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春寒尚未完全退散,影视圈却已被两股汹涌的热流点燃。
一边是《太阳的后裔》持续高歌猛进。
另一边则是《疯狂动物城》这只来自迪士尼的魅力旋风以打破常规的姿态横扫全球。
影片本身的精良制作和深刻主题自然功不可没。
但一个让人始料未及的“意外”让这部动画在韩国本土的热度达到了沸腾点——姜在勋与裴秀智的韩语配音,获得了堪称压倒性的好评!
“救命!!!姜在勋欧巴求你多多涉猎动漫界好吗!声线苏得我脚软啊啊啊!!!”
“我带着嘲笑的心情进去的,以为会尬死,结果……姜在勋的声音艺术我跪了!尼克那痞帅又带点慵懒的感觉,被他的声线完全拿捏住了,狡猾中透着股奇妙的真诚?救命,我听声音都想rua狐狸!”
“裴秀智的朱迪警官才叫绝!元气满满带着种永不放弃的冲劲,太契合兔子形象了!声音里那种蓬勃的生命力和对梦想的执着,感染力爆炸!和姜在勋的尼克斗嘴时的化学反应……呜呜呜比嗑真人CP还带感!”
“本来带儿子看原声场(儿子点名要),结果出来就买了下一场韩配的票!二刷专注听配音,惊艳到爆炸!感觉尼克和朱迪被注入了新的灵魂!本土化配出这个水准太顶了!”
“年度最佳韩配毫无疑问!这简直就是一次声音演员的封神之战!”
“这才是姜在勋区别于只靠脸的流量地方——无论站在摄影机前还是站在录音棚里,他对角色的钻研、对表演艺术的赤诚都一样让人敬佩!他红不是没道理的!”
“声控福利!耳朵要怀孕了!!”
“……”
社交媒体上关于韩配版的赞誉如浪潮般席卷。
甚至超越了原版配音的评价。
专业的影评人和配音领域的行家们也纷纷下场,罕见地给予几乎一致性的高度评价:
【姜在勋与裴秀智的声音演绎,堪称一次赋予角色全新魅力的‘再创作’!精准把握住了角色的灵魂,其表达力、感染力足以与原版比肩甚至在某些情感细微处显得更加动人!】
【一场声音与角色的完美匹配。尤其姜在勋,将尼克的复杂特质——狡黠中的善良、玩世不恭下的伤痕、以及若有似无的柔情——通过极具层次感的音色变化和节奏掌控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是声音演技教科书级的示范!】
【……】
迪士尼韩国宣传团队立刻紧抓这波天降流量。
安排姜在勋和裴秀智高强度合体营业。
路演的活动现场被热情粉丝和媒体挤得水泄不通。
仿佛整个韩国的声量都集中到了这里只为捕捉姜在勋与裴秀智同框的画面。
聚光灯下。
两人身着电影同款的cos服饰。
应主持人要求,大方还原电影中尼克为朱迪挡雨、朱迪给尼克贴罚单、以及拥抱等经典桥段。
那一刻。
现实与角色的界限在闪光灯的轰炸下变得模糊不清。
终于到了粉丝提问环节。
一个前排激动得声音发紧的女粉丝抽中了机会,目光灼灼地锁定姜在勋:
“在勋欧巴!电影里尼克被朱迪吸引住了,那现实中的秀智欧尼会吸引住你吗?!”
问题尖锐又甜蜜。
场内爆发出巨大的起哄声。
无数道目光瞬间聚焦在姜在勋身上。
镜头更是恨不得怼脸拍摄。
姜在勋听清问题后下意识地扭头看向身旁的裴秀智。
此刻的裴秀智也正抬眸望向他。
几秒充满张力的寂静。
姜在勋转回头面向话筒和台下沸腾的人群。
“官方说法是,他们只是纯洁的朋友关系,互相尊重欣赏的那种~”
“不过嘛……”
“就我个人感受而言……尼克被这样一只像小太阳一样充满活力的小兔子吸引……”
“不是很理所应当的事情吗?”
“哇啊啊啊啊啊——————!!!”
虽然没有正面回答。
但内在的含义不言而喻!
整个活动现场彻底疯了!
粉丝的尖叫声几乎要掀翻屋顶。
裴秀智脸上的笑意瞬间灿烂得像盛开的花,甚至俏皮地歪了下头,对着台下做了个兔子似的“耶”手势。
果不其然。
次日。
网络世界彻底陷入“狐兔”CP(或者说姜在勋X裴秀智CP)的狂欢!
#裴秀智の兔系女友力爆棚!#
#狐尼克撩兔指南#
#姜尼克的声线是艺术品#
#狐兔 CP锁死#
……
相关话题如同病毒般疯狂复制、粘附榜单,热度指数级飙升!
