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蛮莽之战的战绩已是汇总过来。

  其中白起所率领的中军自是功劳最大,其次便是冉闵、拓跋菩萨的所率领的北部、南部军队,这些军队亦是战功煊赫,而在这两个月多的时间,大奉两百万大军的斩首亦达到惊人的两亿三千万,这般数字也将整个蛮莽的泥土都染红。

  沈楠看着面前这般数字亦是有些挑眉:“两亿三千万...”

  “按照此前的封赏,仅只是赏银就在二十亿至三十亿两白银?”

  “其中军职的提拔,也不在少数。”

  “尤其是军职的安排,更是一个麻烦。”

  大奉的军职其实是有些混乱的。

  赤龙十卫、武德司、营卫指挥使、幽州九镇的总兵、镇北王、凉州的总兵、宣国公,这就是大奉军队的官职体系,可以说是根本没有明确的上下级,也就是武德司跟赤龙十卫方才有明确的上下级,不过在沈楠整顿赤龙十卫的时候,武将勋贵所掌握的武德司就已经彻底废掉,而在其他地方,则是只有上级,却无统筹全局的官职。

  比如说各州的营卫,他们皆是受各州总兵、指挥使的命令。

  总兵跟指挥使固然是受兵部、内阁节制,但更多则是自行其事。

  否则的话。

  也不可能出现幽州九镇这种存在。

  而大奉军队官职之所以这般混乱的缘故,其实最大的原因还是儒家对兵家的压制,他们不允许兵家能够出来一个真正统筹大奉兵力的存在,因而哪怕是强如镇北王,也只是拥有幽州的兵权而已,但在大奉覆灭蛮莽之后,这种制度就明显有些问题。

  白起的天下兵马统帅,其实也是沈楠临时加封的。

  大奉立国数百年并未有此职位!

  “将商鞅的变法之策拿来。”

  沈楠说话之时,高力士便命人下去做事。

  商鞅此前献上变法之策的时候,并非只是针对儒家、佛门、宗门这些人,亦是对于大奉的整体都有明确的策略,沈楠也是打算借鉴一二。

  很快。

  高力士便将商鞅的变法之策奉上来。

  而在沈楠细细观看的时候,两只纤细的小手亦是在为他捏肩捶背。

  这是两名安静站在一侧的少女。

  年芳也就十六、十七岁的模样。

  皆是长得极为清秀。

  气质温润乖巧。

  看起来像是以最标准方式培养出来的大家闺秀。

  尤其是两女的相貌竟是一模一样,赫然是一对双胞胎。

  这也是沈楠昨日选秀时。

  选出的两位才人。

  大奉的后宫品级制度其实是有些类似明朝的。

  皇后之下则是皇贵妃、而后是贵妃、妃、嫔,紧接着才是昭仪、婕妤、才人。

  只是并未有更低级的贵人、选侍、淑女。

  景太后所挑选出来的百名秀女皆是优中选优,家世干净、相貌上品,气质、教养亦是皆为上上品,沈楠昨日过去看的时候,也当真是有些挑花眼。

  不过最终还是只选了六人为才人,暂入后宫之中。

  东君、月神两女则是分为——焱妃、月妃。

  目前暂为后宫之首。

  这也就是她们的极限,毕竟无论是东君、还是月神,虽是有秦时明月的加持,但要说册封为贵妃、皇贵妃,却是皆不够格,沈楠也暂时无疑册封之中级别的妃子出来。

  “军阁...”

  沈楠看完后便是微微皱眉。

  商鞅对于军队的改制并不出奇,乃是走的明朝军阁的路子。

  这也是效仿武德司的做法。

  建立一个全新的衙门来节制天下兵力。

  这点其实是跟兵部有些重合的,只是不同于兵部皆为儒家之人。

  内阁、武德司皆是以兵家为主。

  这就导致军、政分离开来,也能让帝王的权势更加强盛集中。

  而以大奉目前的情况。

  沈楠其实用什么策略都是无妨的,毕竟他的能够轻松压制住一切。

  他思索一二:“让商鞅尽快做出有关五军都督府的职位制度出来。”

  五军都督府。

  这就是沈楠打算改革的军职。

  大奉的营卫制度依旧还是要保留下来的,否则军队内部必然是有些混乱的,而在保留营卫制度的情况之下,沈楠则是要设立五军都督,其为——中军、左军、右军、前军、后军,以此来将大奉九州再加上蛮莽新设的三州,划分为五个战区。

  以五军都督府节制天下兵马!

  比如说左军都督府,便是负责南疆、川州的营卫。

  后军都督府则是负责江州、丰州。

  以此类推。

  最终将整个大奉都切割为五块地区。

  沈楠在下达这般命令后,也就立刻说道:“再让王阳明根据蛮莽战役的结果,以此册封出五军都督以及左右都督、各级总兵,论功行赏!”

  “另....”

  “各州府君以及缺失官员也需尽快安排好名单。”

  虽说是让王阳明负责安排名单。

  但实则大奉五军都督府的人员其实是卡死的,白起必为大都督,统帅整个五军都督府,乃至天下兵马,镇北王则是当为右军都督,继续统帅幽州,拓跋菩萨当为中军都督,统帅雍州、丰州、江州,陈芝豹跟冉闵则为前军左右都督,统帅蛮莽新设立的莽州、苍州、蛮州三州之地以及剑州、云州等五州之地!

  韩立志则为左军都督,统帅南疆、川州这块大奉最安全的后方。

  至于说后军都督府所负责的凉州,则是大概率还是交给宣国公。

  整体而言还是跟攻伐蛮莽时候的三路大军安排是相仿的。

  只不过镇北王跟宣国公重新掌权罢了。

  但实则他们也只是名义上的掌权,日后还是要将这些位置交出来的。

  至于说张辽、霍去病、高顺、曹纯、于谦、周林这些人。

  则是因为境界跟威望暂时还不够。

  最多也就是为都督下方的一方将领而已。

  而且沈楠也没打算让他们回大奉后方担任什么,而是打算在接下来征伐妖族,乃至征伐四洲的时候继续历练,今日之所以这般册封,也只是为了册封诸将的时候方便。

  且不提四洲如何。

  大奉当务之急自是要建立龙庭,而在龙庭之前也要有一次册封。

  此次的论功行赏就是册封的前奏。

  根据品级加持国运,将大奉化作仙朝前的运朝!

  以此作为过渡,日后再行真正的封神,立大奉仙朝!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玄幻:朕刚登基,让我复国大奉?,玄幻:朕刚登基,让我复国大奉?最新章节,玄幻:朕刚登基,让我复国大奉?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