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BS电视剧中心片场。

  空气里漂浮着一股无形的焦躁。

  关于昨晚《制作人》首播的舆论风暴已经彻底发酵。

  走进休息区的路上。

  沿途工作人员低声的交谈片段、手机屏幕扫过的新闻标题、角落里经纪人压低的通话声……

  零零碎碎的信息像粘稠的雾弥漫在每个角落。

  喜欢的赞不绝口——夸节奏舒缓有生活感,演员表演真实自然。

  不喜欢的则直言“平淡如水”,“缺乏戏剧冲突”,“收视虚高全靠阵容”。

  风口浪尖上。

  压力最大的无疑是朴智恩编剧。

  历史惊人的相似。

  作为继《来自星星的你》爆红后的首部作品,顶着“国民编剧”头衔的她,和金恩淑当年推出《继承者们》时如出一辙地面临着开局不利的争议浪潮。

  但应对方式却截然不同。

  金恩淑选择了顶住压力,调整剧本人物戏份比重。

  而朴智恩的选择更直接、也更残酷——

  换导演。

  在韩国电视剧圈,编剧的权力至高无上。

  虽然通常剧组在合约框架下不会轻易换人,但“通常”在巨大的舆论压力和朴智恩的意志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凭心而论。

  被换掉的尹成豪导演在前两集的执导并无明显硬伤。

  画面流畅,调度中规中矩。

  但此刻,面对汹涌的质疑声浪,制片方和朴智恩需要一个“交代”,一个平息舆论的“祭品”。

  尹成豪导演则不幸成了那个被推出去承担火力的牺牲品。

  接替他的导演名叫表珉洙。

  一个曾执导过风靡亚洲神剧《浪漫满屋》的名字。

  听起来金光闪闪,履历辉煌。

  但现实是残酷的。

  自《浪漫满屋》之后,表珉洙再未拿出任何一部能与之比肩、甚至仅仅是引起较大反响的作品。

  电视剧圈的导演生态本就如此——

  光芒往往聚焦在编剧和演员身上。

  电视剧导演通常不负责精细的分镜设计,更多是掌控现场调度、协调多个固定机位拍摄,后期再依靠剪辑师“妙手回春”。

  能真正靠个人风格在电视剧领域封神的导演。

  凤毛麟角。

  因此。

  当姜在勋接到统筹通知,要求他今天“补拍”第三、四集的若干片段时,心里咯噔一下。

  “补拍”这个词,在剧组里往往意味着温和的调整。

  但这次显然不同。

  对于一部刚刚进入拍摄中期、播出才一天的剧来说,这种临阵换帅、回头补拍的操作,本身就意味着全盘否定前导演的意图。

  对演员来说,这意味着工作量的陡然增加,需要快速调整状态适应新导演的要求,累是必然的。

  但对被中途撤换的尹成豪导演而言。

  这无异于公开处刑。

  忙。

  这个字贯穿了接下来的十几个小时。

  适应新导演的思路、反复调整表演、重拍片段,时间拉扯到极致。

  收工时。

  姜在勋看了眼手机。

  屏幕显示早已过了《制作人》第二集的播出时间。

  身心俱疲之下。

  他也失了追看实时反响的心情。

  意外的是。

  裴秀智没再用各种稀奇古怪的理由蹭他的车——

  她那张元气满满的小脸此刻也写满了疲倦。

  眼皮困的直打架。

  远远对他摆摆手算是告别。

  姜在勋心头一松。

  这倒也省去了借口和拉扯的麻烦。

  回家。

  车子驶入圣水洞的静默巷道。声控灯短促亮起,开门。

  客厅灯火通明,电视屏幕是黑的,遥控器放在茶几角落的显眼位置。

  沙发上空无一人。

  唯有那份暖光和黄明亮,代替了言语,静默地守候着他晚归的脚步。

  姜在勋无声地换鞋、洗漱。

  冰凉的水拍在脸上,冲淡一点疲惫。

  回到自己房间躺下。

  身体很累,脑子却很清醒。

  夜深人静。

  窗外的城市噪音也沉寂下去。

  黑暗中。

  那晚月光下凌乱的床单……

  各种画面碎片不受控制地在脑海里翻腾。

  鬼使神差地。

  姜在勋掀开被子。