迪士尼团队雇佣的推手乐得合不拢嘴,自发加入狂欢的粉丝更为这场营销推波助澜。
一位名为“鎏年丝水”的技术力Max的粉丝更是连夜爆肝。
以电影中尼克与朱迪从相遇、对峙到并肩作战这些充满张力、火花四溅的动画画面作为主画面。
与此同时。
巧妙地将裴秀智和姜在勋过去在各种发布会、颁奖礼、甚至采访中的同框画面、后台抓拍到的打闹瞬间、对视笑场、以及《制作人》里互动的片段作为副画面或画中画。
配以《疯狂动物城》中欢快的《Try Everything》作为BGM。
一部长达三分半的【狐兔之约·真人版|宿命对视|姜在勋&裴秀智|声临其境·再续前缘】视频诞生了!
电影里尼克痞帅挑眉的镜头,接上发布会上姜在勋对裴秀智挑眉的瞬间;
尼克在车上说“狡猾的兔子”时懒洋洋的声线,背景音正是姜在勋现场回答“不是很理所应当”的原声;
在动画中狐狸兔子并肩奔跑于繁华的动物城丛林大道上,与现实里姜在勋和裴秀智在舞台上并肩前行的画面迭合。
那感觉……
仿佛动画里的角色早已预言了下凡来到人间、找到了宿主。
又像是两人在戏里戏外用不同的方式,演绎着同一份难以言喻的羁绊与情愫。
视频发布的短短几小时内。
点击、转发、点赞、评论指数级爆炸!
“啊啊啊!神剪辑!这同步率无敌了!”
“太绝了我的天!这就是宿命感吗?!”
“求问剪辑大神收徒吗??这技术力跪了!”
“看完剪辑我直接磕晕!他们俩这默契和氛围感!不结婚真的很难收场!”
“救大命了!我嗑的 CP从二次元一路甜到三次元!这是什么神仙联动!”
“我宣布这是2016年最伟大的韩流CP混剪!”
“……”
无数自来水疯狂安利。
“狐兔CP”的狂欢声势一浪高过一浪。
姜在勋与裴秀智在《疯狂动物城》引发的这场前所未有的声效奇观与跨界CP风暴中,成为话题的绝对中心,聚光灯仿佛只为他们而亮。
路演行程排得更密。
所到之处。
皆是山呼海啸。
然而。
就在这万众瞩目的巅峰时刻。
一场震动了整个韩娱圈的“地震”,毫无预警地炸开了——
姜在勋所属的SEM Company突然在其官网发布了一则极其简短却分量惊人的声明:
【公告】
旗下所属艺人演员姜在勋与本社之专属合约已于近期到期。
基于互相尊重及个人职业规划考量,双方经过深入沟通,共同决定不再延续合约关系。
衷心感谢姜在勋在社期间为公司作出的贡献,也祝愿他未来在全新的旅程中,继续闪耀,前程似锦。
……
短短一则官方声明。
瞬间引爆了比“狐兔CP”更为恐怖的讨论风暴!
全网哗然!
那可是姜在勋一飞冲天的起点!
是忠武路大佬黄政民亲手扶持他一路走来的基石!
是签下他时他还只是个名不见经传龙套演员的伯乐公司!
如今。
在姜在勋凭借《太阳的后裔》再掀热潮、《疯狂动物城》韩配版“声音封神”之际——
合约竟然“圆满结束”?
并且没!有!续!约!
社交平台服务器都差点被汹涌的流量挤到瘫痪——
数不清的“#姜在勋离开SEM#”、“#姜在勋解约#”、“#谁将接盘姜在勋#”等词条以火箭速度冲上热搜Top并牢牢霸占。
“什么情况?姜在勋和黄政民师徒反目了?”
“哇!独立宣言啊这是?看来翅膀是真的硬了!”
“正常吧?他现在这身价,还留在小作坊受束缚?”
“SEM怎么会放走他??这简直是在放走一尊会行走的活财神爷!这不可能!”
“肯定是姜在勋不念旧恩想独立!大爆之后开始膨胀了!”
“SEM分成比例肯定有问题!压榨太狠了,换谁都不干!”
“……”
相比于吃瓜群众的激烈议论。
在真正的资本圈和专业经纪人领域,引起的却是另一场汹涌的暗潮。
金主爸爸们眼睛都红了!
这位演员的价值已无需赘述。
更难得的是——
他还年轻!
未来可塑性极高!
只要能把他签进自家公司——
媒体曝光度?顶格!
股东信心?爆棚!
市场估值?飙升!
潜在的合作资源?源源不断!
光是想象那份可以预期的巨大收益,就足以让无数人呼吸急促、心跳过速!
