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剑归宗! 237 生旦净末,再无男儿

小说:万剑归宗! 作者:鱼儿小小 更新时间:2025-09-06 13:58:57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黄承宗拖着尖厉嗓音,捧着拂尘,立在乾阳殿龙椅一侧,高声喊道。

  长乐公主姬文秀坐在龙椅侧下方的一张高背大椅之上,以手支颐,象往常一样,无所事事的看着上朝的文武百官各自站好自己的位置。

  她就像是乾阳殿中的一个摆件,并不惹人注意。

  现在,所有人都知道了,这个公主名义上是监国公主,但她手下无兵,朝中更无忠心大臣,说话跟放屁差不多,不用理会。

  之所以还坚持上朝议政,主要是因为外面风声正紧。

  战报一日三惊……

  听说,北周金阳王十万大军,已经开始搜罗船只,伐木过河。

  等到对方准备停当,渡河攻下天凤关,一马平川,就能打到潍京城下。

  值此危急存亡之秋,就算是再怎么神经大条的官员,现如今也有些睡不着了。

  与其说是想要讨论一个退敌之策,还不如说,他们是急着寻找出一条退路来。

  各人刚刚站稳,四面就响起一阵嗡嗡声。

  臣工们交头接耳,说着自己听说的一些消息,面上全是忧心忡忡,可却无有一人敢说自己已经准备血溅朝堂,领兵出征。

  这事不好说。

  长信侯府陈同喜和陈同光兄弟,分据两列之中,一人站在右列中前位;一人站在左列偏后。

  两兄弟眼神微微闪烁,强行压下心中的悸动,没有说话,也没有东张西望。

  他们时不时偷偷长出一口气,渐渐的,面上就有了一些迟疑。

  说好弹劾朝天府尹,到底什么时候出手?自家那个宝贝外甥也没详细说起啊。

  “微臣有本要奏。”

  一个黑脸微胖中年,从文官前列迈着四方步走了出来,他身形挺得笔直,眉如利刀,眼神炯炯,声音洪亮。

  “何事?”

  姬文秀心中大奇。

  她守在公主府里,大门不迈,二门不出的,消息其实算不得灵通。

  青云老道士也说了,要出门,也就在公主府四周转一转得了,跑得太远了,他护不过来。

  小公主倒是很听话,一般情况下,为了省心,干脆就不出门了。

  那一日听到陆无病来京替外祖母贺寿,是她入京之后,第一次壮着胆子去了长信坊,可谓是担了很大风险。

  这种生活,说是监国,其实跟坐牢也好不了许多。

  不过,自从陆无病拜访公主府之后,情况就有了极大转机,最明显的区别是,她可以随便到处瞎逛了。

  青云老道士也不会整日里守在公主府,会提着酒葫芦,在京城里寻些美食,自得其乐。

  有着明里暗里存在的护卫跟着,小公主终于也感觉到,身为一个监国公主,到底会是如何惬意与自在。

  如果没有那随时随地都听到的谣言,日子就过得更舒坦了。

  一日时间之内,陆无病在京师百姓的嘴里,成了一个擅启边衅、祸国殃民的大贼。

  不但杀官差,抗王法,甚至还凭借美色,迷惑监国公主,想要当个面首青云直上。

  更是不自量力要与金阳王世子宇文霸比武,简直称得上是无法无天。

  各处茶馆饭庄,书生和百姓嘴里,更是把一些禁忌的情节,描绘得活灵活现的。

  有好事者,甚至与人打赌,说陆无病那话儿能转车轮……

  到底是哪里传出来的谣言?

  姬文秀并不清楚。

  这天下造谣一张嘴,避谣跑断腿。

  如今的言论多数掌控在文人士子、官员豪绅手中,他们的意愿,就是京城的风向。

  陆无病初来乍到,一张嘴,怎么斗得过京城上上下下那么多张嘴?

