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克·卡西迪警监一直等到了深夜。
明天准备拿给局长先生的报告都写完了,电话依旧没有响起。
他把报告检查一遍后装进文件包里,盯着电话看了一会儿,抓起听筒拨通了第七分局的号码。
电话很快被值班警员接听。
弗兰克·卡西迪警监态度温和,先表明身份:
“我是总部刑事调查科的弗兰克·卡西迪。”
然后公事公办地请值班警员帮忙转达:
“局长先生需要多尔蒂副警监明天上午来总部一趟。”
弗兰克·卡西迪警监没说局长先生要找多尔蒂副警监干什么。
值班警员也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他只是下意识地觉得这可能是个重要的事情,询问弗兰克·卡西迪警监是否需要现在就通知多尔蒂副警监。
弗兰克·卡西迪警监没有给出明确答复,他只是提醒值班警员,现在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多了。
值班警员向弗兰克·卡西迪警监道谢,结束通话后把这件事记在了本子上,一直到第二天上午才向多尔蒂副警监汇报。
多尔蒂副警监得到消息后,立刻想到了FBI的案子。
他追问局长先生找他的目的。
但弗兰克·卡西迪警监昨晚没说,值班警员也不敢问。
除了局长先生上午要见多尔蒂副警监之外,值班警员什么都不知道。
多尔蒂副警监忙放下手中的工作,驱车往总部赶。
抵达总部后,多尔蒂副警监直奔弗兰克·卡西迪警监的办公室。
弗兰克·卡西迪警监正在里面等着他。
两人见面,先互相盯着对方看了数秒。
弗兰克·卡西迪警监指了指椅子,请多尔蒂副警监坐下。
他看了看时间,拿出一个文件夹递过去:
“局长先生要求我们向他就与FBI合作一事进行工作汇报。”
“我们还有二十分钟时间做准备。”
“这是待会儿要交给局长先生的报告,你先看一下。”
“你对这个案子的了解比我多,哪些地方与事实不相符,现在就告诉我,我们抓紧时间修改。”
多尔蒂副警监努力让自己表现镇定。
他接过文件夹,为自己辩解着:
“我也是昨晚才得到的消息。”
“他们前天晚上在河边抓到的犯人,据说正好赶上……”
弗兰克·卡西迪警监摆摆手,打断多尔蒂副警监的话。
他把文件夹推到多尔蒂副警监面前,加重语气:
“我们的时间不多。”
多尔蒂副警监看了看弗兰克·卡西迪警监,拿起文件打开,快速浏览。
报告不长,很快就能看完。
弗兰克·卡西迪警监问他:
“跟你了解到的情况有哪些出入?”
多尔蒂副警监看向弗兰克·卡西迪警监:
“协作邀请函是跨部门合作必不可少的程序性文件。”
“向申请协作的部门索要协作邀请函,是局里明确规定的程序。”
“而且当时案件调查才刚刚开始,时间也不紧迫,我认为要求提供协作邀请函是很有必要,且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
“拿到协作邀请函后,我们立刻派遣了两名警员配合FBI工作,并为他们提供了一批内勤警员,帮忙查阅档案。”
“我们的风化组也为他们提供了不小的帮助,风化组派遣了一名熟悉街头的警员,跟随FBI一同到街上走访调查。”
“后续确定死者身份时,风化组也提供了不小的助力。”
