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卷毛的档口离开后,陈家志并没有着急回56号。

  卷毛把批发做起来了,陈家志就更想快点做配送,而做配送要讲究的就是品类齐全。

  56号计划是以叶菜为主,如果要加品类,好像又有点冲突。

  但也影响不大,后面可以专门租个档口或者门面分拣包装蔬菜做配送。

  同时配送还得有面包车,城里有些繁华地段会限制货车通行。

  买车不是问题,等陈正旭和李才拿了驾照就可以考虑。

  另外就是货源开拓,也得靠几人去跑,大型批发市场,城市近郊和远郊,乃至更远的地方,最后就是基地的扩张。

  一件件事还不少。

  薛军、李才、陈正旭三人又都是才接触这一行,可能还有很多蔬菜都不认识,更别提如何分辨了。

  但当下都是这样的情况,缺乏相关人才,你想招聘都招聘不到,只能从头来。

  就连陈家志,也需要重新去熟悉一个个品类。

  前世到后面时,他都只专注于几种叶菜了,有很多根茎类、香料类、瓜果类等类别的蔬菜他并不熟悉。

  做专门倒买倒卖的批发生意,他也是第一次,很多事情也得学。

  他最大的优势就是多了一世记忆,以及丰富的种菜经验,可以让他少走很多弯路,甚至抓住一次次重大机遇,实现更快的发展。

  不知不觉间,陈家志在市场里逛完了一圈,市场上的大致情况摸清了。

  只能说不愧是大城市,菜价虽然低,但蔬菜交易量很大,尤其是叶菜。

  也正是叶菜品质最好的季节,又便宜,可能是想弥补夏天被高价菜支配的恐惧,市民的青菜消费需求出现了报复性的反弹。

  市场里人声鼎沸,买菜的,卖菜的,送货的,人流如织。

  忽地,陈家志在56号档口的通道口遇到了老吴,他主动招呼道:“买菜呀,吴老板。”

  老吴注意到是他时,也愣了一瞬,下意识说道:“不买你的菜。”

  似乎是觉得说得不够狠,不够过瘾,老吴又用冰冷的语气说:“我早就说了,老子以后再买你的菜,踏马的就是狗!”

  他一嗓子声音不小,吸引了两三个看戏的人。

  陈家志讶然道:“都过了一个多月了,不用那么狠吧?”

  “我狠?”老吴哼声道:“因为你,老子被客户骂惨了!”

  “……”陈家志说:“总不能我把菜弄得太好,我还有错了哦。”

  “就是你把标准弄太高了!”

  “希望一个月以后你还能这么嘴硬。”

  陈家志也没再多说,走了,上次是断菜有些突然。

  但生意就是生意,每一个做蔬菜生意的人都要有这种觉悟。

  他更愿意相信老吴是爱之深才恨之切,毕竟整个市场像他这么讲信誉、重品质的人很少。

  最起码老吴从他手中买的菜,都全部稳稳交给了下游客户,也帮他获利不少。

  更多的人是逮着老客户坑。

  陈家志问心无愧。

  而且他觉得老吴把话说太狠了,他也提醒了两次,但老吴还是这么嘴硬。

  也不知等寒潮来时,老吴是继续嘴硬,还是以什么样的姿态来向他妥协。

  “还剩多少了?”

  “就剩一点花菜和小白菜了,天亮前应该能卖完。”

  “那我等你们一起回去。”

  到了自家档口后,菜也走得很快,陈家志问了一下,就拉着暂时没事干的三人一起聊了一下。

  “通过第一天的情况,稍微做点调整,以后李才负责守档口卖菜,正旭和薛军去跑采购,嗯,可能还要先帮着送下货,等走上道了,再招个人专门送货。

  有什么想法,你们也可以提?”

  李才率先开口:“我来卖菜感觉还挺合适,就是这账目和钱怎么管,我来管可能不太合适。”

  陈家志沉吟道:“最近这段时间我也会一起来,每天卖的钱我先收回来,采购款后面每个人先预支一笔,后面看情况再调整,最好早点把货源固定下来。”

  很多东西陈家志也没具体实操过,只能慢慢摸索。

  但货源固定他是知道的,就是万恶的赊账源头,先固定拿货,月底再统一结算,然后越拖越久,甚至干脆跑路。

  最好的办法,也是印象最深的,以后人手一个手机,采购员和销售员都是通过手机APP操作,管理漏洞也极小。

  但现在明显不可能。

  很多人连传统的记账都没有,能不能赚钱,能赚多少钱,还在凭记忆,凭感觉。

  “另外,薛军和正旭有空就要多去跑跑,你们两个人分下工吧,一人负责一个区域,每个蔬菜批发市场的旺市都要去看看。

  先跑城里的市场,再跑城郊的菜场,有空我也会开车和你们一起去。”

  薛军和陈正旭都应了下来。

  货源就是要多跑多找,像卷毛,陈家志猜测其就是靠着勤恳一点点跑出来的。

  一个城市那么大,总有些能人。

  在后世,有些配送为了找货源,方圆两百公里的一级农批都是目标范围。

  聊了片刻,陈家志回车上眯了会儿,直到菜卖完才起来算账总结。

  “花菜亏了240元,包菜亏了15元,白菜赚了120元,菜心赚了10元,算下来,一共亏了95元,还好,亏得不多。”

  陈家志挺乐观,但李才挺愧疚,出声提醒。

  “额,陈哥,你还没算油费,我们三的工资,还有你出了车,付了档口租金,自己也跟着跑了一晚上,真要算下来,这一晚上你亏了两三百块。”

  “这么多?!”

