看怎么眼熟。
当事人给她活灵活现复刻过一遍,媒体采访又自己看过一遍,这次韩秋兰教授再拿出来作讲解,已经是第三遍了。
黎芝只觉得世界好有趣。
“这种新型诈骗,有一个非常形象,也非常残酷的名字——”
韩秋兰一字一顿地吐出三个字:“杀猪盘!”
幕布上的截图慢放,一页又一页。
教室里一片寂静,只有韩秋兰对着案例认真讲解的声音。
“就在上个月,我们江城警方成功破获了一起特大跨省杀猪盘诈骗案,初步查明涉案金额高达上百万。”
“多说一句哈,这个案件侦破过程中,一个并非司法机关的单位,发挥了极其关键的作用。”
“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查一下相关媒体报导出来的新闻,各大公众号都有,这里我们就不细讲了。”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两节课时间一闪而过。
下课后,黎芝第一时间被韩秋兰叫进了办公室。
“黎芝啊,你看到这个了没?”
韩秋兰笑容亲切,将一份刊登着案件报道的《江城日报》推到茶几上。
“说实在的,我可真没想到,咱们律所的合作伙伴能干得这么漂亮。”
“我仔细读了报道,也托人了解到一些细节。”
“能在这么短时间识别新型诈骗,固定关键证据,并建立起高效的协作机制.”
“明理公司有能人啊。”
“.看到了韩教授。”
黎芝樱唇轻抿,跟着韩秋兰的声音不时点头。
“说了好几次了,我和你妈妈是同学,私下里你喊韩阿姨就行。”
“.”
黎芝面皮薄,俏脸一红,还是没吭声。
“关于这个案子的相关报道,我基本上都看了个遍。”
韩秋兰端起面前的保温杯,不疾不徐喝了一小口,声音沉稳。
“你妈妈三番五次拜托我好好照顾你,法院刚刚实习结束,又把你安排进乐盈律所”
“你的努力我都看在眼里,尤其是和明理公司那边对接,跑来跑去处理事务性工作,每天又那么辛苦。”
“但是我觉得,她一定也是希望你有更好的发展和成绩。”
“是吧?”
“.”
黎芝眨了眨眼睛,又跟着点了点头:“您说的对。”
“所以我有个想法,不知道你感不感兴趣,或者说有没有心思挑战自己。”
韩秋兰话锋一转,语气带着一丝探询。
“我们律所和明理公司是合作机构,出面沟通的话,基本上可以拿到一手数据和消息。”
“事实上,我能感受得到他们领导层在这件事上是有布局的。”
“有了官方背书就有天然的公信力,客户也就更加信任他们,信任他们就是信任我们,更何况对方还在报道中提到了我们乐盈律所。”
“但还差一点东西,理论上的东西。”
“站在学者角度来看,我们法学会研究【基层社会治理】、【法律职业共同体】、【犯罪预防】的课题很多,论文也不少。”
“但很多时候,研究容易浮在面上,或者成了马后炮。”
“像明理公司这样,在实战中摸索出来,也被证明行之有效的工作模式,它的运作细节,成功关键,面临的真实挑战,都很值得探索。”
“但在理论维度上,目前还缺乏系统性的记录、梳理和提升。”
“宝贵的实践经验,没能及时转化成可推广、可复制的学术成果和制度参考。”
韩秋兰停顿一下,总结道:“有点可惜。”
黎芝水汪汪的眸子转来转去,听得云里雾里。
直到最后几句话,才隐隐摸到这位长辈的路子。
制度参考,学术成果?
难道说.
韩阿姨这个大腿要带自己发论文啦?
“为了给你妈妈一个交代,阿姨在想,要不要带你走学术路线,搞搞课题。”
“啊?”
黎芝不由自主瞪大眼睛。
“当然也要看你本人的意见,毕竟你今年才大一,要是觉得这个事情难度太大,或者不感兴趣的话,我就找手下的博士生来做。”
“大一可以不着急,过两年拼保研也是一样的。”
“这的确是个相当不错的切入点,足够新颖,感觉做好的话,至少有六七成的把握能上期刊。”
“核心期刊。”
韩秋兰一脸笑容,补充道。
“上核心期刊?”
