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七的上午,方欣雨就和章宏一起把两个包裹寄了出去。
大的那个包裹是寄给苏华珠的,小点的一个是寄给乔九如。
包裹里面的东西都是一样的,苏华珠的包裹里有将近二十包的卫生巾,大概三斤毛线。乔九如的包裹是十二包卫生巾,两斤的毛线。
这么多卫生巾全部都是用黑市买来的华侨卷在华侨商店里买的,年前方欣雨自己去了两次。年后又和儿媳妇罗美玲分头行动,从年三十到年初六,婆媳俩又分别去了两次,每次一个人买个四五包,才买到了这么多。
至于毛线一半是托人在百货大楼买的,一半是在黑市里高价买的。
两个包裹虽然显得很大,但是重量却很轻,倒是没花多少邮费。
“三个月后,我给华珠和九如再寄一次。”
方欣雨从邮局出来,重重的松了一口气,卫生巾这东西真好用,就是不好买又贵。
但是,没办法,女人每个月都得用到这些东西,根本就离不开。
好在,她刚寄走的这些卫生巾,只要乔九如和儿媳妇,女儿省着点用,就能用上四五个月左右。
另外,章宏还找人专门给她们开了一个洗浴的方子,乡下很容易找得到或者买得到的草药,虽然麻烦是麻烦了点,但是能减少很多的妇女方面的问题。
“以后你一次少买点,不要超过三包。幸好,她们在那边过得不错。”
章宏叮嘱妻子小心行事,可惜没有可靠的女同志帮忙,不然都不用那么提心吊胆的担心因为买得太多引起别人的注意。
不过,知道苏怀远和乔九如一家在那边过得还不错,他们是真的放心了,
“你放心,我会注意的。”
方欣雨也心中很有数,她也不会贸贸然的去冒那么大的险。乔九如来信说了,她正在研究怎么做这种卫生巾,只要弄出了简陋版,以后就不用她冒这么大的险了。
就是一个月只买一次,一次三包,她也轻松了很多。
每隔两三个月,乔九如和苏怀远就给他们和陆报国寄山珍,有好的药膏也给他们寄回来。这次儿子一家回来探亲,他们老俩口还让他们带了十几斤的山珍和药膏回去呢。
“老陆说,这次小宋给他们厂里带回来这么多的山珍,还和纺织厂换了不少的布料。他也趁机给老苏和老乔换了一些,到时候让小宋给他们带回去。”
章宏骑着自行车带着妻子一边说一边往家里赶,今天他休息不用上班。
“给小宋带过去的药你准备好了吗?!”
“早就准备好了,一直在准备着。”
“小宋有一个月的探亲假,应该是过了十五之后才回去。”
“他们那边的生产队挺不错,小罗介绍过去的那个小姑娘年前就给她来信说了,现在过得比家里还要好。”
“那孩子也可怜,好在这个坎过去了。听说大家帮忙让小姑娘从亲爸手里拿到了几百块钱,只要把这个钱守住,这日子就不难熬了。”
“听说在乡下只要一天能干够六个工分,自己再种点菜什么的,或者挖点野菜,吃饱肚子也没有问题。”
“小宋不是说了吗?!粮食不够吃,还可以和生产队买。那边的生产队挺好说话的,只要不给人家添麻烦,就不会为难他们这些孩子。”
“肯定啊,明知道这些城里来的孩子从来没下过地,怎么能要求他们一下子就能干八个或者十个工分的活?!一口气也吃不成一个胖子,不得循环渐进?!小姑娘们从四个工分慢慢的干到六个工分,这样挺好的。男孩子干个八到十工分,也正正好养活他们自己了。”
“以后万一咱们小华和小丽也要下乡,咱们也找关系让他们去华珠或者小如那个生产队。”
“不急,他们俩一个还有三年多一个还有五年多呢,到时候再找人操作。”
“我们现在可以先了解好那边生产队的情况,以后不用捉瞎什么也不懂了。”
“对对对。”
……
夫妻俩就这样聊了一路,回到了家里后,章宏又去了一趟医院。
宋洛云每天都带着小年帮爷爷奶奶扫大街扫厕所,他只能在家里时多做一些,这样他爷奶就能少干一点。这么冷的天气,老人小孩子最容易生病了。