然而。
狂喜之下。
冷静的决策者们也迅速陷入了巨大疑虑和隐忧之中。
这样一颗正值巅峰的“摇钱树”,SEM怎么会舍得放走?
真的是“经过诚挚且良好的沟通”、“圆满结束”?
谁信谁傻!
业内普遍流传着两个截然不同的版本:
版本一:
姜在勋飘了,翅膀硬了要单飞。
这种可能性,对于经纪公司而言反而是更容易操作和接受的诱惑。
无非就是钱的问题!
你 SEM给的条件满足不了这位新晋顶流?
OK!我们来!
分成比例?
可以谈!哪怕比8:2都没问题!
签约金?
开!
开到让你无法拒绝的价都没问题!
说白了。
能用钱和资源解决的,在这些资本大鳄眼中都不是问题。
版本二:
黄政民“剥削”太狠,压得弟子忍无可忍才另寻出路。
这个版本就极其棘手了。
黄政民是谁?
忠武路屹立不倒的常青树!
人脉深厚、票房保证、能量巨大!
在电影圈拥有着举足轻重的话语权。
甚至一些大型影视投资方在选角时都会听取他的意见。
若是这样一个大佬级人物,如果因为姜在勋的离开而恼羞成怒……后果不堪设想!
业内有个不成文的“潜规则”:
不要轻易得罪真正的顶级大佬。
尤其像黄政民这种根基深厚、影响力深入骨髓的老牌影帝。
万一他真的对姜在勋心生不满,私下里表达一些“不太看好”或者“需要慎用”的暗示……
那姜在勋未来的电影之路,可能会突然出现很多无形的“阻碍墙”——
优秀的电影剧本会“巧合”地绕开他,某些重要角色的竞争也会变得异常艰难,一些优质的商业资源可能会莫名其妙地“流走”。
一句话:
大佬要真想封杀某个演员,即使不明说,圈子里自然有人“心领神会”。
这个风险……
是那些觊觎姜在勋的经纪公司不得不反复权衡的。
签下他。
可能得到一块巨大的、闪耀的金字招牌。
但与此同时。
也可能意味着……要准备接手一颗烫手的山芋。
一时间,山雨欲来风满楼。
金大元的手机从官宣那天起就没消停过。
每一通电话不出三句,话题必然转向两个致命性问题:
“解约的具体原因?真的是平和分手吗?”(翻译:是和平分手还是内部撕破脸了?有没有黄政民这条暗雷?)
“黄政民前辈那边……现在是什么态度?”(翻译:大佬有没有放话?会不会迁怒合作方?会不会暗中使绊子?)
不仅是金大元的电话被打爆。
姜在勋身边那几位红颜,也难以幸免地被这风暴波及。
作为与他关系匪浅的圈内人。
她们也或多或少成为了侧面打探的“情报点”或“压力传导站”。
资本世界的本质便是如此现实。
哪怕光芒万丈如姜在勋。
一旦触及到潜在的风险博弈和山头问题,所有的垂涎都会裹上厚厚的犹豫铠甲。
不过。
正所谓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
有左顾右盼、权衡利弊、生怕踩雷的谨慎派。
自然也有信奉富贵险中求、提着麻袋直接莽的“勇士”。
李秉宪不知动用了什么渠道绕过了层层中间人,直接拿到了姜在勋本人的私人电话号码。
一个电话,单刀直入。
没有任何寒暄和场面话:
“我是李秉宪。”
“来我BH娱乐。”
“三年之内送你上青龙影帝!”
“……”
李秉宪并非虚言。
在捧人方面,他的手腕和战绩有目共睹。
况且。
韩影历史也证明,“影帝影后”在 30岁前拿下并非遥不可及的神话——
李政宰凭借《日出城市》,26岁初登青龙影帝宝座;
刘亚仁在《思悼》中光芒万丈,于 29岁提名并最终摘得影帝。
女演员就更多了。
全度妍、孙艺珍、全智贤、韩孝周等。
有这些实打实的“前车之鉴”铺就的登天之路。
李秉宪画下的这张“三年影帝”大饼,对于正处在事业冲击巅峰期、证明自己不仅仅是票房和商业价值的姜在勋来说……
诱惑力。
堪称致命。
然而。
姜在勋听完李秉宪那番霸气侧漏、又精准踩点的“影帝蓝图”攻势。
脸上却没有表露丝毫激动、犹豫或受宠若惊。
只是做了一个让黄政民夫妇都笑出来的动作——
默默地把外放通话中的手机推到了桌子对面的黄政民面前。
黄政民见状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靠近手机:
“哎一古,我们秉宪呐~”
“这眼光……啧啧,还是那么毒!这出手……(笑出声)也还是快得让旁人追不上啊!”
