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
午后。
首尔江南区某高级酒店宴会厅。
巨大的背景板印着连绵的喜马拉雅山脉剪影和醒目的电影标题《喜马拉雅》。
由于之前一周“婚礼片段”病毒式营销掀起的滔天热浪。
这场发布会早已被媒体圈预定为“年度最值得深挖现场”之一。
台下。
黑压压一片的人头攒动。
到场的并非仅仅是常见的娱乐线记者。
经济版记者来了—— CJ娱乐此番砸下的巨资能否再创票房神话?投资项目接连成功对公司股价的影响?
文化深度专栏记者来了——取材喜马拉雅的立意是否足够承载史诗感?登山主题如何与商业大片结合?
摄影专业媒体闻风而来——高海拔实景拍摄的视觉奇观传闻是否属实?
当然。
数量最为庞大的还是娱乐八卦记者大军。
长枪短炮!
话筒林立!
录音笔蓄势待发!
记者席后方预留的区域早已被各路网络媒体、直播平台的摄像头占据,信号传输线纠缠如网——
只为第一时间将现场画面与“核弹级”采访片段同步至线上,再次引爆话题!
真可谓……
摩肩接踵,寸步难移!
人声鼎沸,热度灼肤!
台前。
以犀利幽默和稳健控场能力闻名的主持女王——
“四方公主”朴京林正从容登场。
“各位媒体朋友,以及通过网络平台关注《喜马拉雅》的观众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朴京林的声音通过环绕音响清晰地传到每个角落:
“感谢大家挤出宝贵时间,和我们一起揭开《喜马拉雅》——这部倾注了血汗、梦想与信念之作更多的神秘面纱!”
简洁有力的开场白立刻迎来了台下热烈掌声。
随着掌声渐息。
朴京林侧身,伸手向入场通道处示意:
“那么,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电影《喜马拉雅》的核心主创团队——”
“咔嚓”
“咔嚓”
“啪啪啪……”
“……”
闪光灯刹那间如同星河倾泻。
通道处依次走出:导演李石勋、黄政民、姜在勋以及罗美兰女士。
当笑容极具亲和力与喜剧能量的罗美兰一出场——
台下立刻爆发出与前面截然不同的掌声与欢呼。
《请回答1988》开播短短四集所掀起的狂潮,早已将罗美兰这位“黄金配角”推向了人气巅峰。
她饰演的“豹子女士”金成钧的悍妻、面冷心热、精打细算又对儿子宠溺到不行的搞笑与温情并存的形象,深入人心。
说起《请回答1988》当下有多火?
仅仅刚播完第四集,收视率便已飙升至8.251%。
别小看这个数字……
因为播出的平台tvN是韩国有线付费频道(区别于KBS/SBS/MBC三大公共免费无线台)。
这意味着付费用户基础本身就相对有限。
8.251%的收视率如果放在KBS这些无线台,保守估计,足以折算成16~17%的收视率。
仅仅第四集就达到这个数据?
爆炸!
绝对的爆炸!
这已经是在奔着“年度剧王”、“现象级神剧”的宝座冲刺了!
简而言之。
罗美兰的出现是绝对意外之喜,也是CJ埋下的又一个宣传炸弹。
朴京林显然深知媒体此刻最想问什么。
在介绍流程后,主动提起了缺席的林允儿:
“哦莫,大家想必注意到了,在预告片里留下惊鸿一瞥的允儿小姐,今天没有到场?”
台下一阵骚动和低语。
姜在勋保持着完美无瑕的微笑,眼底波澜不惊。
朴京林笑着圆场:
“是的,非常遗憾!我们的允儿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少女时代万众期盼的巡演,时间实在难以分身!她特别委托我向各位媒体和影迷致以深深的歉意,并希望大家能理解这份对舞台的赤诚!”
情理之中。
即便预告片那“婚礼”场景引发了海啸级热度,但明眼人都知道,林允儿的角色在电影中的份量更偏向于客串性质的“特别出演”。
与“少女时代全球巡演”这等关乎团体及个人事业全局的大事相比,优先级孰高孰低,一目了然。
记者们纷纷点头表示理解。
笔尖在本子上刷刷记录着“巡演彩排冲突”的官方说法,心里盘算着发布会结束后如何从这个角度挖出点“允儿私密排练状态”之类的边角料。
发布会在常规的氛围中按部就班地进行。
导演李石勋沉着地阐述拍摄理念、深入喜马拉雅腹地取景的巨大挑战与影片试图传递的超越极限的人文意义。
黄政民则分享了他如何理解并塑造这位固执、坚韧又充满人情味的登山队长,以及在极端环境下拍摄的艰辛与趣事。
姜在勋的发言则侧重于描述自己所饰演的“朴武宅”从青涩到成熟的成长弧光。
言语间不忘自然抬手,将腕间那枚泰格豪雅卡莱拉系列腕表暴露在最佳摄影角度下,完成无声的品牌露出。
……
当朴京林宣布进入自由提问环节时,台下瞬间化身为沸腾的火山。
“哗啦!”一片。
无数记者如同弹簧般从座椅上弹起,密密麻麻的手臂森林般举起。
“李石勋导演!传闻剧组在尼泊尔遭遇真实雪崩威胁?剧组是否有瞒报安全事故?”
“黄政民前辈!有消息称您在拍摄冰缝求生的戏份时差点失温晕厥,请问属实吗?”
“……”
相比那些涉及敏感拍摄事故、雪崩特效制作难度等技术性问题,针对姜在勋的提问则几乎全部聚焦于他错综复杂的私人关系——
“姜在勋xi!预告片中与林允儿 xi的婚礼片段引发空前热议!据说拍摄时你们全程状态亲密自然,完全没有表演痕迹!请问私下是否也借着角色情感加深了对彼此的理解?”
“姜在勋xi!继《制作人》之后再度与裴秀智 xi共同提名 APAN演技赏,最近裴秀智 xi也在社交平台重提 Cindy与白承灿的甜蜜回忆!请问您如何看待观众对制作人CP复刻现实的期待?”
更有记者言辞犀利,直接将比较的利剑抛了出来:
“姜在勋 xi!观众普遍认为您无论与林允儿 xi还是裴秀智 xi的搭档都产生了极为强烈的化学反应!就您个人真实感受而言,与林允儿 xi在《喜马拉雅》中演绎生死绝恋,和与裴秀智 xi在《制作人》中谱写职场浪漫——哪段合作经历带给您的情感冲击更深刻?或者说,哪位搭档让您觉得默契度更高?”
此话一出。
全场瞬间静了下来。
所有目光都像探照灯一样聚焦在姜在勋脸上。
这坑挖得太深了!
姜在勋凝神看向这位提问记者胸前挂着的工牌——
记者姓名:李素拉
所属媒体:Dispatch
嗯……不愧是臭名昭著、以扒皮挖角、曝光恋情为己任的Dispatch。
其实。
这问题看似是道送命题——
选林允儿,裴秀智那边肯定要不高兴,回头指不定要闹出什么幺蛾子;
选裴秀智?林允儿知道了,估计他接下来的日子不会比在珠峰缺氧好受多少。
但在姜在勋眼里。
这道题的解法其实并不复杂。
公式等同于“你觉得跟宋康昊前辈合作舒服,还是跟崔岷植前辈合作更舒服?”
但凡懂人情世故、接受过基础公关训练的艺人,都清楚标准答案——端水!
