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铺子门口,都有不少人排队。

  这次潘二丫排了两刻钟才买到的。

  得亏不限量,她直接买了五十块。

  “好吃吗,江康?”男娃馋的都要流口水了。

  虽说医馆的伙食很好,有专门的厨娘给他们做饭,可这么点大的孩子,就是最馋的时候,哪怕不饿,也什么都想吃。

  “嗯,好吃,你想吃吗?”江康又不傻,见他死死盯着自己手里的肉饼,就反应过来了。

  “想。”男娃也不扭捏,直接点头承认。

  “好吧,分你一点。”江康从没咬过的另一半,撕下一块递给他。

  “多谢江康,以后我爹娘给我送吃的来,我也分给你。”男娃立马开心了。

  三人坐在一起,高兴的吃着手里的肉饼。

  其他的孩子羡慕的不行。

  背药材的声音,越发的大,然而香味直往他们的鼻子里钻,根本静不下心。

  直到天擦黑,才有一半的人背会了十三种药材。

  可惜肉饼吃完了,江福宝除了江康,谁都没给。

  得亏今天的晚饭是白菜炖肉外加一碗米饭和一勺鸡蛋羹,香的不行,不然这些孩子要难过死了。

  眨眼间,快要过年了。

  马上江福宝就要十二岁了。

  在这里,女子十四就算成年,可以嫁人生娃了。

  江福宝发现自己又长高了些,估摸着有一米四八了。

  也不知道她能长多高,癸水还没来。

  等来了,身高就要定型了。

  江福宝希望自己来慢些,最好十六岁再来。

  以至于吃饭时,她都尽量避开豆类食物,燕窝也不吃。

  只要能长到一米六五以上,她就满足了。

  太高也不好,这里人普遍都很矮。

  除非家里有钱,从小吃喝不愁。

  满大街,男子大多都是一米七不到,女子则是一米五左右,像孟不咎和孔明学这种一米八以上的,实在是少之又少。

  “今年没下雪,我们回江家村过吧。”

  吃完晚饭,江守家喝了一口茶,清清嘴巴里的异味,随后对着家里人说道。

  年货已经备好了。

  粮食菜肉类,都囤了许多。

  对联灯笼也不需要买,自家有读书人,自己写就行,灯笼则是前几年用的,颜色还鲜艳着,每年就过年时和有喜事的时候挂一下,一点都不旧。

  “行啊,都听爹的,小食铺也就每年这时候能休息会了,忘忧的绣铺也是想关就关,就是福宝,小福宝,你的医馆能丢下吗?”

  江大和看向侄女。

  “可以,医馆本身就在修缮,一直用的我二徒弟的医馆,直接还给他就是了,不行再让其他徒弟守着,没我也行,他们跟了我这么久,要是连简单的病症都治不好,那我这个师父,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江福宝没有吹牛。

  几个徒弟的医术,别说在连山镇了,就是去江南或者皇城,都算数一数二的。

  尤其是大徒弟胡禄寿,已经在学习莽针了。

  等他掌握,是迟早的事。

  “那就好,那我们一家子都回江家村过年吧,那里毕竟是我们的根,都许久没回去了,说实在的,还是村里过年好玩,各家各户来串门,在镇上反倒有些无聊了。”

  江二勇也插了句嘴。

  他在镇上,虽然认识了不少人,可比起村里的好友,玩的属实一般。

  在镇上过年,除了跟自家人打打牌,玩玩投壶,再吃吃东西聊聊天。

  没什么好玩的。

  村里就不同了,他可以跟好友们去山上捉兔子,或者去河里捞鱼。

  再者,村里八卦多的很,光听那些个妇人婆子聊天,一天时间就这么打发过去了。

  今年村里人赚了不少钱。

  想必年味更浓了。

  昨个他还在铺子门口遇到来镇上买鞭炮的村里人呢。

  还有几个提着灯笼,估计是想挂在家门口。

  搁以前,哪舍得买这些啊。

  “好,那就这么定下了,后天我们就启程回家。”

  江守家拍了下桌子,就走了出去。

  刚吃完饭,他有些撑的慌,人老了,消化不行,要是饭后不溜达溜达,晚上撑的睡不着。

  张金兰的身体倒是好些,她与儿媳们闲聊,右手拉着江福宝。

  江福宝则是依偎在阿奶的肩上,听着她们聊天。

  不知不觉,困意来袭。

  她简单洗了脸和脚,就上床睡觉了。

  除夕前一天,江家把铺子都关了,江忘忧跟着一起,回到了江家村,当然,孔明学也来了。

  两人约定好了,除夕在江家吃完年夜饭,就坐马车赶回镇上,再去孔家吃一顿。

  老两口就俩人,完全可以把年夜饭的时间推迟。

  这样就是一顿在中午吃,一顿在晚上吃。

  安排的很合理,两边都开心。

  见江家的马车从村口进来。

  不少人都停下脚步,跟江家打招呼。

  “村长,回来啦?今年是要在村里过年吗?”

  “哟,忘忧也回来啦,这两头婚真是好,竟然还带着姑爷回来过年了。”

  “咋还两辆马车呢,那辆装的啥?”

  “嫂子,我一会来你家找你玩啊,等我把活干完了。”

  “兰大姐,今年炸肉圆不?还有蛋饺,要是做蛋饺,我一会把炉子抬你家来,咱们一起做,还能聊聊天。”

  “......”

  无数道声音钻进马车。

  江守家干脆让车夫停下来。

  一家子下了马车,准备走回去,顺便跟村民说说话。

  反正离得也不远。

  “行啊,肉圆还没炸,蛋饺我倒是许多年没做了,可以做,你下午过来吧。”张金兰回道。

  “嗯,我们回来过年,镇上有些冷清,还是村里热闹,今年你们都买了鞭炮?”江守家说。

  “马车里装的灯笼粮食还有肉和菜啥的,我们家人多,还有下人跟来了,一辆马车坐不下。”江大和说。

  一边聊一边朝家走。

  许久没回来,张金兰都有些恍惚了。

  这几年,她一直忙着铺子里的事,银子嘛,赚了不少。

  但是人也特别的忙。

  一年到头,也就回村两三次。

  这里是她住了许多年的家,人一到老,就有归乡情结。

  别看镇子离这不远,但是张金兰还是想家的。

  她在心里想着,等累不动了,就跟老伴回到村里住,只要儿子孙子孙女们时常回来看看他们就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读心术,带着出租屋穿越馋哭全村,读心术,带着出租屋穿越馋哭全村最新章节,读心术,带着出租屋穿越馋哭全村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