“……”
电话那头。
陷入了一片死一般的沉寂。
可以想象。
李秉宪那张一贯运筹帷幄、少有失态的脸上,此刻该是如何的错愕和飞速运转。
片刻后。
手机外放传来他哭笑不得的声音:
“……黄政民?呀!”
“你!你这家伙!我说你怎么可能那么轻易地、那么……平和地放走这棵、咳!”
李秉宪硬生生把“摇钱树”三个字咽了回去,换了种说法:
“——这么有潜力的好苗子!”
“搞了半天是自导自演了一出好戏啊?!”
“套路!都是套路!!!”
“我要实名举报你老黄!浪费公共情绪资源!搅动市场风云!制造虚假恐慌!”
“哈哈哈哈哈哈!!!”
黄政民再也忍不住,爆发出一阵酣畅淋漓的大笑。
金美惠抿着嘴忍俊不禁。
姜在勋也低下头,肩膀可疑地抽动了几下。
李秉宪不满被耍了一番,故意提高音量,显然是说给姜在勋听的:
“BH娱乐的大门随时为你敞开,刚才的条件不变,你好好考虑!跟着你老师是学本事,来我这里是打江山!性质不一样!”
“……”
电话挂断。
包间里还回荡着黄政民愉悦的笑声和李秉宪那句不甘心的“大门随时敞开”。
正戏结束。
接下来就是更关键的实质性推进。
师娘金美惠则优雅地拿起平板电脑,指尖轻点,调出几份早已准备好的资料。
“目前市面上符合我们需求、有收购意向或可操作空间的中型影视制作公司,筛选下来有三家值得重点跟进。”
“第一,Muse Production。”
“这家公司你熟。做过《检察官外传》的联合承制,公司规模适中,制作经验在类型片上还算扎实,尤其是在犯罪动作和黑色幽默领域有一定心得。短板在于缺乏原创剧本能力和稳定的头部导演资源,长期靠接各大厂分包的活维生。体量估值在 55-60亿韩元区间。优势是团队磨合度不错,接盘后基础运行风险低。”
“第二,Ciel Media。”
“这家公司以前主攻网剧和综艺衍生微电影,路子比较新,团队年轻化程度高,尤其擅长都市小资题材和快节奏剪辑,在油管和网飞平台上有些点击还不错的作品。估值目标相对低,45亿左右。劣势是缺乏传统电影项目经验,品牌在主流圈认知度几乎为零。但胜在可塑性强。”
“第三,Vizion Pictures。”
“这家算是这里面曾经底子最厚实的。前两年推出过一部文艺向电影拿过几个地方小奖。但创始人健康出了问题需要休养,家里更倾向于尽快变现退出。开价相对实在,50亿上下就能拿下。核心制作力量稳定,但问题是作品调性偏小众,转型需要魄力。”
姜在勋仔细地翻阅着每一份资料。
师娘的评估简洁明了,直击核心。
但他手里有多少?
账户上刨去各种税费和必要开销,存下的现金大约有14亿韩元左右。
再算上刚离巢获得的自由身红利——解约后,未来签新的广告代言,收入构成立刻会发生巨大变化。
没有了大头的经纪公司分成,只有必要的团队运营成本和税,按照他现在的咖位和商业价值估算,签几个新代言捞个10多亿韩元的净入账应该不成问题,而且周期不会太长。
那么……
14亿(现有存款)+ 10亿以上(未来短期待收代言费)+ 30亿(师娘注资)≈ 54亿韩元。
看上去足够覆盖 Ciel Media或 Vizion Pictures的报价?
但账不是这样算的。
现实远比纸上的数字要骨感得多。
收购一家估值 50亿的公司,绝非仅仅付出 50亿韩元就能尘埃落定。
公司本身的估值是基于各种资产、业务、负债的综合评估。
50亿通常指的是股权价值或者企业价值。
收购时还需要考虑债务承担、收购溢价、整合成本与流动资金注入及交易税费及中介费等。
简单来说。
100亿韩元是一家影视公司最基本的生存。
因此。
50亿的巨额缺口横亘在踌躇满志的姜在勋面前。
这钱……
从哪里弄?
找银行贷款?
影视业本身的高风险属性让这个选项无比凶险。
引入其他外部资本?
那就意味着稀释股权和话语权,有违“独立”初衷。
甚至……
师娘的 30亿也是入股投资,需要的是股权回报,而不是单纯的借钱。
窗外璀璨的都市灯火倒映在姜在勋沉思的眼底。
那光芒是诱惑,也是压在肩上的沉甸甸筹码和迷雾重重的未知。
钱。
这个最现实也最冷酷的问题。
第一次在脱离了 SEM的羽翼后,如此赤裸地摊开在他事业的版图上,宣告着——创业不易,生存维艰。
一边是《太阳的后裔》持续高歌猛进。
另一边则是《疯狂动物城》这只来自迪士尼的魅力旋风以打破常规的姿态横扫全球。
影片本身的精良制作和深刻主题自然功不可没。
但一个让人始料未及的“意外”让这部动画在韩国本土的热度达到了沸腾点——姜在勋与裴秀智的韩语配音,获得了堪称压倒性的好评!