更何况。
对于时刻在修罗场钢丝上求存的姜在勋来说,这几乎是刻在 DNA里的本能求生反应了。
只见。
姜在勋恰到好处地沉吟了两三秒。(给人一种“我真在认真想哦”的错觉)
然后。
脸上重新挂起无可挑剔的微笑,看向那位Dispatch的记者:
“首先,非常感谢您的提问。能先后与允儿xi、秀智xi这样优秀又极具魅力的演员合作,始终是我的荣幸与幸运。”
“至于说到‘评判’哪一次合作更加深刻,或者更有默契……”
“这样的比较本身——”
“我认为不仅是对允儿xi和秀智xi在各自作品中拼尽全力贡献精彩演绎的不尊重,也完全超出了我作为合作演员的资格范围。”
姜在勋巧妙地将问题从“个人感受”拔高到了“职业尊重”的层面。
锅甩得干干净净。
“如果非要选择一位的话……”
他顿了顿。
在全场等待姜在勋是否自毁长城的好奇中——
手臂忽然伸向旁边!
带着百分之一千的尊重与隆重!
直指身边假装研究天花板上巴洛克浮雕花纹的黄政民:
“那我选择——黄政民老师!”
“噗——”
台下瞬间爆发出了一阵压抑不住的笑声和恍然大悟的起哄声。
这答案。
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完美避开了雷区,还抖了个机灵。
黄政民猛地扭过头。
嘴上没说什么,但那微微抽动的嘴角则明晃晃地表达着:
“又拿老子当挡箭牌?!”
姜在勋接收到师父“核善”的目光,立刻乖巧地眨眨眼,仿佛是在说:
“老师nim救救孩子吧!”
闪光灯更加疯狂地闪烁,捕捉着这对师徒间无声却绝对爆笑的极限眼神交流。
全场笑声更大了。
连前排一直绷着脸的经济版记者都忍俊不禁。
这坑……
被姜在勋用黄政民这块娱乐圈德高望重的“老腊肉”挡得严严实实,滴水不漏。
顺带制造了堪称“本年度发布会最佳即兴喜剧片段”:影帝的眼神杀 vs新锐演员的无辜眨眼!
绝对爆点!
提问的Dispatch记者也只能讪讪点头坐下。
再继续纠缠便是真的不识相了。
朴京林立刻笑着打圆场:
“啊~看来我们黄政民前辈不仅是票房保证,还是徒弟的情感导师和压力盾牌啊!辛苦政民前辈了!那么,下一位提问的记者朋友……”
————
发布会在一片欢声笑语与密集的闪光灯中落下帷幕。
姜在勋又马不停蹄地赶赴了两个事先安排好的电影宣传电台节目。
直到夜幕低垂。
华灯缀满首尔街头。
他才带着一身疲惫回到了位于西冰库洞的高层公寓。
推开门。
玄关感应灯亮起温柔暖光。
客厅只开了一盏沙发旁的落地阅读灯。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香薰气味,是圣经喜欢的薰衣草香。
沙发的方向。
李圣经穿着一件宽大的奶油色棉质长T恤,细白的双腿蜷在柔软的坐垫里。
栗色长发未施束缚,慵懒地从肩头滑落。
怀里抱着平板电脑,屏幕上光影流动——
定格画面赫然是“双门洞”几个孩子围在一起吃拉面的场景。
声音调得适中。
《请回答1988》那带着怀旧滤镜与邻里烟火气的OST旋律,正丝丝缕缕地溢出来。
姜在勋无声地弯了嘴角。
工作缝隙拉长磨人带来的疲倦感,瞬间就被这安静一角熨平了大半。
脱下外套随意挂在玄关,放轻脚步走过去。
《请回答1988》是李圣经这阵子的心头好。
这剧太火太毒,像空气一样钻进每个人的日常。
但她不行。
她还得演《奶酪陷阱》,每天在片场耗费心力揣摩角色。
准时准点蹲直播成了遥不可及的奢望。
也只能是在难得休息间隙,或者在姜在勋忙于行程无法早归的片刻空白中,抓紧时间地在网络平台上补上攒下来的剧情回放。
姜在勋挨着她身边坐下。
熟悉的气息靠近,让专注于剧情的李圣经下意识动了动。
不等她抬眼。
姜在勋的手臂已经环绕过来,将她柔软的身体揽进怀中。
头埋在她颈窝,像汲取氧气般深吸了一大口她身上暖暖甜甜的香味。
“嗯~好香……”
含糊不清的喟叹蹭着她的皮肤。
“呀!走开!”
李圣经被他冰凉的脸颊和气息激得一个激灵,被剧情带起的泪光还没收回去呢!
她挣扎了几下,抬起白得泛青光的脚丫子,毫不客气地往他硬邦邦的大腿踹去。
“快去洗澡!都几点了!”
姜在勋被踹也不恼。
反而得寸进尺地又在她发顶偷了个香,才大笑着走向浴室。
十几分钟后。
蒸腾的热气散去。
只穿着短裤的姜在勋再次如同大型犬科动物般扑向沙发上的李圣经。
长臂一伸。
就将那香香软软的身躯整个搂进怀里,脑袋搁在她颈窝蹭啊蹭,手掌在她平坦的小腹上有一下没一下地摩挲着。
李圣经被他蹭得有点痒,扭了扭身体想挣脱,但终究是徒劳。
索性放松身体靠在他怀里,目光重新聚焦在平板上暂停的剧集画面——正是“双门洞五人组”的某个日常片段。
“我记得……你当初是不是也去试镜过这部剧?”
“嗯。”
姜在勋懒洋洋地应了一声。
掌心她平坦的小腹上有一下没一下地摩挲着。
“老实点!”
李圣经嗔了一句,但身体却并未抗拒这亲密的互动。
“你后悔嘛?”
她意有所指的暂停平板上的剧情,画面恰好定格在狗焕在公交巴士上被德善扯开衬衫的片段。
李圣经听说那个最终拿到“金正焕”角色的演员柳俊烈。
在试镜之前连个正经经纪公司都没有,甚至穷得连套像样的行头都置办不起,去试镜时穿的衣服甚至都是跟朋友借的。
结果。
这剧才播了四集。
那个曾经穿着借来的衣服试镜的新人,一夜爆红席卷网络,成了千万少女的“狗焕老公”。
柳俊烈这个名字从查无此人蹿升至NAVER搜索前三,并且被他在剧中扮演的母亲罗美兰亲自推荐牵线,火速签约了实力不俗的经纪公司C-Jes。
广告邀约如漫天雪花纷沓而至……
身价暴涨。
可以说是一部剧改变人生轨道的鲜活注脚。
闻言。
姜在勋陷入了短暂的沉默思索。
光线暧昧不明的客厅里。
只有平板电脑还在闪烁静音的微光,映着两人交迭的身影。
对于当时那个岔路口。
选择《太阳的后裔》而非《请回答1988》——
是否错过了这部注定爆火成为国民记忆、演员生涯完美跳板的“神剧”……
是否……有一丝丝后悔?
没有。
这个念头清晰而肯定地从心底浮现。
在当初那个决策的瞬间,理性早已为天平加上了最沉重的砝码。
首先。
也是最现实的维度:资本积累。
在迪士尼、Netflix这些全球流媒体巨鳄尚未大举进军、彻底改写韩国本土影视行业薪酬结构之前的2015年。
韩国演员。
尤其是电视剧演员的片酬,受制于相对有限的国内市场容量和电视台的严格预算,天花板清晰可见。
一部140分钟的电影,主演能拿到数亿韩元片酬已算顶级水准;
一部20集篇幅的电视剧,主演的总片酬若能突破10亿韩元大关,也堪称天价合约。
因此。
姜在勋若想凑齐那令人窒息的百亿韩元启动资金。
纯粹依靠片酬积累,路径漫长且近乎不可能。
另一条相对更“绿色”也更快速的资本增殖通道,便是广告代言——
凭借爆款作品带来的国民度飙升和形象提升,高效收割商业价值。
就《请回答1988》目前这股摧枯拉朽、全民热议的势头来看。
若能成功出演其中重要的青年角色,将来能带给姜在勋的广告代言收益,零零总总加起来,乐观估计,突破二十亿韩元并非痴人说梦。
届时再想办法从其他项目里东拼西凑,或许未必不能勉强摸到那百亿门槛的边缘。
然而。
就当时他同时接到《太阳的后裔》和《请回答1988》邀约时的情况来看——
一边,是有着“收视保证”金字招牌的金牌编剧金恩淑执笔、KBS重磅投资的野心之作,搭档是宋慧乔、宋仲基这等超一线阵容,投资规模、制作水准和早已启动的海外预售前景都明晃晃地摆在那里,爆款相十足。
另一边,则是虽然前作口碑不错(《请回答1997》、《请回答1994》),但收视率始终只能算中规中矩、且题材更偏向于特定年代情怀、受众范围可能存在隐忧的续作。
选哪个?
