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高墙在朝阳的照耀下,正投射出一大片暗影。

  而正默默地在这暗影里乘辇离开的雍正,在这时,回头看了一眼蓝天下的朱红色紫禁城。

  四周很寂静,列于四周的护军校们,也都如雕塑一般立在光影里。

  可突然,山呼万岁的声音,也还是在这时传到了雍正的耳朵里。

  这让雍正不由得眯眼,想到了初登大位时的自己。

  但他觉得,弘历应该是比他当初要从容的。

  因为,他当初登基的时候,心中的不安很多!

  毕竟,在那个时候,受康熙六十年养蛊的影响,老十四还在西北统领重兵,颇得满蒙王公推崇,许多宗室甚至都在见老十四时选择行跪礼,而朝中老八一党更是势大难制!

  很多老臣也都不服他。

  他只有一个没有爵位没有差事的十三弟。

  但他却还要在那种情况下革新除弊。

  雍正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当时是怎么挺过来的。

  所以,这让他在想到他自己即位之初的时候的感受时,他所表现出的,就只是淡然一笑,而没有放下权力后的失落之感。

  因为,他可以确定的是,他是把大权交给了他自己放心的人。

  而在弘历登基这一刻,大部分王公大臣倒是都很高兴。

  毕竟,他们是真的受够了严酷的雍正时代!

  在他们的记忆中,从雍正即位那一刻开始,他们就没有一天闲逸的好日子过,且一直在提心吊胆。

  哪怕是雍正的亲信,如今也有这种看法,觉得自己当年支持的主子的确太过严厉!

  哪怕是支持雍正改革的人,在这一刻,也觉得问题都解决的差不多,该好好享受更加灿烂的盛世了,而不必再严峻酷狠了,当只有圣君,只有贤臣。

  毕竟,岁入已经达八千万,国库充盈得可以承担多次同讨准一样规模的大战。

  “诏曰!”

  “惟我国家受天眷命……重熙累洽我皇父绍承大统,御宇已有十三载,夙夜忧劳,勤求至至……朕自惟凉德,惧弗克胜,顾念忠孝之礼不可不遵,神器之重不可久守,勉抑胆怯,钦遵成命。”

  “遣官祭告天、地、宗庙、社、稷,即皇帝位。”

  “以明年为乾隆元年。”

  “仰惟上天笃祜之隆,皇父诒谋之重,抚躬乾惕,衹绍前徽,丕布新恩,聿昭锡类,所有合行事宜,条列于左。”

  “在京诸王以下,至九品官员以上,俱加恩赐。”

  “在外诸王以下,至公等以上,俱加恩赐。”

  “内外自公主以下,至格格,各加恩赐。”

  “内外满汉官员,一品封赠三代;二品、三品封赠二代;七品以上,封赠一代。”

  “八旗满洲、蒙古、汉军、护军、披甲人、炮手、步军、绿旗马军、步军各赏一月钱粮。”

  ……

  “除谋反叛逆……采生折割等,真正死罪不赦,及其军机获罪不赦外,其余自雍正十三年五月二十五日昧爽以前,已发觉、未发觉、已结正、未结正,咸赦除之。”

  ……

  而弘历,也在诏旨中,满足了天下王公大臣想在接下来只想安逸舒适、享受盛世的心理。

  所以,他才在诏旨中直接先大手笔的先表示,在除登基诏书照例要有的大赦天下外,要都加恩赐。

  没有跟雍正的登基诏书一样,在照例表明继承大统合法且大赦天下的情况下,先旗帜鲜明地表面要整肃朝纲,使得整个雍正朝打一开始,就呈现出一股紧张的氛围。

  当然!

  雍正也是没办法。

  他毕竟是年近五旬登基,不可能温水煮青蛙的来。

  而弘历现在不一样,他既年轻,又承接了雍正改革打下的极好底子,自然可以慢慢来,可以刚柔并济。

  不过,弘历登基称帝的诏旨内容在宣达后,三拜九叩的王公大臣们也的确被这诏旨内容打动。

  不少人因此眼含起热泪来,为此山呼万岁时都特别真挚。

  这自然也就让他们更加高兴,都对乾隆朝更加期盼,而觉得如今新天子简直是天降仁主,觉得大家的好日子真的来临了。

  但,在弘历登基的这一日,要说有没有不高兴的?

  那还是有的。

  而不高兴的人,主要还是弘皙、弘升、弘春这些人。

  特别是弘升!

  他从知道自己没能得到正黄旗满洲都统一职开始,就一直黑着脸。

  如今,弘字辈的皇族成员中,更是只有他没有被御赐新蟒袍。

  而就连普通宗室中的福彭都得了新蟒袍。

  这让弘升一时只能跟德沛这些普通宗室一样,穿着半旧蟒袍,在太和殿外,向弘历行三拜九叩大礼。

  弘升因此自然知道弘历是在针对他,且毫不掩饰地在表达着对他的厌恶。

  但偏偏他什么都不能做,还得乖乖行大礼。

  这自然让他感到憋屈不已。

  “有旨!”

  “怡亲王为皇父宣力多年,功勋卓著,朕亦承其授教多年,今即位当加恩特授亲王三俸,以作颐养。”

  “果亲王公忠诚直,皇父称其一德一心,加给双俸。”

  “庄亲王老成持重,练达政体,赐紫禁城骑马。”

  “履郡王,实心办事,安蒙有功,朕意欲晋为亲王。”

  “贝勒允禧,幼好读书,识见明晰,办理旗务、报务,亦属妥帖,朕意欲晋为郡王。”

  “公允祎乃朕叔父,皇父亲弟,有服劳奉事之义,爵位亦不可太低,著晋封为贝勒,令掌正黄旗满洲都统,令署正黄旗满洲都统。”

  “叔父允祁,尚系公爵,亦晋为贝勒,以展朕笃厚懿亲之意。”

  “理亲王弘皙相宜多年,亦赐银万两。”

  “贝子弘暻乃朕三伯长子,著晋为贝勒。”

  “贝子弘明乃朕亲叔之子,著晋为贝勒。”

  “贝子弘普乃朕十六叔长子,著晋为贝勒。”

  ……

  而弘历在登基后没多久,就宣达了第一批加恩旨意。

  这第一批加恩旨意自然是以宗室为主。

  但让弘升更加憋屈的是,很多宗室都加了恩,唯独他和弘春两人,没有任何加恩。

  弘升因此脸色阴沉地更加难看。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家父雍正,我是乾隆?,家父雍正,我是乾隆?最新章节,家父雍正,我是乾隆?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