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英的将令很快便下达,五千人马留守隆兴寺,看护伤兵和军中辎重。

  其余人马,驰奔太原!

  胡翊自然也在其列,李文忠特意调他和沐英前往,还有一番天大的功劳在等着他呢。

  朱元璋厚着脸皮去找李贞,费尽心机安排胡翊进入军中,为的不就是这个吗?

  胡翊带了一些炮制成的大蒜素,又运了几口袋大蒜赶往前线。

  临走,对老医官和那些军医们说道:

  “大蒜素的配方已经教给你们,至于效果如何,两日便可见分晓,到时把施用后的疗效禀报过来,我好做个参照。”

  老医官点着头,“大人的嘱托,卑职等谨记在心,一定按大人所教授的法子,严格消毒,严格制作大蒜素。”

  胡翊要走的消息引来了部分伤兵,消息一传出去,很快便又聚来了一批伤兵们相送。

  听着那些送别声音,里面夹杂着感激和祝愿,这一切都是因为胡翊的出现,带给了他们希望。

  但是送别画面似乎和胡翊想的不太一样。

  胡翊想象中的场景是,伤兵们跑来感谢他,一起齐声向他道谢,在阵阵感激声中送别他离开。

  现实却是,大家都乱哄哄的说着送别、祝愿的话,又一边很感激他。

  所有人都很激动,但是如同进了鸟市,叽叽喳喳的根本听不清楚说的是什么。

  胡翊只能勉强听到嗓门最大的那几个人的声音,其中一个人隐约在说:

  “监军大人,活命之恩不敢相忘,我定在家中供奉您的长生牌位!”

  又听到另一个人扯着脖子在喊:

  “大人请珍重,愿上苍保佑您长命百岁。”

  长命百岁么?

  胡翊还真怕自己享年35岁,这辈子就玩儿完了。

  先过了35岁那道坎吧。

  在一片送别声音中,胡翊攀上马背,归入队列中。

  来的时候那七天,锻炼了他的骑术,胡翊被迫磨出了铁腿、铁屁股。

  四日后,郭英、胡翊率领的先头骑兵已赶至太原,沐英带领步卒还在他们身后吃灰。

  三路大军从三面合围,只留下太原城的北门引诱扩廓突围。

  李文忠的帅帐便驻扎在北门外十五里处,布下一个明晃晃的圈套,当然了,扩廓现在不会上当就是了。

  再次见到李文忠,多了个熟人面孔,胡翊觉得很亲切。

  不过,李文忠却是在一直咳嗽着,肺里有些杂音,说话也很沉闷。

  “二哥,你这风寒有些重啊。”胡翊看到李文忠那张蜡黄的脸,有些担忧。

  李文忠笑道,“袭夺雁门时冻的,先不讲这些,我带你去看看太原城,你三哥正在那儿骂阵呢。”

  李文忠抽调郭英、胡翊他们行军赶至太原,却谎称是带兵去攻占大同。

  扩廓现在冒不得任何风险,大同更不能丢!

  于是又派出援军增兵大同,却被常遇春所部蓝玉一仗打得落花流水。

  当李文忠说起这些时,胡翊稀里糊涂的又跟着混了一份军功,这次他是佯攻吸取敌军火力,助李文忠、蓝玉大破扩廓元兵于大同。

  胡翊这个功劳捡的太过便宜,行了个军的工夫就又立了功了,李文忠这个送他军功的方式,嗯……就真的是润物细无声,简直丝滑且自然。

  敢情沐英去给常帅送军粮,这里头还夹杂着请蓝玉帮忙的事儿呢。

  身在南京的朱元璋,这两日刚接到马长风他们的回禀。

  武英殿上,朱元璋看到战报还挺满意,笑着道:

  “胡翊这个开头还不错嘛,赶去与你保儿哥会合,路上他们七人截杀了五十余名元兵,胡翊还射死三个。”

  朱标在旁夸道,“他学的好,姑父教的也好。”

  朱元璋点着头,“主要还是你姑父教得好。”

  仅过去两日,李文忠的奏书也到了。

  “这个胡翊,刚到保儿军中,就敢跟保儿对着干?真是不怕死。”

  但是看过奏书后,朱元璋忍俊不禁,却很是满意。

  他拿上折子就去找李贞。

  “姐夫,胡翊在保儿军中闹事啦。”

  李贞听到这个消息,眉头紧皱,不解的道,“我早已写了家信嘱托保儿,以他的脾气,应该不会对胡翊怎样吧?”

  朱元璋哈哈大笑道,“闹归闹,倒是办得件正事,你看。”

  朱元璋还挺得意,李贞看过奏书后,抚着须,脸上也露出欣慰的神态:

  “这个法子真是极好,咱们起兵之初,整天琢磨的是如何自保;后来归附过来的人马就多了,没有闲暇去管,那时候要对付陈友谅、张士诚,还要反元,我看现在大明也开国了,该把军中一些坏的风气打掉,胡翊这是开了个好头啊。”

  “你说呢,重八?”

  朱元璋笑道,“咱有心把胡翊和保儿制定的三条铁律,推广到全军,保儿信中还说,胡翊在想法子大大降低咱军中人马的伤亡数字,还要把伤兵的存活提高到五六成呢。”

  李贞听了这话,当真觉得是不可思议。

  “军中伤兵能活三成已经不易,他若能提高到五成,对咱们大明简直是百利无害啊,倘若真能做到,那可是天大的功劳!”

  朱元璋点头道,“但愿如此,他要真能做到,咱可不吝啬奖赏,若能把这困扰千年的事给解决了,就算给他封个侯又能怎么着?”

  李贞听到这话,眼皮一抬,也是正色道,“这确实是困扰咱们中华几千年的难题,疮伤若能在他手里得以解决,每年朝廷能省出多少抚恤?那些打仗受伤,因此残疾的老兵们,既能重新上战场,回乡后还能劳作,那起到的作用就大了!”

  朱元璋提醒道,“姐夫还忘了战马,战马因疮伤而死超过七成,若能救活,一匹马可省30—50两纹银,一战过后根治下来,省下的军费就很乐观了。”

  李贞抚须微笑,又是连连夸赞胡翊。

  朱元璋就笑道,“他在前线办的事都不错,咱来找姐夫的意思就是,这有些事,是不是该提上日程了?”

  李贞明白了,“重八,原来你找我说这些,是想叫我出面下聘啊?”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国医:从九族危机到洪武独相,大明国医:从九族危机到洪武独相最新章节,大明国医:从九族危机到洪武独相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