“救命!!!姜在勋欧巴求你多多涉猎动漫界好吗!声线苏得我脚软啊啊啊!!!”
“我带着嘲笑的心情进去的,以为会尬死,结果……姜在勋的声音艺术我跪了!尼克那痞帅又带点慵懒的感觉,被他的声线完全拿捏住了,狡猾中透着股奇妙的真诚?救命,我听声音都想rua狐狸!”
“裴秀智的朱迪警官才叫绝!元气满满带着种永不放弃的冲劲,太契合兔子形象了!声音里那种蓬勃的生命力和对梦想的执着,感染力爆炸!和姜在勋的尼克斗嘴时的化学反应……呜呜呜比嗑真人CP还带感!”
“本来带儿子看原声场(儿子点名要),结果出来就买了下一场韩配的票!二刷专注听配音,惊艳到爆炸!感觉尼克和朱迪被注入了新的灵魂!本土化配出这个水准太顶了!”
“年度最佳韩配毫无疑问!这简直就是一次声音演员的封神之战!”
“这才是姜在勋区别于只靠脸的流量地方——无论站在摄影机前还是站在录音棚里,他对角色的钻研、对表演艺术的赤诚都一样让人敬佩!他红不是没道理的!”
“声控福利!耳朵要怀孕了!!”
“……”
社交媒体上关于韩配版的赞誉如浪潮般席卷。
甚至超越了原版配音的评价。
专业的影评人和配音领域的行家们也纷纷下场,罕见地给予几乎一致性的高度评价:
【姜在勋与裴秀智的声音演绎,堪称一次赋予角色全新魅力的‘再创作’!精准把握住了角色的灵魂,其表达力、感染力足以与原版比肩甚至在某些情感细微处显得更加动人!】
【一场声音与角色的完美匹配。尤其姜在勋,将尼克的复杂特质——狡黠中的善良、玩世不恭下的伤痕、以及若有似无的柔情——通过极具层次感的音色变化和节奏掌控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是声音演技教科书级的示范!】
【……】
迪士尼韩国宣传团队立刻紧抓这波天降流量。
安排姜在勋和裴秀智高强度合体营业。
路演的活动现场被热情粉丝和媒体挤得水泄不通。
仿佛整个韩国的声量都集中到了这里只为捕捉姜在勋与裴秀智同框的画面。
聚光灯下。
两人身着电影同款的cos服饰。
应主持人要求,大方还原电影中尼克为朱迪挡雨、朱迪给尼克贴罚单、以及拥抱等经典桥段。
那一刻。
现实与角色的界限在闪光灯的轰炸下变得模糊不清。
终于到了粉丝提问环节。
一个前排激动得声音发紧的女粉丝抽中了机会,目光灼灼地锁定姜在勋:
“在勋欧巴!电影里尼克被朱迪吸引住了,那现实中的秀智欧尼会吸引住你吗?!”
问题尖锐又甜蜜。
场内爆发出巨大的起哄声。
无数道目光瞬间聚焦在姜在勋身上。
镜头更是恨不得怼脸拍摄。
姜在勋听清问题后下意识地扭头看向身旁的裴秀智。
此刻的裴秀智也正抬眸望向他。
几秒充满张力的寂静。
姜在勋转回头面向话筒和台下沸腾的人群。
“官方说法是,他们只是纯洁的朋友关系,互相尊重欣赏的那种~”
“不过嘛……”
“就我个人感受而言……尼克被这样一只像小太阳一样充满活力的小兔子吸引……”
“不是很理所应当的事情吗?”
“哇啊啊啊啊啊——————!!!”
虽然没有正面回答。
但内在的含义不言而喻!
整个活动现场彻底疯了!
粉丝的尖叫声几乎要掀翻屋顶。
裴秀智脸上的笑意瞬间灿烂得像盛开的花,甚至俏皮地歪了下头,对着台下做了个兔子似的“耶”手势。
果不其然。
次日。
网络世界彻底陷入“狐兔”CP(或者说姜在勋X裴秀智CP)的狂欢!
#裴秀智の兔系女友力爆棚!#
#狐尼克撩兔指南#
#姜尼克的声线是艺术品#
#狐兔 CP锁死#
……
相关话题如同病毒般疯狂复制、粘附榜单,热度指数级飙升!
