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有车再三确认,合利农场马上就有菜上市了,还是一天70吨。
如此快的效率让他错愕,随即又是惊喜。
这一千万元真没白投,两个月就开始有收入了。
如果是同兴泰去自建菜场,两个月的时间可能只够租地拿地,而搭上陈家志的顺风车就不一样了。
出菜也不仅意味着合利农场有收入,同兴泰也会有更稳定的货源。
夏有车询问了70吨蔬菜分别有哪些品种,随后才报了个大概数量。
陈家志让夏有车直接和易定干沟通,他只是个传话的。
供港的蔬菜会直接从基地发往香江。
夏有车转头就联系了易定干,得知品种丰富后,更是欣喜若狂。
易定干道:“夏老板,合利农场会保持稳定,品种稳定,供应稳定,品质稳定,就看你能不能保持拿货稳定了。”
夏有车连连说道:“一定,一定,我肯定能长期稳定拿货。”
他知道这是在提醒他上半年同兴泰突然减少从江心菜场拿货的事。
夏有车在心里腹诽,陈家志和易定干都小气,很记仇,一点事到现在都还记得。
最终,夏有车先要了20吨各类蔬菜预热市场。
这就去了合利农场近三分之一的产量。
陈家志也很快知道了这个数字,但没有在意,这在意料之中。
他又和陈正旭、李才讨论了些细节,随后才各自进入了忙碌阶段。
二楼的宿舍已经在转移中,没有陈家志和李秀的住宿,两人便去云杉开了酒店。
徐闻香亲自给两人安排了房间,陈家志告知了他合利农业的近况。
徐闻香的背影一滞,回头道:“陈总的效率还是一如既往地高。”
陈家志道:“那么多钱投进了土地里面,自然要快点有回报。”
徐闻香点了点头,对比了下酒店投资,变得更为沉默,很难想象投资菜场比酒店回本更快。
一个小时后,黄建远也知道了这事,给陈家志打来了恭贺电话。
李秀道:“家志,这些股东感觉还挺好的。”
“能帮他们赚钱,自然笑脸以对。”
陈家志手已经攀上了李秀肩膀,李秀也没有拒绝,两人难得有独处空间。
连着两三天,靠谱鲜生都在做着筹备。
陈家志留在花城配送中心协调调配,每天听着温蓉给新老配送客户打电话。
陈正旭去了各城市筹建配送中心,顺便实地拜访合作的批发商。
李才也在市场宣传新菜上市,策略和一年前陈家志很像,靠刷脸。
如今财神爷的名气也不小,认识的客户也很多。
九月二十九日,风和日丽,合利一场从早上就开始了割菜。
为了保障品质,易定干还特意从江心菜场调了一批收菜工过来采收菜心芥兰。
本地工人则从采收小白菜、上海青、油麦菜、生菜等蔬菜开始。
从收菜伊始,合利一场就引起了众多村民的关注。
除了在菜场干活的,许多生活悠闲的村民也走进了菜场,许多人都是亲眼瞧见了土地在两个月内的变化。
从一开始担心土地被人乱整,到快速种出了菜,许多怀疑也悄然消失。
“老郭,质量一定抓好了。”
易定干不可能一直留在合利一场,只能向郭满仓强调。
郭满仓戴着草帽,笑道:“我宁愿产量低点,也不会让质量出问题。”
望着往其它场远去的易定干,郭满仓心生羡慕其有个好妻弟。
不过要是他处在易定干的位置,可能两三年前就和老板很少来往了。
而易定干从始至终没嫌弃过妻弟,反而始终很看好其未来,换他他肯定做不到。
易定干骑着摩托车到派潭的二场忙了一天。
下午等蔬菜预冷好后,他又检查着蔬菜的装箱打包,确认发出去的货都没问题。
陈家志也在江南市场开箱验货。
要说有多完美肯定没有,但在当下足够用了,只是在陈家志眼里还有进步空间。
两年后等大菜场都聚焦国内的竞争后,这点进步空间的作用很大。
抽查了两箱没问题后,档口也来了生意。
今天档口有些压力,估计陆续会来五十吨菜,但都是叶菜。
靠谱鲜生主打的就是叶菜,像菜心、芥兰,一直长期稳定供应,积累了很多老客户。
经过李才‘刷脸’,回归老客户很是不少,出货速度也一直不慢。
陈家志也一直在档口帮忙,他现在很少参与卖菜,但这项业务能力已经刻在了骨子里,随时都能拿出来。
不过也有改变,相比从前,他比以前更喜欢站在客户角度思考问题。
同时,也没以前卖菜那么干净利落,他现在很喜欢客户聊天。