  像只夜行的猫,赤脚踩在微凉的地板上,无声无息地走到李圣经房门前。

  这次。

  他没敲门。

  手指搭在冰凉的门把手上。

  屏息。

  轻轻一拧——

  咔哒。

  门没锁。

  心脏在胸腔里猛地撞击了一下。姜在勋立刻侧身闪进去,反手将门虚掩上。

  房间里很暗。

  只有窗帘缝隙透进一点街灯的微光,勉强勾勒出床上隆起的轮廓。

  姜在勋无声地站在床边看着她安睡的身影。

  一天的喧嚣在此时沉淀。

  他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动作极其小心地掀开李圣经那侧的被子一角。

  床垫微微下陷。

  姜在勋伸出手臂,极其轻柔地将背对着他的李圣经圈进自己怀里。胸口贴上她温热的后背,鼻尖蹭进她散在枕上的柔软发丝里。

  好香……

  悬了一天的心终于归位。紧绷的肌肉松弛下来,随之而来的……是心猿意马。

  手掌下隔着薄薄睡衣的腰肢线条清晰流畅,前夜的记忆碎片瞬间点燃了沉寂的火焰。就在他心跳失控的瞬间——

  怀里沉睡的身体猛地一震!

  像是猎豹从梦中惊醒,李圣经几乎是同一时间屈肘狠狠向后撞去!

  动作快、准、狠!

  “唔!”

  一声沉闷的撞击肉响在寂静房间炸开!

  姜在勋痛得倒抽一口冷气。

  然而。

  李圣经根本没停!

  猛地挣脱环抱,翻身坐起,另一只拳头带着破风声抡起来,眼看就要朝着他面门砸下!

  “自己人!别打!”

  姜在勋手忙脚乱地挡脸,声音压到最低却急得变了调。

  拳头硬生生停在离他鼻尖不足五厘米的空气中。

  “……”

  认清是“敌我识别”错误后,她眼神里的杀气一点点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冰冷的恼怒和被搅扰清梦的不爽。

  她没说话。

  只是冷冷地、从鼻腔里用力地喷出一个气音:“哼!”

  然后。

  在姜在勋做好被暴力驱逐的准备时,她却出乎意料地——

  直挺挺地向后倒了下去。

  身体砸回枕头,重新裹紧被子,猛地翻了个身,用后脑勺和脊背对着他。

  没骂。

  也没踢他下去。

  只是背对着他。

  这是……

  默许?

  这个认知在脑海中浮现的瞬间,心底炸开的烟花无声欢呼。刚才挨打的那点委屈和疼瞬间被一种奇异的、巨大的窃喜冲得烟消云散。

  狂喜之下是更大的勇气。

  或者说是得寸进尺。

  这一次。

  他动作更快,也更坚定有力,重新将那温热柔软的身体紧紧圈回自己怀里。

  刚抱紧。

  怀里的佳人立刻传来警告:

  “睡觉。手……不许往下!”

  “……就抱着。”

  “……”

  黑暗中。

  李圣经能清晰地感觉到身后男人体温的升高,和他逐渐变得不那么“规矩”的、带着试探意味的细微动作。

  “……说了不许往下!”

  李圣经咬着下唇内侧的软肉,手肘微微动了动,似乎想给他再来一下警告。

  “嗯……”

  含糊的声音像是无意义的回应。

  李圣经微不可闻地“啧”了一声,像是妥协又像是无奈,逐渐放松了绷紧的抗拒线。

  很快。

  轻微的窸窣声和压抑的呼吸取代了所有言语。

  直到窗外更深沉的夜色,吞噬了最后一点细碎的动静,只留下沉睡中的、平稳悠长的呼吸。

  ……

  晨光艰难地钻过窗帘缝隙。

  李圣经从沉沉的睡眠中醒来,还没睁眼,身体就先感受到了异样——尤其腰腿的酸软感格外清晰。

  睁开眼。

  枕畔已空。

  她撑着坐起身,目光落在身侧被揉得一团凌乱的床单上,沉默了几秒。

  掀开被子下床时。

  身体细微的迟滞和某些部位的陌生感让她眉头无意识地轻皱了一下,随即又平复下去。

  推开卧室门。

  煎蛋的焦香混着油烟味飘来。

  厨房里。

  姜在勋正背对着她,一手拎着锅盖当盾牌挡着四溅的热油,一手用铲子试图给煎锅里那个边缘有些发黑的荷包蛋翻面。

  “醒了?”

