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后谥号‘太宗’,就是为了追随太祖。

  万万没想到,后辈子孙中竟出了朱厚熜这个缺德玩意,害他的种种努力付诸流水。

  “好一个成祖!直接将‘反贼’这两个字,结结实实盖在朕身上,真是孝死朕了!”

  朱棣心中愤怒无比,恨不得将嘉靖扒皮抽筋,悬挂城楼示众。

  比朱棣更愤怒的是朱高炽。

  他一拳砸在殿内的盘龙金柱上,撞得满手鲜血,却不觉得疼。

  “朱厚熜!你个狗东西,害我背锅也就算了,还敢将我牌位移出太庙,是谁给你的胆子?”

  朱高炽暴怒如雷。

  要是可以穿梭时空,他定要活剐了嘉靖这个不孝玩意。

  特娘的,当爹的没当过一天皇帝,没为老百姓干一点正经事就想进太庙享受香火供奉?

  厕所里刷金粉,臭不要脸!

  别看朱高炽看着宽容温和,这种涉及到死后香火供奉的大事,哪怕是换做最仁慈的宋仁宗,也会原地爆炸的。

  由于对比对象只涉及到两代皇帝。

  因而,原大明只有洪武、永乐两朝能够参与进来。

  之后的洪熙、宣德、成化、嘉靖、天启、崇祯等朝,只能默默围观。

  此刻,看到天幕提及朱棣庙号被换这事儿。

  老道士嘉靖非但没有一丝害怕,反而笑了起来:“牌位上‘祖’的皇帝,死后才能万世不祧,牌位永远供奉在太庙之中,成祖爷看到朕给他改的庙号,怕是要高兴坏了吧?”

  双对比系统将这一幕单独放给朱绫看。

  朱绫看得嘴角直抽抽。

  她上次这么无语,还是在上次。

  老道士真够恶心人的。

  【关于明成祖朱棣的文治武功盘点,暂时告一段落。】

  【接下来……】

  双对比系统一顿。

  就在众人以为朱绫的文治武功盘点要来了,双对比系统偏不按套路出来。

  【明君的文治武功,往往集中体现在他所缔造的盛世上。】

  【朱棣是永乐盛世,朱绫是大同盛世。】

  【然,认真计较起来,永乐盛世的缔造,并非朱棣一人之功,在朱棣身后,还隐藏着一位常务副皇帝。】

  【这位常务副皇帝,也是历史上权势最大的太子朱高炽。】

  众人不明所以。

  “常务副皇帝?”

  “历史上权势最大的太子?”

  “当皇帝的,谁敢真正放权给太子?”

  “这个朱高炽,究竟是何等了不得的人物?”

  “……”

  听到‘历史上权势最大的太子’,两个世界的朱元璋不同意了。

  “咱的标儿才是最有权势的太子,怎么轮到他朱高炽一个小胖墩儿?”

  认真算起来,朱高炽算是除了朱允炆、朱允熥之外,最受朱元璋喜爱的皇孙了。

  没有别的原因,就因为朱高炽长得胖。

  在传统文化中,胖被视为富贵、吉祥的象征,长得胖意味着有福气、有财运。

  只因在这个时代,物质条件匮乏,只有权贵和富裕之家,才有可能获得充足的食物和营养,将自己吃胖。

  发胖代表着生活好,衣食无忧,乃是有福之人。

  朱高炽生得白白胖胖的,朱元璋一看就乐呵,一看就喜欢。

  不过,一旦涉及到好大儿朱标,其他人统统都得靠边站。

  众大臣也纷纷点头,一致认为,朱标才应该是最有权势的太子。

  试问在此之前,有哪个太子能得到朱标这样的偏心与偏爱?

  朱绫却不以为然。

  诚然,朱标是朱元璋的好大儿,各种偏心疼爱,各种资源哐哐往他身上砸。

  甚至有人开玩笑说,倘若朱标举兵造反,朱元璋不仅双手双脚赞成,还会派兵给他。

  这种玩笑话,说说也就算了。

  在君主专制的封建时代,皇帝与太子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不能用寻常的父子关系来衡量。

  太子关乎江山社稷的未来,必须足够优秀,至少得做到让皇帝觉得他非常优秀。

  否则,皇帝为了江山考虑,肯定会换掉太子。

  太子不能太平庸,但也不能太过优秀。

  皇帝处在盛年,朝臣就因太子优秀,选边站队,势必招来皇帝猜忌,继而父子反目,酿成悲剧。

  朱元璋对于朱标很喜爱,很信任,也认可他这位太子的能力。

  但千万不要忘了,朱元璋是个对权力欲把控极强的皇帝。

  在至高无上的权力面前,多少父子兵刃相向、多少兄弟手足相残。

  可以说,朱标的太子之位稳如泰山,无人能够撼动。

  但以朱元璋的为人,根本不可能完全放权。

  朱标在行使储君权力的过程中,也得小心翼翼,尽可能不触碰朱元璋的底线。

  反观朱高炽,他的权力是真的大,大得可怕,完全超越了太子本身。

  他以太子身份六次监国,放在历史上,那是绝无仅有的存在。

  【说起朱高炽这位常务副皇帝,就不得不提朱棣的偶像李世民。】

  【李世民是唐太宗,朱棣是明太宗。】

  【李世民光芒太盛,加之武则天的缘故,掩盖了唐高宗李治的光芒。】

  【朱棣创造的永乐盛世过于辉煌,遮住了朱高炽本身的光辉。】

  【岂不知,这位历史上在位只有十个月的明仁宗,才是永乐盛世核心人物,朱棣打下了武功,朱高炽撑起了文治。】

  众人听到这里,再次被震惊到了。

  “在位十个月,庙号居然是‘仁宗’?”

  封建的正统是儒家学说。

  而儒家的核心思想,便是——仁!

  天子以仁治国,皇帝死后能上‘仁’这个庙号的,绝不是一般人物。

  大伙儿最熟悉庙号为‘仁宗’的皇帝,就是大名鼎鼎的宋仁宗赵祯。

  赵祯爱民如子,仁慈仁政,堪称古代皇帝的道德模版。

  他的仁慈,不仅影响了整个大宋,就连辽道宗耶律洪基听到他死了,也是失声痛哭,并在辽国修建衣冠冢寄托哀思。

  众人都在疑惑朱高炽在位时间那么多,为何能得‘仁宗’这个庙号。

  永乐朝的朱棣、朱高炽父子,却双双破了大防。

  朱棣痛惜儿子早逝。

  自己前脚刚走,儿子后脚也来陪他,这也太快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双大明对比:朱元璋求我当女帝,双大明对比:朱元璋求我当女帝最新章节,双大明对比:朱元璋求我当女帝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