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人的悠闲生活 第一百八十八章 难题

小说:秦人的悠闲生活 作者:张九文 更新时间:2025-08-15 23:20:42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考场内,安静到只有外界偶尔吹过的风声。

  考场正在考试的人年轻的才刚到十九岁,年迈的也有四五十岁的人。

  有人正在书写着却紧张得汗水直流,其中许多题确实是他们没有见过,事关一统与裂土称王的对立,还有有关治理国家的话语,甚至有官吏反秦之后该如何处罚。

  第一场考试给了所有人一个下马威,这一场……没有考数术,也没有考天文,而是考为人观念。

  能答完这场考试的人多数也都是拥护始皇帝以及大秦的吧。

  从早晨一直到下午时分,已有人陆陆续续走出考场,娄敬写完了今天的考试,也是感觉后襟被汗水打湿了一大片。

  娄敬对身边的矩道:“你的陈平大哥真的没有来考试。”

  矩回道:“陈平大哥还在边关为章邯将军出谋划策。”

  当初在河西走廊,陈平与娄敬多数时候都是谁也瞧不上谁的。

  正想着,有人快步走来,行礼道:“可是娄敬先生当面?”

  人到中年的娄敬见到来人,迟疑道:“正是,敢问……”

  对方拿出一卷书信,行礼道:“我从三川郡来,我们家的家主张负想请先生将这卷书信交给陈平。”

  矩上前道:“陈平大哥在河西走廊。”

  “我家主人说来,往后陈平与我三川郡张家的婚事就此罢了,从此和离。”

  那家仆又道:“家主是这么说的。”

  虽说娄敬和陈平不对付,但娄敬多少也知道陈平的事,当初那张负不嫌弃陈平一无所有,将女儿嫁给了陈平。

  如今陈平虽说依旧是一无所有,可他已在河西走廊的大军之中,将来就算是不能为吏,也会有功劳的,再不济章邯将军也会给他十余亩田地。

  娄敬觉得这不像是张负会做出的举动。

  接过对方的书信,娄敬打开书信,看着上面的字迹当即就明白了,张负愿意将女儿嫁给陈平,可张负的女儿不这么想。

  接过书信,娄敬道:“书信我收下了,但以后我会代陈平亲自过问张负的。”

  闻言,这个家仆慌乱地离开了。

  矩好奇问道:“没想到陈平大哥竟然遇到这样的人家。”

  娄敬拍了拍他的后背道:“你放心。”

  矩道:“如何放心?”

  “呵呵……”娄敬轻笑一声,道:“这断不是张负所为,这么多年张负还一直让人给陈平钱财,让陈平在章邯大将军麾下好好当个谋士,你觉得张负会放弃支持多年的陈平?”

  矩沉默不语。

  娄敬又道:“你不用担心,陈平是什么样的人,有的是办法讨回来脸面。”

  矩重重点头,“陈平大哥是何等人物,那些西域人被陈平大哥卖了,还要一边帮着数钱,就没见过有人不被陈平算计的,除了章邯将军。”

  直到一声钟响,考试终于结束了。

  就算是没写完的人,也都被赶了出来了。

  韩信早早就出来了,他正站在不远处,吃着一碗热乎的面,看着被赶出来的人们。

  这碗面是一个女子给他的,这个女子也是从淮阴来的,今天他才知道原来她也来到了关中。

  韩信端着碗吃着面,面带笑容地看着那些被狼狈赶出来的人。

  而站在韩信身边的女子也面带笑容。

  转头,韩信看向她道:“你怎么来关中了?”

  她道:“家里的田被淹坏了,好多人都来了关中,父亲想让弟弟来关中读书,就举家搬来了,就住在华阴县。”

  韩信笑着用筷子指了指自己,道:“我住在潼关城。”

  见韩信吃完了,她就从对方的手中夺了碗,快步往华阴县跑去。

  韩信看着这个跑远的女子,站在夕阳下傻笑着,虽不善言辞,也不知道该如何讲话,但明白对方的意思。

  嘴里还嚼着刚送入口中的面条,韩信想了又想,关中真是个好地方,一个很幸福的地方。

  今天的考试结束了,可以休息一天,明天还有一场考试。

  回潼关的学子三三两两走着,都在说着今天的考试。

  这场考试应该是不难的,难的是有没有勇气写下来的答案。

  而且考试完大家都是按了手印写下名字的。

  将来翻旧账,你的试卷肯定会被秦廷拿出来,因此你要反秦最好不要去写答案,早点去反秦,哪怕是你真要反秦,真在试卷上写了反秦的言论,最好现在就去投河自尽,否则秦军会抓了你,严刑拷打审问你的同伙。