一晚上,他也都是这么做的,在聊完价格和订单后,他会问一下客户的需求和菜的用途。
分销、零售、配送、自用、菜店……每一种渠道都有自己的经营思路和逻辑。
陈家志也由此来审视公司的经营方式。
对小菜农来说,搏一搏的性价比很高,对大菜场也是如此,博中一次就发财。
但从长远来说,这是不健康的。
前世今生的经验都告诉陈家志,在这一行,稳定才能长久。
只是由于他个人前几年在搏一搏上做得太突出,用单车变摩托都远不足以形容这种突出,最终导致公司风气整体很偏激进。
好在如今随着盘子扩大,由激进转向稳定的步伐在加快。
档口的繁忙从傍晚开始就没停下,走了一批,又来一批,仿佛一直有许多人在涌入批发市场。
陈家志原本想再去配送中心看看,但忙成这样也不好中途离场。
从夕阳西下,到深夜,再到黎明划破天边,这一晚的长跑才结束。
“归零~归零~”
李才不断按着计算器,一个个数字快速相加,得出了最后的结果。
“一共10.16万斤菜,50吨多点,和预计的差不多。”
档口里仍然停着货车,货车上摆放着泡沫箱,但这都是今天要卖的菜。
菜多,即使是中午也会有人留守卖菜,市场大了,什么样的客户都有。
陈家志接过单子看了看,道:“走吧,先回去吃饭,早点休息,还有几天硬仗。”
李秀也没闲着,配送中心这一晚也很忙。
家志说她记性好,很擅长记一些细碎的事,她便留在分拣车间帮忙。
这是一项精细活,分拣数量、订单、配送划分都要求很精准。
数量又多,暂时又只能依赖人力,对体力和精力都是考验。
吃早饭时,李秀向陈家志说起了这一晚上的体验,明明很辛苦,但又很亢奋,看到那一个个订单就仿佛有用不完的劲。
陈家志笑道:“要不要去档口试试,档口卖菜给人的感觉更亢奋。”
李秀眉眼弯了弯,道:“好,晚上我就去档口卖菜。”
吃了早饭,陈家志又和李才到办公室协调今日的发货事宜。
陈正旭已经在准备着了。
相比档口的50吨货,配送中心消化掉的货也不少。
几个合作的蔬菜批发商采购了40吨,配送餐饮业又去掉了20余吨,供港20吨。
这一晚总共卖掉了130吨,合计26万斤,带来27万多元的收入。
货量很多,但给众人一种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体验。
有了充分准备,即使集中上市,也没有形成积压,反而水到渠成完成了销售任务,就像春雨一样舒服。
统计完情况,陈家志说道:“都做得很不错,今天可以让菜场多收菜。
江心菜场、合利菜场、彭村基地地里还积压了很多货。”
陈正旭才和敖德良通完电话,道:“如果放开限制,我估计日产量立马就能提升到160吨以上,甚至200吨。”
日产200吨是预估最大产量。
陈家志道:“按今天情况来看,再加把劲,内地和港澳市场一天销售160吨并不是问题。
至于多的,我们还有出口做补充,出口一两天发一柜货也很轻松。”
顿了顿,陈家志又说:“只要国内市场有需要,出口可以随时让步。”
除了与批发商合作,靠谱鲜生也陆续在各地建立了配送中心或配送站。
凭借免费赠送策略深入终端市场,这个过程虽然缓慢,管理困难,但也能真实增加销量和利润。
商讨了一阵,便把市场情况反馈给了菜场。
随后又是新一天的安排,菜场发货量大幅提升。
敖德良、戚永锋、易定干像是提前就算好了一样,精准狙击国庆行情。
当人们享受着国庆的三天假期时,蔬菜批发市场忙得火热。
从国庆开始到结束,陈家志和李秀都活跃在市场和配送中心。
休息成了奢侈品,汗水和呐喊声才是常态,收获也是喜人的。
增城合利菜场的投产并没有给销售造成丝毫阻碍,即使最高日产量达到200吨时,所有产能仍然消化得平静。
就像一块小石头扔进了湖泊里,只溅起了小小的水花。
也让陈家志看到了内需的潜力,于整个珠三角而言,叶菜市场还很大。
于全国而言,这个市场就更大了。
所以,当刘云帆汇报有东南亚客户想延长付款账期时,陈家志平静的拒绝了。
如此快的效率让他错愕,随即又是惊喜。
这一千万元真没白投,两个月就开始有收入了。
如果是同兴泰去自建菜场,两个月的时间可能只够租地拿地,而搭上陈家志的顺风车就不一样了。
