谌荣忍不住问道:“问潭同志,你多大啊?”

  “58年生人。”傅明彦说道,“今年满二十。”

  “可真年轻啊。”谌荣看着傅明彦,感慨说道:“后生可畏,这么年轻创造出这么受欢迎的作品。”

  谌荣第一次的作品是75年出版的,她那个时候已经四十岁了,眼前的人却在十九岁的年龄,创作出让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

  在谌容看来,这本《双面人生》确实是质量过硬,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

  但是销量能够走这么高,还是和整个大的文化环境有关。

  人民群众看够了样板戏,渴望更多新鲜的文化作品,这一本《双面人生》是恰如其分,又有别于自带痛感的伤痕文学,有一种昂扬的美。

  “谌老师是厚积薄发,我是走了运侥幸出版了。”

  “哪儿有什么走运,是你的文字作品过硬,写得很好,你近来……”

  谌荣想问傅明彦有没有新作,只是话还没说完,编辑部的狄大勇已经迎了过来。

  “两位老师,这边请,咱们这次的座谈会定的时间不好,下雪了。”

  “我瞧着是定的时间好,瑞雪兆丰年。”谌荣笑着说。

  “下雪天路不好走啊。”狄大勇笑着说道:“早晨看到了雪,我就在叹息,要是定在昨天就好了。”

  “昨天你们出版社哪儿排的开时间?”谌荣说道,“要是往后定,反而容易结冰,道路更不好走,这个日子定的好。”

  等到了会议室里,狄大勇给两人倒水,听到了谌容再一次的发问,问的是傅明彦的新作。

  “咱们傅老师又有三篇作品。”狄大勇笑着说道,“就是年前恐怕是排不上了,得到年后才能排。”

  刘昕武踏入到会议室的大门时候,他的耳朵捕捉到了关键信息,傅老师又有三篇作品?

  ·

  《十月》杂志在今年1月创刊,上面刊登了刘昕武的作品《爱情的故事》。

  因为发售不错,加上《十月》又是新创办的刊物,刘昕武就和杂志的主编沟通,能不能把他调过去做编辑。

  最后得到的答复是:今年调动名额已经满了,在明年工作可以调动的时候,把刘昕武调到《十月》做编辑。

  刘昕武在北京十三中学担任语文老师已经持续了十四年的时间,这个工作在外人眼中已经算是很好的存在,但是刘昕武渴望拥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到文学创作里。

  刘昕武对于在《十月》的编辑工作是十拿九稳,所以他也要开始多和文坛里的作者交流约稿,好在正式进入《十月》工作的时候,有稿可以约。

  现在刘昕武听到了狄大勇的话,像是盯上了兔子的秃鹫,立即紧盯着傅明彦不放。

  “傅老师,你好,我是刘昕武,不知道你的笔名是……”

  傅明彦本来是坐着的,见着刘昕武走过来,他也站起来和对方握手。

  刘昕武啊,在从十年走出来以后,他的《班主任》一炮而红,成了伤痕文学的开山之作,一跃成为文坛里的活跃分子。

  刘昕武在后世更为出名,则是因为《百家讲坛》。从90年代开始,他专攻《红楼梦》,在《百家讲坛》出来的时候,他的解密红楼系列非常有意思,吸引了无数的学生群体。

  以一种奇特的角度来看红楼梦,尤其是猜测秦可卿的身份那一节,让傅明彦可以说是印象深刻。

  这样的人物,现在笑着以一种谦恭态度来握手,傅明彦有一种微妙的满足感。

  傅明彦握住了刘昕武的手,“刘老师好,我是作者问潭,我姓傅,你也可以喊我小傅。”

  “哎呦。”刘昕武笑了起来,他的笑容很讨喜,对着谌荣说道,“谌老师你看,我没想到《双面人生》的作者是这么年轻的小伙子。英雄出少年啊。”

  谌荣正在杯子暖手,“我第一眼见到他也是感慨,我女儿说作者肯定年轻,我当时还说不可能,现在看来是我女儿说对了,对了,我女儿还让我签名, 先弄这个,免得等会忘记了。”

  谌荣拿出了女儿准备的小本子让傅明彦签字。

  “刘老师,我先给谌荣老师的女儿签名。”

  刘昕武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祝梁欢同学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问潭

  傅明彦用钢笔签好了本子,把扉页敞开让风吹干,之后等到干了才还给谌容。

  谌荣并不是个爱说话的性格,因为傅明彦扶了她,才多说几句话,现在刘昕武在和傅明彦说话,她也就在旁边听着。

  三篇稿子刘昕武询问了一下是什么题材,之后就想询问傅明彦在哪儿住,这样的话,以后好方便上门去约稿。

  “我现在住在岳父家里。开学了以后,住宿舍。”傅明彦说道。

  “结婚了?”“你参加了高考?什么大学?”

  两人同时发问。

  傅明彦答道:“去年结婚了,同时我也是在去年参加了高考,2月要去北大报到。”

  刘昕武笑着说道,“那和谌荣老师的儿子一样啊,指不定还是同学!”

  谌荣也放下了杯子,看着傅明彦作为大一新生已经有资格让出版社给他开座谈会了,而自己的儿子还是狂热地追逐现代诗人。

  “什么系?我儿子叫做梁左,念得是中文系。”谌荣笑了起来,“搞不好还真是同学,说不定还能住一个宿舍。”

  后世中文系成了非常不好就业的专业代表,这个专业为了我国的教育事业输送了大量的语文老师,而现在这个时代则是不一样。

  多少年轻人都有一颗文学梦,傅明彦所知道在知青点,十个有八个都想报中文系。

  77年78年的中文系出了太多后世的领导。

  “我念得是英文系。”

  傅明彦的答案让两人很是意外,正说话的功夫,又有人来了。

  “说什么呢?”来人是抱着保温杯的王曾棋。

  “是说《双面人生》的作者问潭,他好年轻,今年2月要去北大念大学,而且还不是中文系,是英文系。”

  今天是关于《双面人生》的座谈会。

  傅明彦考上了北大英文系,在会议开始之前,他也成了绝对的中心人物,这些在文坛上有成就的前辈们纷纷鼓舞这个后辈,让他在学业上奋进,在文坛上也再接再厉。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1977,重回和堂弟换亲前,1977,重回和堂弟换亲前最新章节,1977,重回和堂弟换亲前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