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鞅跟商君的对话,沈楠并不知详情。

  但能够肯定是法家已是彻底落入商君的掌握之中。

  沈楠亦是顺势册封商鞅为刑部尚书,取代法鞅这尊镇守帝都数百年的法家之人,而后伴随着这个消息的传出,所有人皆知晓大奉变天的日子已是不远。

  “儒家有王阳明,法家如今又有这尊商鞅。”

  “再加上兵家的白起,道家的清微道长....”

  “陛下已是真正的大势已成!”

  “泰山压顶,不容动摇!”

  无论是王圣,还是泷师在得知消息后,皆是感慨而沉默。

  儒家此前所想要做的一些小动作也在这一刻彻底为之停歇下来。

  他们原本还想要以地方势力抗衡陛下。

  可如今在陛下将麾下版图彻底打造成功后,他们已是没有了任何的希望。

  如今只希望能够维持原本的格局就行。

  这也是他们唯一的愿望。

  至于说佛门这边就更加的低调,莫说是白起斩杀了一尊法圣,更是收拢丰州佛兵,就算是陛下要将云州的营卫裁撤,只怕佛门也不敢有所动作。

  最起码在这段时间。

  他们必然是要避开锋芒。

  地方豪强世家亦是不留余地的支持南疆平乱。

  .........

  也就在这般沉默而平静的氛围之中。

  三日之后。

  商鞅便已将律法修订成功。

  沈楠看着面前厚厚的律法卷宗,他随意翻看了几眼,便能看出商鞅的想法。

  正如同商鞅前几日在林苑所言。

  他所制定的律法便是以严苛律法来压制儒家官员以及地方世家。

  不同于大奉以往的法家之人动辄就是什么遵循祖制之类的话语。

  商鞅的行事要霸道许多,亦是更加的肆意。

  所谓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

  只要适合目前的律法,便应该树立起来,礼法亦是要遵循如今的格局。

  无不可更变之法!

  这就是商鞅的主张。

  而在这般主张之下,所制定出来的律法,也是极为夸张的。

  第一条变法就是限定了儒家之人不可一地为官超过十载,亦不可在朝超过百年,往后复起亦是不可为官,并且限制儒家不能以举荐的方式推行圣贤!

  这就极大的压制了儒家的势力。

  正如同南疆府君姚志明、川州府君柳絮,他们皆是在一州之地担任府君数十载,其拥有的威望跟势力自然是毋庸置疑,而在他们下面,那一个个官员已是皆扎根地方数十载,这些皆是大奉贪腐的祸端之一。

  在最初的时候,这些官员或许还是战战兢兢,可在常年掌权之后。

  他们又如何能不升腾出贪婪之心!

  而举荐圣贤就更不用多说,泷师、王圣就是最好的两个例子。

  明明这两尊儒家十二境的亚圣已是离开庙堂百年。

  可只是一句话,就轻而易举的回归庙堂。

  亦是高居内阁之中,这又是何等道理?!

  除却这个变法之外,商鞅已是提出了科举制度、考勤制度。

  这些约束、限制儒家官员的律法。

  而在有关儒家的变法结束之后,则是关于佛门以及地方势力的种种律法。

  比如说商税法、度牒制度。

  仅仅只是商税法便有足足十九条来限制世家的发展,度牒法之类限制佛门的律法亦是有足足十八条,每一条都是极为精准的压制佛门的信徒数量、寺庙数量!

  “这便是变法....”

  沈楠眯起眼,就算他也没想到商鞅做法会这般霸道。

  若是这些律法宣布下去,只怕儒家跟佛门会立刻炸锅!

  甚至就连地方世家都要为之惶恐不安,对商鞅的怨愤亦是达到极致。

  毕竟就商税法已是极为夸张。

  可以说一旦商税法普及开来,世家地方豪强的收入将立刻降低百分之六十以上,甚至他们原本的势力也必会受到极大的打击!

  只是看这些变法,沈楠也算理解为何商鞅最终会落得那般下场。

  所谓的变法从来不是单纯的军功制,或是是什么简单的一条律法。

  而是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

  更是覆盖整个王朝的全面变法!

  商鞅沉声说道:“这些变法亦是有法鞅的功劳,他此前本就是一直在琢磨如何让大奉变得更加强盛,只是很多律法不敢轻易实施,也无法实施。”

  可不是不敢么。

  这些律法一旦发布出去,大奉如何,沈楠如何,暂且不知。

  但制定律法的法家之人必将成为众人怨愤的对象。

  莫说法鞅是什么十二境的法家亚圣,就算他是十三境的法家圣人,只怕也难以压制住局面。

  甚至整个法家都将面临巨大的打击。

  而且最为关键的是,律法的制定是一方面,可如何执行又是另一方面。

  以法鞅难以出帝都的情况,他如何能够执行下去?

  也就是商鞅这尊十四境的法家圣人方才敢这般做,更是因为沈楠如今也有真正压服各方势力的威望,只是就算是沈楠,也有些怀疑这些律法能否彻底执行。

  他看向商鞅:“你打算如何实施变法?”

  商鞅沉声说道:“臣打算先以限制儒家开始执行变法,而后再行压制地方势力、佛门,只不过在此之前,还需首辅阳明先生配合,唯有国子监设立开始,以国子监之人选拔出足够的官吏,再辅以兵家之势,方才能够镇压住局面。”

  在大秦的时候。

  商鞅所做也是如此,他是以军功制为核心,将兵权牢牢的掌控在秦孝公的手中,而后方才一步步的执行变法,而非是上来就直接将整个变法铺开。

  “在臣的心中,大奉变法亦是当以三年为期,彻底完成。”

  “除却兵家、国子监之外,臣亦是打算借助国运、蜀山之势。”

  “在大奉朝着仙朝变革之时,以堂皇正大之势,顺利推行变法。”

  商鞅行事虽是霸道,但也没指望一口气就吃成大胖子。

  而是打算借势而行。

  沈楠闻言便是微微颔首:“便依你之见行事,无论是袁天罡的镇魔司,还是高力士、韩生宣他们所执掌的御马监,皆会听从你的统筹安排,不过兵马方面,暂时还不可妄动,变法推行也当徐徐推进。”

  蛮莽妖族大战威胁尚在,变法自然不可能太过急躁。

  沈楠在兵权方面也还未曾真正将大奉全部的军力掌控。

  还需等幽州九镇,乃至云州、凉州、剑州裁撤整顿之后。

  方才能够有充足的兵力镇压一切。

  商鞅点头:“诺。”

  就算变法暂时无法彻底展开,但是各方的情报收集以及情况了解也需开始逐步进行,他接下来也会有很多事情需要做,更何况还要将法术势彻底笼罩大奉....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玄幻:朕刚登基,让我复国大奉?,玄幻:朕刚登基,让我复国大奉?最新章节,玄幻:朕刚登基,让我复国大奉?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