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会回花城的一路上,陈家志都在和薛军聊如何做水果批发生意。

  从事水果批发,必需有市场门店或批发摊点,还要在市场有一定的人脉和经验。

  靠谱鲜生这两年也积攒了不少人脉,薛军在档口呆过一段时间,也不是纯新手,而且陈家志发现薛军还挺有自己的见解。

  当下信息闭塞,尤其水果产区大多在山区,这给了水果批发商很多操作空间。

  薛军谈到了要全面了解每个月各种水果的市场行情,熟悉天气变化趋势,市场进场费,另外还有根据自己货的品质、多少、想要获得多少利润来定价。

  比如在5~6月份,阴雨天气温度较低时,荔枝、桃子、李子、香瓜等货走得快,而在晴天气温高时,西瓜又会成为紧俏货。

  此外,还得熟悉各个产区情况,什么时候上门收购合适,如何收购等等因素都有提及。

  陈家志很惊讶,他大多数时候都是拿薛军当司机和保镖看。

  他思索了片刻,也为薛军的这种变化找到了理由,薛军常常就像一块砖头一样,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

  薛军去调查过增城迟菜心,李才请假去钓鱼时往往也是薛军去顶上,偶尔配送中心忙不过来薛军也同样会去帮忙,还参与了元谋、彭村、繁荣基地的建设……

  “我们现在缺水果货源,但可以参照蔬菜,与产区的水果代办合作,由其从果农手中收购水果,再发货给我们。”

  “其二,还可以专门从大型水果集散地拿货,再到相对小型的水果市场进行批发,也就是二级农批商,这种模式挺适合做精品和进口水果。”

  “还有一种模式则是参考连州的蔬菜合作基地,与农户长期合作,长期包果园,涉及从种植到销售的所有环节……”

  陈家志开着车,薛军仍在侃侃而谈,他这一两年的日子过得很精彩。

  他虽然拿过枪,但家志从来不会拿他当打手看待,什么活他都干过,去过的城市也越来越多。

  一两年的见识和阅历可能超过了过去三十年的积累。

  如果不是知道确实缺人,薛军并不想出来,而是继续跟着家志走南闯北。

  这样的人生比打架斗狠有意思多了。

  陈家志理解到了薛军所说的三种模式,问道:“你想做哪种模式?”

  薛军笑了笑,“我觉得以靠谱鲜生的实力,可以试试最后一种,长期包果园,参与从种植到销售的所有环节。”

  陈家志:“英雄所见略同。”

  这种模式适合有实力的大批发商,陈家志和薛军都认为靠谱鲜生够资格了。

  至于第二种模式,只是二级农批商,靠谱鲜生已经做习惯了一级农批,对二级农批的精细化运营并不怎么擅长,而且体量较小。

  至于另一种与产地代办合作,是未来众多小型果蔬批发商存在最多的模式,体量就更小了。

  而且现在和以后的差异较大,未来交通方便,信息灵通,但竞争也强,风险更大,要想盈利,从收货到卖货都不能出差错,单凭一方运营不了,只能靠合作。

  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信息和交通闭塞,即使诚心想合作,也可能踩坑里。

  没有悬念,陈家志和薛军都选择了长期包果园,要做就做大的。

  理想很美满,尽管现在靠谱鲜生的水果业务还是一无所有,但陈家志和薛军已经聊起了具体的业务开展。

  从增城和茂名的荔枝,到四会的砂糖橘,乃至百色的砂糖橘,还有老家的血橙,安岳的柠檬,泰国的榴莲,乃至更多突然想起的水果……

  陈家志感觉脑海里顿时又多了一座宝库。

  赶在入夜时,陈家志和薛军抵达了靠谱鲜生的办公楼。

  此次出行开的是面包车,装砂糖橘的筐子塞满了后座。

  陈家志摇下车窗,吼了一嗓子,“吃水果了,来两个人帮忙搬一下。”

  听到声音,李才和陈正旭齐刷刷的从办公室里走了出来。

  “买了什么水果回来?”

  “砂糖橘。”薛军先下了车,打开后门,抱了一筐橘子就往里走,“别看这橘子个头小,味道可是好吃得很。”

  李才和陈正旭也跟着来帮忙搬东西,靠谱鲜生可没有领导就不干体力活的规矩,人人手上都有一把力气。

  陈家志也端了一筐进去,对还在干活的分拣工人喊道:“都歇一歇哈,来吃两个水果。”

  当下愿意花钱买水果吃的普通工人并不普遍,像砂糖橘这样略微比较贵的水果尝过的工人就更少了。

  事实上,四会砂糖橘和增城荔枝一样,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创汇农产品。

  砂糖橘在东南亚地区也一直很畅销。

  只是近些年随着市场化改革深入,人民经济条件改善,国内消费才多了起来。

  李秀和陈家英都是第一次吃砂糖橘,轻轻一剥,果肉就露了出来,一两口就没了一个。

  “好甜。”

  “好吃。”

  几乎每个工人都有眼前一亮的感觉,随后跟着又是吃第二个、第三个。

  薛军提醒道:“适量吃哈,吃多了砂糖橘,等会儿撒尿都是橘黄色的。”

  一时又引得众人大笑。

  陈正旭调侃道:“知道的这么清楚,是不是这两天出去,已经经历过了?”

