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斜斜地洒进书房,在青砖地面投下细碎的光斑。

  书案上。

  一方端砚里新磨的墨汁乌黑发亮,笔架上悬着的几支狼毫笔尖还沾着未干的水渍。

  身穿青色素衫的崔岘,袖口微卷,正端坐于案前,细细安静思索。

  如今,整个开封府城都因他‘免费接老头登台辩论’之猖狂举动,闹得沸沸扬扬。

  想来过不了多久,全大梁都会陆续收到消息。

  一个半月后的开封,必将会成为文坛风暴的中心!

  而作为亲手掀起这场风暴的人,崔岘要做的,自然是彻底沉下心来,整理《尚书》错漏论辩,以及注释《诗经》,取代《毛诗序》!

  斧正《尚书》相对来说比较容易。

  作为一个现代人,崔岘拥有着超前的思想学识,也学习过史学家们论证出的各种关于《尚书》的纰漏。

  难的是注释《诗经》。

  作为五经之首,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汇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长达五百多年间的诗歌精华,共计三百零五篇。

  这些诗歌内容广泛,涵盖政治、经济、伦理、天文、地理等各个领域。

  换言之,《诗经》,是一切学识的基石。

  拿到这个注释权,就是成圣的第一步!

  可正是这样,崔岘反而要越发小心对待。

  因为只要它这部注释书问世,必将重塑《诗经》阐释史,终结汉学垄断,成为新的启蒙文学教科书!

  直接影响后世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诗教体系!

  因此,在书房里静坐许久的崔岘,一直盯着桌案沉思,迟迟不曾落笔。

  书房外,院子里。

  老崔氏又购买了两千斤黑砂糖,正在指挥全家人,一起提炼白糖。

  虽然他们刻意压低了声音。

  但崔岘还能隐约听见,一家子人小声振奋不停重复‘这跟抢钱有什么区别’。

  一个上午悄然过去。

  崔岘仍旧一字未动。

  下午。

  贴身保镖大山,带来了十几个身材壮硕的好汉兄弟,来到了崔家。

  崔岘听到动静,笑着走出去。

  大山赶紧道:“小东家,按照您的要求找来的。我这帮兄弟,个个都是好把式!”

  别说,一帮壮汉排排站,看着确实安全感满满。

  “好,大山,以后你来做头领,带着手底下的兄弟们做事。”

  崔岘豪爽笑道:“当然,跟了我,绝对不会亏待兄弟们。”

  一帮壮汉们闻言,嘿嘿直笑。

  其中一个壮汉大声感激道:“小东家为人大方豪爽,兄弟们都知道!今日,大山哥带着小东家给的十两银子,分给了咱兄弟们。”

  “以后,咱们跟着大山哥,誓死保护小东家!”

  这话,引来其余壮汉们纷纷附和:“誓死保护小东家!”

  崔岘闻言惊讶看了一眼大山。

  他先前,确实给了大山十两银子作为奖励。

  结果大山竟没有独自收下,而是用这十两银子,招来了一群‘保镖’。

  瞧见崔岘看过来,大山朝他露出一个憨厚的笑容。

  可以,是个人才啊!

  “行,兄弟们仗义,我便不多说客套话。”

  崔岘笑道:“晚上,大山带着兄弟们,去醉仙楼,敞开肚皮吃桌席面!吃好喝好以后,明日正式上岗!”

  醉仙楼!

  开封府有名的大酒楼,一桌席面,得五两银子起步!

  小东家果然敞亮又豪爽!

  一帮壮汉们激动不已。

  大山没有推辞,并迅速进入‘保镖队长’角色:“多谢小东家,但大山我把丑话说在前头,去了醉仙楼,可以敞开肚皮吃,但绝对不能喝酒误事!”

  “别忘了,咱们是来保护小东家安全的!”

  其余壮汉们赶紧点头。

  这样好的东家,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第二家了!

  他们当然要尽职尽责!

  远处,老崔氏笑眯眯看着岘哥儿跟大山等人交谈,一句话不曾多说。

  这以后就是岘哥儿的安保班底,自然是岘哥儿说了算呢。

  于是,次日。

  裴坚四人、严思远、苏祈等人再次来崔家,便瞧见了门外一群巡逻的‘保镖’。

  大山第一个发现这群人,满脸凶悍大步上前询问道:“你们找谁?”

  接着,十几个大汉先后围过来,一个个眼睛瞪得像铜铃。

  由于吊儿郎当的裴坚看着不像什么好人,差点被大山给抓了。

  还是老崔氏听到动静及时出来,才结束了这场乌龙。

  裴坚咋舌:“祖母,你们这阵仗,是不是有点太夸张了!”

  老崔氏笑道:“岘哥儿现在得罪了人,不得不防啊。”

  说起得罪人。

  庄瑾在旁边惊叹道:“祖母,岘弟这阵仗,真是一次比一次闹得大。现在满开封都在议论岘弟的嚣张之举!”

  “他这是准备把全大梁的名儒都给得罪光了啊!”