可惜的是,过完十五,大概十七号他就得买车票回生产队了。
不过,以后他还可以每年回来探一次亲,这样已经算很好的了。
宋洛云替爷爷奶奶干完了活之后,和两个老人打了一声招呼,就去了废品收购站。
当然,他也不是去捡漏。是他回来探亲之前,乔婶婶让他去废品收购站找一些高中课本和一些复习的资料,让他买了带回来。
到了废品收购站,宋洛云直接和看门口的老伯说明了自己的来意,就被带到了专门放废纸的地方。
宋洛云道了谢之后,就弯下腰开始寻找起来。乔婶婶还特意叮嘱他,不要乱看不要乱拿不要乱买,只买能买的东西,不然就是害了他和家人。
现在宋家又不是走投无路,也不是穷到了末路,他有负担有责任,自然不敢轻易的乱来。所以,宋洛云最后真的就只买了一套初高中课本,以及找到的学习资料。
废品收购站的老头看到他的的确确只要课本和资料就没有那么提防和警惕了,最后宋洛云只花了五毛钱就买到了一堆课本和资料。
宋洛云提着书和资料就这样一路走回了家,然后就待在家里没再出门了。
第二天一大早帮爷奶扫完大街又扫完厕所后,吃完了午饭后,他就主动的叫上小年一起去了新华书店。
乔婶婶让他去新华书店找学习资料,只要是他们没见过的,就买下来。
宋洛云除了带着任务来新华书店买学习资料外,还打算给弟弟妹妹们买一些连环画,笔墨纸。
反正,没上学的弟弟妹妹们在家也无聊,不如找点事情做,提前先学点一年级的知识也好。
最后,他还给小年买了十二支铅笔和十二本写字薄算数本,一个便宜的钢笔和一瓶墨水。
小年得到这么多东西高兴得不行了,大哥在家真好,让他心里有底气多了。
大的那个包裹是寄给苏华珠的,小点的一个是寄给乔九如。
包裹里面的东西都是一样的,苏华珠的包裹里有将近二十包的卫生巾,大概三斤毛线。乔九如的包裹是十二包卫生巾,两斤的毛线。
这么多卫生巾全部都是用黑市买来的华侨卷在华侨商店里买的,年前方欣雨自己去了两次。年后又和儿媳妇罗美玲分头行动,从年三十到年初六,婆媳俩又分别去了两次,每次一个人买个四五包,才买到了这么多。
至于毛线一半是托人在百货大楼买的,一半是在黑市里高价买的。
两个包裹虽然显得很大,但是重量却很轻,倒是没花多少邮费。
“三个月后,我给华珠和九如再寄一次。”
方欣雨从邮局出来,重重的松了一口气,卫生巾这东西真好用,就是不好买又贵。
但是,没办法,女人每个月都得用到这些东西,根本就离不开。
好在,她刚寄走的这些卫生巾,只要乔九如和儿媳妇,女儿省着点用,就能用上四五个月左右。
另外,章宏还找人专门给她们开了一个洗浴的方子,乡下很容易找得到或者买得到的草药,虽然麻烦是麻烦了点,但是能减少很多的妇女方面的问题。
“以后你一次少买点,不要超过三包。幸好,她们在那边过得不错。”
章宏叮嘱妻子小心行事,可惜没有可靠的女同志帮忙,不然都不用那么提心吊胆的担心因为买得太多引起别人的注意。
不过,知道苏怀远和乔九如一家在那边过得还不错,他们是真的放心了,
“你放心,我会注意的。”
方欣雨也心中很有数,她也不会贸贸然的去冒那么大的险。乔九如来信说了,她正在研究怎么做这种卫生巾,只要弄出了简陋版,以后就不用她冒这么大的险了。
就是一个月只买一次,一次三包,她也轻松了很多。
每隔两三个月,乔九如和苏怀远就给他们和陆报国寄山珍,有好的药膏也给他们寄回来。这次儿子一家回来探亲,他们老俩口还让他们带了十几斤的山珍和药膏回去呢。
“老陆说,这次小宋给他们厂里带回来这么多的山珍,还和纺织厂换了不少的布料。他也趁机给老苏和老乔换了一些,到时候让小宋给他们带回去。”
章宏骑着自行车带着妻子一边说一边往家里赶,今天他休息不用上班。
“给小宋带过去的药你准备好了吗?!”