答案在当时看来,几乎昭然若揭。
任何一个理性权衡风险和收益、寻求事业最大公约数的演员,大概率都会做出和他一样的选择。
况且。
《太阳的后裔》尚未播出,以其顶配的资源组合,最终的收视率和影响力爆发未必就真会比《请回答1988》差。
没必要过早地妄自菲薄,陷入无谓的后见之明之中。
更何况。
世事环环相扣。
若当时他选择了《请回答1988》,自然就不会进入《太阳的后裔》剧组。
那么。
他和金智媛之间那段剪不断、理还乱的炽热纠缠故事线或许根本就不会展开。
哪里还会有百亿韩元压在心头的焦灼与承诺?
哪还有后续的那些……波澜起伏?
连故事的第一章都不会发生!
所以,没什么好纠结的。
得与失之间,早已被环环相扣的命运巧妙安排。
看似错过的,焉知不是推开了一扇更重要的门?
想到这。
姜在勋侧头在李圣经柔软的脸颊上响亮地亲了一口:
“有什么好后悔的?要是拍了《1988》,说不定这个点还在片场对着成东日前辈的啰嗦瑟瑟发抖呢。选了《太阳的后裔》才能此刻跟你一起窝在沙发里,看你为别人的故事又哭又笑,顺便……行使一下我作为‘室友’的合法权利。”
说着。
带着滚烫温度的手掌开始沿着衣摆边缘往里钻……
“呀!”
李圣经反应极快,一把按住了那只作怪的狼爪。
“等一下,先回答我一个问题!”
她从姜在勋怀里支起上半身,完全无视了姜在勋瞬间垮下来的脸。
“……什么?”
“中年德善的老公……到底是谁?”
李圣经眨巴着满是求知欲的眼睛:
“是狗焕?还是阿泽?我看了好多剧透讨论,都快吵翻天了!”
“……”
姜在勋紧绷的神经瞬间松弛下来,差点笑出声。
原来是这个!
他还以为李圣经要问有关于林允儿CP事宜。
结果。
就这?
暗自松了口气,但随即又感到一丝尴尬——
姜在勋是试镜过狗焕,但剧情也只是限定于已写出来的戏份,后续的剧本都没写,他上哪里知道剧情?
直接说不知道太丢份。
于是。
他面不改色心不跳的信口胡诌:
“当然是金家那个傻人有傻福的大儿子,拥有锦鲤体质的正峰了。别看现在戏份少,后期肯定逆袭。”
“哈?”
“正峰?”
“真的?你确定?”
这个答案完全出乎李圣经的预料。
“剧情嘛,总是要有反转惊喜的!”
“这样吗?”
李圣经将信将疑,秀气的眉头蹙起,努力想象着目前剧情里那个痴迷彩票、总带点傻气的金正峰,要怎么和机灵搞怪的德善走到一起。
姜在勋说的“厚积薄发”、“潜力股”、“后期反转”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
但又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哎呀,有什么好想的!以后剧里不就演出来了嘛!”
姜在勋怕她再追问下去露馅,立刻发动物理攻势——
双臂用力收紧,重新把人锁进怀里,灼热的吻不容分说地封缄了她的疑惑。
“现在是姜在勋和李圣经时间,不准想别人!尤其是那个什么峰!”
“唔……你这人……”
李圣经象征性地推了他两下,很快便在热烈的亲昵中败下阵来。
————
11月 26日。
夜幕笼罩下的首尔庆熙大学,此刻正化身为星光最璀璨的殿堂。
第36届青龙电影奖颁奖典礼在和平殿堂正式拉开帷幕。
从《喜马拉雅》发布会后至今。
姜在勋的日程如同上紧发条的陀螺,几乎没有任何喘息。
直到今天。
他终于得以暂时卸下繁重的宣传任务,投入到这场代表韩国电影最高荣誉的盛宴之中。
作为当今韩国电影界公认含金量最重的年度盛典,青龙奖的红毯环节本身就是一场全民瞩目的顶级视觉盛宴与流量狂欢。
直播开启的瞬间!
当姜在勋出现在红毯尽头、踏上那绵长的聚光灯通道时——
直播间实时弹幕瞬间化身沸腾的岩浆海洋:
“啊啊啊啊啊啊!亲娘啊!!!开屏雷击!这是天神降临人间吧?!姜在勋你今天鲨我别用颜!”
“这西装杀疯了!这腰腿比例是人类能拥有的?!这脸是在发光吧?!手机屏幕已经湿了(舔屏)!!!”
“救命!这男人是行走的荷尔蒙发射器!他刚刚看镜头那一眼!我心脏骤停!”
“摄影师加鸡腿!这个怼脸拍绝了!皮肤怎么这么好!”
“……”
网络直播已是如此狂热。
现场的气氛更是灼热到几近爆燃!
尖叫声浪从姜在勋踏上红毯第一步起便直冲云霄。
密集的闪光灯则构成了一片光的牢笼,永不停歇地爆裂闪烁。
长枪短炮林立,无数目光汇聚。
姜在勋步履从容,气定神闲。
黑色丝绒戗驳领塔士多礼服如同第二层皮肤,完美勾勒出他宽肩窄腰、挺拔如松的身姿。
袖口那枚低调却绝对无法被忽视的卡莱拉系列腕表在强光下折射出恰到好处的光芒。
结束红毯的开屏“炫技”。
姜在勋在工作人员引导下,终于踏入主会场。
喧嚣被暂时隔绝在门外。
会场内灯光明亮却不刺眼。
他的座位位于主舞台左侧相对靠前的位置,与《老手》剧组核心成员安排在一起。
此时。
同样凭借《老手》要走红毯的黄政民、刘海镇等人尚未入场,只有导演柳承莞已经落座,正翻看着颁奖流程手册。
“导演 nim,近来安好?”
姜在勋微微躬身问候。
黄政民是他的伯乐与恩师,但真正将他推向商业巅峰、塑造出“赵泰晤”这个现象级角色的,却是眼前这位柳承莞导演。
因此。
姜在勋对其的尊敬,丝毫不亚于对黄政民。
“我很好,你呢?”
柳承莞转过头见到是他,脸上露出笑容:
“最近可是挺忙的?到处都能看到你。”
“托您的福,《老手》带给我的机遇太多太多。”
“……”
寒暄几番。
姜在勋不动声色地顺势将话题滑向《老手2》的可能性上。
毕竟在当下的韩国电影市场。
一部现象级爆款诞生的首要衍生计划,十有八九便是推出续集——这几乎是业界心照不宣的规则。
无论剧本续接是否精妙。
靠着前作积攒的深厚情怀与观众基础,稳稳当当赚个大几百万甚至上千万观影人次,几乎是板上钉钉。
眼前就有活生生的例子:
雄踞韩国影史票房冠军宝座的《鸣梁海战》便正在紧锣密鼓地为延续传奇打磨续作剧本。
更近的。
则是CJ Entertainment重金押注、投资总额直逼400亿韩元的超级商业巨制《与神同行》,直接采用两部连拍的豪赌策略,显露出对“系列电影”这条赛道巨大盈利能力的绝对信心。
然而——
柳承莞何等人物?
他可是曾以区区50亿韩元撬动了千亿级别票房的商业导演奇才!