  三三两两的学子中,多数人都在说着这些事。

  这也不是什么秘密,自秦灭六国之后,反秦的人一直都有。

  韩信回到了潼关城,黄昏时分的潼关城是最热闹的,因为这个时候孩子们结束了一天的课,他们跑出学舍,有的三五成群回家的,还有的就在城外玩闹着。

  韩信坐在河边,看着跳入河中的孩子,正在河中抓鱼,还有老人家坐在河边说着话。

  再抬头看去,远处的农户正在挑着两担淤泥,铺在田地里准备在秋季种一些绿草。

  以前韩信只在淮阴县,也听说过西域人,没想到渭南郡的人们会说起西域人的事。

  韩信带着好奇的神情凑上前,听着他们讲述,自章邯将军拿下了河西走廊之后,秦军就开始与西域人有往来了。

  驻守在河西走廊的秦军带来了很多金子与玉璧,听说都是西域人进献的。

  菠菜就是一种适合在秋天吃的蔬菜,潼关也种有菠菜,这种蔬菜就是西域人进献的,也不知原来产自何处。

  “这些蔬菜是要种在上林苑的。”

  “怎么还来潼关种?”

  “咸阳来的人说种在上林苑又没人,就让人种在潼关,说是要多种些,在渭北也种了不少。”

  又有人道:“菜嘛,总是要有人吃的。”

  韩信坐在一旁点着头,觉得很有道理。

  一群老人家说多了,眼看天色也该入夜,就离开了此地。

  外面的村子也升起了炊烟。

  正在河边玩闹的孩子,被大人们领了回去。

  韩信依旧坐在河边,看着田地里的风光,也不知道下一次要考什么,只能等着了。

  入秋之后的夜里,气温就开始转凉,韩信想着等考试结束了,要是能为吏则好,考不好就入军中,总不会白来一趟。

  夜风吹着,觉得有了凉意的韩信回到了潼关城的住处,点亮油灯后继续看着书。

  翌日,韩信早早睡醒,就先回到书库当值。

  昨天是让别人来这里代为当值的,韩信没有钱,他不能放弃这个能让他看书与吃饭的地方。

  但长久之计,还是先要将考试考过去。

  这一次的考试中,韩信觉得题目很简单,那些题目根本不像是考验一个人本领,更像是一场问话。

  只要好好回答,应该都能够考过。

  韩信又在书库坐了一天,今天往来书库中的学子都在谈及考试的内容。

  等到了午时,食肆就会将饭食送来,今天吃的都是一些蔬菜,几乎没有肉。

  送饭的伙计面带歉意地笑着道:“那些孩子太能吃了,每年几百头羊都不够他们吃的,肉被吃完了,留下来的就剩这些菜了。”

  韩信点着头,一碗面一碗菜对来说也很好了。

  而后伙计提着食盒给下一个人送去。

  这不是区别对待,而是潼关的规矩,所有的吃食都是先给潼关的夫子与学子供应,而后才是潼关的县吏与官兵,最后才是他们这些杂役。

  韩信也是杂役,不过他比寻常杂役好一些,能够坐在书库中,整理书籍。

  不像李左车,他说不定在潼关城做着最苦最累的活。

  要维持一座几十万人生活的城池,需要很多杂役,每天来潼关城杂役数不胜数,就这样也满足不了一座城的所需。

  韩信又想到了粮食的问题,他很想去咸阳看看。

  看看咸阳城的粮食是怎么调度,是如何让潼关城的这么多人都能吃饱。

  今天过去之后,到了第二天,今天要进行第二场考试了。

  在秦军的安排下,一队队参加考试的人有序前往考场。

  韩信与往常一样跟着队伍。

  依旧没有人敢说话,甚至放轻了脚步声。

  考场外有人报名,按照报到的名字依次进入考场中,而后会有秦军带着你坐在座位上。

  众人依次落座,而在四周巡视的秦军比之上一场更多了。

  待卷子发下来,与上一次的卷子一样,卷子依旧三尺有余,也是二十道题目。

  这一次的题目与上一次不一样了,这一次考的是地理。

  涉及中原的江河湖泊与山川走势,甚至涉及耕种与气候。

  毫无疑问,今天的题目是很难的,难到有些难以置信,很多人坐在考场内不停擦着汗水。

  楚地的水患如何治理,涿县或南方的水患成因,洛水的治理方法。

  已有人开始执笔开始书写了,还有人提着笔,不知该如何书写,有的人握笔良久,没有写下一个字,却又擦了擦手心的汗水,继续握笔想着。

  直到黄昏时分,有人信心满满地搁下笔,有人一个字未写,有人只是零星写了一些,神情十分懊恼。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秦人的悠闲生活,秦人的悠闲生活最新章节,秦人的悠闲生活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