对于这个陌生名词,黎芝只有一点点模糊的概念。
她知道牛逼,但还没仔细研究过有多么牛逼。
“是的。”
韩秋兰点点头:“围绕明理公司这个工作模式,特别是这次杀猪盘案的成功经验,做一个深入的、实证性的法学研究课题。”
“但具体还需要明理公司的配合。”
“我听绿夏说,他们的老板跟你关系不错,是吧?”
“对呀。”
听到这里,黎芝突然脑海一轻,莫名少了许多压力,跟着咯咯笑了起来。
中午时分,韩秋兰的会议室多了一名新访客。
“韩主任您好~”
周明远显然刚刚下课,从隔壁南湖大学骑着电动车过来,连头发都被吹成了自然形状的三七分。
他穿着一身青春十足的长袖卫衣,笑容年轻又灿烂,无论如何也看不出是某家法律咨询公司的大老板。
“小周,这也不是在律所,不用这么客气。”
“黎芝跟你说了具体情况没有?”
韩秋兰笑眯眯地摊开手,示意周明远坐下。
“还没有呢。”
周明远摇摇头,和黎芝交换眼神,找了个位置并肩坐在一起。
“请你们过来呢,是想邀请二位一起合作。”
韩秋兰开门见山。
“您说。”
周明远客客气气。
“小周,我站在学术角度,能帮明理系统梳理和提炼这套模式的理论依据、操作规范、核心优势,甚至找到优化空间。”
“研究成果可以成为明理模式最有力的说明书和背书,无论是争取政府更大支持、吸引人才,还是未来模式复制推广,都有价值。”
“而且,如果可以挂靠在江城财大的国家级课题项目下,本身就是一种权威认证。”
韩秋兰抱起胳膊,扭过头望向短发少女,语重心长道。
“黎芝你呢,跟这个课题,这次是绝佳的深度参与实证研究的机会。”
“不光能接触到最鲜活的一手案例,访谈一线民警、律师、受害人,理解法律在基层运行的复杂生态。”
“还能强化你在学术上面的能力,包括论文选题等一系列流程。”
“真要是能上期刊,你妈妈那边我也好交代。”
“怎么样?”
“.”
黎芝没开口,只是微微侧过小脑袋,对着周明远用力眨着眼睛。
傻子,快点答应!
好事儿啊!
这当然是双赢!
别看黎芝平日里没有顾采薇那么思维敏捷,但大方向上从来不会出错。
她只是听韩秋兰说了几分钟,就判断出这事绝对能行。
不仅能行,而且还得拉着周明远一块干。
就像韩阿姨口中说的那样,这个研究能填补空白!
探索在现有法律框架和资源条件下,如何通过机制创新,有效应对新型犯罪,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韩秋兰本人就是法学会的重要成员,对于业内的研究成果,对于这件事的可行性,教授她自然心知肚明。
要不是妈妈跟她情同姐妹的铁关系,韩秋兰当然不会把这份荣誉白白让给自己。
恐怕无论给博士生或者硕士生,这都是一份天大的人情。
说到底,整件事最让人值得期待的.
当然是和周明远一起。
随处泛起的湿气裹挟着晨风,无声无息地渗透进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天空灰蒙蒙的,吝啬地洒下几乎没有暖意的光。
梧桐树的叶子,只剩下焦褐的边缘,打着旋儿扑向地面,被匆忙的步履踩出碎响。
“快点快点!这节是韩教授的刑法课!”
“我最喜欢听她讲案例了~”
“要迟到啦!”
