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官媒…为什么会转推?”

  顾清的手指无意识地收紧,

  别说许伟,连他自己都没想通。

  央妈这一转,性质就彻底变了。

  他的《求学之路》,原本或许还能被看做是娱乐圈又一场精心策划的炒作,或是迫于舆论压力的暂避风头,

  此刻却被赋予了远超其本身的意义,几乎是被架上了一个必须成行、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高度。

  这比前不久胡哥被经纪人“背刺”,轰轰烈烈送去欢送会的意义,还要重大得多,也严肃得多。

  老胡那时,尚且能熬过几个月,若实在不适应或另有规划,还能找个由头,低调归来,舆论虽有议论,但总归有转圜余地。

  可他呢?

  官媒那满屏的溢美之词,“青年表率”、“沉心学习”、“业界清流”……一顶顶高帽扣下来,岂是白给的?

  那是一座无形的灯塔,光束打在他身上,也堵死了他所有的退路。

  此刻若退缩,之前所有积极正面的形象都将顷刻崩塌。

  “老板,据我的判断,主要有三点因素。”

  许伟的声音带着明显的沙哑和自责,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分析听起来更条理,

  “第一,也是最重要的,娱乐圈,尤其是饭圈乱象,近些年愈演愈烈,官媒早已多次点名批评,整治之心迫切。

  他们需要一个正面典型,一个能立得住、叫得响的标杆。”

  他顿了顿,继续道:“第二,是关于老板您自身的形象。您上过春晚,积极从事慈善,大力宣扬汉服、戏曲等传统文化,这些都非常贴合主流价值观,是官方乐于见到的艺人类型。

  最后,您还在年轻群体中拥有巨大的影响力,一言一行都能引发广泛关注。

  这次‘上学’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官媒或许认为,是你主动想去上学,正是顺势而为,借您之手,给整个圈子立个规矩、提个醒的最佳时机。”

  许伟越说,语气越是苦涩,仿佛每个字都带着千斤重担,“是我忽略了官媒可能会下场这一点,只盯着圈内的明枪暗箭…老板,这次的责任,全在我身上。”

  “好了,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

  顾清声音已经恢复了平日的冷静,“木已成舟,再多的自责也于事无补。

  当务之急,是想好后续的路怎么走,怎么把这件事的利益最大化。

  去哪个学校,对我最有益,这才是关键。”

  “老板,您…真打算去?”

  许伟仍抱有一丝侥幸,“要不,我发个声明,就说这一切都是我团队操作失误,过度解读了您的意思,把责任全揽过来…”

  “许哥,你冷静点。”

  顾清语气平和,“这种声明,发出去谁会信?胡哥现在被经纪人摆了一道,不也得乖乖去念书?

  我这次,可是公司‘力荐’,官媒‘背书’,双重加持下,哪里还有我解释的空间?

  上学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我去便是。”

  别的艺人或许会害怕离开聚光灯后热度冷却,害怕两三年后归来,早已物是人非,查无此人。

  但他顾清需要怕吗?

  艺校前两年普遍不让外出拍戏,

  可没说不让发歌吧?

  没说不让出校门参加活动吧?

  他大可以每月固定发布新歌,保持音乐领域的曝光;

  双休日,去电竞圈露个面,看看比赛,或者飞赴某个好友的演唱会,担任个惊喜嘉宾;

  他会缺话题和热度吗?

  至于没有影视作品?

  那更简单。

  他甚至可以拿起摄像机,在校园里每周拍摄一段Vlog,记录顶流的校园生活,发到博客或者B站。

  试想一下,

  顶流艺人周更的“校园纪实综艺”,会不火?

  恐怕到时候追更的人,比追某些电视剧的还多。

  他有一百种方法,在不违反校规的前提下,维持甚至提升自己的热度。

  上学,对顾清而言,或许并非牢笼,而是换一个赛道罢了。

  “老板,终究是我害了你…”

  许伟的声音依旧充满愧疚,但他也明白,此刻最重要的是弥补,是为顾清谋划最好的出路。

  “老板,目前三家院校都递来了橄榄枝吧?”

