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烫十五碗,小土豆八碗,羊肉二十串,猪肉五十串,菌子一盘,多放辣,对了,还有青梅酒饮三杯,用热水温一下,别太烫~”

  铺子后院,正在吃午饭的江家人,随着江二勇的一句话。

  瞬间忙的热火朝天。

  铺子一到三层都放了炉子。

  加上每桌都坐满了客人,所以里面不但不冷,还暖和的不行。

  许多客人吃热了,甚至还脱掉披风和氅衣。

  脸颊跟江福宝一样,红扑扑的。

  食客们三五成群,有的摇头晃脑,在谈论诗书或者吟诗赋对,还有的在小声聊八卦。

  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铺子随处都能看到。

  嘈杂的声音,交缠在一起,穿破窗户墙壁,又钻进江福宝的屋子和她的耳朵里。

  却丝毫不耽误她认真看书。

  大大的眼睛,一直盯着手里的医书,一点都不带分心的。

  冬天的小食铺跟夏天的小食铺生意一样好。

  哪怕寒风刺骨,铺子外头依旧有人排队。

  张金兰担心他们冻着。

  特地在门口摆了一锅热乎乎的红豆汤。

  免费喝。

  从早上开门一直续到晚上关门。

  给不少客人都留下了好印象。

  大门口,进去的客人,和出来的客人,表情大不相同,进去的,基本上都是冻得直打哆嗦,满脸冷峻,而出来的食客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时不时还能听到打嗝声。

  “这里头太热了,哎哟,给我吃的一身汗,天冷了吃麻辣烫竟然比夏天还爽,王兄,明天还来不?我请你。”

  “来来来,李兄请客,那必须来,天冷得很,吃碗麻辣烫再喝杯热乎乎的青梅酒饮,简直舒服的不行,神仙也不过如此了,关键,咱俩吃一顿,都不够去酒楼点两道荤菜的,怪不得江家小食铺生意好呢,应该的。”

  “快穿上衣服吧,外头真冷啊,别着了风寒了,王兄,那明天见,我先回去了。”

  “好嘞,回见,你路上慢点。”

  “......”

  刚走出铺子的两个熟客,穿上在铺子里脱下的外衣。

  一个朝东,一个朝西,各回各家。

  有人出来,就意味着有人进去。

  可来来回回,也不见排队的队伍变短。

  红火的生意,让同条巷子的其他饭庄和小食铺的掌柜,恨得咬牙切齿。

  自打秋收完,镇上的粮食价格,慢慢的就降下去了。

  江家小食铺的价格,也适当的降了一些,不多,毕竟现在铺子的成本高了。

  转眼,又到了除夕。

  不同于去年。

  今年的除夕没有下雪。

  加上搬了新宅。

  这个年,江家是在镇上过的。

  江宅的前后门,都挂上了红灯笼,特别大,是镇上卖灯笼的铺子里,最贵的那种。

  灯笼又圆又红,下面挂着红色的流苏,上面还用金色画了辟邪的神兽和吉祥话。

  门对和福也早已张贴好了。

  散发着墨香,靠近些就能闻到。

  这是孟知理亲手写的。

  当然,也是江福宝撒娇要来的,干爹的字,是她见过写的最好看的。

  干爷爷的也不差,就是字体偏潦草些,不适合写在春联上。

  家人刚认识字,写的太潦草,他们都分不清写的是什么字,到时候旁人一问,万一闹出笑话来就不好了。

  住在这条巷子的,都是镇上最富裕的人家。

  见识也是最广的。

  有人路过江宅,一看春联上的字,顿时惊呆在原地。

  孟知县的字,但凡见过,谁都不会忘。

  能让孟知县亲自提笔写春联,当真是莫大的福气。

  这些人羡煞不已。

  有这层关系在,基本上就等于在连山镇乃至整个杞溪县横着走了。

  万万不可得罪。

  江福宝并不知道她的无意之举。

  让邻居们对她家升起了敬畏之心。

  在镇上过年,比在村里还有气氛。

  村里基本没人舍得买鞭炮,但镇上不是,天刚亮,江福宝就听到外头时不时传来几道鞭炮声。

  估计是哪里的小孩,弄的散炮在那放。

  一惊一乍,怪吓人的。

  家里的下人,也都在忙活。

  有的在花园里,给树都系上一条条红绳。

  还有的搬着梯子,往连廊上挂起一排排红色小灯笼。

  一起随风摇曳着。

  过年的氛围感十足。

  “阿奶,你快看看,我的新衣服好看吗?”江福宝换上过年前,娘亲给她挑选的新衣服。

  头发还没梳呢,就噔噔噔的跑到阿奶住的一进院嘚瑟。

  “好看,奶的乖孙孙生的白,你穿什么都好看,瞧瞧,这桃粉要是给旁人穿,必定土里土气,衬的脸黑的不行,偏偏咱家福宝穿着衬的脸更白了,就是头发怎么还没梳?”

  张金兰也换上了一袭烟红色新衣。

  头发让丫鬟给梳成了盘髻,上头斜插了一根硕大的金簪,两侧各有四根缀珠小钗。

  发后还夹着一朵轻纱做成的牡丹花。

  看着雍容又华贵。

  她伸出手,抱起孙女。

  左手的白玉镯和右手的金镯一同露了出来。

  这是今年生辰时,儿子儿媳们送的礼物。

  贵得很哩。

  她只舍得在过年的时候戴戴。

  张金兰拿起腰间的帕子,一边问,一边给孙女擦了擦嘴巴上的油渍。

  早上吃的油煎饺。

  这块帕子,正是江福宝之前送的那块。

  张金兰时时刻刻都挂在身上。

  无论春夏秋冬。

  “嘿嘿,我太想让阿奶看看我的新衣服了嘛,所以来不及梳头我就过来了,阿奶,那我先回去啦,等我梳好头再来。”

  江福宝又噔噔噔的跑走了。

  路过左右厢房,她还不忘与三个姐姐们约好半个时辰后去花园玩。

  孙平梅也在一进院。

  她特意来给女儿梳头的。

  不然朱迎秋就要一个人梳三个头了。

  彼时,一个仆从打扮的男子,骑着马在江家大门外停了下来。

  “咚咚咚——”

  虽然大门是开着的。

  但他还是敲了门。

  正在挂灯笼的阿东走了过来,问道:“请问,您是?”

  “我乃方家下人,主子吩咐,所以天没亮,便从长安镇过来了,可否劳烦您通传下,我要见您家的老夫人。”

  方家的家丁,一双手和脸都冻得通红,他面带讨好对着阿东说。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读心术,带着出租屋穿越馋哭全村,读心术,带着出租屋穿越馋哭全村最新章节,读心术,带着出租屋穿越馋哭全村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