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顺着他的目光看去,见到了一片片的营帐,以及黑色的秦军旗帜,还有往来不息的秦军。
这就是蒙恬大将军贺兰山大营。
乌氏倮道:“公子扶苏让蒙恬大将军在此地扎营,就是为了继续北伐。”
韩信问道:“还要接着北伐吗?”
乌氏倮笑着道:“你难道不觉得吗?”
韩信沉默着没有说话,他当然知道公子扶苏还有北伐之心,冒顿不除北方难安。
只因冒顿的威胁太大了,在北方不能让骁勇的敌人久居。
乌氏倮看向远方就要落下的夕阳,道:“回去吧。”
回去时,马儿走得并不快,乌氏倮道:“这天山的战马能够跑得更快,今天不过是小试一番,匈奴人了解战马胜于了解自己,你要知道马力的极限,就要驱马去更遥远的地方,只有了解匈奴人的习性才能与匈奴人作战,这很重要。”
韩信认真地听着记下了这些话。
两人回到了牧场,喝着奶茶吃着羊肉。
天亮的时候,乌氏倮就带着他的仆人离开了,他要再去西域,询问匈奴人与月氏人如今的情形。
送别这个人之后,韩信才想起来当初冒顿杀了在马鬃山祭祀的月氏王,现在的月氏与匈奴人也有大仇。
养马不是放羊,放羊简单,可养战马没这么容易。
韩信再一次翻身上马,这一次他带上了弓矢与佩剑,策马朝着北方而去。
这一次,韩信越过了贺兰山的大营,从午时一直跑到了夜里,也不知道跑了多久,直到夜风越来越冷。
夜里只是小憩了片刻,韩信接着策马而行。
终于韩信在一片牧场上发现了一个部落。
只是远远看着没有冒进,这个部落的匈奴人正在宰杀着羊群,他们的孩子正在打架,他们的妇人正在河边洗着羊皮。
终于,有个男子注意到停在远处的一人一骑。
见对方穿着黑色的甲胄,那匈奴人大声呼喝着,有战马追了过来。
韩信深吸了一口气,让战马掉头往回跑,这一次战马尽可能跑得更快,后方甚至有箭矢的破空声传来。
再回头看去,对方只有三骑匈奴人正在追赶。
双方保持一段距离,看来匈奴人并不一定能追上来,眼看着对方与自己的距离越来越远。
也不知道韩信哪里来的勇气,多半是因为还年轻,才有这么大的胆子,他大声道:“让你们匈奴跑得最快的战马来追我!”
那三骑匈奴人没有继续追了,而韩信骑着战马早就跑向夕阳的方向,越过一个高坡之后就看不到了。
回到牧场之后,韩信用了饭就在帐篷中书写着。
今夜的风很大,牛皮缝制而成的帐篷好几次都像是要被掀翻,韩信书写着他近来的感悟,以及他对骑兵,战马,匈奴人的理解。
韩信觉得草原上战马能够日行上千里,追逐战全靠马力决出胜负,因此对于匈奴人而言,战马极其重要。
对付匈奴人的骑兵不需要太多,只需要快。
而通过与乌氏倮的谈话,韩信深知冒顿是如何在一夜之间灭了东胡的王庭以及奇袭马鬃山。
并且月氏王的人头确实成了冒顿的酒器,冒顿正在用它喝酒。
为此,韩信写了一卷新的养马之策。
虽说他还不知道要怎么打匈奴人,但他知道如果需要打匈奴人,需要有什么样的战马。
翌日,韩信就让人将这卷书信送去咸阳。
从云中郡到咸阳接住弛道最多五天就快将信送到丞相府。
再有五天,就可以送到与云中郡。
只是这卷书信送去之后,韩信等了十天没有得到回信。
之后,韩信又等了五天,依旧没回信。
清闲着的时候,韩信又开始了他无人问津的养马生活,以及重复每天要做的事,这种闲散的牧马生活也回到了接连半个月见不到别的活人的季节。
倒是妻子已有了身孕,让平静的生活多了一些波澜。
草原上不比关中,韩信希望自己的妻子能够在关中将孩子生下来。
为此,韩信又写了一封书信先去了贺兰山大营,而后让人将书信送去咸阳。
原以为这封书信到了咸阳可能也会和上一次一样没有消息,毕竟上一次的书信也没有消息。
但这一次,只是第七天,就有一队人来到了自己的牧场。
来人是个妇人,她是上郡人,先是问了一些话,又诊脉之后,对韩信道:“夫人的身体很好,如今看来已有三个月身孕。”
闻言,韩信还有些紧张。
妇人又道:“夫人怀着身孕不能远行,最好留在此地,往后每隔一个月我都会来,如果就要生产我会在此地留半个月照顾,若有意外,可来上郡的郡守府,日夜都在。”
韩信连连谢过,送别这位老妇人。
看着妻子神色多了几分忧心也有几分喜色。
而韩信则挠着头,他很疑惑,为何马政的事公子迟迟不给回应,还是说他先前写的马政之策有问题?