  就算他发动关系,想要分辨,也根本没人会听。

  姬文秀唯一能想到的办法,就是派人出去捉拿。

  但是,别人只是茶余饭后议论几句,还真犯不上捉拿问斩。

  再说了,这整顿治安,抓人的权力,还在朝天府那里呢。

  你让朝天府捕快去抓人,想多了。

  他们不从中推波助澜就很不错。

  就如眼前这位三品府尹,黎仲黎守拙,此时不就站出来了,他义正言辞说道:“有天星宗大贼陆无病,此人扰乱京城,杀人拒捕,更是残害朝天府捕头捕快八十余人。

  麾下贼众势大,盘踞于长信坊一带……微臣请京营兵马,捉拿此贼,擒杀其亲友,悬首城门,以儆天下。”

  这话其实说得也没错,值此两国交兵的紧要时刻,如果,与官府作对的大贼不加以重刑,不尽快擒拿,很可能就有无数贼人争相效仿。

  到时候敌人还没打跑呢,天下就乱成一团,救都救不回来。

  这是把我当小傻子欺负呢。

  姬文秀正口渴难当,喝了一盏茶,闻听此言,差点没喷出来。

  好好,黑胖子,这次真是天王老子都救不得你了。

  “下一个。”

  “微臣有奏,如今北周兵锋正锐,还请公主下旨,召令各方兵将勤王。

  微臣举荐平西侯林中虎林大将军,此人公忠体国,一片丹心,多年与西夷血战,更是收复西境三城,功勋卓著。

  召令此人,携麾下八万西军入京,定然可斩金阳王于城下,护我大离江山。”

  兵部尚书、内阁辅臣梁宏抢先站了出来,他怕自己说话慢一点,就会被淹没在口水之中。

  果然,这话一出,立即就有一些呵斥响在耳边。

  “荒谬,如今周兵就在眼前,西军鞭长莫及。

  试问,梁尚书可能担保,林将军来京之前,是否能保京城不破?能保京师百万生民,不受屠戮?”

  内阁首辅、文华殿大学士张仲初长须抖动,满脸都是痛心疾首,调兵勤王不是不可以,先得过眼前一关才行。

  周兵势大,不能硬扛,不如暂行缓兵之计。”

  “怎么缓?”

  姬文秀问道。

  虽然知道这老家伙没句好话,就是个投降派,不但是坐在高台之上的姬文秀很是好奇,坐在大殿西厢暖阁,看着上朝一幕的陆无病,也有点诧异。

  心想莫非这位大学士,还有什么奇谋妙计?

  “陆先生莫要被那张大学士骗了,此人惯会巧言伪饰,能把不要脸的话说得冠冕堂皇,您听着就知道了。”

  原金鳞卫指挥同知,新任金鳞卫都指挥使王全忠低头躬身,脸上挤满笑容,低声解释道。

  “哦,那倒要好好听听,这还是我第一次看到早朝呢,起这么早,看来,皇帝也不太好当啊。”

  看着大殿之内的牛油大烛,摇晃出黯淡光芒,陆无病打了个哈欠,拈起一块粉红米糕,放在口中。

  不错,香甜软糯,是为上品。

  只听殿内张大学士又道:“北周使节有言,索要黄金三百万两,银三千万两,牛马万头,绢百万匹。

  并且,索要长山、虎岭、河右三镇……若是能答应,立即退兵,匹马不犯大离,老夫觉得,此事未必不可行。”

  “什么……”

  “岂有此理,简直是欺人太甚!”

  “这不是跪地乞降吗?”

  “真若如此,我大离必将惹天下人耻笑。”

  四周一片汹涌,怒喝连连。

  陆无病注意到,这些呼喝声,多数是出自右边一列,说白了,就是武官很不满意。

  是,前面地方兵马,的确是败了几场。因此,让北周大军急进千里,逼迫京师。

  但这不是没反应过来吗?