  饶是庄瑾等人素来胆大妄为,都被崔岘这一手给震得不轻。

  因此,众人赶紧来登门询问,究竟怎么回事儿。

  老崔氏如今能提炼白糖,底气足的很,骄傲道:“岘哥儿打小就有主意,你们又不是不知道。”

  “算了,他这么做,一定有他的道理。”

  “而且他已经闭关了,为一个半月后的辩论做准备。你们不要担心,他不会有事儿的。”

  说着。

  老崔氏又笑眯眯看着眼前这帮神情担忧的孩子,豪迈道:“不仅不会有事儿,凡是岘哥儿说的话,都能办到。”

  “且等明年科举吧!”

  崔岘之前说过,他们这个小团体的近阶段小目标是:明年河南科举禁考《毛诗序》。

  严思远等人一致觉得,很难办到。

  可看如今老崔氏这架势,仿佛势在必得。

  ……不会吧?

  岘弟他,又准备憋大招了?

  裴坚、庄瑾、严思远、苏祈等人互相对视,虽然仍旧觉得不太可能。

  但心脏却没忍住怦怦快速跳动。

  万一呢!

  那可真是‘继往开来’头一遭了啊!

  若是河南禁考《毛诗序》能实现,那是不是代表着,终有一日,崔岘的那个‘梦想’,也能实现呢?!

  由于担心打扰到崔岘,裴坚等人没有去崔家书房。

  接下来这段时间。

  崔岘待在书房里,一待就是一整天,甚至到半夜,还点燃着油灯。

  直到某日,夜黑人静,窗外繁星漫天。

  迟迟不肯动笔的崔岘,在昏黄的灯光下,提笔蘸墨,一气呵成开始落笔。

  他的眉眼,在灯光下格外清亮。

  整个人都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这方天地间,只剩下他‘莎莎莎’写字的声音。

  从星光黑夜,到红霞升起。

  小书房里,年轻的少年郎奋笔疾书,彻底忘掉了时间。

  他满脸认真,只专注于眼前的笔墨纸张。

  其文字铿锵有力,仿佛穿透时光桎梏,延续影响到数十年,乃至数百年后的将来……

  这一夜,往前五百年、往后五百年,对于大梁文坛来说,都是注定不平凡,且闪耀在历史长河中的璀璨一夜。

  可今时今日、此时此刻,又是那么的普通寻常。

  似乎和往日没什么区别。

  当天色大亮的时候,书房里的少年郎,不知何时已经伏在案上睡着了。

  写好的稿纸散落在地上。

  嘎吱。

  东莱先生推开书房门走进来,捡起地上的稿纸,眯起眼睛细细阅读,便见上面写着书名——

  《诗集传》。

  一开始,东莱先生还在心疼一夜未眠的徒弟。

  可到后来,他双手颤抖着读完稿纸上的内容,整个人脸色发红,激动到难以自持。

  等看完以后。

  东莱先生甚至来不及兼顾其他,振奋的冲出崔家,一路走到开封城外的岳麓书院,找到季甫先生:“哈哈哈,季甫,你个老东西消息挺灵通。”

  “你怎么知道,老夫即将要成为圣人的老师啦?”

  季甫:?

  再说崔家。

  东莱先生离开书房后不久。

  崔钰起床,注意到书房的油灯还亮着,担忧来查看阿弟的情况。

  发觉阿弟睡的正香,崔钰没有喊醒阿弟,而是开始整理阿弟写的稿纸。

  一开始他只是下意识瞥了一眼。

  而后,稿纸上的内容,仿佛拥有某种不可思议的魔力,让他沉陷其中,无法自拔。

  和东莱先生不同的是,崔钰一开始看到上面的文字,整个人脸色苍白,浑身巨震。

  那是他多年寒窗苦读,塑造起来的知识基础,正在被暴力拆解、打碎!

  有那么一个瞬间,崔钰甚至想要把这些稿纸丢了。

  可出于对阿弟的信任,亦或者说被阿弟的文字所吸引,他强行让自己看下去。

  崔钰倚靠在窗边。

  斑驳的阳光洒落进书房,照映在他那张年轻、惘然、又震撼的脸上。

  阿弟写的这些文字,对于他来说,是陌生的、新奇的、却又醍醐灌顶的。

  看到最后,崔钰手掌都开始发汗。

  他放下稿纸,将手掌在衣服上,使劲、一遍又一遍仔细擦拭。

  一如当年。

  他去顾夫子的私塾开蒙,第一节课,初次接触到书籍那般。

  那天,崔钰明白了什么叫做‘开卷有益’。

  而这一次,似乎和他初次步入学堂,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当年,顾夫子在他们读书之前,问了他们一个问题:为什么读书?

  崔钰想的是:为了不牺牲阿弟,为了光耀门楣,为了不做泥巴腿子,为了天下所有泥巴腿子都可以读书,且不必牺牲自家阿弟、阿妹。

  随着年纪渐长,崔钰逐渐懂得,自己立下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贪婪愿景。

  直到此时。

  直到此刻。

  他看完了阿弟对《诗经》的注解,突然觉得,一切,皆有可能!

  若说昨夜,即将成为文坛历史上最璀璨的一夜。

  那么今日白天,同样注定是耀眼夺目、千百年后也会被铭记的一天。

  因为这小小的崔家啊,不止有一位‘圣人’。

  还有一位‘半圣’。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最新章节,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