迪士尼团队雇佣的推手乐得合不拢嘴,自发加入狂欢的粉丝更为这场营销推波助澜。
一位名为“鎏年丝水”的技术力Max的粉丝更是连夜爆肝。
以电影中尼克与朱迪从相遇、对峙到并肩作战这些充满张力、火花四溅的动画画面作为主画面。
与此同时。
巧妙地将裴秀智和姜在勋过去在各种发布会、颁奖礼、甚至采访中的同框画面、后台抓拍到的打闹瞬间、对视笑场、以及《制作人》里互动的片段作为副画面或画中画。
配以《疯狂动物城》中欢快的《Try Everything》作为BGM。
一部长达三分半的【狐兔之约·真人版|宿命对视|姜在勋&裴秀智|声临其境·再续前缘】视频诞生了!
电影里尼克痞帅挑眉的镜头,接上发布会上姜在勋对裴秀智挑眉的瞬间;
尼克在车上说“狡猾的兔子”时懒洋洋的声线,背景音正是姜在勋现场回答“不是很理所应当”的原声;
在动画中狐狸兔子并肩奔跑于繁华的动物城丛林大道上,与现实里姜在勋和裴秀智在舞台上并肩前行的画面迭合。
那感觉……
仿佛动画里的角色早已预言了下凡来到人间、找到了宿主。
又像是两人在戏里戏外用不同的方式,演绎着同一份难以言喻的羁绊与情愫。
视频发布的短短几小时内。
点击、转发、点赞、评论指数级爆炸!
“啊啊啊!神剪辑!这同步率无敌了!”
“太绝了我的天!这就是宿命感吗?!”
“求问剪辑大神收徒吗??这技术力跪了!”
“看完剪辑我直接磕晕!他们俩这默契和氛围感!不结婚真的很难收场!”
“救大命了!我嗑的 CP从二次元一路甜到三次元!这是什么神仙联动!”
“我宣布这是2016年最伟大的韩流CP混剪!”
“……”
无数自来水疯狂安利。
“狐兔CP”的狂欢声势一浪高过一浪。
姜在勋与裴秀智在《疯狂动物城》引发的这场前所未有的声效奇观与跨界CP风暴中,成为话题的绝对中心,聚光灯仿佛只为他们而亮。
路演行程排得更密。
所到之处。
皆是山呼海啸。
然而。
就在这万众瞩目的巅峰时刻。
一场震动了整个韩娱圈的“地震”,毫无预警地炸开了——
姜在勋所属的SEM Company突然在其官网发布了一则极其简短却分量惊人的声明:
【公告】
旗下所属艺人演员姜在勋与本社之专属合约已于近期到期。
基于互相尊重及个人职业规划考量,双方经过深入沟通,共同决定不再延续合约关系。
衷心感谢姜在勋在社期间为公司作出的贡献,也祝愿他未来在全新的旅程中,继续闪耀,前程似锦。
……
短短一则官方声明。
瞬间引爆了比“狐兔CP”更为恐怖的讨论风暴!
全网哗然!
那可是姜在勋一飞冲天的起点!
是忠武路大佬黄政民亲手扶持他一路走来的基石!
是签下他时他还只是个名不见经传龙套演员的伯乐公司!
如今。
在姜在勋凭借《太阳的后裔》再掀热潮、《疯狂动物城》韩配版“声音封神”之际——
合约竟然“圆满结束”?
并且没!有!续!约!
社交平台服务器都差点被汹涌的流量挤到瘫痪——
数不清的“#姜在勋离开SEM#”、“#姜在勋解约#”、“#谁将接盘姜在勋#”等词条以火箭速度冲上热搜Top并牢牢霸占。
“什么情况?姜在勋和黄政民师徒反目了?”
“哇!独立宣言啊这是?看来翅膀是真的硬了!”
“正常吧?他现在这身价,还留在小作坊受束缚?”
“SEM怎么会放走他??这简直是在放走一尊会行走的活财神爷!这不可能!”
“肯定是姜在勋不念旧恩想独立!大爆之后开始膨胀了!”
“SEM分成比例肯定有问题!压榨太狠了,换谁都不干!”
“……”
相比于吃瓜群众的激烈议论。
在真正的资本圈和专业经纪人领域,引起的却是另一场汹涌的暗潮。
金主爸爸们眼睛都红了!
这位演员的价值已无需赘述。
更难得的是——
他还年轻!
未来可塑性极高!
只要能把他签进自家公司——
媒体曝光度?顶格!
股东信心?爆棚!
市场估值?飙升!
潜在的合作资源?源源不断!
光是想象那份可以预期的巨大收益,就足以让无数人呼吸急促、心跳过速!
然而。
狂喜之下。
冷静的决策者们也迅速陷入了巨大疑虑和隐忧之中。
这样一颗正值巅峰的“摇钱树”,SEM怎么会舍得放走?
真的是“经过诚挚且良好的沟通”、“圆满结束”?