出菜也不仅意味着合利农场有收入,同兴泰也会有更稳定的货源。
夏有车询问了70吨蔬菜分别有哪些品种,随后才报了个大概数量。
陈家志让夏有车直接和易定干沟通,他只是个传话的。
供港的蔬菜会直接从基地发往香江。
夏有车转头就联系了易定干,得知品种丰富后,更是欣喜若狂。
易定干道:“夏老板,合利农场会保持稳定,品种稳定,供应稳定,品质稳定,就看你能不能保持拿货稳定了。”
夏有车连连说道:“一定,一定,我肯定能长期稳定拿货。”
他知道这是在提醒他上半年同兴泰突然减少从江心菜场拿货的事。
夏有车在心里腹诽,陈家志和易定干都小气,很记仇,一点事到现在都还记得。
最终,夏有车先要了20吨各类蔬菜预热市场。
这就去了合利农场近三分之一的产量。
陈家志也很快知道了这个数字,但没有在意,这在意料之中。
他又和陈正旭、李才讨论了些细节,随后才各自进入了忙碌阶段。
二楼的宿舍已经在转移中,没有陈家志和李秀的住宿,两人便去云杉开了酒店。
徐闻香亲自给两人安排了房间,陈家志告知了他合利农业的近况。
徐闻香的背影一滞,回头道:“陈总的效率还是一如既往地高。”
陈家志道:“那么多钱投进了土地里面,自然要快点有回报。”
徐闻香点了点头,对比了下酒店投资,变得更为沉默,很难想象投资菜场比酒店回本更快。
一个小时后,黄建远也知道了这事,给陈家志打来了恭贺电话。
李秀道:“家志,这些股东感觉还挺好的。”
“能帮他们赚钱,自然笑脸以对。”
陈家志手已经攀上了李秀肩膀,李秀也没有拒绝,两人难得有独处空间。
连着两三天,靠谱鲜生都在做着筹备。
陈家志留在花城配送中心协调调配,每天听着温蓉给新老配送客户打电话。
陈正旭去了各城市筹建配送中心,顺便实地拜访合作的批发商。
李才也在市场宣传新菜上市,策略和一年前陈家志很像,靠刷脸。
如今财神爷的名气也不小,认识的客户也很多。
九月二十九日,风和日丽,合利一场从早上就开始了割菜。
为了保障品质,易定干还特意从江心菜场调了一批收菜工过来采收菜心芥兰。
本地工人则从采收小白菜、上海青、油麦菜、生菜等蔬菜开始。
从收菜伊始,合利一场就引起了众多村民的关注。
除了在菜场干活的,许多生活悠闲的村民也走进了菜场,许多人都是亲眼瞧见了土地在两个月内的变化。
从一开始担心土地被人乱整,到快速种出了菜,许多怀疑也悄然消失。
“老郭,质量一定抓好了。”
易定干不可能一直留在合利一场,只能向郭满仓强调。
郭满仓戴着草帽,笑道:“我宁愿产量低点,也不会让质量出问题。”
望着往其它场远去的易定干,郭满仓心生羡慕其有个好妻弟。
不过要是他处在易定干的位置,可能两三年前就和老板很少来往了。
而易定干从始至终没嫌弃过妻弟,反而始终很看好其未来,换他他肯定做不到。
易定干骑着摩托车到派潭的二场忙了一天。
下午等蔬菜预冷好后,他又检查着蔬菜的装箱打包,确认发出去的货都没问题。
陈家志也在江南市场开箱验货。
要说有多完美肯定没有,但在当下足够用了,只是在陈家志眼里还有进步空间。
两年后等大菜场都聚焦国内的竞争后,这点进步空间的作用很大。
抽查了两箱没问题后,档口也来了生意。
今天档口有些压力,估计陆续会来五十吨菜,但都是叶菜。
靠谱鲜生主打的就是叶菜,像菜心、芥兰,一直长期稳定供应,积累了很多老客户。
经过李才‘刷脸’,回归老客户很是不少,出货速度也一直不慢。
陈家志也一直在档口帮忙,他现在很少参与卖菜,但这项业务能力已经刻在了骨子里,随时都能拿出来。
不过也有改变,相比从前,他比以前更喜欢站在客户角度思考问题。
同时,也没以前卖菜那么干净利落,他现在很喜欢客户聊天。
一晚上,他也都是这么做的,在聊完价格和订单后,他会问一下客户的需求和菜的用途。
分销、零售、配送、自用、菜店……每一种渠道都有自己的经营思路和逻辑。
陈家志也由此来审视公司的经营方式。
对小菜农来说,搏一搏的性价比很高,对大菜场也是如此,博中一次就发财。
但从长远来说,这是不健康的。
前世今生的经验都告诉陈家志,在这一行,稳定才能长久。