  他眼角余光瞥见厨房门口的身影,头也没回地问。

  李圣经抱着手臂靠在门框上,目光扫过锅里那两个可怜兮兮的煎蛋,又落在他紧绷的手臂上。

  “你……”

  姜在勋成功翻过一个蛋,稍微松了口气,疑惑地转头看她。

  李圣经下巴朝锅里点了点:

  “以后少进厨房。”

  “嗯?”

  “难吃。”

  李圣经说得干脆利落,几步上前,直接从他手里抽走了锅铲。

  姜在勋:“……”

  他握着空空的手,看着李圣经动作娴熟地接管了锅铲和锅盖,三下五除二处理了那个奄奄一息的荷包蛋。

  她关掉火,瞥了他一眼,眼神里明晃晃写着:闪开。

  姜在勋摸着鼻子乖乖让出灶台,转而走向一旁的咖啡机。

  磨豆、打奶泡、蒸汽棒发出嘶嘶轻响。

  手腕微旋。

  动作流畅地将绵密的奶泡注入浓缩咖啡液。

  李圣经端着重新煎好的、色泽完美的太阳蛋走出来。视线落到那杯咖啡上——

  拉花。

  一颗轮廓清晰的爱心。

  李圣经眉头狐疑地蹙起:

  “你什么时候学的?”

  “在华夏拍戏时候学的。”

  “哦。”

  李圣经应了一声,没再多问。

  随即拿起自己的手机,对着那杯带拉花的咖啡,“咔嚓”一声,拍了张照片。然后才放下手机,开始吃早餐。

  饭吃到一半,姜在勋想起什么,放下筷子:

  “对了,接下来一阵子,可能没法送你去片场了。”

  “嗯?”

  “剧组换了导演,拍摄任务排得特别满,时间都打乱了。”姜在勋解释,“新导演要求补拍前面几集的不少片段,收工时间完全没准。”

  李圣经咬了口煎蛋,点点头:

  “知道了。你忙你的,不用管我。”

  话音刚落。

  姜在勋搁在餐桌上的手机就嗡嗡震动起来。

  屏幕上跳动着“金大元”的名字。

  他接起:

  “喂?……知道了,马上下来。”

  挂了电话。

  他几口扒完剩下的早餐,起身抓起背包。

  “我走了。”

  姜在勋走到玄关换鞋。

  李圣经头也没抬,含糊地“嗯”了一声。

  姜在勋站在门口,手搭在门把上,故意提高音量,字正腔圆地重复了一遍:

  “我——走——了——!”

  “吵死了。”

  李圣经没好气地翻了个巨大的白眼。

  放下筷子。

  起身。

  踢踏着拖鞋走到门口。

  仰起脸。

  没有多余的话,也没有扭捏。

  带着咖啡香气和清晨温度的柔软唇瓣印在了姜在勋的嘴唇上。

  不是脸颊。

  也不是飞快掠过。

  是结结实实、温热绵长的一个吻。

  “快走!”

  吻毕。

  李圣经后退半步,伸手推开挡路的他——或者说,推开了那扇虚掩的公寓门。

  目的得逞。

  姜在勋嘴角的弧度压都压不住,眼神灼亮:

  “嗯。”

  防盗门在身前轻轻合拢。

  客厅安静下来。

  李圣经转身走回餐桌端起那杯咖啡。

  低头。

  就着那颗即将消失的心形拉花抿了一口。

  苦涩微酸的回味之后。

  是奇异的醇香和暖意。

  ————

  姜在勋踏进 KBS电视剧中心片场时。

  即使他刻意收敛心神,空气中弥漫的无形压力也如同实质。关于《制作人》第二集收视率的风声已经尘埃落定。

  ——10.5%(AGB全国)。

  比首播的 10.2%微涨了 0.3个百分点。

  涨幅微弱,但至少没跌。

  零碎的信息从四面八方钻进耳朵:

  “稳住了……?”