是被冠以“韩国昆汀”之名,在亚洲乃至世界动作电影领域都有着独到建树的弄潮儿!
凭借其对市场风向近乎妖孽般的敏锐嗅觉,他心中对《老手2》的时机判断恰恰与市场惯性背道而驰。
“续作……再等两三年看看吧。”
柳承莞嘴角带着那种深谋远虑的笑意,缓缓摇头。
原因?
太简单了!
《老手》以“底层警察硬刚疯批财阀”的精准叙事、拳拳到肉的动作场面、黄政民和姜在勋炸裂的碰撞,不仅撬开了票房大门,也必将如同丢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掀起滔天涟漪!
他极其笃定地预见到——
在未来的一到两年内,韩国电影市场必然会迎来一轮“黑财阀”题材的密集爆发。
中小制作会闻风而上,大公司也会布局类似项目。
当银幕上充斥着各种阶层对立、富家子弟作恶、小人物逆袭桥段……
观众的新鲜感会被迅速榨干。
审美倦怠!
情绪麻木!
到了那时……
《老手》的续作?
不过是往已经沸腾的油锅里,再添进一块早已定型的老油条。
再香,也会嫌腻!
与其跟风扎堆重复自己、耗尽《老手》IP的价值……
柳承莞另辟蹊径。
将创作重心转向了与《柏林》类似的、基于真实历史背景的动作大片——
一部跳脱现代都市钢筋丛林设定,将叙事锚定在厚重历史硝烟中的大型动作群像作品“军舰岛”。
讲述二战时期朝鲜被强征劳工在日本的孤岛炼狱中,为了生存与自由密谋惊天逃亡的热血史诗!
背景更宏大。
人性拷问更深沉。
动作场面与历史悲歌交织!
野心勃勃!
目前——
柳承莞正全身心投入在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中爬梳、考证、构思,剧本还停留在概念提炼与情节骨架搭建的“头脑风暴”阶段。
角色、演员?
都还是飘在蓝图上的虚幻光影,未曾赋予具体形态。
不过,话赶话聊到这里了……
柳承莞便随口跟姜在勋提了《军舰岛》的邀约。
这并非明确的角色许诺。
只是抛出了一个充满诱惑力的概念轮廓和一种基于他个人特质的直觉期许。
姜在勋听后,迅速在脑中盘算起来:
按照他对柳承莞创作习惯和效率的了解——
此刻连剧本雏形都未落地的新项目“军舰岛”……
从史料爬梳精炼、故事架构深化、剧本反复打磨……再到正式立项、资金到位、前期筹备……
整个流程完成,没有半年时间,绝无可能落地开机。
而“半年后”这个时间节点……
恰恰卡在——他本人与SEM公司合约到期、需要处理独立工作室乃至影视公司成立等一系列焦头烂额的事务期重迭。
届时他是否有足够的自由度、心力、以及时间框架,承接这样一部必然耗时耗力的史诗巨制?
答案扑朔迷离。
“导演nim的提携,在勋感激不尽!”
“只是……目前这个时间段,我手头上现有的项目、包括个人规划……”
他并未说透。
但那句欲言又止的“只是”和点到即止的“个人规划”,已然传递出“时机存在冲突风险”的复杂信号。
对此。
柳承莞的脸上并无分毫异样。
到了他这个级别,太清楚仅凭一个尚在胚胎阶段的项目概念去绑定演员本就是“空中画饼”的行为。
对演员方缺乏实质性保障,对自己也并未定下演员框架。
有固然好,锦上添花。
无,亦属平常。
电影圈的邀约本就是双向选择,时机和缘分缺一不可。
他颇为大方地点头笑笑:
“理解。项目还在孕育中,是该等等。等有眉目了,我们再具体谈。”
一场充满可能性却又无实质约束的试探性交流,在双方都留有余地的氛围中暂时搁置。
姜在勋适时地借着“先去一下洗手间”的合理理由,暂时离开了座位。
颁奖典礼后台的通道四通八达,嘉宾专用洗手间也颇为宽敞安静。
他推门而入时……
只见姜河那正独自对着镜子,嘴唇快速开合,无声地默念着什么,手里还虚握着一个仿佛并不存在的“话筒”。
姜在勋一怔,随即了然。
是在背获奖感言呢。
本次青龙奖“最佳男新人”的角逐,媒体和网络舆论的风向大多集中在两个人身上:
李敏镐和姜在勋。
一个拿下百想艺术大赏电影部门的最佳男新人,另一个则是拿下大钟奖的最佳新人男演员。
呼声之高。
几乎形成双雄鼎立之势。
但……
万一呢?
颁奖典礼最刺激人心的,不就是那点不确定性和爆冷的黑马可能吗?
所以。
他姜河那也并非毫无赢面。
这个青龙新人奖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提前把获奖感言背得滚瓜烂熟是基本操作。
姜在勋没有立刻出声打扰。
只是无声地走到小便池站位。
直到放水的声音传来,姜河那这才猛地从沉浸状态惊醒,慌忙转身:
“呀……在、在勋?!你什么时候进来的?!”
“刚到。”
姜在勋系好腰带,仿佛没看到他刚才的窘态。
走到洗手台旁边。
感应水龙头流淌出温热的水。
姜在勋按下洗手液,慢条斯理地揉搓着泡沫。
两人目光在镜中交汇。
都从对方眼底看到了一丝难以言说的感慨。
当年在《继承者们》海选试镜室门外,那三个紧张又充满憧憬的青涩身影——“继承者试镜铁三角”的回忆瞬间涌上心头。
如今……
又在电影界最高奖项的角逐场上狭路相逢。
这份缘分……
微妙,又带着宿命般的张力。
“好久不见了。”
“是啊,好久不见……”
姜河那感慨地叹了一句,也顺势走到旁边的洗手台,拧开水作洗手的姿态,借此缓解刚才被抓包背台词的尴尬。
水滴声哗哗流淌。
短暂的沉默后。
姜河那像是想起什么,侧过头问道:
“话说……你跟水晶,还在谈着呢吗?”
姜在勋正低头搓着满手泡沫的动作顿了一下。
真是……
哪壶不开提哪壶!
姜在勋心里腹诽,表面却不动声色,借着冲洗泡沫的动作自然地避开了眼神对视:
“你就别瞎打听了……获奖感言准备得怎么样了?看你这如临大敌的样子……要不,我们俩私下对对?”
姜河那一愣。
立刻明白了姜在勋不想聊私事,也识趣地接住台阶下:
“好啊!互相查缺补漏!”
在这个圈子里,但凡手握提名站在后台,99%的人都会准备好两份稿子——
一份是“感谢名单+感动+谦卑”的获奖感言。
一份是“大气+祝福获奖者+与有荣焉”的陪跑微笑语录。
不准备那是情商掉线、专业素养堪忧。
姜河那清了清嗓子,低声将自己准备的那套“万一得奖”后的感言背了一遍:
“……我无法用语言表达此刻的心情……感谢《二十》李炳宪导演nim的信任……感谢一同奋斗的朋友……感谢评委们对我的认可……”
背到关键处:
“……也要特别感谢一同提名的、四位非常优秀的演员!能与你们一同站在这项提名名单里,本身已是我巨大的荣幸……”
姜在勋原本只是抱着听听看的心思靠洗手台边缘。
但当那句“感谢一同提名的、四位非常优秀的演员”钻进耳朵时——
他眼底骤然亮起一丝“捡到宝”的精光!
这个措辞绝了!
既展现了格局和谦逊,又隐晦地表达了对所有对手的实力尊重(说你们优秀呢!)!
关键是——
听起来自然不做作!
姜在勋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噼啪响,脸上却露出赞赏的笑容:
“……感谢词说得真不错啊!”
(内心:“我听到了!现在这个表述技巧就是我的库存了!”)