  薛军没有隐瞒,大方承认,又引人发笑,这种略微低俗的话题一向都有市场。

  …

  凌晨三点半。

  听到闹钟的陈家志准时起床,等到云杉酒店楼下时,薛军已经在车上等他了

  陈家志抽出两支烟,道:“精神头不错。”

  薛军单手打着方向盘,说:“生意人嘛,不起早贪黑还怎么赚钱。”

  水果批发市场一天之中的旺季一般从凌晨四点开始。

  两人昨晚就约好了去荔湾区南岸路的南北水果市场转一转。

  南岸路和增搓路交界,所以南北水果批发市场和江南市场距离不算远。

  不过南北市场在城区。

  到了市场附近后,车辆就多了起来,一辆辆解放、东风大货车来往于市场内外。

  陈家志和薛军找了位置把车停好,选择了走进去。

  南北市场占地面积比江南市场略小一点,但它是专业水果批发市场,有水果交易档口250多间。

  陈家志和薛军来这里,除了了解市场,也是为了寻找档口。

  这里每天经营的水果,来自陕西、河北、山东、山西、XJ等省,以及GD省内的高州、茂名、罗岗、梅州等地,同时还经营很多国外进口的水果。

  水果种类让陈家志和薛军看得眼花缭乱,粗略估计就有上百种。

  也正因为种类丰富,水果产地多样,也让档口经营水平参差不齐。

  陈家志和薛军两人从凌晨四点,一直观察到了早上九点,初步给250多间档口划分了类。

  第二天又继续细分,划出了优、良、差三个等级,跟着又去找市场管理方申请转租档口。

  花城南北水果市场在90年代习惯被北方人称为南北大市场。

  一个‘大’字就体现了其地位,是目前珠三角水果交易量仅次于布吉农批的水果批发市场。

  也让其转租费偏贵,一间需要10万元,不过对靠谱鲜生也是毛毛雨。

  陈家志更关注档口的位置,也就是要在有转租想法的档口里尽量找个优质的。

  又一天凌晨,车上。

  陈家志说道:“现在一共有五个档口有转租需求,争取今天就定下来,我跟着要去百色了,后续签合同的事就交给你了。”

  “好,今天应该能定下来。”

  薛军盯着名单上的几间档口,说:“这五家档口里,有三家都是卖苹果的,转租也是迫于无奈。”

  “哦?”

  “我和其中一家老板聊了比较久。”

  薛军指着其中的113号档口,又说:“这位老板叫李深海,原来是陕西的交警,后来下海去甘肃平凉地区做了一年食品调料生意,没亏没赚。

  第二年春天又从云南昆明等地往内地贩运西瓜,结识了几个南方果商,在交谈中得知陕西苹果在花城十分走俏,贩运苹果可以赚大钱。

  刚好下一年陕西苹果大丰收,家乡苹果堆积如山、难以脱销,李深海便找亲朋借款买了辆解放货车,突击收购了5吨苹果,南下花城水果市场,前后不到10天,谁料5吨苹果很快就卖脱销。

  从那之后李深海越做越顺,1994年拿出赚的5万元在南北市场开了档口,去年也做得不错,陕西苹果在南北市场的批发价一度能卖3元/斤。”

  顿了顿,薛军有点惋惜的说道:“但今年陕西大旱,山东苹果又异军突起,陕西果商遭遇了滑铁卢。”

  薛军说的情况和陈家志了解的大致类似,但李深海也隐瞒了一些情况。

  在90年代初,陕西白水、洛川苹果在南方市场红极一时,一度占领了花城、深城、香江市场。

  但陕西苹果在卖得很好的时候,却在包装箱上捣鬼坑人、不履行合同、随意更改标准等,失了信誉和口碑,花城和深城的果商中也盛传西北狼咬人的说法。

  又逢今年大旱,陕西苹果最大的依赖——品质也遭遇了滑铁卢,商品率和质量急跌。

  又刚好被以烟台为首的山东苹果抓住了机会,山东果商直接喊出了‘与陕果竞争,抢占南方市场’的口号。

  李深海作为陕西果商中的后起之秀,深受陕西苹果品质下降之害,但也和其自身的信誉和口碑一般脱不了关系,今年已连续多批苹果烂在手里。

  其转让档口更多是迫于无奈,档口本身没有缺陷,很符合靠谱鲜生的要求。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1994:菜农逆袭,1994:菜农逆袭最新章节,1994:菜农逆袭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