  陈正旭也惊讶了,他以前在老家一个月工资才百多块,一晚上亏了他两个月工资!

  “实际亏的只多不少。”

  李才也有点难受,这一晚上亏这么多和他有很大的关系。

  薛军也感慨道:“这做生意还真不容易,一天亏的钱我们都承受不起啊!”

  陈家志却没三人那么在意,拍了拍手,鼓劲道:“嘿,这还才第一天呢,可不能泄气哈,我还指望着你们赚钱呢!”

  “想赚钱有点难啊,小叔。”陈正旭听明白了成本后,有些沮丧的说:“明天我都不知道该买什么菜了。

  感觉两个市场的差价不大,一天的基础成本就得两百块,5分钱的差价至少得卖四千斤菜,很多菜差价还只有两三分钱,甚至更低。”

  李才补充道:“还有可能亏本卖,想赚这钱并不容易。”

  三人是越分析越丧气,感觉这个摊摊都要散伙了一样,陈家志打断道:“看来是到我出手的时候了。

  明天我去买菜,让你们看看能赚钱的采购是什么样的。”

  这话有点装逼的嫌疑,但用来提升士气却刚好合适,三人也多了些期待。

  盘点了今日亏损后,又跟着回家,现在天亮得也晚,在路上找了个车少的路段,陈家志又让两人试了下车。

  从学车上,他也能看出陈正旭更稳重,开得很慢,一点也不急。

  这种性格干采购不容易吃亏,剩下的就看够不够果断。

  到了番禺城区,陈家志就把两人连同自行车一起放下,两人要去学车。

  而他则又开启了摸鱼睡觉的一天。

  一直又到了晚上,车停在了同样的位置。

  “你们两个和我一起去,还是在车里先休息会儿。”

  “一起。”

  两人都没有迟疑。

  夜里的风儿有些喧嚣,早一点时还下了雨,风吹在身上有些湿冷。

  陈家志拿着手电筒,大步流星的走在最前面,雍菜、芋头、萝卜、甘蓝、花菜、辣椒等蔬菜,他都是直接略过。

  一些叶菜类也是手电筒晃一下,可能菜老板刚站起身,人就走了。

  一个不注意,边走边看的李才和陈正旭就落后了一大截。

  又小跑了几步,才在一辆车前追上问价看货的陈家志。

  “菜心多少钱?”

  “5毛2。”

  陈家志把手电筒夹在腋下,然后两只手直接抱起了面上的菜心。

  “哎,靓仔,你别把菜给我弄乱了。”

  “姐,你放心嘛,我专业的,不得给你弄乱。”

  抱起表面一层菜心陈家志还不满足,又直接一搂到底看了看最底下的菜。

  “里面的货也都是一样的哇。”

  “一样的。”

  “我看哈呢。”没等她同意,陈家志就直接拿到车上看了起来。

  “姐,能不能便宜点哦?”

  “你给得到好多嘛?”

  “4毛5行不?”

  “4毛5不敢卖哦。”

  “那姐你说个价啊。”

  “5毛。”

  “听起来好像不是很心动啊,说个心动价嘛,姐,再说一个价嘛,再说一个我说不定就心动了。”

  “那你再说一个嘛。”

  “4毛8行不,四季发财嘛,听起来也好,你要能卖,我就天天来拿来卖嘛。”

  “拿嘛拿嘛。”

  一番友好的砍价,陈家志拿下了第一个三百斤菜心,然后没给钱就让老板送货。

  随即又立马往前走,一边走还一边问李才和陈正旭看懂了什么。

  两人感觉看明白了一些,但又一时半会儿不知如何形容。

  “首先第一条,验货就是要脸皮厚,一筐菜要翻到底,一车菜也要看完,还要看仔细,老采购都有打眼的时候,何况你们。

  再其次,虽然多砍一分都是纯利润,但大家做的都是一分钱的生意,也要学会温柔砍价,砍价不被骂,友好成交。

  最后一条,如果纠结价格,就要看中品质,刚才拿的菜比昨天贵了8分,但都是好菜,看中了就要果断拿。”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1994:菜农逆袭,1994:菜农逆袭最新章节,1994:菜农逆袭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