  “看来观众不吃这套?”

  “剧情还是太温吞了……”

  “朴编剧压力山大啊…”

  作为一部定位独特、采用伪记录片风格(在韩剧中尚属大胆尝试)的职场+综艺剧,又是在深夜11点档播出,能稳住基本盘并有微涨,本身已属不易。

  放眼望去。

  韩剧黄金十年。

  纯粹的职场题材从未诞生过真正意义上的“国民爆款”。

  即便去年口碑炸裂的《未生》,在有线台tvN的最高收视也不过8%,换算到无线台KBS,大约也就是16%-20%的水平。

  (注:后来申源浩导演的《机智的医生生活》系列才真正打破了职场剧的收视魔咒,创造了神话。)

  因此,《制作人》目前的成绩,在类型片范畴内其实算得上稳健开局。

  道理呢,其实都懂。

  作为核心主创的朴智恩编剧,想必此刻看得更清楚,剖析得也更深刻——

  题材限制、手法实验性、时段竞争力……

  这些客观因素都摆在那里。

  可看透归看透。

  正所谓劝别人的时候条理分明、头头是道,可道理落到自己头上,就成了压在胸口沉甸甸的巨石。

  ——尤其是头顶着《来自星星的你》那足以载入史册的辉煌光环,任何一点“平庸”的评价,都显得格外刺耳和难以承受。

  姜在勋本想找个间隙,对朴智恩编剧说几句诸如“作家 nim,我相信您”、“慢热有慢热的好”之类的宽慰话。

  然而。

  拍摄任务在表珉洙导演的严苛要求下被无限挤压。

  每个间隙都塞满了镜头调整、台词微调、调度磨合。

  时间被切割挤压到极致。

  那句到了嘴边的宽慰,终究是没找到机会说出口。

  转瞬一周过去。

  就在剧组上下被新导演的“回炉再造”折腾得人仰马翻之际,本周最值得关注的消息如同强心针般注入剧组——

  KBS上层综合评估后,对《制作人》的播出时段做出了调整决定。

  将从原先竞争力偏弱的深夜 11点金土档,提前至更黄金晚9点档。

  别小看这提前的两个小时。

  带来的变化是立竿见影的。

  最新公布的收视数据显示:

  第三集:11.0%(AGB全国)

  第四集:11.3%(AGB全国)

