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杨振业听到这话之后,只觉得一股狂喜涌上心头。

  甚至脑海也进入短暂的失神。

  下一刻。

  “咯噔一声!”杨振业手里的手电筒直接从手里脱落,滚落到地面。

  听到声音之后,苏文宸直接朝着杨振业看过去。

  杨振业赶紧弯腰捡起地面的手电筒。

  “主任,不好意思,我刚刚有点激动,手里没没拿稳,您继续安排。”

  苏文宸听到这话,笑了笑。

  “杨书记,这次你可拿稳了啊!”

  随后又继续道。

  “另外他们地区上,这两年内会每年供应三百万斤口粮。”

  “粮食是分批供应的,年前送来一批,夏收送一批,秋收过后送一批,你们公社粮库这边也要尽快规整起来,别到时候粮送过来装不下了。”

  听到这话,杨振业立刻睁大眼睛,有点不敢置信的看着苏文宸。

  “主任,你确定没有没有说错?是三百万斤?”

  说实话,对于杨振业来说,他们公社什么时候存过百万斤以上的粮食?

  就是新粮刚下来的时候,整个公社也没有这个产量啊!

  苏文宸看了对方一眼。

  “杨书记觉得我是在跟你开玩笑?”

  杨振业赶紧摇头解释道。

  “不是,不是,我这不是想着确认一下。”

  “因为以前救济粮最多的一年,拨给我们大队也就才五十万斤而已。”

  不过这时候杨振业也确实,直接就体会到加入农场的好处了。

  上面直接就拨付了三百万斤,最起码这两年内就是地里颗粒无收,社员们也饿不着肚子了。

  果然自己想的是对的,大树底下好乘凉啊,这还没有怎么滴,就比以前强上百倍了。

  苏文宸听到杨振业这话,直接摆了摆手。

  “以前就不用多说了,以后都按照农场的规矩来。”

  “不过,这两天你要把人口,土地,物资的清册,全部都准备好。”

  “估计这两天,县里和地区就会派人过来,别到时候移交的时候有什么差错。”

  “我这边跟县里和地区办理完移交手续,马上要去一趟京市,要去参加部里的一个重要会议。”

  “所以尽量早点办完,我还想着先回岚市一趟呢!”

  苏文宸想着这次去京市既然不能回来过年了,那就干脆带着媳妇去老丈人家过年吧!

  毕竟都结婚了,总是得上一次门探探老丈人虚实。

  杨振业听到这话,直接说道。

  “主任,公社这边早就准备好了,我前面收到消息就让人整理好清册了,就算是每把锄头都登记好了。”

  “随时都可以移交!”

  苏文宸有些意外的看着杨振业。

  “居然提前就整理好了?你这么笃定你们公社一定会划给我们公社吗?”

  说实话,苏文宸自己在谈好之前都不知道,对方是哪里来的自信?

  杨振业直接摇头道。

  “主任,我怎么可能笃定,不过这东西反正也就是浪费点时间而已。”

  “就算最后不成,最多就是费点功夫,要是成了,这不就节省很多时间了嘛!”

  而且他没说的是,这样也能给苏文宸留下一个干事积极的好印象嘛!

  毕竟划给农场系统管理,虽然级别没有变,可是具体职务就得看农场这边安排了。

  所以他肯定要尽量表现啊。

  苏文宸听到这话,虽然脸上没有表现出来,不过心里对于杨振业办事能力确实很满意的。

  因为只要公社这边东西都入册登记好,最后跟县里那边对完账就行了。

  这样会节省好几天时间。

  他也能尽快安排好这边的事情,然后回岚市一趟。

  所以苏文宸直接说道。

  “既然你们公社这边都登记完了,那明天我打个电话给地区,让他们可以安排人过来了。”

  “老侯,到时候你这边代表我们农场,到时候跟杨书记,还有县里的干部一起核对清册,确认移交程序。”

  由于大方面他都跟地区的领导谈好了,所以这种办理手续和清查物资的事情,就没有必要自己亲自去了。

  基本都是双方的干部对接就能够完成的。

  听到苏文宸的安排,侯国忠立刻点头答应下来,不过迟疑了一下还是问道。

  “主任,地区就是只支援了三百万斤口粮是吧!”

  苏文宸拍了一下脑门,顿时回道。

  “我差点忘了,还有十台手扶拖拉机,到时候移交的时候,你确认一下有没有,可别让他们糊弄过去了。”

  “十台?”