韩信回忆着先前所写的马政之策,秦律信奉在其位谋其政,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若让公子看出来他养马不专业,实在是愧对公子。
如今公子不仅不责难他的马政之策不好,还派人来照拂妻子,这让韩信心中对公子越加愧疚。
有这么一位公子,这个大秦真的很好。
先让妻子早早休息,韩信拿着手中的书继续苦读了起来。
始皇帝三十六年夏,七月。
一支月氏人派出了兵马去奇袭漠北的单于王庭。
月氏人想要讨回月氏王的人头,可那人头已成了冒顿把玩在手中的酒器,这如何不令月氏人咬牙切齿。
冒顿甚至扬言,要把月氏王的子侄人头也做成他的酒器。
河西走廊的武威县,身为县丞的娄敬听到这个消息,骂道:“这个冒顿……当真是狂妄至极。”
陈平悠闲地喝着葡萄酒,道:“近来这酒酸了不少。”
“是吗?”矩也尝了尝,道:“陈平大哥,这不酸呀。”
陈平道:“你喝过几次葡萄酿?”
矩挠着头,憨憨地笑着道:“我就喝过三次,没有陈平大哥喝得多。”
陈平又看了眼娄敬,道:“喝酒啊。”
娄敬视酒水如同生死大敌,道:“我在当值,不能饮酒,我若饮酒会被军法处置,陈平……你就让我多活几年。”
陈平醉醺醺地道:“我还是更欣赏,你当初骂我贱人的样子。”
这就是蒙恬大将军贺兰山大营。
乌氏倮道:“公子扶苏让蒙恬大将军在此地扎营,就是为了继续北伐。”
韩信问道:“还要接着北伐吗?”
乌氏倮笑着道:“你难道不觉得吗?”
韩信沉默着没有说话,他当然知道公子扶苏还有北伐之心,冒顿不除北方难安。
只因冒顿的威胁太大了,在北方不能让骁勇的敌人久居。
乌氏倮看向远方就要落下的夕阳,道:“回去吧。”
回去时,马儿走得并不快,乌氏倮道:“这天山的战马能够跑得更快,今天不过是小试一番,匈奴人了解战马胜于了解自己,你要知道马力的极限,就要驱马去更遥远的地方,只有了解匈奴人的习性才能与匈奴人作战,这很重要。”
韩信认真地听着记下了这些话。
两人回到了牧场,喝着奶茶吃着羊肉。
天亮的时候,乌氏倮就带着他的仆人离开了,他要再去西域,询问匈奴人与月氏人如今的情形。
送别这个人之后,韩信才想起来当初冒顿杀了在马鬃山祭祀的月氏王,现在的月氏与匈奴人也有大仇。
养马不是放羊,放羊简单,可养战马没这么容易。
韩信再一次翻身上马,这一次他带上了弓矢与佩剑,策马朝着北方而去。
这一次,韩信越过了贺兰山的大营,从午时一直跑到了夜里,也不知道跑了多久,直到夜风越来越冷。
夜里只是小憩了片刻,韩信接着策马而行。
终于韩信在一片牧场上发现了一个部落。
只是远远看着没有冒进,这个部落的匈奴人正在宰杀着羊群,他们的孩子正在打架,他们的妇人正在河边洗着羊皮。
终于,有个男子注意到停在远处的一人一骑。
见对方穿着黑色的甲胄,那匈奴人大声呼喝着,有战马追了过来。
韩信深吸了一口气,让战马掉头往回跑,这一次战马尽可能跑得更快,后方甚至有箭矢的破空声传来。
再回头看去,对方只有三骑匈奴人正在追赶。
双方保持一段距离,看来匈奴人并不一定能追上来,眼看着对方与自己的距离越来越远。
也不知道韩信哪里来的勇气,多半是因为还年轻,才有这么大的胆子,他大声道:“让你们匈奴跑得最快的战马来追我!”