  朝中兵将还没有出马,还有西军以及东南大军,全都建制完好,兵精粮足。

  这也没到山穷水尽地步啊,就如此妥协,今天割三城,明日就能割三十城,那大离王朝还要不要?

  “张将军,王将军,尔等呼声最高,不如,就让你二人领兵迎战北周金阳王,与他拼死一战。”

  “这……”

  两位武将,腆着大肚子,面红耳赤的又退了回去。

  “实在不行,可以调动河内西夷马军,付出钱粮,请他们出兵与北周拼上一场。还有,东夷水军战力不凡,也可借一借那些夷兵。

  借得十万夷兵,两面夹击,定然能让北周兵马进退两难,不得不立即退去。

  左都御史兼京营提督,抚须而笑,语气斩钉截铁:“与其喂饱北周这些豺狼,得到一点不确定的承诺,还不如驱狼斗虎,我大离坐观其成。”

  “附议,微臣觉得,借兵一事可行。”

  “万万不可,非我族内,其心必异。

  借来的兵马,又如何能够满足他们的胃口?

  如此以往,前门拒虎,后门进狼,到时候请神容易送神难,倒霉的还是我大离百姓。”

  “微臣觉得,和谈不是不可以,些许钱粮,也算不得什么大事。

  到时最多再加点税赋,苦一苦百姓。

  只要北周满意,结成兄弟友邦……百姓安居乐业,终究是心甘情愿的。”

  一个白白净净的大胖子官员,笑呵呵的说道。

  说得好有道理哦。

  陆无病听得眉毛狂跳,问道:“这白胖子又是谁?苦一苦百姓,亏他说得出来,百姓还不苦吗?”

  “是户部尚书文昭节文大人。”

  “好一个狗官。”