  侯国忠有些吃惊,并且直接下意识的说道。

  “这地区还挺大方的嘛!这下咱们开垦可就方便很多了。”

  “今天我跟着社员们去挖了一条排碱渠,那泥土都是人一背篓一背篓往外背,太浪费人力了。”

  苏文宸听到这话,直接说道。

  “这东西虽然能提供干活效率,但是也是得喝油的。”

  “一般的公社就算能搞到十台拖拉机,也完全养不起的!”

  “我这次去京市,也是得看看想办法看看能不能多搞点柴油配额。”

  “不然就现在咱们农场每年二十吨柴油的配额,估计最多也就能让这台十台拖拉机,中等负荷工作六七个月。”

  “甚至还用不上这么长时间,因为岚市那边场里每年还有很多运输要跑,最少也得要个十吨八吨的!”

  “这边分场一开,感觉是什么都缺啊!就连时间也感觉缺的很。”

  说话间,苏文宸又走到灶台边上,去舀了一碗红薯粥,端到八仙桌前。

  “都坐,正好你们都在,咱们商量一下,年前这段时间,分场这边的安排!”

  “杨书记,你们公社现在总共有多少人口,多少土地你还记得吗?”

  杨振业听到这话,先是一愣。

  很显然苏文宸虽然话里是简单商量,对他来说,这代表已经认可他进入分场的决策层了,所以他立刻表现道。

  “记得,我们公社,不对,我们分场现在一共下辖十一个生产大队。”

  “总计8741人,土地总面积78261亩。”

  苏文宸意外的看了杨振业一眼,对于对方话里的改变,他也没多说什么。

  因为他这边公社虽然划给他们农场管理,短时间内还是需要由本地领导充当粘合剂。

  当然也是因为杨振业在苏文宸看来,办事还是可以的。

  不然公社又不是只有他一个领导。

  而且对方居然能记得公社详细的人口和土地数字,别说是不是提前准备的。

  最起码在苏文宸看来,这首先这态度就是想要进步的样子。

  不然真要那种仗着自己年龄和资历,对于苏文宸这种年轻领导,完全一副我经验足资历深,你得听我的。

  他肯定也不会惯着对方,虽然这时候不能开除,但是让你去角落里待着守文件,还是可以的。

  甚至由于移交文件还没有签署,直接让地区把人调走也是可以的。

  不过杨振业,在苏文宸现在看来还是那种非常想要进步的人。

  所以直接说道。

  “没想到杨书记记得这么清楚,不过这七万八千多亩地,都是治理过的?”

  杨振业赶紧摇了摇头。

  “那不是,这只是当时成立公社时候划进来的,其中四五万亩这些主要都是没有挖引水渠和拍碱渠的重度盐碱地。”

  “要说真正这么多年治理过好的,能长出粮食的我们公社总共就两万六千亩的样子。”

  “其中两万亩是各个大队这些年一点点挖渠改造出来的。”

  “还有六千多亩,是我们公社每年就组织点劳动力,趁农闲时候一点点开出来的。”

  “说来惭愧,这么多年,我们公社也才开始治理了这么一点。”

  “主要是我们公社这边也穷,就算每年农闲,也调动不了多少人过来一起挖渠。”

  “倒不是人不够,而是养不起啊!”

  “因为就算治理好的这些每年还是会反盐,还必须得我们出人手维护压制反盐。”

  “所以就算是这些治理好的田,基本亩产也就只有百斤左右,如果想要跟正常亩产差不多,就得跟县里周围那边一样,抬高土地的高度,这样盐碱反不上来,收成就不会受到影响。”

  苏文宸喝了口粥,沉思了片刻。

  他没想到这边治理出来的居然真不少,两万多亩,基本每年按照亩产一百斤,也有两百万斤粮食了,还真不少。

  不过苏文宸按照公社人口接近九千人算了一下,发现好像也不多,平均下来每人每年也是才两百斤的口粮。

  平均一天五六两的样子。

  呃!

  还是在没有油水摄入的情况下,这也确实不多。

  而且在耕种和收获阶段,也不可能一天只吃这么点的,在算上还要预留来年的种粮。

  想到这里,苏文宸也理解为啥到了冬天,这边给他一种荒无人烟的感觉了。

  因为都搁家里躺着省粮呢!

  这样冬天不活动,就可以少吃点,省下来的口粮就能在干活的时候多吃点,不至于累垮了。

  在加上偶尔上面还给的救济粮,所以这边倒也能艰难的撑下去。

  想到现大部分社员们,都在靠减少活动量,减少口粮的摄入。

  苏文宸直接对杨振业说道。

  “杨书记,你这边跟老侯一起和完成移交程序之后,地区的第一批粮应该就会送过来。”

  “到时候你准备就组织各大队过来领粮。”

  听到这话,杨振业直接答应道。

  “好的主任,我回头上面口粮配送过来,我就组织他们来领取口粮。”

  “对了,主任,你看什么时间把下面各个生产队的干部叫过来开个会,您也认一认?”