谁信谁傻!
业内普遍流传着两个截然不同的版本:
版本一:
姜在勋飘了,翅膀硬了要单飞。
这种可能性,对于经纪公司而言反而是更容易操作和接受的诱惑。
无非就是钱的问题!
你 SEM给的条件满足不了这位新晋顶流?
OK!我们来!
分成比例?
可以谈!哪怕比8:2都没问题!
签约金?
开!
开到让你无法拒绝的价都没问题!
说白了。
能用钱和资源解决的,在这些资本大鳄眼中都不是问题。
版本二:
黄政民“剥削”太狠,压得弟子忍无可忍才另寻出路。
这个版本就极其棘手了。
黄政民是谁?
忠武路屹立不倒的常青树!
人脉深厚、票房保证、能量巨大!
在电影圈拥有着举足轻重的话语权。
甚至一些大型影视投资方在选角时都会听取他的意见。
若是这样一个大佬级人物,如果因为姜在勋的离开而恼羞成怒……后果不堪设想!
业内有个不成文的“潜规则”:
不要轻易得罪真正的顶级大佬。
尤其像黄政民这种根基深厚、影响力深入骨髓的老牌影帝。
万一他真的对姜在勋心生不满,私下里表达一些“不太看好”或者“需要慎用”的暗示……
那姜在勋未来的电影之路,可能会突然出现很多无形的“阻碍墙”——
优秀的电影剧本会“巧合”地绕开他,某些重要角色的竞争也会变得异常艰难,一些优质的商业资源可能会莫名其妙地“流走”。
一句话:
大佬要真想封杀某个演员,即使不明说,圈子里自然有人“心领神会”。
这个风险……
是那些觊觎姜在勋的经纪公司不得不反复权衡的。
签下他。
可能得到一块巨大的、闪耀的金字招牌。
但与此同时。
也可能意味着……要准备接手一颗烫手的山芋。
一时间,山雨欲来风满楼。
金大元的手机从官宣那天起就没消停过。
每一通电话不出三句,话题必然转向两个致命性问题:
“解约的具体原因?真的是平和分手吗?”(翻译:是和平分手还是内部撕破脸了?有没有黄政民这条暗雷?)
“黄政民前辈那边……现在是什么态度?”(翻译:大佬有没有放话?会不会迁怒合作方?会不会暗中使绊子?)
不仅是金大元的电话被打爆。
姜在勋身边那几位红颜,也难以幸免地被这风暴波及。
作为与他关系匪浅的圈内人。
她们也或多或少成为了侧面打探的“情报点”或“压力传导站”。
资本世界的本质便是如此现实。
哪怕光芒万丈如姜在勋。
一旦触及到潜在的风险博弈和山头问题,所有的垂涎都会裹上厚厚的犹豫铠甲。
不过。
正所谓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
有左顾右盼、权衡利弊、生怕踩雷的谨慎派。
自然也有信奉富贵险中求、提着麻袋直接莽的“勇士”。
李秉宪不知动用了什么渠道绕过了层层中间人,直接拿到了姜在勋本人的私人电话号码。
一个电话,单刀直入。
没有任何寒暄和场面话:
“我是李秉宪。”
“来我BH娱乐。”
“三年之内送你上青龙影帝!”
“……”
李秉宪并非虚言。
在捧人方面,他的手腕和战绩有目共睹。
况且。
韩影历史也证明,“影帝影后”在 30岁前拿下并非遥不可及的神话——
李政宰凭借《日出城市》,26岁初登青龙影帝宝座;
刘亚仁在《思悼》中光芒万丈,于 29岁提名并最终摘得影帝。
女演员就更多了。
全度妍、孙艺珍、全智贤、韩孝周等。
有这些实打实的“前车之鉴”铺就的登天之路。
李秉宪画下的这张“三年影帝”大饼,对于正处在事业冲击巅峰期、证明自己不仅仅是票房和商业价值的姜在勋来说……
诱惑力。
堪称致命。
然而。
姜在勋听完李秉宪那番霸气侧漏、又精准踩点的“影帝蓝图”攻势。
脸上却没有表露丝毫激动、犹豫或受宠若惊。
只是做了一个让黄政民夫妇都笑出来的动作——
默默地把外放通话中的手机推到了桌子对面的黄政民面前。
黄政民见状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靠近手机:
“哎一古,我们秉宪呐~”
“这眼光……啧啧,还是那么毒!这出手……(笑出声)也还是快得让旁人追不上啊!”
“……”
电话那头。
陷入了一片死一般的沉寂。
可以想象。
李秉宪那张一贯运筹帷幄、少有失态的脸上,此刻该是如何的错愕和飞速运转。
片刻后。
手机外放传来他哭笑不得的声音:
“……黄政民?呀!”