“只是后来FBI的调查重心转向了亚历山大市,那里是亚历山大市警察局的辖区,我们第七分局能提供的帮助实在有限。”
“事实证明FBI的调查方向无比正确,犯人的确是亚历山大市人。”
弗兰克·卡西迪警监与他对视着,心想,最好待会儿见到局长先生时你也这么说。
他点点头,问多尔蒂副警监:
“好,还有吗?我指的是案件调查的具体情况。”
多尔蒂副警监整理了一下思路:
“前天晚上差点儿被犯人杀死的姑娘,她叫‘金丝雀’。”
“她是个妓女,在一个叫‘蚂蚁’马里诺的皮条客手下工作,昨晚他俩正好被关在羁押室。”
“据他俩所说,犯人在第7街选中的‘金丝雀’,当时FBI的人就跟在后面。”
“犯人带着‘金丝雀’往河边去,FBI的人也一路跟到了河边。”
“这是马里诺亲眼所见。”
“还有……”
多尔蒂副警监补充了几个细节,弗兰克·卡西迪警监态度缓和下来,对报告进行了补充修正。
二十分钟很快过去,两人去向局长先生做汇报。
警察局局长查尔斯·V·莫雷,今年刚刚48岁,正处于年富力强的阶段。
他身材高大,面容严肃,梳着短发偏分,穿一套深色西装,剪裁得体,领带打得工整严实,看上去更像是一位严厉的CEO或高级政府官员,而非传统警察。
查尔斯·V·莫雷并非警察世家出身,早年当过足球教练,后来加入FBI,后来进入警察局,一路干到局长的位置。
莫雷局长以作风强硬著称,上任后极力推动与FBI的合作关系,使得两家执法机构几乎亲如一家。
这么做不仅仅是因为警察局与FBI总部同处一座城市,还因为其早年的FBI工作经历。
他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向胡佛局长表达敬意,坦言其在FBI工作的那段时间,从胡佛局长身上学到了很多。
莫雷局长并不仅仅是说说,其对纪律的痴迷,对警察局的管理风格,简直与胡佛局长如出一辙。
弗兰克·卡西迪警监花了近半个小时的时间,向莫雷局长讲述过去几天发生的事情。
没有进行一丝一毫的美化或修饰。
这让一旁的多尔蒂副警监有些不安。
汇报结束,莫雷局长放下报告,询问多尔蒂副警监,是不是他向FBI索要的协作邀请函。
多尔蒂副警监硬着头皮应‘是’,并想要解释。
但莫雷局长并不想听他解释。
他指指多尔蒂副警监,又指指弗兰克·卡西迪警监,直接下达命令:
“你跟他交接一下工作,下个星期一之前来总部档案室报道,档案室那边去年就在申请,要几个有经验的内勤警员。”
多尔蒂副警监脸涨得通红,想要辩解,但对上莫雷局长那双锐利的眼睛,辩解的话立刻咽了回去,只能不甘不愿地点头应下。
莫雷局长对他这副做派并不满意,直接问多尔蒂副警监:
“你是不愿意去档案室吗?”
他指指窗户外面:
“你也可以现在就交出你的警徽,从这里滚出去!”
多尔蒂副警监脖子都红了,很可能全身都红了。
他大声回答:
“没有,sir!”
“我对这份调任很满意!sir!”
莫雷局长盯着他又看了一会儿,这才点点头,又看向弗兰克·卡西迪:
“你去第七分局,接替他的位置。”
“第七分局连续好几年结案率垫底,我希望你过去以后,能给第七分局带来不一样的变化。”
他与弗兰克·卡西迪对视着:
“如果对这份调任不满意,现在就提出来。”
“档案室那边缺人手呢!”
弗兰克·卡西迪副警监早有心理准备,认真地摇了摇头:
“没有不满意,sir!”