时间接近早八,江城财大文澴楼附近,学生们鱼贯而入。
楼内走廊和大厅,混合着书本纸张特有的气息,以及年轻人们低声交谈的声音。
黎芝早早坐在前排位置,紧了紧身上的米白色高领针织衫,打了个长长的哈欠。
刑法,堪称所有法学生们最感兴趣的科目,没有之一。
作为整个法学院里少有的几个特权级别学生,黎芝家里人早就和院领导打过招呼,并不是所有课都上的。
公共课看心情,专业课选择性。
但韩秋兰不仅是学科教授,还是她实习律所的高级合伙人。
所以几乎每节刑法课,黎芝都不会错过。
上课和上班不一样,今天的短发少女妆容极其清淡,近乎素颜,只在面颊上薄薄涂了一层润色的隔离。
头发早上刚刚洗过,发梢和刘海位置还微微夹了几下,处理出一点点卷曲,露出额头和漂亮的眉眼。
她背着一个深棕色的皮质双肩包,里面沉甸甸地装着两本大部头,以及厚厚的纸质笔记。
阶梯教室很大,足以容纳百余人,此刻已坐了八成满。
前排都是乖乖女,后排则略显松散,有人支着下巴望向窗外灰蒙蒙的天发呆,有人偷偷在桌下刷着手机,还有人抓紧最后几分钟趴在桌上小憩,弥补昨夜打游戏或追剧而牺牲的睡眠。
黎芝也不例外,这会儿正低头飞快地在手机屏幕上打字,嘴角噙着一丝笑意。
【又在群里发新闻链接炫耀!我早看到啦!】
【而且采访的又不是你.话说贺敏姐姐也太厉害了吧~大场面采访简直手拿把掐啊,说话说得好漂亮,太飒了。】
顾采薇:【贺敏是谁?为什么他不自己上去回答问题啊】
短发少女继续打字:【贺敏是他的助理。】
蝴蝶振翅,掀起滔天巨浪。
别看饭搭子周明远没有每天都和两女泡在一起,但存在感强得很!
他和顾采薇都有着相当程度上的分享欲。
每天在三人共同的微信群里,不是拍拍早餐,就是秀秀风景。
这不,明理法律咨询公司被各大媒体采访的消息,也被周明远顺手丢进了群聊里。
顾采薇当然不像黎芝这样门儿清,像个好奇宝宝一样不断问来问去。
“咳咳,韩老师来了。”
坐在身边的同学庄梦香清了清嗓子,用胳膊肘轻轻碰了碰黎芝,压低声音说道。
黎芝顺着她的目光看向讲台。
韩秋兰教授已经站在了那里。
很快,原本还有些嗡嗡声的教室迅速安静下来,连后排玩手机的同学都下意识地正襟危坐。
韩秋兰没有立刻讲课,而是拿起讲台上的保温杯,不疾不徐地喝了一口水。
“好,我们开始上课。”
韩秋兰身后的投影幕布亮起,显示出今天的主题。
——《刑法分论·侵犯财产罪·诈骗罪》。
“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在整个江城法律圈子里,韩秋兰也算得上是有名有姓。
她讲课从来不会照本宣科,也从来不会带什么大部头课本,每个法条都是张口就来。
“诈骗罪,看似条文清晰,构成要件明确,但在司法实践中迷惑性极强。”
“它往往披着自愿的外衣,利用的是人性的弱点。”
“贪婪、恐惧、信任,甚至是对爱情的渴望。”
韩秋兰刻意在爱情两个字上加重了语气,留下一个意味深长的停顿。
黎芝和身边的同学们一样,收起手机,托着下颌,全神贯注地看着屏幕上的PPT。
“说到新型诈骗类犯罪,最近在我们江城,就发生了一起极具代表性的案件。”
韩秋兰笑眯眯地放缓语速。
没错,又是大家最喜闻乐见的举例环节。
投影幕布上,画面切换,枯燥的法条翻了过去。
瞬间跳出几张打了马赛克的网络聊天记录截图,以及官方披露出来的现场照片。
“这什么啊”
“看起来像是网恋?”
“叫的好肉麻,不想看了,啧啧啧.”
“我靠,原来这也能骗到钱?”