午后。
首尔江南区某高级酒店宴会厅。
巨大的背景板印着连绵的喜马拉雅山脉剪影和醒目的电影标题《喜马拉雅》。
由于之前一周“婚礼片段”病毒式营销掀起的滔天热浪。
这场发布会早已被媒体圈预定为“年度最值得深挖现场”之一。
台下。
黑压压一片的人头攒动。
到场的并非仅仅是常见的娱乐线记者。
经济版记者来了—— CJ娱乐此番砸下的巨资能否再创票房神话?投资项目接连成功对公司股价的影响?
文化深度专栏记者来了——取材喜马拉雅的立意是否足够承载史诗感?登山主题如何与商业大片结合?
摄影专业媒体闻风而来——高海拔实景拍摄的视觉奇观传闻是否属实?
当然。
数量最为庞大的还是娱乐八卦记者大军。
长枪短炮!
话筒林立!
录音笔蓄势待发!
记者席后方预留的区域早已被各路网络媒体、直播平台的摄像头占据,信号传输线纠缠如网——
只为第一时间将现场画面与“核弹级”采访片段同步至线上,再次引爆话题!
真可谓……
摩肩接踵,寸步难移!
人声鼎沸,热度灼肤!
台前。
以犀利幽默和稳健控场能力闻名的主持女王——
“四方公主”朴京林正从容登场。
“各位媒体朋友,以及通过网络平台关注《喜马拉雅》的观众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朴京林的声音通过环绕音响清晰地传到每个角落:
“感谢大家挤出宝贵时间,和我们一起揭开《喜马拉雅》——这部倾注了血汗、梦想与信念之作更多的神秘面纱!”
简洁有力的开场白立刻迎来了台下热烈掌声。
随着掌声渐息。
朴京林侧身,伸手向入场通道处示意:
“那么,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电影《喜马拉雅》的核心主创团队——”
“咔嚓”
“咔嚓”
“啪啪啪……”
“……”
闪光灯刹那间如同星河倾泻。
通道处依次走出:导演李石勋、黄政民、姜在勋以及罗美兰女士。
当笑容极具亲和力与喜剧能量的罗美兰一出场——
台下立刻爆发出与前面截然不同的掌声与欢呼。
《请回答1988》开播短短四集所掀起的狂潮,早已将罗美兰这位“黄金配角”推向了人气巅峰。
她饰演的“豹子女士”金成钧的悍妻、面冷心热、精打细算又对儿子宠溺到不行的搞笑与温情并存的形象,深入人心。
说起《请回答1988》当下有多火?
仅仅刚播完第四集,收视率便已飙升至8.251%。
别小看这个数字……
因为播出的平台tvN是韩国有线付费频道(区别于KBS/SBS/MBC三大公共免费无线台)。
这意味着付费用户基础本身就相对有限。
8.251%的收视率如果放在KBS这些无线台,保守估计,足以折算成16~17%的收视率。
仅仅第四集就达到这个数据?
爆炸!
绝对的爆炸!
这已经是在奔着“年度剧王”、“现象级神剧”的宝座冲刺了!
简而言之。
罗美兰的出现是绝对意外之喜,也是CJ埋下的又一个宣传炸弹。
朴京林显然深知媒体此刻最想问什么。
在介绍流程后,主动提起了缺席的林允儿:
“哦莫,大家想必注意到了,在预告片里留下惊鸿一瞥的允儿小姐,今天没有到场?”
台下一阵骚动和低语。
姜在勋保持着完美无瑕的微笑,眼底波澜不惊。
朴京林笑着圆场:
“是的,非常遗憾!我们的允儿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少女时代万众期盼的巡演,时间实在难以分身!她特别委托我向各位媒体和影迷致以深深的歉意,并希望大家能理解这份对舞台的赤诚!”
情理之中。
即便预告片那“婚礼”场景引发了海啸级热度,但明眼人都知道,林允儿的角色在电影中的份量更偏向于客串性质的“特别出演”。
与“少女时代全球巡演”这等关乎团体及个人事业全局的大事相比,优先级孰高孰低,一目了然。
记者们纷纷点头表示理解。
笔尖在本子上刷刷记录着“巡演彩排冲突”的官方说法,心里盘算着发布会结束后如何从这个角度挖出点“允儿私密排练状态”之类的边角料。
发布会在常规的氛围中按部就班地进行。
导演李石勋沉着地阐述拍摄理念、深入喜马拉雅腹地取景的巨大挑战与影片试图传递的超越极限的人文意义。
黄政民则分享了他如何理解并塑造这位固执、坚韧又充满人情味的登山队长,以及在极端环境下拍摄的艰辛与趣事。
姜在勋的发言则侧重于描述自己所饰演的“朴武宅”从青涩到成熟的成长弧光。
言语间不忘自然抬手,将腕间那枚泰格豪雅卡莱拉系列腕表暴露在最佳摄影角度下,完成无声的品牌露出。
……
当朴京林宣布进入自由提问环节时,台下瞬间化身为沸腾的火山。
“哗啦!”一片。
无数记者如同弹簧般从座椅上弹起,密密麻麻的手臂森林般举起。
“李石勋导演!传闻剧组在尼泊尔遭遇真实雪崩威胁?剧组是否有瞒报安全事故?”
“黄政民前辈!有消息称您在拍摄冰缝求生的戏份时差点失温晕厥,请问属实吗?”
“……”
相比那些涉及敏感拍摄事故、雪崩特效制作难度等技术性问题,针对姜在勋的提问则几乎全部聚焦于他错综复杂的私人关系——
“姜在勋xi!预告片中与林允儿 xi的婚礼片段引发空前热议!据说拍摄时你们全程状态亲密自然,完全没有表演痕迹!请问私下是否也借着角色情感加深了对彼此的理解?”
“姜在勋xi!继《制作人》之后再度与裴秀智 xi共同提名 APAN演技赏,最近裴秀智 xi也在社交平台重提 Cindy与白承灿的甜蜜回忆!请问您如何看待观众对制作人CP复刻现实的期待?”
更有记者言辞犀利,直接将比较的利剑抛了出来:
“姜在勋 xi!观众普遍认为您无论与林允儿 xi还是裴秀智 xi的搭档都产生了极为强烈的化学反应!就您个人真实感受而言,与林允儿 xi在《喜马拉雅》中演绎生死绝恋,和与裴秀智 xi在《制作人》中谱写职场浪漫——哪段合作经历带给您的情感冲击更深刻?或者说,哪位搭档让您觉得默契度更高?”
此话一出。
全场瞬间静了下来。
所有目光都像探照灯一样聚焦在姜在勋脸上。
这坑挖得太深了!
姜在勋凝神看向这位提问记者胸前挂着的工牌——
记者姓名:李素拉
所属媒体:Dispatch
嗯……不愧是臭名昭著、以扒皮挖角、曝光恋情为己任的Dispatch。
其实。
这问题看似是道送命题——
选林允儿,裴秀智那边肯定要不高兴,回头指不定要闹出什么幺蛾子;
选裴秀智?林允儿知道了,估计他接下来的日子不会比在珠峰缺氧好受多少。
但在姜在勋眼里。
这道题的解法其实并不复杂。
公式等同于“你觉得跟宋康昊前辈合作舒服,还是跟崔岷植前辈合作更舒服?”
但凡懂人情世故、接受过基础公关训练的艺人,都清楚标准答案——端水!
更何况。
对于时刻在修罗场钢丝上求存的姜在勋来说,这几乎是刻在 DNA里的本能求生反应了。
只见。
姜在勋恰到好处地沉吟了两三秒。(给人一种“我真在认真想哦”的错觉)
然后。
脸上重新挂起无可挑剔的微笑,看向那位Dispatch的记者:
“首先,非常感谢您的提问。能先后与允儿xi、秀智xi这样优秀又极具魅力的演员合作,始终是我的荣幸与幸运。”
“至于说到‘评判’哪一次合作更加深刻,或者更有默契……”
“这样的比较本身——”
“我认为不仅是对允儿xi和秀智xi在各自作品中拼尽全力贡献精彩演绎的不尊重,也完全超出了我作为合作演员的资格范围。”
姜在勋巧妙地将问题从“个人感受”拔高到了“职业尊重”的层面。
锅甩得干干净净。
“如果非要选择一位的话……”
他顿了顿。
在全场等待姜在勋是否自毁长城的好奇中——
手臂忽然伸向旁边!