“我缺乏一线工作经验,这是一次很好的机会。”
莫雷局长对他的回答很满意,冲两人挥挥手,把人赶了出去。
他拿着报告又看了一会儿,才拨通罗森主管的电话。
电话很快被接听。
莫雷局长发出爽朗的笑声:
“亚历克斯,好久没在牌桌上见到过你了,这个周末……”
…………
华盛顿特区Q街4132号公寓。
胡佛局长正在翻看报纸。
《政府雇员通讯安全与监督法案》通过尚不足一个星期,围绕法案所展开的讨论依旧占据各大报纸头版。
只有昨天因为阵亡将士纪念日的特殊原因,有关法案的讨论被挪到了次版。
头版让给了杰克总统跟他主持的纪念仪式。
阵亡将士纪念日一过,头版立刻恢复成对法案的讨论。
法案的支持者跟反对者们已经度过了讲道理,试图说服对方的阶段,正式进入骂战阶段。
支持者大骂反对者是叛国贼,反对者讥讽支持者干脆选个皇帝出来。
胡佛局长一目十行,快速浏览完文章,翻到了次版。
这几日的报纸版面很固定。
头版是《政府雇员通讯安全与监督法案》,次版则是杰克总统提出的阿波罗计划。
5月25日,杰克总统在‘关于国家紧急需要的特别咨文’中提到:
“我认为,我们这个国家应该致力于在这个十年结束之前,实现将人类送上月球并使其安全返回地球的目标。”
正式确立了阿波罗计划。
从4月12日的苏联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再到4月17日的灾难性军事行动,艾美莉卡人经历了令他们心惊肉跳的一个月。
五月,终于迎来好消息。
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对杰克总统提出了批评。
批评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一是阿波罗计划成本与优先级争议。
反对者认为阿波罗计划耗资巨大,很可能会拖垮艾美莉卡的经济,带着艾美莉卡坠入深渊。
二是阿波罗计划的科学价值。
相当一部分科学界人士,包括一些顶尖物理学家和诺贝尔奖得主,都认为载人登月的科学回报与成本不成比例。
他们主张发展无人探测器,认为这样效率更高、更便宜。
他们认为,把一个人送上月球更多是出于政治和象征意义,而非纯粹的科学研究。
三是技术的可行性。
不少人认为以当下艾美莉卡把人送上天都费劲的技术,根本不可能实现登月返回,这简直是科幻故事。
许多科幻故事都不敢这么写呢。
四是政治动机。
一些反对者认为,阿波罗计划纯粹就是杰克总统为了转移人们对4·17行动失败的注意力而采取的政治噱头,是一个代价高昂的面子工程。
阿波罗计划无论在影响力,讨论度还是全民参与性方面,都超过了一份只针对政府雇员的通讯安全法案。
然而《政府雇员通讯安全与监督法案》始终牢牢占据报纸头版。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三方彼此心知肚明。
胡佛局长津津有味地翻看着各报纸的头版跟次版,并时不时跟托尔森分享哪篇‘小作文’写出了新意。
报纸上的报道很克制,并未涉及到胡佛局长本人。
当然,也没涉及到西奥多。
所有报道只是就事论事,即便互相谩骂攻击,也是攻击了反对者与支持者,跟胡佛局长无关。
托尔森把被翻乱的报纸整理好,看向胡佛局长:
“查尔斯·V·莫雷把弗兰克·卡西迪警监踢到第七分局去当副警监了。”
“原来的多尔蒂副警监被降职调任到他们总部的档案室管理档案去了。”
胡佛局长‘哼’了一声:
“查尔斯·莫雷动作一向很快。”
托尔森附和:
“他是昨天下午参加完纪念仪式回到总部才知道的,今天上午就处理完了。”
胡佛局长想了想,问托尔森:
“亚历克斯·罗森跟他说的?”
托尔森点点头:
“西奥多他们30日晚上抓到了凶手,第二天下午提审了犯人,拿到了犯人的认罪口供。”
“亚历克斯·罗森了解过后打给了查尔斯·V·莫雷。”
“听说他气坏了,差点儿把弗兰克·卡西迪也踢去档案室。”
胡佛局长笑了笑,心情不错。
托尔森迟疑了一下,打开文件包,从里面拿出一份申请递给胡佛局长。
胡佛局长不明所以,看向托尔森。
托尔森组织了一下语言:
“亚历克斯·罗森今天给我的,说是西奥多交上去的报告。”
胡佛局长有些好奇,戴上眼镜,将折成三迭的信纸展开,发现拿倒了,又转过来:
“他又报告什么了?”
托尔森沉默片刻:
“飞机。”
胡佛局长疑惑地看他:
“什么?”
托尔森神色古怪:
“他想申请一架飞机供他们的小组通勤使用。”
“西奥多认为很快全国各地都会有案子送到他手上,他们需要一架飞机。”
胡佛局长怀疑老伙计在跟自己开玩笑。
他仔细盯着托尔森看,没发现对方在笑,又开始怀疑自己听错了。
托尔森对此早有预料,把报告翻到第二页,指给胡佛局长看。
胡佛局长重重地‘哼’了一声:
“你去问问他,‘空军一号’要不要?”