教室里响起一阵窃窃私语。
学生们瞪大了眼睛,声音像水波一样扩散开来。
黎芝坐直了身子,忍不住拿出手机,对准屏幕咔咔咔连拍了好几张照片,也跟着分享到群里。
【快猜,今天刑法专业课老师给我们讲了什么案例?】
她已经猜到了韩秋兰即将在课堂上举出的典型案例。
投影中的聊天对话怎么看怎么眼熟。
当事人给她活灵活现复刻过一遍,媒体采访又自己看过一遍,这次韩秋兰教授再拿出来作讲解,已经是第三遍了。
黎芝只觉得世界好有趣。
“这种新型诈骗,有一个非常形象,也非常残酷的名字——”
韩秋兰一字一顿地吐出三个字:“杀猪盘!”
幕布上的截图慢放,一页又一页。
教室里一片寂静,只有韩秋兰对着案例认真讲解的声音。
“就在上个月,我们江城警方成功破获了一起特大跨省杀猪盘诈骗案,初步查明涉案金额高达上百万。”
“多说一句哈,这个案件侦破过程中,一个并非司法机关的单位,发挥了极其关键的作用。”
“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查一下相关媒体报导出来的新闻,各大公众号都有,这里我们就不细讲了。”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两节课时间一闪而过。
下课后,黎芝第一时间被韩秋兰叫进了办公室。
“黎芝啊,你看到这个了没?”
韩秋兰笑容亲切,将一份刊登着案件报道的《江城日报》推到茶几上。
“说实在的,我可真没想到,咱们律所的合作伙伴能干得这么漂亮。”
“我仔细读了报道,也托人了解到一些细节。”
“能在这么短时间识别新型诈骗,固定关键证据,并建立起高效的协作机制.”
“明理公司有能人啊。”
“.看到了韩教授。”
黎芝樱唇轻抿,跟着韩秋兰的声音不时点头。
“说了好几次了,我和你妈妈是同学,私下里你喊韩阿姨就行。”
“.”
黎芝面皮薄,俏脸一红,还是没吭声。
“关于这个案子的相关报道,我基本上都看了个遍。”
韩秋兰端起面前的保温杯,不疾不徐喝了一小口,声音沉稳。
“你妈妈三番五次拜托我好好照顾你,法院刚刚实习结束,又把你安排进乐盈律所”
“你的努力我都看在眼里,尤其是和明理公司那边对接,跑来跑去处理事务性工作,每天又那么辛苦。”
“但是我觉得,她一定也是希望你有更好的发展和成绩。”
“是吧?”
“.”
黎芝眨了眨眼睛,又跟着点了点头:“您说的对。”
“所以我有个想法,不知道你感不感兴趣,或者说有没有心思挑战自己。”
韩秋兰话锋一转,语气带着一丝探询。
“我们律所和明理公司是合作机构,出面沟通的话,基本上可以拿到一手数据和消息。”
“事实上,我能感受得到他们领导层在这件事上是有布局的。”
“有了官方背书就有天然的公信力,客户也就更加信任他们,信任他们就是信任我们,更何况对方还在报道中提到了我们乐盈律所。”
“但还差一点东西,理论上的东西。”
“站在学者角度来看,我们法学会研究【基层社会治理】、【法律职业共同体】、【犯罪预防】的课题很多,论文也不少。”
“但很多时候,研究容易浮在面上,或者成了马后炮。”
“像明理公司这样,在实战中摸索出来,也被证明行之有效的工作模式,它的运作细节,成功关键,面临的真实挑战,都很值得探索。”
“但在理论维度上,目前还缺乏系统性的记录、梳理和提升。”
“宝贵的实践经验,没能及时转化成可推广、可复制的学术成果和制度参考。”
韩秋兰停顿一下,总结道:“有点可惜。”
黎芝水汪汪的眸子转来转去,听得云里雾里。
直到最后几句话,才隐隐摸到这位长辈的路子。
制度参考,学术成果?
难道说.
韩阿姨这个大腿要带自己发论文啦?