“早就准备好了,一直在准备着。”
“小宋有一个月的探亲假,应该是过了十五之后才回去。”
“他们那边的生产队挺不错,小罗介绍过去的那个小姑娘年前就给她来信说了,现在过得比家里还要好。”
“那孩子也可怜,好在这个坎过去了。听说大家帮忙让小姑娘从亲爸手里拿到了几百块钱,只要把这个钱守住,这日子就不难熬了。”
“听说在乡下只要一天能干够六个工分,自己再种点菜什么的,或者挖点野菜,吃饱肚子也没有问题。”
“小宋不是说了吗?!粮食不够吃,还可以和生产队买。那边的生产队挺好说话的,只要不给人家添麻烦,就不会为难他们这些孩子。”
“肯定啊,明知道这些城里来的孩子从来没下过地,怎么能要求他们一下子就能干八个或者十个工分的活?!一口气也吃不成一个胖子,不得循环渐进?!小姑娘们从四个工分慢慢的干到六个工分,这样挺好的。男孩子干个八到十工分,也正正好养活他们自己了。”
“以后万一咱们小华和小丽也要下乡,咱们也找关系让他们去华珠或者小如那个生产队。”
“不急,他们俩一个还有三年多一个还有五年多呢,到时候再找人操作。”
“我们现在可以先了解好那边生产队的情况,以后不用捉瞎什么也不懂了。”
“对对对。”
……
夫妻俩就这样聊了一路,回到了家里后,章宏又去了一趟医院。
宋洛云每天都带着小年帮爷爷奶奶扫大街扫厕所,他只能在家里时多做一些,这样他爷奶就能少干一点。这么冷的天气,老人小孩子最容易生病了。
可惜的是,过完十五,大概十七号他就得买车票回生产队了。
不过,以后他还可以每年回来探一次亲,这样已经算很好的了。
宋洛云替爷爷奶奶干完了活之后,和两个老人打了一声招呼,就去了废品收购站。
当然,他也不是去捡漏。是他回来探亲之前,乔婶婶让他去废品收购站找一些高中课本和一些复习的资料,让他买了带回来。
到了废品收购站,宋洛云直接和看门口的老伯说明了自己的来意,就被带到了专门放废纸的地方。
宋洛云道了谢之后,就弯下腰开始寻找起来。乔婶婶还特意叮嘱他,不要乱看不要乱拿不要乱买,只买能买的东西,不然就是害了他和家人。
现在宋家又不是走投无路,也不是穷到了末路,他有负担有责任,自然不敢轻易的乱来。所以,宋洛云最后真的就只买了一套初高中课本,以及找到的学习资料。
废品收购站的老头看到他的的确确只要课本和资料就没有那么提防和警惕了,最后宋洛云只花了五毛钱就买到了一堆课本和资料。
宋洛云提着书和资料就这样一路走回了家,然后就待在家里没再出门了。
第二天一大早帮爷奶扫完大街又扫完厕所后,吃完了午饭后,他就主动的叫上小年一起去了新华书店。
乔婶婶让他去新华书店找学习资料,只要是他们没见过的,就买下来。
宋洛云除了带着任务来新华书店买学习资料外,还打算给弟弟妹妹们买一些连环画,笔墨纸。
反正,没上学的弟弟妹妹们在家也无聊,不如找点事情做,提前先学点一年级的知识也好。
最后,他还给小年买了十二支铅笔和十二本写字薄算数本,一个便宜的钢笔和一瓶墨水。
小年得到这么多东西高兴得不行了,大哥在家真好,让他心里有底气多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下放老太太重生:白米饭配红烧肉,下放老太太重生:白米饭配红烧肉最新章节,下放老太太重生:白米饭配红烧肉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下放老太太重生:白米饭配红烧肉,下放老太太重生:白米饭配红烧肉最新章节,下放老太太重生:白米饭配红烧肉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