  “而且到时候他们生产队这边怎么安排出工?”

  “我们这边由于基本没有啥大队产业,所以大队的干部基本就是充当调解下面各个生产队矛盾的人。”

  “所以一般具体的出工安排,基本都是下面生产队自己做主。”

  “到时候还是跟以前一样?还是说?”

  由于不知道苏文宸对于下面生产队怎么想的,杨振业也不知道后面该维持原状,还是该怎么做。

  毕竟这时候公社,基本都是施行差不多的政策。

  但是农场就不一样了,有的农场是工资制发放固定工资,有的农场是工分制跟公社政策相差不大,还有农场纯实物分配,直接按照统一标准分配粮食和副食品。

  所以杨振业也不知道苏文宸打算怎么搞,他最希望的肯定是工资制度了,不过他也知道这项最难。

  因为这可是一大笔钱。

  苏文宸听到这话,想了想才决定道。

  “这两天,我会规划出一个统一的出工和劳动报酬方案。”

  “以后分场这边就按照这个方案先试行看看。”

  “原则上,明年开始,所有转为农场职工的社员,最少要按照年均每人三百斤的基础口粮配发。”

  “工资的话,让我想想再决定具体方案!”

  “对了,等移交程序都完成之后,召集所有生产队的管理人员,开个动员大会。”

  “今天时间也不早了,到时候开会再统一安排吧!”

  苏文宸在回招待所的路上。

  仔细想了想,觉得分场这边还是不可能直接领工资。

  因为就算按照基础的每月十五元发放,这接近九千人每年就得支出一百六十万元。

  这时候可是一笔绝对的巨款了。

  以他们农场现在的收入,估计得当裤子才能发出这笔工资,毕竟月华兔那边按照外汇结算,可是到不了他们账上的。

  这也是为啥,部里不要求他们每年上交利润和规定的物资供应的原因。

  因为最大头他们已经交了。

  剩下的养鸡场,虽然利润也可以,但是用来维持农场的工资发放,和住房医疗这一类的福利待遇,其实也没有多少了。

  这也是为啥改开后国营工厂很多都干不下去了,因为两边的负担压根不是一回事。

  所以这种情况下,他们蓝水农场是没有办法直接给这些农场职工按照工资发放的。

  另外不直接发工资,就得想别的方法调动这些人的积极性。

  因为这时候,老实肯干的人很多,但是浑水摸鱼的懒汉也一点不少。

  不然也不会有承包到户之后,粮食产量迅速提升了。

  说到底还是主观能动性的问题,在划水都能获得相同酬劳的情况下,很多能干的人也会被一些划水的人带着一起划水了。

  反正我就算出再多力气获得的东西,也都是一样的,那我为啥要多出力。

  苏文宸绝对要避免这样的情况产生,毕竟在建场初期,肯定要最大化的调动能调动的一切资源。

  所以苏文宸想了一会儿之后,

  觉得还是得按照,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原则,想要浑水摸鱼的,给他一边呆着去。

  三天后。

  经过三天的核对人口,土地,物资之类的清册确认,黄楼公社正式移交给蓝水农场管理。

  而且由于前面并没有特别保密,所以这三天闹得可谓是沸沸扬扬。

  因为别的政策苏文宸没有透露,可是每年固定三百斤口粮,还是提前让杨振业透露给社员们了。

  他这也是想提前让这些社员们放心,跟着他们农场工资先不说,最起码不用跟以前一样,一到冬天就得躺着冬眠。

  而且由于苏文宸赶时间,移交大会和他们分场动员大会直接就一起了。

  1971年1月19日,黄楼公社大礼堂。

  清晨,暮色未褪。

  黄楼公社的大礼堂外已是人影攒动。

  由于这时候公社的大礼堂,基本都是以前大户人家的房子改来的。

  两盏巨大的马灯高悬门头,映得门楣上的朱漆都灼灼发亮。

  几个年轻社员踩着梯子,将一条簇新的红绸横幅扯上檐角,白底黑字印刷着“热烈庆祝蓝水农场一分场胜利成立!”