“为了给你妈妈一个交代,阿姨在想,要不要带你走学术路线,搞搞课题。”
“啊?”
黎芝不由自主瞪大眼睛。
“当然也要看你本人的意见,毕竟你今年才大一,要是觉得这个事情难度太大,或者不感兴趣的话,我就找手下的博士生来做。”
“大一可以不着急,过两年拼保研也是一样的。”
“这的确是个相当不错的切入点,足够新颖,感觉做好的话,至少有六七成的把握能上期刊。”
“核心期刊。”
韩秋兰一脸笑容,补充道。
“上核心期刊?”
对于这个陌生名词,黎芝只有一点点模糊的概念。
她知道牛逼,但还没仔细研究过有多么牛逼。
“是的。”
韩秋兰点点头:“围绕明理公司这个工作模式,特别是这次杀猪盘案的成功经验,做一个深入的、实证性的法学研究课题。”
“但具体还需要明理公司的配合。”
“我听绿夏说,他们的老板跟你关系不错,是吧?”
“对呀。”
听到这里,黎芝突然脑海一轻,莫名少了许多压力,跟着咯咯笑了起来。
中午时分,韩秋兰的会议室多了一名新访客。
“韩主任您好~”
周明远显然刚刚下课,从隔壁南湖大学骑着电动车过来,连头发都被吹成了自然形状的三七分。
他穿着一身青春十足的长袖卫衣,笑容年轻又灿烂,无论如何也看不出是某家法律咨询公司的大老板。
“小周,这也不是在律所,不用这么客气。”
“黎芝跟你说了具体情况没有?”
韩秋兰笑眯眯地摊开手,示意周明远坐下。
“还没有呢。”
周明远摇摇头,和黎芝交换眼神,找了个位置并肩坐在一起。
“请你们过来呢,是想邀请二位一起合作。”
韩秋兰开门见山。
“您说。”
周明远客客气气。
“小周,我站在学术角度,能帮明理系统梳理和提炼这套模式的理论依据、操作规范、核心优势,甚至找到优化空间。”
“研究成果可以成为明理模式最有力的说明书和背书,无论是争取政府更大支持、吸引人才,还是未来模式复制推广,都有价值。”
“而且,如果可以挂靠在江城财大的国家级课题项目下,本身就是一种权威认证。”
韩秋兰抱起胳膊,扭过头望向短发少女,语重心长道。
“黎芝你呢,跟这个课题,这次是绝佳的深度参与实证研究的机会。”
“不光能接触到最鲜活的一手案例,访谈一线民警、律师、受害人,理解法律在基层运行的复杂生态。”
“还能强化你在学术上面的能力,包括论文选题等一系列流程。”
“真要是能上期刊,你妈妈那边我也好交代。”
“怎么样?”
“.”
黎芝没开口,只是微微侧过小脑袋,对着周明远用力眨着眼睛。
傻子,快点答应!
好事儿啊!
这当然是双赢!
别看黎芝平日里没有顾采薇那么思维敏捷,但大方向上从来不会出错。
她只是听韩秋兰说了几分钟,就判断出这事绝对能行。
不仅能行,而且还得拉着周明远一块干。
就像韩阿姨口中说的那样,这个研究能填补空白!
探索在现有法律框架和资源条件下,如何通过机制创新,有效应对新型犯罪,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韩秋兰本人就是法学会的重要成员,对于业内的研究成果,对于这件事的可行性,教授她自然心知肚明。
要不是妈妈跟她情同姐妹的铁关系,韩秋兰当然不会把这份荣誉白白让给自己。
恐怕无论给博士生或者硕士生,这都是一份天大的人情。
说到底,整件事最让人值得期待的.
当然是和周明远一起。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循规蹈矩能叫重生吗?,循规蹈矩能叫重生吗?最新章节,循规蹈矩能叫重生吗?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循规蹈矩能叫重生吗?,循规蹈矩能叫重生吗?最新章节,循规蹈矩能叫重生吗?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