带着百分之一千的尊重与隆重!
直指身边假装研究天花板上巴洛克浮雕花纹的黄政民:
“那我选择——黄政民老师!”
“噗——”
台下瞬间爆发出了一阵压抑不住的笑声和恍然大悟的起哄声。
这答案。
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完美避开了雷区,还抖了个机灵。
黄政民猛地扭过头。
嘴上没说什么,但那微微抽动的嘴角则明晃晃地表达着:
“又拿老子当挡箭牌?!”
姜在勋接收到师父“核善”的目光,立刻乖巧地眨眨眼,仿佛是在说:
“老师nim救救孩子吧!”
闪光灯更加疯狂地闪烁,捕捉着这对师徒间无声却绝对爆笑的极限眼神交流。
全场笑声更大了。
连前排一直绷着脸的经济版记者都忍俊不禁。
这坑……
被姜在勋用黄政民这块娱乐圈德高望重的“老腊肉”挡得严严实实,滴水不漏。
顺带制造了堪称“本年度发布会最佳即兴喜剧片段”:影帝的眼神杀 vs新锐演员的无辜眨眼!
绝对爆点!
提问的Dispatch记者也只能讪讪点头坐下。
再继续纠缠便是真的不识相了。
朴京林立刻笑着打圆场:
“啊~看来我们黄政民前辈不仅是票房保证,还是徒弟的情感导师和压力盾牌啊!辛苦政民前辈了!那么,下一位提问的记者朋友……”
————
发布会在一片欢声笑语与密集的闪光灯中落下帷幕。
姜在勋又马不停蹄地赶赴了两个事先安排好的电影宣传电台节目。
直到夜幕低垂。
华灯缀满首尔街头。
他才带着一身疲惫回到了位于西冰库洞的高层公寓。
推开门。
玄关感应灯亮起温柔暖光。
客厅只开了一盏沙发旁的落地阅读灯。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香薰气味,是圣经喜欢的薰衣草香。
沙发的方向。
李圣经穿着一件宽大的奶油色棉质长T恤,细白的双腿蜷在柔软的坐垫里。
栗色长发未施束缚,慵懒地从肩头滑落。
怀里抱着平板电脑,屏幕上光影流动——
定格画面赫然是“双门洞”几个孩子围在一起吃拉面的场景。
声音调得适中。
《请回答1988》那带着怀旧滤镜与邻里烟火气的OST旋律,正丝丝缕缕地溢出来。
姜在勋无声地弯了嘴角。
工作缝隙拉长磨人带来的疲倦感,瞬间就被这安静一角熨平了大半。
脱下外套随意挂在玄关,放轻脚步走过去。
《请回答1988》是李圣经这阵子的心头好。
这剧太火太毒,像空气一样钻进每个人的日常。
但她不行。
她还得演《奶酪陷阱》,每天在片场耗费心力揣摩角色。
准时准点蹲直播成了遥不可及的奢望。
也只能是在难得休息间隙,或者在姜在勋忙于行程无法早归的片刻空白中,抓紧时间地在网络平台上补上攒下来的剧情回放。
姜在勋挨着她身边坐下。
熟悉的气息靠近,让专注于剧情的李圣经下意识动了动。
不等她抬眼。
姜在勋的手臂已经环绕过来,将她柔软的身体揽进怀中。
头埋在她颈窝,像汲取氧气般深吸了一大口她身上暖暖甜甜的香味。
“嗯~好香……”
含糊不清的喟叹蹭着她的皮肤。
“呀!走开!”
李圣经被他冰凉的脸颊和气息激得一个激灵,被剧情带起的泪光还没收回去呢!
她挣扎了几下,抬起白得泛青光的脚丫子,毫不客气地往他硬邦邦的大腿踹去。
“快去洗澡!都几点了!”
姜在勋被踹也不恼。
反而得寸进尺地又在她发顶偷了个香,才大笑着走向浴室。
十几分钟后。
蒸腾的热气散去。
只穿着短裤的姜在勋再次如同大型犬科动物般扑向沙发上的李圣经。
长臂一伸。
就将那香香软软的身躯整个搂进怀里,脑袋搁在她颈窝蹭啊蹭,手掌在她平坦的小腹上有一下没一下地摩挲着。
李圣经被他蹭得有点痒,扭了扭身体想挣脱,但终究是徒劳。
索性放松身体靠在他怀里,目光重新聚焦在平板上暂停的剧集画面——正是“双门洞五人组”的某个日常片段。
“我记得……你当初是不是也去试镜过这部剧?”
“嗯。”
姜在勋懒洋洋地应了一声。
掌心她平坦的小腹上有一下没一下地摩挲着。
“老实点!”
李圣经嗔了一句,但身体却并未抗拒这亲密的互动。
“你后悔嘛?”
她意有所指的暂停平板上的剧情,画面恰好定格在狗焕在公交巴士上被德善扯开衬衫的片段。
李圣经听说那个最终拿到“金正焕”角色的演员柳俊烈。
在试镜之前连个正经经纪公司都没有,甚至穷得连套像样的行头都置办不起,去试镜时穿的衣服甚至都是跟朋友借的。
结果。
这剧才播了四集。
那个曾经穿着借来的衣服试镜的新人,一夜爆红席卷网络,成了千万少女的“狗焕老公”。
柳俊烈这个名字从查无此人蹿升至NAVER搜索前三,并且被他在剧中扮演的母亲罗美兰亲自推荐牵线,火速签约了实力不俗的经纪公司C-Jes。
广告邀约如漫天雪花纷沓而至……
身价暴涨。
可以说是一部剧改变人生轨道的鲜活注脚。
闻言。
姜在勋陷入了短暂的沉默思索。
光线暧昧不明的客厅里。
只有平板电脑还在闪烁静音的微光,映着两人交迭的身影。
对于当时那个岔路口。
选择《太阳的后裔》而非《请回答1988》——
是否错过了这部注定爆火成为国民记忆、演员生涯完美跳板的“神剧”……
是否……有一丝丝后悔?
没有。
这个念头清晰而肯定地从心底浮现。
在当初那个决策的瞬间,理性早已为天平加上了最沉重的砝码。
首先。
也是最现实的维度:资本积累。
在迪士尼、Netflix这些全球流媒体巨鳄尚未大举进军、彻底改写韩国本土影视行业薪酬结构之前的2015年。
韩国演员。
尤其是电视剧演员的片酬,受制于相对有限的国内市场容量和电视台的严格预算,天花板清晰可见。
一部140分钟的电影,主演能拿到数亿韩元片酬已算顶级水准;
一部20集篇幅的电视剧,主演的总片酬若能突破10亿韩元大关,也堪称天价合约。
因此。
姜在勋若想凑齐那令人窒息的百亿韩元启动资金。
纯粹依靠片酬积累,路径漫长且近乎不可能。
另一条相对更“绿色”也更快速的资本增殖通道,便是广告代言——
凭借爆款作品带来的国民度飙升和形象提升,高效收割商业价值。
就《请回答1988》目前这股摧枯拉朽、全民热议的势头来看。
若能成功出演其中重要的青年角色,将来能带给姜在勋的广告代言收益,零零总总加起来,乐观估计,突破二十亿韩元并非痴人说梦。
届时再想办法从其他项目里东拼西凑,或许未必不能勉强摸到那百亿门槛的边缘。
然而。
就当时他同时接到《太阳的后裔》和《请回答1988》邀约时的情况来看——
一边,是有着“收视保证”金字招牌的金牌编剧金恩淑执笔、KBS重磅投资的野心之作,搭档是宋慧乔、宋仲基这等超一线阵容,投资规模、制作水准和早已启动的海外预售前景都明晃晃地摆在那里,爆款相十足。
另一边,则是虽然前作口碑不错(《请回答1997》、《请回答1994》),但收视率始终只能算中规中矩、且题材更偏向于特定年代情怀、受众范围可能存在隐忧的续作。
选哪个?