只是由于他个人前几年在搏一搏上做得太突出,用单车变摩托都远不足以形容这种突出,最终导致公司风气整体很偏激进。
好在如今随着盘子扩大,由激进转向稳定的步伐在加快。
档口的繁忙从傍晚开始就没停下,走了一批,又来一批,仿佛一直有许多人在涌入批发市场。
陈家志原本想再去配送中心看看,但忙成这样也不好中途离场。
从夕阳西下,到深夜,再到黎明划破天边,这一晚的长跑才结束。
“归零~归零~”
李才不断按着计算器,一个个数字快速相加,得出了最后的结果。
“一共10.16万斤菜,50吨多点,和预计的差不多。”
档口里仍然停着货车,货车上摆放着泡沫箱,但这都是今天要卖的菜。
菜多,即使是中午也会有人留守卖菜,市场大了,什么样的客户都有。
陈家志接过单子看了看,道:“走吧,先回去吃饭,早点休息,还有几天硬仗。”
李秀也没闲着,配送中心这一晚也很忙。
家志说她记性好,很擅长记一些细碎的事,她便留在分拣车间帮忙。
这是一项精细活,分拣数量、订单、配送划分都要求很精准。
数量又多,暂时又只能依赖人力,对体力和精力都是考验。
吃早饭时,李秀向陈家志说起了这一晚上的体验,明明很辛苦,但又很亢奋,看到那一个个订单就仿佛有用不完的劲。
陈家志笑道:“要不要去档口试试,档口卖菜给人的感觉更亢奋。”
李秀眉眼弯了弯,道:“好,晚上我就去档口卖菜。”
吃了早饭,陈家志又和李才到办公室协调今日的发货事宜。
陈正旭已经在准备着了。
相比档口的50吨货,配送中心消化掉的货也不少。
几个合作的蔬菜批发商采购了40吨,配送餐饮业又去掉了20余吨,供港20吨。
这一晚总共卖掉了130吨,合计26万斤,带来27万多元的收入。
货量很多,但给众人一种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体验。
有了充分准备,即使集中上市,也没有形成积压,反而水到渠成完成了销售任务,就像春雨一样舒服。
统计完情况,陈家志说道:“都做得很不错,今天可以让菜场多收菜。
江心菜场、合利菜场、彭村基地地里还积压了很多货。”
陈正旭才和敖德良通完电话,道:“如果放开限制,我估计日产量立马就能提升到160吨以上,甚至200吨。”
日产200吨是预估最大产量。
陈家志道:“按今天情况来看,再加把劲,内地和港澳市场一天销售160吨并不是问题。
至于多的,我们还有出口做补充,出口一两天发一柜货也很轻松。”
顿了顿,陈家志又说:“只要国内市场有需要,出口可以随时让步。”
除了与批发商合作,靠谱鲜生也陆续在各地建立了配送中心或配送站。
凭借免费赠送策略深入终端市场,这个过程虽然缓慢,管理困难,但也能真实增加销量和利润。
商讨了一阵,便把市场情况反馈给了菜场。
随后又是新一天的安排,菜场发货量大幅提升。
敖德良、戚永锋、易定干像是提前就算好了一样,精准狙击国庆行情。
当人们享受着国庆的三天假期时,蔬菜批发市场忙得火热。
从国庆开始到结束,陈家志和李秀都活跃在市场和配送中心。
休息成了奢侈品,汗水和呐喊声才是常态,收获也是喜人的。
增城合利菜场的投产并没有给销售造成丝毫阻碍,即使最高日产量达到200吨时,所有产能仍然消化得平静。
就像一块小石头扔进了湖泊里,只溅起了小小的水花。
也让陈家志看到了内需的潜力,于整个珠三角而言,叶菜市场还很大。
于全国而言,这个市场就更大了。
所以,当刘云帆汇报有东南亚客户想延长付款账期时,陈家志平静的拒绝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1994:菜农逆袭,1994:菜农逆袭最新章节,1994:菜农逆袭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1994:菜农逆袭,1994:菜农逆袭最新章节,1994:菜农逆袭 圣墟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