  许伟强行振作精神,进入工作状态。

  “嗯。”

  顾清揉了揉眉心,“今天一整天,手机都快被打爆了。

  中戏、北电、上戏,凡是跟我有过一面之缘的艺人,几乎都打来了电话,希望我能选择他们的母校。”

  “这倒不难理解。”

  许伟努力挤出一丝笑容,“毕竟,老板您现在是内娱独一档的顶流,能吸纳您入学,对任何一所院校来说,都是极大的声誉提升和活广告。

  既然他们都有意,那我们的谈判条件就好谈了。老板,您个人更倾向于哪所?”

  “中戏和北电吧。”

  顾清沉吟片刻,“我在这两所学校认识的人比较多,关系也更深。”

  中戏自不必说。

  陈思成、佟丽雅不止一次游说他,希望他能成为校友。

  刚刚合作完《绣春刀》的导演路洋,也亲自打来电话,他的父亲正是中戏的博士生导师,话语权不小。

  佟丽雅的大学闺蜜也在中戏任教。可以说,在中戏,他的人际网络已经相当扎实。

  北电同样如此。

  他演员生涯的启蒙老师颂文,以及后来指导他演技突破的周一卫老师,都在北电任教。

  这两位对他有授业之恩的老师,情谊非同一般。

  无论选择哪一所,他都能得到不错的照应。

  更何况,

  以他今时今日的地位和影响力,无论去哪,都必然是被校方捧在手心的存在。

  “不是上戏就好。”许伟闻言,明显松了一口气。

  “哈哈,这话要是被赤赤哥听到,非得逮着我念叨三天三夜不可。”

  顾清被许伟那如释重负的语气逗笑了,紧张的气氛缓和了不少。

  “既然是这两所…”

  许伟的大脑飞速运转,“老板,我再问一个可能比较现实的问题。在给您打电话游说的那些人里,中戏和北电两边,哪边出动的人脉数量更多、咖位更大?”

  他顿了顿,解释道:“我说得直接些,三大院校,您无论选择哪一所,都势必会得罪另外两批人。

  既然无法面面俱到,不如就选择诚意最足、人脉动员最力的那一方,将潜在的‘怨恨’降到最低,也能为您争取到最好的入学条件。”

  “电话数量和重量级上,北电更胜一筹。”

  顾清回忆着,“连国师张导和冯导都亲自来电了,还有不少一线电影咖。

  中戏那边,虽然关系铁,但阵仗似乎没那么大。”

  “看来北电是势在必得啊。”

  许伟分析道,“其实在我个人看来,北电也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近些年来,北电系在电影圈的势力如日中天,从导演、编剧到演员,自成一体,盘根错节。

  老板您若加入北电,打上‘北电嫡系’的标签,以您的咖位和人气,必然能获得学院派的鼎力支持。

  未来在电影圈,无论是接触顶级资源,还是在大导的片子里担纲主演,都会顺畅很多。”

  “当然,以老板您现在的成绩,未必看得上这些资源。”

  许伟话锋一转,“去中戏同样极佳。中戏的教学风格更偏向话剧和正统表演,出来的演员功底扎实,备受奖项青睐。

  老板您的形象本就受官方认可,若能再有一份中戏的履历,与主流圈层的关系必定能更进一步。

  而且,中戏出来的演员,在电影奖项的争夺上往往更具优势,对于您未来冲击三大奖,乃至走向国际电影节,都大有裨益。”

  许伟将利弊分析得清晰透彻:“总而言之,北电,对您当前的商业价值和电影圈资源整合最有利;

  中戏,则对您长远的艺术追求、奖项积累和国际声望更有帮助。”

  将选择权交回给顾清后,许伟屏息等待。

  顾清沉思良久,最终还是从更实际的层面做出了决定:“去谈吧。

  原则就一个,哪个学院能给我最大限度的自由,给我的待遇最好、最宽松,我就去哪所。”