  礼堂内。

  杨振业卷着袖口,跟社员们一起将褪色的旧桌椅摆放整齐。

  “你们上去一个,看看整不整齐,可别到时候,让主任在上面往下一看就歪歪扭扭的。”

  听到这话,立刻有腿脚快的社员们朝着由几张八仙桌临时拼成的主席台上跑去。

  几张拼接而成的桌子上,铺着一层蓝色粗布,一摞摞清册账本在上面码得齐整,最顶上压着红皮笔记本和印泥盒。

  一个年轻社员们走到中间的座位,朝下看了看。

  “主任第三排第二个凳子摆的有点歪,稍微往右挪一点!”

  “对对,好了,差不多了,现在整齐了!”

  刚整理完桌椅之后,杨振业看着墙角的位置,两个半大少年正踮着脚补刷斑驳的墙皮,白浆滴滴答答溅到地面上。

  顿时举着笤帚过去喊道。

  “毛头小子给我仔细点,这溅到地上,得立刻擦干净!”

  “不然等干了,就得用铲子铲了。”

  两个少年刚点完头,门口就传来一阵吆喝声。

  “老杨!老杨!人呢!”

  “我们来帮忙了!”

  杨振业循声走到门口。

  就看到相邻的李寨公社和梁寨公社的牛车,正好停到礼堂门口。

  杨振业顿时笑道。

  “哈哈,李书记,梁书记,你们怎么这么早就来了啊!”

  “我不是派人跟那你们说是十点会议才开始吗?”

  看到杨振业一副春风得意的样子。

  其中梁寨公社的书记顿时酸溜溜道。

  “老杨,以前你们黄楼困难的时候,兄弟可从来没有说二话啊!”

  “你可不能忘恩负义啊!”

  随后对边上的李寨公社的书记道。

  “你们李寨离这边这么远,来这么早干嘛。”

  “老李,我跟你说,你就是巴结也没用,就是按照顺序,明年肯定也是先把我们梁寨划进去!”

  边上的李寨公社书记却直接说道

  “滚一边去,你老梁的这点小心思谁不知道?”

  “咱们打了这么多年的交道,你一撅屁股我就知道你干嘛。”

  “而且我们公社也有好几个大队,靠着黄楼这边呢!”

  “谁先谁后得领导决定,不管怎么样我都举双手赞成。”

  这话一出,梁寨书记张了张嘴,却没有说出什么。

  只是小声嘀咕道。

  “就知道你会拍马屁,他娘的,我不来估计明年大概率不会先接收我们梁寨公社了。”

  这边杨振业看着两人的斗智斗勇,一瞬间一股庆幸的神色涌上心头。

  他们三个公社都是在丰县边缘的公社。

  以前为了争夺县里的救济粮,那也是经常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互相下绊子的事情,可都没少干。

  毕竟能拨下来的救济粮就这么多,你多吃几口那么别的公社就得少吃几口。

  作为公社的领导,他们肯定是优先给自己公社争取利益的。

  只不过现在他最先上岸了。

  所以对两个苦兄弟,那自然是能帮就帮的。

  直接道。

  “行了,我知道你们两个的意思,主任应该七八点钟就过来了,到时候给你们介绍一下。”

  “不过具体怎么接收,那就不是我能说了算的了。”

  听到杨振业这么说,两人都松了口气。

  毕竟他们从县里收到的消息是先接收黄楼公社,后续分两年就接手他们两个公社。

  可以说在知道之后他们心情肯定是复杂的。

  毕竟以前大家都是三个苦兄弟,现在一个已经上岸了。

  而且就算不为社员们考虑,为自己考虑,肯定也是先划进去的公社有优势。

  毕竟有权力的位置就这么多,先进去就占了一个位置。

  而且根据隔壁沛县湖西农场来看,他们作为公社书记,一般规划进农场,基本上要么是分场的副职,要么是部门领导。

  能选择的话,副职肯定是比部门领导要好的,甚至各部门也是各不相同,对于农场来说,生产科和宣传科的含权量能一样吗!

  所以听到杨振业这话,李寨公社的书记直接对跟着自己过来的人喊道。

  “都愣着干嘛,过来当大爷的啊!”

  “大家以后都是农场职工,还不快去帮黄楼的同志们一起忙活起来。”

  看到自己居然又抢先了,梁寨公社的书记也没好气的,对跟着自己过来的那人喊道。

  “跟着去啊!还用我说啊!”

  “一点眼力劲都没有,你这样就是吃屎也抢不到热乎的!”

  听到书记爆的粗口,梁寨的那个年轻社员顿时翻了个白眼。

  他又不是狗子,热不热乎的他也不能去抢那玩意吃啊!

  而且吃那玩意也不顶饿啊!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1968:从养殖开始奋斗,1968:从养殖开始奋斗最新章节,1968:从养殖开始奋斗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