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道考题。

  虽然朱元璋只知道其中一道考题的答案。

  可光是这一道考题,就已经足够牵扯大明皇朝往后的世世代代了。

  看似小,实则极大。

  朱元璋的目光在朱棣和道衍和尚二人身上来回跳动了两圈,最终还是定格在了朱棣身上,灼灼凝视着他,在心中暗道:「老四,你不是想当皇帝么?要是真给你当了皇帝,只怕你在大明宝钞这条路上,是要跟着咱屁股后面,走到黑了。」

  感受到自家老爹这熟悉的打量人的目光,朱棣那来自血脉里的惧意骤然一跳,没来由地就变得紧张了起来。

  面前这个退了休,甚至都已经开始乐意跟他开玩笑的老爹,好似“唰”地一下就变回了那个不可一世的洪武大帝,以及小时候那个自己背错了书都得揍人的铁面老爹。

  朱棣一颗心脏也快速跳动起来,喉咙发紧。

  只是……

  小时候自家老爹考较皇子们念书的时候,自己好歹也能结结巴巴地背上几句、不懂的……也能稍微胡乱攀扯上几句糊弄人。

  今天这两道考题……

  朱棣却是压根儿就没有任何头绪——特么的翻遍四书五经也找不出来这样的说法儿啊!就算要胡乱攀扯,也没话来攀扯啊!

  朱棣抿着嘴唇,好几次欲言又止。

  却是哪一次都想不到自己有什么好说的,好半天才憋出来一句:“儿子……暂时没有主意。”

  朱棣的确是想不明白这个问题的。

  历史上,朱元璋虽然也把这大明宝钞当做没有成本的钱财,可在他手里,纸币还不算太崩,大明宝钞真正崩盘的时候,就是在朱棣的永乐年间。

  由于靖难之役和北伐漠北的巨大开支,大量印制宝钞,导致市场上的货币量急剧增加。

  朱棣在位二十二年,一贯宝钞仅值十二文钱……

  朱元璋摇了摇头。

  虽然他也知道是这结果。

  可天底下做父亲的,自然都希望自己的儿孙个个与众不同,天赋异禀,面上不由露出一抹失望之色。

  只是与此同时。

  心里却又有些暗暗庆幸。

  要不是那小狼崽子突然炸了出来,朱元璋心中想着,往后约莫也只能把这皇位传给朱允炆……

  在出这档子事之前,他对各大藩王的想法,更多的只是想着手足血脉相连,自家人拱卫自家人的皇室。

  可如今他已经不这么想了。

  自己一没了。

  老二、老三已经明着实打实地造反了,老四城府深,面上藏的好,却也动了这心思,至于其他藩王……朱元璋也不能保证他们就没有这心思。

  朱允炆那性子……说不得这皇位就得落在老四手上。

  今天叫朱棣来。

  在一定程度上,朱元璋的确也抱着这么个考较朱棣的心思在,其结果证明——别说没有提示自己发现这里面的问题,就是小狼崽子给了考题、给了提示,还是不行。

  换句话来说。

  不管这皇位是被朱允炆保住了,还是落在老二、老三、老四……或者任何一个人的手上……

  这大明皇朝明里暗里的弊端,却是谁都看不出来的,连老四这般聪明机灵的,也不行!

  朱元璋深吸了一口气。

  将自己这份心思暂且收敛起来。

  转而饶有兴趣地看向旁边默不作声的道衍和尚,意味不明地笑道:“咱记得你不是说什么精通儒释道么?咱刚来北平的时候,老四也曾说过,从你身上受益不少,你可有什么答案?”

  问道衍和尚这话的时候。

  朱元璋的目光里,就不再是什么考较、期待了,而是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得意。

  他承认。

  这和尚的确厉害,性子沉稳,也是成大事之人。

  可你这秃驴和尚竟然要「屠龙」?竟然要把大明皇朝的皇位、皇族争斗当成你的异常嬉戏?

  那便活该被咱大孙打个七零八落去!

  道衍和尚微微抬眸,悄悄看了一眼朱元璋,虽只一眼,他却在这个不可一世的洪武大帝眼里看到了得意、看到了轻蔑、看到了鄙夷……等诸多复杂的情绪。

  答案……道衍和尚的确不知。

  所以他也如实回答道:“回陛下的话,贫僧愚钝,不知当今圣上的圣意别裁。”

  这是面上搪塞的话。

  但在刚刚悄悄一瞥的功夫里,道衍和尚还看到了另外一层信息:这两道考题的答案,这位洪武陛下或许心中有数!而且这两道考题的谜底和答案,很玄妙、也很重要!

  这位洪武大帝眼神里的得意……像极了是在炫耀自己有个不得了的孙儿一般!

  顿了顿。

  道衍和尚目光一沉,面上的姿态却愈发沉稳谦卑,站起身来躬身一礼,道:“陛下执掌大明二十五载,一向英明决断,想来也只有陛下能明白当今圣上的圣裁。”

  表面是恭维,实际上则是想引朱元璋自己说答案。

  却听得朱元璋一甩袖袍道:“想不明白这考题,还想当皇帝?”

  朱棣心头一跳,暗道:「父皇这话……是……什么意思!?」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朱元璋假死,我选择登基!,大明:朱元璋假死,我选择登基!最新章节,大明:朱元璋假死,我选择登基!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