答案在当时看来,几乎昭然若揭。
任何一个理性权衡风险和收益、寻求事业最大公约数的演员,大概率都会做出和他一样的选择。
况且。
《太阳的后裔》尚未播出,以其顶配的资源组合,最终的收视率和影响力爆发未必就真会比《请回答1988》差。
没必要过早地妄自菲薄,陷入无谓的后见之明之中。
更何况。
世事环环相扣。
若当时他选择了《请回答1988》,自然就不会进入《太阳的后裔》剧组。
那么。
他和金智媛之间那段剪不断、理还乱的炽热纠缠故事线或许根本就不会展开。
哪里还会有百亿韩元压在心头的焦灼与承诺?
哪还有后续的那些……波澜起伏?
连故事的第一章都不会发生!
所以,没什么好纠结的。
得与失之间,早已被环环相扣的命运巧妙安排。
看似错过的,焉知不是推开了一扇更重要的门?
想到这。
姜在勋侧头在李圣经柔软的脸颊上响亮地亲了一口:
“有什么好后悔的?要是拍了《1988》,说不定这个点还在片场对着成东日前辈的啰嗦瑟瑟发抖呢。选了《太阳的后裔》才能此刻跟你一起窝在沙发里,看你为别人的故事又哭又笑,顺便……行使一下我作为‘室友’的合法权利。”
说着。
带着滚烫温度的手掌开始沿着衣摆边缘往里钻……
“呀!”
李圣经反应极快,一把按住了那只作怪的狼爪。
“等一下,先回答我一个问题!”
她从姜在勋怀里支起上半身,完全无视了姜在勋瞬间垮下来的脸。
“……什么?”
“中年德善的老公……到底是谁?”
李圣经眨巴着满是求知欲的眼睛:
“是狗焕?还是阿泽?我看了好多剧透讨论,都快吵翻天了!”
“……”
姜在勋紧绷的神经瞬间松弛下来,差点笑出声。
原来是这个!
他还以为李圣经要问有关于林允儿CP事宜。
结果。
就这?
暗自松了口气,但随即又感到一丝尴尬——
姜在勋是试镜过狗焕,但剧情也只是限定于已写出来的戏份,后续的剧本都没写,他上哪里知道剧情?
直接说不知道太丢份。
于是。
他面不改色心不跳的信口胡诌:
“当然是金家那个傻人有傻福的大儿子,拥有锦鲤体质的正峰了。别看现在戏份少,后期肯定逆袭。”
“哈?”
“正峰?”
“真的?你确定?”
这个答案完全出乎李圣经的预料。
“剧情嘛,总是要有反转惊喜的!”
“这样吗?”
李圣经将信将疑,秀气的眉头蹙起,努力想象着目前剧情里那个痴迷彩票、总带点傻气的金正峰,要怎么和机灵搞怪的德善走到一起。
姜在勋说的“厚积薄发”、“潜力股”、“后期反转”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
但又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哎呀,有什么好想的!以后剧里不就演出来了嘛!”
姜在勋怕她再追问下去露馅,立刻发动物理攻势——
双臂用力收紧,重新把人锁进怀里,灼热的吻不容分说地封缄了她的疑惑。
“现在是姜在勋和李圣经时间,不准想别人!尤其是那个什么峰!”
“唔……你这人……”
李圣经象征性地推了他两下,很快便在热烈的亲昵中败下阵来。
————
11月 26日。
夜幕笼罩下的首尔庆熙大学,此刻正化身为星光最璀璨的殿堂。
第36届青龙电影奖颁奖典礼在和平殿堂正式拉开帷幕。
从《喜马拉雅》发布会后至今。
姜在勋的日程如同上紧发条的陀螺,几乎没有任何喘息。
直到今天。
他终于得以暂时卸下繁重的宣传任务,投入到这场代表韩国电影最高荣誉的盛宴之中。
作为当今韩国电影界公认含金量最重的年度盛典,青龙奖的红毯环节本身就是一场全民瞩目的顶级视觉盛宴与流量狂欢。
直播开启的瞬间!
当姜在勋出现在红毯尽头、踏上那绵长的聚光灯通道时——
直播间实时弹幕瞬间化身沸腾的岩浆海洋:
“啊啊啊啊啊啊!亲娘啊!!!开屏雷击!这是天神降临人间吧?!姜在勋你今天鲨我别用颜!”
“这西装杀疯了!这腰腿比例是人类能拥有的?!这脸是在发光吧?!手机屏幕已经湿了(舔屏)!!!”
“救命!这男人是行走的荷尔蒙发射器!他刚刚看镜头那一眼!我心脏骤停!”
“摄影师加鸡腿!这个怼脸拍绝了!皮肤怎么这么好!”
“……”
网络直播已是如此狂热。
现场的气氛更是灼热到几近爆燃!
尖叫声浪从姜在勋踏上红毯第一步起便直冲云霄。
密集的闪光灯则构成了一片光的牢笼,永不停歇地爆裂闪烁。
长枪短炮林立,无数目光汇聚。
姜在勋步履从容,气定神闲。
黑色丝绒戗驳领塔士多礼服如同第二层皮肤,完美勾勒出他宽肩窄腰、挺拔如松的身姿。
袖口那枚低调却绝对无法被忽视的卡莱拉系列腕表在强光下折射出恰到好处的光芒。
结束红毯的开屏“炫技”。
姜在勋在工作人员引导下,终于踏入主会场。
喧嚣被暂时隔绝在门外。
会场内灯光明亮却不刺眼。
他的座位位于主舞台左侧相对靠前的位置,与《老手》剧组核心成员安排在一起。
此时。
同样凭借《老手》要走红毯的黄政民、刘海镇等人尚未入场,只有导演柳承莞已经落座,正翻看着颁奖流程手册。
“导演 nim,近来安好?”
姜在勋微微躬身问候。
黄政民是他的伯乐与恩师,但真正将他推向商业巅峰、塑造出“赵泰晤”这个现象级角色的,却是眼前这位柳承莞导演。
因此。
姜在勋对其的尊敬,丝毫不亚于对黄政民。
“我很好,你呢?”
柳承莞转过头见到是他,脸上露出笑容:
“最近可是挺忙的?到处都能看到你。”
“托您的福,《老手》带给我的机遇太多太多。”
“……”
寒暄几番。
姜在勋不动声色地顺势将话题滑向《老手2》的可能性上。
毕竟在当下的韩国电影市场。
一部现象级爆款诞生的首要衍生计划,十有八九便是推出续集——这几乎是业界心照不宣的规则。
无论剧本续接是否精妙。
靠着前作积攒的深厚情怀与观众基础,稳稳当当赚个大几百万甚至上千万观影人次,几乎是板上钉钉。
眼前就有活生生的例子:
雄踞韩国影史票房冠军宝座的《鸣梁海战》便正在紧锣密鼓地为延续传奇打磨续作剧本。
更近的。
则是CJ Entertainment重金押注、投资总额直逼400亿韩元的超级商业巨制《与神同行》,直接采用两部连拍的豪赌策略,显露出对“系列电影”这条赛道巨大盈利能力的绝对信心。
然而——
柳承莞何等人物?
他可是曾以区区50亿韩元撬动了千亿级别票房的商业导演奇才!
是被冠以“韩国昆汀”之名,在亚洲乃至世界动作电影领域都有着独到建树的弄潮儿!