  涨幅虽然不算惊人。

  但稳扎稳打呈现出一条清晰而健康的上升曲线。

  深夜档的观众群体相对固定且有限。

  而提前到21点。

  意味着能触达更广泛、更主流的家庭观众。

  这个稳健的攀升,证明了剧集本身的质量和吸引力正在被更多观众发现和接受,正进入一个良性的口碑发酵与观众积累期。

  值得一提的是。

  《制作人》在湾湾 Line TV和香江 TVB韩剧台的播出反响意外地不错。

  或许是大众对韩国综艺制作后台的运作模式天然带有好奇滤镜。

  又或许是其独特的伪纪录片风格和轻松氛围更契合海外观众的胃口。

  评价相对本土温和许多。

  并未出现如韩国国内那般严苛的挑剔声浪。

  这对剧组来说,算是个小小的慰藉。

  ————

  随着拍摄强度回归常规。

  裴秀智身上那股被高强度工作暂时压制住的小心思再度活跃起来。

  对戏时。

  她会故意靠得极近。

  小腿会“不经意”地晃荡着蹭到他的裤管。

  对此。

  姜在勋只能绷着脸,努力将注意力集中在台词和表演上,身体却下意识地保持着礼貌的安全距离。

  毕竟。

  此刻姜在勋正沉浸在和李圣经之间那迟来却无比踏实的甜蜜里。

  因此。

  裴秀智每一次看似随意的靠近,都会为姜在勋带来一种混杂着愧疚和心慌意乱的沉重感。

  然而。

  裴秀智显然误解了他这份回避。

  她只当是前阵子高强度的拍摄把他累狠了,还没完全缓过劲来。毕竟姜在勋饰演的白承灿戏份比她重得多,又是剧组磨合期的重点“关照”对象。

  所以。

  她非但没有收敛,花式撩拨得更加变本加厉起来。

  起初。

  裴秀智只是觉得好玩。

  后来。

  姜在勋这过度的反差终于触到了她的好奇心临界点。

  不对劲。

  很不对劲。

  绝不是简单的“没缓过劲”。

  就在姜在勋被裴秀智这种“物理”和“精神”的双重撩拨搅得心神不宁、备受煎熬时。

  第五、六集如期播出。

  收视率成了最好的强心针。

  第五集:13.0%(AGB全国)

  第六集:13.5%(AGB全国)

  更令人侧目的是当晚的瞬时收视率峰值:23%——

  暴雨倾至。

  姜在勋饰演的白成灿,无比自然的将手遮在裴秀智饰演的Cindy头顶。

  配上恰到好处的BGM增添氛围,瞬间引爆了讨论。

  当夜。

  【Naver实时热搜】:

  #制作人雨伞摸头杀#

  #白承灿Cindy#

  #姜在勋裴秀智化学反应#

  网络上充斥着尖叫和截图:

  【啊啊啊啊啊摸头杀!白PD开窍了?!】

  【Cindy那个愣住然后悄悄红了耳朵的表情我死了!】

  【姜在勋这温柔的手势!是谁的少女心炸了!】

  【这CP感绝了!朴编求求多给点互动!】

  ……

  朴智恩看着网上铺天盖地的剧情讨论截图和热度榜单,沉默地揉了揉太阳穴。

  果然。

  千言万语的职场生态剖析,精心设计的综艺幕后揭秘,都比不上帅哥美女在雨中一个亲昵的互动来得有吸引力。

  大众想看什么?

  说到底。

  还是爱看帅哥美女谈恋爱。

  算了。

  朴智恩认命地叹了口气。

  手指在键盘上敲击起来。

  既然市场用数据投了票……

  那她这个编剧,也只能顺应“民意”。

  于是。

  当姜在勋拿到新调整的第7、8集剧本时,眼皮猛地一跳。

  整体故事脉络和人物设定纹丝未动。

  只是……

  原本“八集定律”的吻戏是安排给白承灿与罗俊模的。

  此刻。

  取而代之的,是一场发生在夜间游乐场的戏,剧本描述带着极其细腻画面感:

  ——旋转木马彩灯流转,摩天轮光带勾勒出城市的轮廓。

  在某个设备故障导致全场灯光骤熄的瞬间。

  人群短暂的骚动混乱里。

  白承灿下意识护住坐着轮椅的Cindy。

  不知是谁撞了他一下。

  白成灿失去平衡。

  剧本上清晰地印着三个字:

  唇相触。

  一个充满戏剧性巧合、又带着十足偶像剧粉红泡泡的“意外之吻”。

  姜在勋看着那行字,只觉得太阳穴突突直跳。

  “嗡——嗡——”

  搁在折迭椅扶手上的手机震动起来。

  姜在勋心烦意乱地瞥了一眼。

  看清屏幕的瞬间。

  他呼吸微微一滞。

  屏幕上跳动着的名字是——

  允儿。

  姜在勋压下翻腾的心绪,划开接听键,将手机贴到耳边。

  “喂?”

  听筒里传来林允儿轻柔温软的声音:

  “片场忙完了吗?”

  “还没……”

  “那……今晚我的生日聚会,还记得吧?”

  “记得。”

  姜在勋下意识抬头看了眼裴秀智的方向:“你……MV都拍完了?”

  “嗯,今天刚回来,苏梅岛的阳光真是让人不舍。你这边拍摄很累吧?换导演的事我听说了……”

  她的关心点到即止:

  “总之,感觉能得到你当面的生日祝福,今年的愿望才算完整呢~”

  “所以,你会来的,对吗?”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半岛:从龙套到忠武路影帝,半岛:从龙套到忠武路影帝最新章节,半岛:从龙套到忠武路影帝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