  他那些维持热度的“备选方案”虽多,但若能光明正大地拍戏、接优质代言,自然是更好的选择。

  他要将这次被迫的“放逐”,变成一次带着薪水的“休假”。

  “明白,老板!您放心,我一定竭尽全力,谈一个最宽松的条件。”

  许伟的声音恢复了往日的沉稳与坚定。

  “嗯。”

  顾清应了一声,随即想到另一件事,语气转冷,“另外,公司那边,以后所有的指令都不必再理会。

  团队的所有开支,包括公关费用,以后由我个人承担。他们既然想玩背刺,给我来阴的,那就别怪我让他们尝尝什么叫‘蚀把米’的滋味。”

  真以为他不敢入学?

  真以为能用这种方式逼他就范?

  吃答辩去吧!

  顾清倒要看看,当他真的进入校园,几个月不接新戏、不拍广告,

  公司那边投入的巨大资源被冻结,最先撑不住、哭爹喊娘的会是谁。

  “明白,老板!”

  许伟重重点头,声音带着一丝快意。谁是真正的衣食父母,他分得清。

  ……

  接下来的几天,

  一场没有硝烟的“抢人大战”在两大顶尖艺术学府间悄然展开。

  许伟作为顾清的全权代表,与两校招生办及相关负责人进行了多轮密集的沟通与谈判。

  对于普通学生,院校自然有着严格的规章,大一、大二必须打好基础,严禁外出拍戏。

  但对于顾清这样早已在业界取得巨大成就、自带流量和影响力的特殊人才,规则自然可以灵活变通。

  这如同高科技人才引进,与普通招生不可同日而语。

  而顾清,无疑是娱乐圈最具价值的“超规人才”。

  在许伟为入学条款据理力争的同时,顾清本人也没闲着。

  他先是应汪校长之邀,依照先前约定,现身IG战队新赛季的LPL首秀现场,以俱乐部老板之一的身份亮相观赛。

  去的时候还算顺利,

  然而,当比赛结束,他随着人流走出场馆时,

  早已守候多时的记者们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鲨鱼,又像是末世电影里的丧尸潮,瞬间从四面八方涌了上来,将顾清团团围住。

  夜色朦胧,灯光杂乱,只能看到无数双急切甚至泛着绿光的眼睛,和密密麻麻伸过来的话筒、录音笔。

  这阵仗把刚走出门口的王校长吓了一跳,还以为遇到了什么“简单淳朴”的商业竞争对手搞突袭,下意识地就往回缩,赶紧呼叫保镖。

  幸好联盟官方预料到顾清的出现可能会引发骚动,提前增派了大量安保人员,才勉强控制住场面,没有发生意外。

  “顾清!顾清!网上爆料你要去上学是真的吗?”

  “这是不是你团队的一次恶意炒作?”

  “作为娱乐圈顶流,你真的甘心放下一切去读书吗?”

  “你的决定是否借鉴了胡哥的经验?你们为什么都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去进修?”

  面对连珠炮似的提问,顾清没有选择回避或沉默。

  他从容地摘下墨镜,在安保人员的护卫下,一边艰难地向前移动,一边微笑着回应:

  “是的,我确实有进入院校系统学习的想法,这并非炒作。

  目前我的团队正在积极与几所院校沟通,希望能获得一个补考的机会。

  我对自己的学习能力还是颇有信心的。”

  他稍作停顿,特意提到了胡哥:“至于逍遥哥哥,他是我非常尊敬的前辈。

  他的《仙剑》系列是我的启蒙之作,他选择在事业巅峰期沉下心来去求学深造的态度,也深深激励了我。

  我会努力向他看齐的。”

  得到顾清亲口证实,记者们瞬间沸腾了!

  “居然是真的?!”

  “娱乐圈如日中天的顶流,真的要暂别名利场,回归校园?!”

  当这条爆炸性新闻伴随着现场视频席卷全网时,瞬间引爆了所有社交平台。

  “哇靠!顾清真男人!路转粉了!我还以为又是溜粉炒作呢!”