凭借其对市场风向近乎妖孽般的敏锐嗅觉,他心中对《老手2》的时机判断恰恰与市场惯性背道而驰。
“续作……再等两三年看看吧。”
柳承莞嘴角带着那种深谋远虑的笑意,缓缓摇头。
原因?
太简单了!
《老手》以“底层警察硬刚疯批财阀”的精准叙事、拳拳到肉的动作场面、黄政民和姜在勋炸裂的碰撞,不仅撬开了票房大门,也必将如同丢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掀起滔天涟漪!
他极其笃定地预见到——
在未来的一到两年内,韩国电影市场必然会迎来一轮“黑财阀”题材的密集爆发。
中小制作会闻风而上,大公司也会布局类似项目。
当银幕上充斥着各种阶层对立、富家子弟作恶、小人物逆袭桥段……
观众的新鲜感会被迅速榨干。
审美倦怠!
情绪麻木!
到了那时……
《老手》的续作?
不过是往已经沸腾的油锅里,再添进一块早已定型的老油条。
再香,也会嫌腻!
与其跟风扎堆重复自己、耗尽《老手》IP的价值……
柳承莞另辟蹊径。
将创作重心转向了与《柏林》类似的、基于真实历史背景的动作大片——
一部跳脱现代都市钢筋丛林设定,将叙事锚定在厚重历史硝烟中的大型动作群像作品“军舰岛”。
讲述二战时期朝鲜被强征劳工在日本的孤岛炼狱中,为了生存与自由密谋惊天逃亡的热血史诗!
背景更宏大。
人性拷问更深沉。
动作场面与历史悲歌交织!
野心勃勃!
目前——
柳承莞正全身心投入在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中爬梳、考证、构思,剧本还停留在概念提炼与情节骨架搭建的“头脑风暴”阶段。
角色、演员?
都还是飘在蓝图上的虚幻光影,未曾赋予具体形态。
不过,话赶话聊到这里了……
柳承莞便随口跟姜在勋提了《军舰岛》的邀约。
这并非明确的角色许诺。
只是抛出了一个充满诱惑力的概念轮廓和一种基于他个人特质的直觉期许。
姜在勋听后,迅速在脑中盘算起来:
按照他对柳承莞创作习惯和效率的了解——
此刻连剧本雏形都未落地的新项目“军舰岛”……
从史料爬梳精炼、故事架构深化、剧本反复打磨……再到正式立项、资金到位、前期筹备……
整个流程完成,没有半年时间,绝无可能落地开机。
而“半年后”这个时间节点……
恰恰卡在——他本人与SEM公司合约到期、需要处理独立工作室乃至影视公司成立等一系列焦头烂额的事务期重迭。
届时他是否有足够的自由度、心力、以及时间框架,承接这样一部必然耗时耗力的史诗巨制?
答案扑朔迷离。
“导演nim的提携,在勋感激不尽!”
“只是……目前这个时间段,我手头上现有的项目、包括个人规划……”
他并未说透。
但那句欲言又止的“只是”和点到即止的“个人规划”,已然传递出“时机存在冲突风险”的复杂信号。
对此。
柳承莞的脸上并无分毫异样。
到了他这个级别,太清楚仅凭一个尚在胚胎阶段的项目概念去绑定演员本就是“空中画饼”的行为。
对演员方缺乏实质性保障,对自己也并未定下演员框架。
有固然好,锦上添花。
无,亦属平常。
电影圈的邀约本就是双向选择,时机和缘分缺一不可。
他颇为大方地点头笑笑:
“理解。项目还在孕育中,是该等等。等有眉目了,我们再具体谈。”
一场充满可能性却又无实质约束的试探性交流,在双方都留有余地的氛围中暂时搁置。
姜在勋适时地借着“先去一下洗手间”的合理理由,暂时离开了座位。
颁奖典礼后台的通道四通八达,嘉宾专用洗手间也颇为宽敞安静。
他推门而入时……
只见姜河那正独自对着镜子,嘴唇快速开合,无声地默念着什么,手里还虚握着一个仿佛并不存在的“话筒”。
姜在勋一怔,随即了然。
是在背获奖感言呢。
本次青龙奖“最佳男新人”的角逐,媒体和网络舆论的风向大多集中在两个人身上:
李敏镐和姜在勋。
一个拿下百想艺术大赏电影部门的最佳男新人,另一个则是拿下大钟奖的最佳新人男演员。
呼声之高。
几乎形成双雄鼎立之势。
但……
万一呢?
颁奖典礼最刺激人心的,不就是那点不确定性和爆冷的黑马可能吗?
所以。
他姜河那也并非毫无赢面。
这个青龙新人奖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提前把获奖感言背得滚瓜烂熟是基本操作。
姜在勋没有立刻出声打扰。
只是无声地走到小便池站位。
直到放水的声音传来,姜河那这才猛地从沉浸状态惊醒,慌忙转身:
“呀……在、在勋?!你什么时候进来的?!”
“刚到。”
姜在勋系好腰带,仿佛没看到他刚才的窘态。
走到洗手台旁边。
感应水龙头流淌出温热的水。
姜在勋按下洗手液,慢条斯理地揉搓着泡沫。
两人目光在镜中交汇。
都从对方眼底看到了一丝难以言说的感慨。
当年在《继承者们》海选试镜室门外,那三个紧张又充满憧憬的青涩身影——“继承者试镜铁三角”的回忆瞬间涌上心头。
如今……
又在电影界最高奖项的角逐场上狭路相逢。
这份缘分……
微妙,又带着宿命般的张力。
“好久不见了。”
“是啊,好久不见……”
姜河那感慨地叹了一句,也顺势走到旁边的洗手台,拧开水作洗手的姿态,借此缓解刚才被抓包背台词的尴尬。
水滴声哗哗流淌。
短暂的沉默后。
姜河那像是想起什么,侧过头问道:
“话说……你跟水晶,还在谈着呢吗?”
姜在勋正低头搓着满手泡沫的动作顿了一下。
真是……
哪壶不开提哪壶!
姜在勋心里腹诽,表面却不动声色,借着冲洗泡沫的动作自然地避开了眼神对视:
“你就别瞎打听了……获奖感言准备得怎么样了?看你这如临大敌的样子……要不,我们俩私下对对?”
姜河那一愣。
立刻明白了姜在勋不想聊私事,也识趣地接住台阶下:
“好啊!互相查缺补漏!”
在这个圈子里,但凡手握提名站在后台,99%的人都会准备好两份稿子——
一份是“感谢名单+感动+谦卑”的获奖感言。
一份是“大气+祝福获奖者+与有荣焉”的陪跑微笑语录。
不准备那是情商掉线、专业素养堪忧。
姜河那清了清嗓子,低声将自己准备的那套“万一得奖”后的感言背了一遍:
“……我无法用语言表达此刻的心情……感谢《二十》李炳宪导演nim的信任……感谢一同奋斗的朋友……感谢评委们对我的认可……”
背到关键处:
“……也要特别感谢一同提名的、四位非常优秀的演员!能与你们一同站在这项提名名单里,本身已是我巨大的荣幸……”
姜在勋原本只是抱着听听看的心思靠洗手台边缘。
但当那句“感谢一同提名的、四位非常优秀的演员”钻进耳朵时——
他眼底骤然亮起一丝“捡到宝”的精光!
这个措辞绝了!
既展现了格局和谦逊,又隐晦地表达了对所有对手的实力尊重(说你们优秀呢!)!
关键是——
听起来自然不做作!
姜在勋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噼啪响,脸上却露出赞赏的笑容:
“……感谢词说得真不错啊!”
(内心:“我听到了!现在这个表述技巧就是我的库存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半岛:从龙套到忠武路影帝,半岛:从龙套到忠武路影帝最新章节,半岛:从龙套到忠武路影帝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半岛:从龙套到忠武路影帝,半岛:从龙套到忠武路影帝最新章节,半岛:从龙套到忠武路影帝 圣墟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