明天准备拿给局长先生的报告都写完了,电话依旧没有响起。
他把报告检查一遍后装进文件包里,盯着电话看了一会儿,抓起听筒拨通了第七分局的号码。
电话很快被值班警员接听。
弗兰克·卡西迪警监态度温和,先表明身份:
“我是总部刑事调查科的弗兰克·卡西迪。”
然后公事公办地请值班警员帮忙转达:
“局长先生需要多尔蒂副警监明天上午来总部一趟。”
弗兰克·卡西迪警监没说局长先生要找多尔蒂副警监干什么。
值班警员也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他只是下意识地觉得这可能是个重要的事情,询问弗兰克·卡西迪警监是否需要现在就通知多尔蒂副警监。
弗兰克·卡西迪警监没有给出明确答复,他只是提醒值班警员,现在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多了。
值班警员向弗兰克·卡西迪警监道谢,结束通话后把这件事记在了本子上,一直到第二天上午才向多尔蒂副警监汇报。
多尔蒂副警监得到消息后,立刻想到了FBI的案子。
他追问局长先生找他的目的。
但弗兰克·卡西迪警监昨晚没说,值班警员也不敢问。
除了局长先生上午要见多尔蒂副警监之外,值班警员什么都不知道。
多尔蒂副警监忙放下手中的工作,驱车往总部赶。
抵达总部后,多尔蒂副警监直奔弗兰克·卡西迪警监的办公室。
弗兰克·卡西迪警监正在里面等着他。
两人见面,先互相盯着对方看了数秒。
弗兰克·卡西迪警监指了指椅子,请多尔蒂副警监坐下。
他看了看时间,拿出一个文件夹递过去:
“局长先生要求我们向他就与FBI合作一事进行工作汇报。”
“我们还有二十分钟时间做准备。”
“这是待会儿要交给局长先生的报告,你先看一下。”
“你对这个案子的了解比我多,哪些地方与事实不相符,现在就告诉我,我们抓紧时间修改。”
多尔蒂副警监努力让自己表现镇定。
他接过文件夹,为自己辩解着:
“我也是昨晚才得到的消息。”
“他们前天晚上在河边抓到的犯人,据说正好赶上……”
弗兰克·卡西迪警监摆摆手,打断多尔蒂副警监的话。
他把文件夹推到多尔蒂副警监面前,加重语气:
“我们的时间不多。”
多尔蒂副警监看了看弗兰克·卡西迪警监,拿起文件打开,快速浏览。
报告不长,很快就能看完。
弗兰克·卡西迪警监问他:
“跟你了解到的情况有哪些出入?”
多尔蒂副警监看向弗兰克·卡西迪警监:
“协作邀请函是跨部门合作必不可少的程序性文件。”
“向申请协作的部门索要协作邀请函,是局里明确规定的程序。”
“而且当时案件调查才刚刚开始,时间也不紧迫,我认为要求提供协作邀请函是很有必要,且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
“拿到协作邀请函后,我们立刻派遣了两名警员配合FBI工作,并为他们提供了一批内勤警员,帮忙查阅档案。”
“我们的风化组也为他们提供了不小的帮助,风化组派遣了一名熟悉街头的警员,跟随FBI一同到街上走访调查。”
“后续确定死者身份时,风化组也提供了不小的助力。”
“只是后来FBI的调查重心转向了亚历山大市,那里是亚历山大市警察局的辖区,我们第七分局能提供的帮助实在有限。”
“事实证明FBI的调查方向无比正确,犯人的确是亚历山大市人。”
弗兰克·卡西迪警监与他对视着,心想,最好待会儿见到局长先生时你也这么说。
他点点头,问多尔蒂副警监:
“好,还有吗?我指的是案件调查的具体情况。”
多尔蒂副警监整理了一下思路:
“前天晚上差点儿被犯人杀死的姑娘,她叫‘金丝雀’。”
“她是个妓女,在一个叫‘蚂蚁’马里诺的皮条客手下工作,昨晚他俩正好被关在羁押室。”
“据他俩所说,犯人在第7街选中的‘金丝雀’,当时FBI的人就跟在后面。”
“犯人带着‘金丝雀’往河边去,FBI的人也一路跟到了河边。”
“这是马里诺亲眼所见。”
“还有……”