那三骑匈奴人没有继续追了,而韩信骑着战马早就跑向夕阳的方向,越过一个高坡之后就看不到了。
回到牧场之后,韩信用了饭就在帐篷中书写着。
今夜的风很大,牛皮缝制而成的帐篷好几次都像是要被掀翻,韩信书写着他近来的感悟,以及他对骑兵,战马,匈奴人的理解。
韩信觉得草原上战马能够日行上千里,追逐战全靠马力决出胜负,因此对于匈奴人而言,战马极其重要。
对付匈奴人的骑兵不需要太多,只需要快。
而通过与乌氏倮的谈话,韩信深知冒顿是如何在一夜之间灭了东胡的王庭以及奇袭马鬃山。
并且月氏王的人头确实成了冒顿的酒器,冒顿正在用它喝酒。
为此,韩信写了一卷新的养马之策。
虽说他还不知道要怎么打匈奴人,但他知道如果需要打匈奴人,需要有什么样的战马。
翌日,韩信就让人将这卷书信送去咸阳。
从云中郡到咸阳接住弛道最多五天就快将信送到丞相府。
再有五天,就可以送到与云中郡。
只是这卷书信送去之后,韩信等了十天没有得到回信。
之后,韩信又等了五天,依旧没回信。
清闲着的时候,韩信又开始了他无人问津的养马生活,以及重复每天要做的事,这种闲散的牧马生活也回到了接连半个月见不到别的活人的季节。
倒是妻子已有了身孕,让平静的生活多了一些波澜。
草原上不比关中,韩信希望自己的妻子能够在关中将孩子生下来。
为此,韩信又写了一封书信先去了贺兰山大营,而后让人将书信送去咸阳。
原以为这封书信到了咸阳可能也会和上一次一样没有消息,毕竟上一次的书信也没有消息。
但这一次,只是第七天,就有一队人来到了自己的牧场。
来人是个妇人,她是上郡人,先是问了一些话,又诊脉之后,对韩信道:“夫人的身体很好,如今看来已有三个月身孕。”
闻言,韩信还有些紧张。
妇人又道:“夫人怀着身孕不能远行,最好留在此地,往后每隔一个月我都会来,如果就要生产我会在此地留半个月照顾,若有意外,可来上郡的郡守府,日夜都在。”
韩信连连谢过,送别这位老妇人。
看着妻子神色多了几分忧心也有几分喜色。
而韩信则挠着头,他很疑惑,为何马政的事公子迟迟不给回应,还是说他先前写的马政之策有问题?
韩信回忆着先前所写的马政之策,秦律信奉在其位谋其政,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若让公子看出来他养马不专业,实在是愧对公子。
如今公子不仅不责难他的马政之策不好,还派人来照拂妻子,这让韩信心中对公子越加愧疚。
有这么一位公子,这个大秦真的很好。
先让妻子早早休息,韩信拿着手中的书继续苦读了起来。
始皇帝三十六年夏,七月。
一支月氏人派出了兵马去奇袭漠北的单于王庭。
月氏人想要讨回月氏王的人头,可那人头已成了冒顿把玩在手中的酒器,这如何不令月氏人咬牙切齿。
冒顿甚至扬言,要把月氏王的子侄人头也做成他的酒器。
河西走廊的武威县,身为县丞的娄敬听到这个消息,骂道:“这个冒顿……当真是狂妄至极。”
陈平悠闲地喝着葡萄酒,道:“近来这酒酸了不少。”
“是吗?”矩也尝了尝,道:“陈平大哥,这不酸呀。”
陈平道:“你喝过几次葡萄酿?”
矩挠着头,憨憨地笑着道:“我就喝过三次,没有陈平大哥喝得多。”
陈平又看了眼娄敬,道:“喝酒啊。”
娄敬视酒水如同生死大敌,道:“我在当值,不能饮酒,我若饮酒会被军法处置,陈平……你就让我多活几年。”
陈平醉醺醺地道:“我还是更欣赏,你当初骂我贱人的样子。”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秦人的悠闲生活,秦人的悠闲生活最新章节,秦人的悠闲生活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秦人的悠闲生活,秦人的悠闲生活最新章节,秦人的悠闲生活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