“你!你这家伙!我说你怎么可能那么轻易地、那么……平和地放走这棵、咳!”
李秉宪硬生生把“摇钱树”三个字咽了回去,换了种说法:
“——这么有潜力的好苗子!”
“搞了半天是自导自演了一出好戏啊?!”
“套路!都是套路!!!”
“我要实名举报你老黄!浪费公共情绪资源!搅动市场风云!制造虚假恐慌!”
“哈哈哈哈哈哈!!!”
黄政民再也忍不住,爆发出一阵酣畅淋漓的大笑。
金美惠抿着嘴忍俊不禁。
姜在勋也低下头,肩膀可疑地抽动了几下。
李秉宪不满被耍了一番,故意提高音量,显然是说给姜在勋听的:
“BH娱乐的大门随时为你敞开,刚才的条件不变,你好好考虑!跟着你老师是学本事,来我这里是打江山!性质不一样!”
“……”
电话挂断。
包间里还回荡着黄政民愉悦的笑声和李秉宪那句不甘心的“大门随时敞开”。
正戏结束。
接下来就是更关键的实质性推进。
师娘金美惠则优雅地拿起平板电脑,指尖轻点,调出几份早已准备好的资料。
“目前市面上符合我们需求、有收购意向或可操作空间的中型影视制作公司,筛选下来有三家值得重点跟进。”
“第一,Muse Production。”
“这家公司你熟。做过《检察官外传》的联合承制,公司规模适中,制作经验在类型片上还算扎实,尤其是在犯罪动作和黑色幽默领域有一定心得。短板在于缺乏原创剧本能力和稳定的头部导演资源,长期靠接各大厂分包的活维生。体量估值在 55-60亿韩元区间。优势是团队磨合度不错,接盘后基础运行风险低。”
“第二,Ciel Media。”
“这家公司以前主攻网剧和综艺衍生微电影,路子比较新,团队年轻化程度高,尤其擅长都市小资题材和快节奏剪辑,在油管和网飞平台上有些点击还不错的作品。估值目标相对低,45亿左右。劣势是缺乏传统电影项目经验,品牌在主流圈认知度几乎为零。但胜在可塑性强。”
“第三,Vizion Pictures。”
“这家算是这里面曾经底子最厚实的。前两年推出过一部文艺向电影拿过几个地方小奖。但创始人健康出了问题需要休养,家里更倾向于尽快变现退出。开价相对实在,50亿上下就能拿下。核心制作力量稳定,但问题是作品调性偏小众,转型需要魄力。”
姜在勋仔细地翻阅着每一份资料。
师娘的评估简洁明了,直击核心。
但他手里有多少?
账户上刨去各种税费和必要开销,存下的现金大约有14亿韩元左右。
再算上刚离巢获得的自由身红利——解约后,未来签新的广告代言,收入构成立刻会发生巨大变化。
没有了大头的经纪公司分成,只有必要的团队运营成本和税,按照他现在的咖位和商业价值估算,签几个新代言捞个10多亿韩元的净入账应该不成问题,而且周期不会太长。
那么……
14亿(现有存款)+ 10亿以上(未来短期待收代言费)+ 30亿(师娘注资)≈ 54亿韩元。
看上去足够覆盖 Ciel Media或 Vizion Pictures的报价?
但账不是这样算的。
现实远比纸上的数字要骨感得多。
收购一家估值 50亿的公司,绝非仅仅付出 50亿韩元就能尘埃落定。
公司本身的估值是基于各种资产、业务、负债的综合评估。
50亿通常指的是股权价值或者企业价值。
收购时还需要考虑债务承担、收购溢价、整合成本与流动资金注入及交易税费及中介费等。
简单来说。
100亿韩元是一家影视公司最基本的生存。
因此。
50亿的巨额缺口横亘在踌躇满志的姜在勋面前。
这钱……
从哪里弄?
找银行贷款?
影视业本身的高风险属性让这个选项无比凶险。
引入其他外部资本?
那就意味着稀释股权和话语权,有违“独立”初衷。
甚至……
师娘的 30亿也是入股投资,需要的是股权回报,而不是单纯的借钱。
窗外璀璨的都市灯火倒映在姜在勋沉思的眼底。
那光芒是诱惑,也是压在肩上的沉甸甸筹码和迷雾重重的未知。
钱。
这个最现实也最冷酷的问题。
第一次在脱离了 SEM的羽翼后,如此赤裸地摊开在他事业的版图上,宣告着——创业不易,生存维艰。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半岛:从龙套到忠武路影帝,半岛:从龙套到忠武路影帝最新章节,半岛:从龙套到忠武路影帝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半岛:从龙套到忠武路影帝,半岛:从龙套到忠武路影帝最新章节,半岛:从龙套到忠武路影帝 圣墟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