多尔蒂副警监补充了几个细节,弗兰克·卡西迪警监态度缓和下来,对报告进行了补充修正。
二十分钟很快过去,两人去向局长先生做汇报。
警察局局长查尔斯·V·莫雷,今年刚刚48岁,正处于年富力强的阶段。
他身材高大,面容严肃,梳着短发偏分,穿一套深色西装,剪裁得体,领带打得工整严实,看上去更像是一位严厉的CEO或高级政府官员,而非传统警察。
查尔斯·V·莫雷并非警察世家出身,早年当过足球教练,后来加入FBI,后来进入警察局,一路干到局长的位置。
莫雷局长以作风强硬著称,上任后极力推动与FBI的合作关系,使得两家执法机构几乎亲如一家。
这么做不仅仅是因为警察局与FBI总部同处一座城市,还因为其早年的FBI工作经历。
他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向胡佛局长表达敬意,坦言其在FBI工作的那段时间,从胡佛局长身上学到了很多。
莫雷局长并不仅仅是说说,其对纪律的痴迷,对警察局的管理风格,简直与胡佛局长如出一辙。
弗兰克·卡西迪警监花了近半个小时的时间,向莫雷局长讲述过去几天发生的事情。
没有进行一丝一毫的美化或修饰。
这让一旁的多尔蒂副警监有些不安。
汇报结束,莫雷局长放下报告,询问多尔蒂副警监,是不是他向FBI索要的协作邀请函。
多尔蒂副警监硬着头皮应‘是’,并想要解释。
但莫雷局长并不想听他解释。
他指指多尔蒂副警监,又指指弗兰克·卡西迪警监,直接下达命令:
“你跟他交接一下工作,下个星期一之前来总部档案室报道,档案室那边去年就在申请,要几个有经验的内勤警员。”
多尔蒂副警监脸涨得通红,想要辩解,但对上莫雷局长那双锐利的眼睛,辩解的话立刻咽了回去,只能不甘不愿地点头应下。
莫雷局长对他这副做派并不满意,直接问多尔蒂副警监:
“你是不愿意去档案室吗?”
他指指窗户外面:
“你也可以现在就交出你的警徽,从这里滚出去!”
多尔蒂副警监脖子都红了,很可能全身都红了。
他大声回答:
“没有,sir!”
“我对这份调任很满意!sir!”
莫雷局长盯着他又看了一会儿,这才点点头,又看向弗兰克·卡西迪:
“你去第七分局,接替他的位置。”
“第七分局连续好几年结案率垫底,我希望你过去以后,能给第七分局带来不一样的变化。”
他与弗兰克·卡西迪对视着:
“如果对这份调任不满意,现在就提出来。”
“档案室那边缺人手呢!”
弗兰克·卡西迪副警监早有心理准备,认真地摇了摇头:
“没有不满意,sir!”
“我缺乏一线工作经验,这是一次很好的机会。”
莫雷局长对他的回答很满意,冲两人挥挥手,把人赶了出去。
他拿着报告又看了一会儿,才拨通罗森主管的电话。
电话很快被接听。
莫雷局长发出爽朗的笑声:
“亚历克斯,好久没在牌桌上见到过你了,这个周末……”
…………
华盛顿特区Q街4132号公寓。
胡佛局长正在翻看报纸。
《政府雇员通讯安全与监督法案》通过尚不足一个星期,围绕法案所展开的讨论依旧占据各大报纸头版。
只有昨天因为阵亡将士纪念日的特殊原因,有关法案的讨论被挪到了次版。
头版让给了杰克总统跟他主持的纪念仪式。
阵亡将士纪念日一过,头版立刻恢复成对法案的讨论。
法案的支持者跟反对者们已经度过了讲道理,试图说服对方的阶段,正式进入骂战阶段。
支持者大骂反对者是叛国贼,反对者讥讽支持者干脆选个皇帝出来。
胡佛局长一目十行,快速浏览完文章,翻到了次版。
这几日的报纸版面很固定。
头版是《政府雇员通讯安全与监督法案》,次版则是杰克总统提出的阿波罗计划。
5月25日,杰克总统在‘关于国家紧急需要的特别咨文’中提到:
“我认为,我们这个国家应该致力于在这个十年结束之前,实现将人类送上月球并使其安全返回地球的目标。”
正式确立了阿波罗计划。
从4月12日的苏联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再到4月17日的灾难性军事行动,艾美莉卡人经历了令他们心惊肉跳的一个月。