  “完了,内娱完了!本来还有个顾清能看,他这一走,剩下那些歪瓜裂枣我可怎么下饭?”

  “牛逼!放着顶流不当,真去进修打磨演技!娱乐圈多几个这样的艺人,何愁烂片当道!”

  一时间,路人对顾清的好感度急剧飙升。而顾清的粉丝们,在震惊、不舍之余,更多的是感动与支持。

  按照网上流传的说法,顾清此去,可能两三年内都难有新作面世。

  于是,

  原本票房增长已趋于平缓的《唐人街探案》,迎来了一波惊人的“N刷”热潮。

  无数粉丝和被此举感动的路人观众纷纷自掏腰包,走进影院反复观看,用真金白银支持顾清的“最后一作”,使得《唐探》的票房曲线再度强势上扬。

  与此同时,另一群人则陷入了狂喜。

  “哈哈哈!顾狗真要去上学了?!”

  “天助我也!计划通!”

  “稳了!这块压在我们头上的大石头,终于挪开了!”

  那些曾被顾清压制、或视其为潜在威胁的对家及其背后团队,纷纷弹冠相庆,

  觉得不枉他们费尽心机、投入资源拼命“捧杀”,终于把这尊大佛给送走了!

  然而他们并未意识到,这种“捧杀”策略无异于饮鸩止渴。

  在拼命抬高顾清的同时,也无形中拉高了大众对艺人品行的评判标准。

  有了顾清这个“别人家的孩子”做标杆,观众和舆论对于其他艺人,

  尤其是年轻偶像,会报以更加苛刻和挑剔的目光。

  这其中的反噬,或许很快就会显现。

  ……

  时光悄然流逝,在春节档期即将结束的最后一天,顾清迎来了双喜临门。

  首先,《唐人街探案》的累计票房,在无数“告别观影”的推动下,正式突破了二十五亿大关!

  不仅超越了《捉妖记1》保持的24.41亿纪录,登顶华语电影票房冠军宝座,更是一举终结了进口大片《速度与激情7》等对内地影史票房榜首长达21年的垄断!

  鉴于影片依旧强劲的市场表现,电影总局一致决定,延长《唐探》的放映周期。

  这意味着,它的票房纪录还将被不断刷新,创造一个属于国产电影的新高度。

  而另一件喜事,则关乎顾清的未来。

  在“华语影史票房冠军”光环的加持下,北电与中戏的“抢人大战”也进入了白热化。

  最终,北电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决心和魄力,开出了一份被其他院校私下评价为“脸都不要了”的超级优厚条件!

  用许伟事后汇报时,那带着难以置信的语气来说:“老板,我都没怎么开口讨价还价,他们就直接‘投降’了,条件好到离谱!”

  通常,

  北电学生至少要到大学三年级,才会被允许外出接戏实习。

  但这次,他们给顾清开出的条件是——大一即可!

  这意味着,只要顾清愿意成为北电的一员,他几乎可以享有完全自由的拍戏和工作安排,上学与事业几乎互不干扰。

  当然,

  这“大一即可”并非意味着顾清可以连面都不露。

  校方唯一的要求是:入学后的前三个月,需要他尽量全程参与课程和校园活动。

  这既是为了让他真正融入和感受北电的氛围,也是为了堵住外界可能关于“形式主义上学”的质疑。

  三个月后,条件便极度宽松:每周只需到校一天即可。

  进入大二之后,进一步放宽到每月到校一次。

  等到大三、大四,则基本等同于解放,安心准备毕业即可。

  面对这样一份几乎是“量身为他定制”、充满极致诚意的条款,顾清和团队没有任何拒绝的理由。

  翌日晚间,一条爆炸性新闻空降热搜榜首,其热度甚至压过了著名歌手汪锋精心准备的演唱会官宣消息:

  【重磅!顾清确认入学北惊电影学院!】

  ……

  ……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内娱顶流:从跑男出道,内娱顶流:从跑男出道最新章节,内娱顶流:从跑男出道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