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杭天勤是为了缓解陌生人之间的尴尬,还是纯感激程时刚才为他们解决了问题,所以一路上都滔滔不绝介绍着这个核电厂的奋斗史。

  当初为了响应国家修建核电站的号召,老站长带着工程兵来这里。

  现在看到的旧一点的建筑,都是先驱者一点一点用手搭建起来的。

  他们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合适的水泥、沙子,石料和钢筋。

  为了得到最优的混凝土配比,测试了好几百种。

  光打桩都打了几百根,才立稳。

  所以修建速度极其慢。

  他们从川省,兰城调核工程人员来这里。因为距离太远,所以基本上都把家属带来了。一起来的还有工程兵。

  但是之后从海城机电设计院调人来的时候,实在安排不下。

  加之这里离海城不算太远,条件又差,海城的家属都不愿意来。

  所以最后设计院只有三分之一的职工把家属带过来了,每个月会派一班车过去海城,让家属没有跟来的员工也能跟家人团聚。

  首批职工进驻时,住部队营房或简易工棚,连独立卫生间都没有。

  那个时候县里都仅有一条砂石路连接外界,职工往返海城需五小时车程。

  一直到六年前,核电厂开通通勤班车后,职工才变成每周可回海城一次。

  家属区也才建成20栋宿舍楼,实现“一家一间”。

  程时听得津津有味感叹:“太不容易了。”

  这不是他客气,而是有感而发。

  这些人可都是共和国的工程。为国家建设吃尽了苦头,把一生中最好的时光都投入到了这里。

  相比他们,机械厂的职工吃的那点苦,真的不算什么。

  老甘拿着饭盆,被两个年轻人簇拥着,一边说话,一边往食堂走。

  此刻的老甘,也不知道是因为夕阳的原因,还是因为隔得远,看起来没有那么生人勿近了。

  杭天勤说:“你别介意老甘刚才对你的态度。他是第一批到这里的机械专业设计人员,本来考上了大学,因为某种原因,没能上。他的技术很过硬。别看开会的时候不苟言笑,说话很冲,但是他平时很温和,包容。年轻人都喜欢向他请教问题。他从来都是倾囊相授没有半点架子。我们都笑他是个痴迷技术的疯老头。”

  程时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快得像一道光,让人抓不住。

  他停下脚步望着那边问:“老甘全名叫什么,他的家人呢?”

  杭天勤:“他全名叫甘惜年,家人应该在海城。他好几年才回去一趟。他年轻的时候很帅,我们以前厂跟他开玩笑,说他夫人真耐得住,要是别人肯定吵着闹着要跟来了。不过我们从来没有听他聊起过家人。后来出了事故,脸上留了疤就更不好问了。”

  他跟程时说那么多,是怕程时不知情,聊天的时候戳到老甘心里的伤疤。

  程时收回目光:“哦,还真是个有意思的人。”

  杭天勤打了个哈哈:“你还年轻,不知道我们年轻的时候,社会有些动荡。谁都可能有不方便说的过往。”

  有些下放到偏远地区的知青,有了孩子都没结婚。

  就算结婚了,结婚证一撕,不认账,也是有的。

  为了能顺利回城,抛妻弃子更是数不胜数。

  能回头接回糟糠妻和孩子的人,反而是少数。

  程时点点头:“放心,我一向对别人的私生活不感兴趣,只对技术感兴趣。”

  杭天勤点头:“程时同志技术方面真是没的说,让我们刮目相看啊。难怪几个兵工厂都竭力推荐你。”

  程时苦笑:我就知道......

  杭天勤交代人给程时打饭,自己就回去了。

  程时一边吃饭,一边琢磨电火花机床的事,想到什么就在本子上写下来。

  他太投入,以至于好一会儿才发现甘惜年不知道什么时候在他面前坐下了。

  程时:“嗯,老甘,怎么了。”

  甘惜年笑了笑:“没事。我看你一个人就过来跟你坐坐。”

  那种熟悉的感觉又涌上心头。

  程时忍不住又仔细看了看他的眼睛和完好的那边脸,回答:“哦。”

  甘惜年:“你以前是向东市机械厂的职工?”

  程时:“是。”

  甘惜年沉默了一下,却开始聊机械上的事。

  程时想,大概是他猜错了。这世界上眼睛长得像的人多得去了。

  甘惜年说起蒸汽发生器管板的问题。

  这个部件加工精度要求极高。

  因为孔数多达5954个,孔径公差为要求控制在0.08毫米以内,但是因为设备缺乏自动控制装置。车间行车作业又没有经验,所以就算加工精度能达到,最后实际使用起来,也会影响深孔精度,造成后期精度失控。

  因为建在海边,海水腐蚀基础,自然海岸坍塌,地基下沉等原因都会造成基础下沉。

  也会造成各种设备的位置和姿态发生变化,导致各种精度要求高的配件没法保持精度。

  还有堆内构件制造。

  核电站建造初期,整个站只有一台专机、一台立式加工中心和两台镗床。

  仅有的设备都不能完全满足加工要求,需制作各种零件时也是困难重重。

  焊接技术也达不到防止核泄漏,海水侵蚀,高温高压的要求。

  所以他们只能一边学一边研究,想办法改进。

  当时发电机用的是300MW汽轮发电机,结果转子灭磁和过电压保护存在严重隐患,同类机组转子过电压保护曾发生多次爆炸事故,灭磁开关维护量过大且容易烧坏,可靠性不高。所以他们想学学习/法兰西采用1550MW半速汽轮机,但是对方不肯出口。

  最后他们是一起研发攻关,用等离子体物理所的氧化锌灭磁和过电压保护技术,替代原有的灭磁和过电压保护系统,才解决了这个问题。

  程时微微点头:“其实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核电站,也是一边用一边摸索改进焊接技术,金属,密封材料什么的。哪怕是大鹅和漂亮国这两个发达国家也一样。”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回九零下岗潮,我带着全厂发家致富,重回九零下岗潮,我带着全厂发家致富最新章节,重回九零下岗潮,我带着全厂发家致富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