五月,终于迎来好消息。
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对杰克总统提出了批评。
批评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一是阿波罗计划成本与优先级争议。
反对者认为阿波罗计划耗资巨大,很可能会拖垮艾美莉卡的经济,带着艾美莉卡坠入深渊。
二是阿波罗计划的科学价值。
相当一部分科学界人士,包括一些顶尖物理学家和诺贝尔奖得主,都认为载人登月的科学回报与成本不成比例。
他们主张发展无人探测器,认为这样效率更高、更便宜。
他们认为,把一个人送上月球更多是出于政治和象征意义,而非纯粹的科学研究。
三是技术的可行性。
不少人认为以当下艾美莉卡把人送上天都费劲的技术,根本不可能实现登月返回,这简直是科幻故事。
许多科幻故事都不敢这么写呢。
四是政治动机。
一些反对者认为,阿波罗计划纯粹就是杰克总统为了转移人们对4·17行动失败的注意力而采取的政治噱头,是一个代价高昂的面子工程。
阿波罗计划无论在影响力,讨论度还是全民参与性方面,都超过了一份只针对政府雇员的通讯安全法案。
然而《政府雇员通讯安全与监督法案》始终牢牢占据报纸头版。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三方彼此心知肚明。
胡佛局长津津有味地翻看着各报纸的头版跟次版,并时不时跟托尔森分享哪篇‘小作文’写出了新意。
报纸上的报道很克制,并未涉及到胡佛局长本人。
当然,也没涉及到西奥多。
所有报道只是就事论事,即便互相谩骂攻击,也是攻击了反对者与支持者,跟胡佛局长无关。
托尔森把被翻乱的报纸整理好,看向胡佛局长:
“查尔斯·V·莫雷把弗兰克·卡西迪警监踢到第七分局去当副警监了。”
“原来的多尔蒂副警监被降职调任到他们总部的档案室管理档案去了。”
胡佛局长‘哼’了一声:
“查尔斯·莫雷动作一向很快。”
托尔森附和:
“他是昨天下午参加完纪念仪式回到总部才知道的,今天上午就处理完了。”
胡佛局长想了想,问托尔森:
“亚历克斯·罗森跟他说的?”
托尔森点点头:
“西奥多他们30日晚上抓到了凶手,第二天下午提审了犯人,拿到了犯人的认罪口供。”
“亚历克斯·罗森了解过后打给了查尔斯·V·莫雷。”
“听说他气坏了,差点儿把弗兰克·卡西迪也踢去档案室。”
胡佛局长笑了笑,心情不错。
托尔森迟疑了一下,打开文件包,从里面拿出一份申请递给胡佛局长。
胡佛局长不明所以,看向托尔森。
托尔森组织了一下语言:
“亚历克斯·罗森今天给我的,说是西奥多交上去的报告。”
胡佛局长有些好奇,戴上眼镜,将折成三迭的信纸展开,发现拿倒了,又转过来:
“他又报告什么了?”
托尔森沉默片刻:
“飞机。”
胡佛局长疑惑地看他:
“什么?”
托尔森神色古怪:
“他想申请一架飞机供他们的小组通勤使用。”
“西奥多认为很快全国各地都会有案子送到他手上,他们需要一架飞机。”
胡佛局长怀疑老伙计在跟自己开玩笑。
他仔细盯着托尔森看,没发现对方在笑,又开始怀疑自己听错了。
托尔森对此早有预料,把报告翻到第二页,指给胡佛局长看。
胡佛局长重重地‘哼’了一声:
“你去问问他,‘空军一号’要不要?”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1960:我叔叔是FBI局长,1960:我叔叔是FBI局长最新章节,1960:我叔叔是FBI局长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1960:我叔叔是FBI局长,1960:我叔叔是FBI局长最新章节,1960:我叔叔是FBI局长 圣墟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