  陆无病暗呸一声。

  这一路走来,早就看到,野外到处都有死在路边的残骸尸骨,易子而食的现象,已然开始出现。

  可是,城内富商豪绅却依然歌舞升平,个个都道天下太平。

  这是盛世。

  尤其是到了京师之后,这里的繁华,就连陆无病这个前世见多识广的,也不得不说一声,物资丰足,富豪极多。

  昨晚出手攻杀金鳞卫指挥使,擒拿翼王世子的时候。

  在秋意楼中,陆无病就发现,两个人叫了八个美人,摆了三十八道大菜。

  推杯换盏之间,食欲并不算高。

  显然,这等席面,在两人看来,只是不算寒酸,可以吃,却没兴趣多吃。

  这也正是,陆无病连劝降的心思都没有的原因。

  太享福了啊,这些兔崽子。

  自己都没他们过得这么好。

  因此,还不如直接换一个。

  让金鳞卫同知顶上来。

  冲锋陷阵,不见得人人都会,出谋划策,也需要肚中有才。

  无论各行各业,全都需要一点本事,才能安身立命。

  但这天下,唯有当官,那是什么都不需要的。

  只要是个人,不对,就算不是个人,也能坐在上面,当得似模似样的。

  当好了如何,当差了又如何。

  没人在乎。

  陆无病就算要喂下七虫七花丹,却也不是什么人都喂的,这花啊,药啊,培育的生机啊,都不便宜。

  喂猪的话,就有些可惜了。

  王全忠此人,身为金鳞卫两位同知之一……之所以是他上位,而不是另外一位张姓同知上位。

  原因也很简单,这位出身不太好,是农家子出身,因军功被越级提拔。一身武功甚至比指挥使魏廷威还要强上不少。

  在陆无病看来,此人已经开始摸到先天极意的门槛了,煞气真形栩栩如生。

  但就这么一个人,掌管的是边境情报,以及敌国刺探,花费钱粮有点多。也基本上没有太多机会给他抄家灭门,上下其手。

  家中银子少了点,打点也不足。

  二十年来,就一直被按在情报一职上……

  看起来很有权,实际上却没什么油水,不得升迁。

  清不清廉的,陆无病其实并不太看重。

  他看重的是这人,还算是干实事的,自己用得着,也不会看着他太过恶心。

  没钱送自己银子,也没事,差他那么一点。

  用心办事就行。

  因此,指挥使一职就落在他的身上了。

  其余各卫守备,基本上也是这情况,名声和心性太差的,贪得无厌的,陆无病基本上全都直接斩杀,提其副手上位。

  副手不行,再从下超拔。

  一夜之间,就把上十二卫全都掌控在手中,令其拜过公主,令行禁止。

  有了六万亲卫,事情才能往下进行。

  公主的监国之位,也由此时开始,实至而名归。

  至于皇帝。

  好吧,姬九凤闭关清修,听说隔三差五的会送一批妙龄少女进去。也不知到底是在清修呢,还是在双修呢?

  只要他不出来,陆无病暂时也懒得理会。

  主要矛盾是什么,他分得很清楚。

  城外北周兵马未退,城内蛮王使节团未除,自己的【形】字印真印,也没有到手。

  皇帝那里,实在不宜轻动。

  他可没忘记,大离天下,听说还有一个【凤王】老祖宗,还没死呢?

  不知在哪里闭关。

  这位是天下八王之一,没有两百岁,也有一百八九十岁了。

  看看生命就要走到大限,谁知道这种人物,会不会在最后关头,出来找点乐子?

  【凤王】这人心性到底如何呢?

  据姬文秀说,此人对修道的热情,高过权力的热情。

  只要物资足够,天材地宝不打折扣,姬家血脉并没有完全灭绝,他根本就懒得理会一些杂事。

  三十年前,魔门入侵京师,天星宗与魔门杀得两败俱伤,【凤王】都没有现身,可想而知,这人性情有多淡漠。

  所以,眼前这局面,终究还是姬文秀这位姬家血脉在【暗中搞事】,倒是不担心那位天下八王之一出手。

  至于皇帝,或许有什么厉害的后手。

  但是,只要自己能够把【形】字印补全,基本上也没什么值得顾忌的了。

  金身不死,可以犯一百次,一千次错。

  对方一次错都不能犯。

  怎么跟自己斗?

  再说了,一旦【形】字印补全,自己也可以考虑把【元灵剑谱】往前推一步,打通两条或者三条神脉,剑意突飞猛进。

  到时又是另一番景像。

  “基本上看明白了,真正能干活的朝官,一成都不到,这一百多人啊,基本上都是废物。如此以往,这天下怎能不乱?”

  坐着看了一会。

  陆无病惊异的发现。

  朝堂之中唇枪舌剑一番之后,竟然是文华大学士张仲初取得了上风。

  他提出的和谈之议,获得了朝中一半以上的大臣支持。

  剩下的,还有一小半,却是中立,不赞同也不反对。

  然后,这位大学士,也没怎么问姬文秀的意见,擅自作主,就把和谈一事定了下来。

  前世历史书上,靖康耻那些朝臣们,都没有这么软?

  至少,靖康年间,金兵还打进了京城。

  这里人家都还没打到城下,只是准备渡河,就已经怂了。

  这什么王朝?

  不过转念一想,陆无病又有些明白。

  就连皇帝都疯得不上朝,监国让一个公主出面。

  皇室继承男丁,一个也没。

  几个王爷,不管是在京的,还是在外的,全都虎视眈眈。

  人心早就散了。

  因此,这些文臣武将,那是连演都不演了。

  如果不是第一个跪地请降面子上不太好看,估计这朝堂之内,一百多人之中,至少有七八十人,会早早跪倒。

  “到此为止吧。”

  陆无病长身而起,缓缓走入大殿。

  金鳞卫指挥使王全忠满脸苦笑,却不敢有分毫怠慢,亦步亦趋的紧紧跟在后面。

  身后殿堂一侧,数千甲兵已是整装肃立。

  ……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万剑归宗!,万剑归宗!最新章节,万剑归宗!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