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宥云,你这个臭小子,还想跑,给我站住!”
长岭界牛头冲1号筒子楼,昏暗的楼道里,冲出来一个身影,瘦瘦小小,穿着件破背心,留着个偏分头,一双小眼睛溜溜转着,脸上冷汗直冒,正是江宥云。
母亲姚玉兰,手里攥着一根高压锅的密封圈,怒气冲冲地追下楼来。这是她教训江宥云的独有方式,因为密封圈由橡胶制成,抽打在身上,立马皮肉红肿,虽然疼痛万分,却不会伤及筋骨。
楼道外是条小路,向左连接着城市的主干道“新民路”,向右有一条长长的码头,称之“长岭界码头”,通向城市的另一条主干道“幸福路”。江宥云虽说慌里慌张的,脑瓜子却转得飞快:“新民路是大马路,跑不了多远,肯定被老妈抓住,还是往码头上跑,安全得多。”随即向右一拐,直奔码头。
姚玉兰紧追在后。
江宥云撒开脚丫子,一溜烟儿向前跑。忽然,右边建筑公司宿舍二楼,跳下来一个身影,比江宥云更瘦弱,更矮小。
“啊,江龙,你干什么?”
“快跑,别废话。”江龙像个猴子,刷刷两下,爬起身来,死命地跑。立时,二楼大门一开,江龙的父亲江建国拿着一把铁钳,冲出来吼道:“江龙,今天你敢回来,看老子不打死你!”
江宥云哪敢多话,紧跟在江龙身后。
长岭界码头,有百余阶,蜿蜒而上,全是由明清时期的青石板铺设而成,凹凸错叠,古老斑驳。深深浅浅的足痕,不知承载了多少人来人往;团团簇簇的青苔,不知见证了多少岁月沧桑。
两人手脚并用跑上码头。码头下,传来姚玉兰的厉喝:“鬼崽子,今天你要有本事,就不要回家。”江宥云闻言,哭丧着瘫坐在地:“怎么办?去哪里?”江龙满不在乎:“老地方,山上去。”
江宥云耸耸肩:“又去嵩云山?”
“走吧,别想那么多,开心最重要!”
两人家住一块儿,又是同学,平日里形影不离,亲如兄弟,每次遇上不开心的事,就邀约一起爬山散心。路上,江龙好奇:“你妈为啥打你?”
“我妈早晨去上公厕,交代我出去时别关房门,哪知江明亮找我玩,一下忘记,我把门给关了,害得老妈上班迟到了。”江宥云一脸惭愧。
江龙翻了个白眼:“你妈肯定被扣了工资,心疼死了,不打你才怪!”江宥云心里懊悔,嘴上却不示弱:“别讲我,说说你为啥被打?”
“暑假作业没做完呗。”江龙一脸淡定。
江宥云惊掉了下巴:“明天开学,你作业没做完,怎么去报名?”
“明天的事,明天再说吧!”
江龙骨子里的那份洒脱,江宥云倒很欣赏。
两人沿着山路走,不知不觉间,登上了嵩云山顶,此时已是黄昏,落日的余辉,撒下漫天红霞,晚风轻轻拂过,归鸟四方和鸣,树叶沙沙作响,花朵袅袅舞动。
江宥云跳上一块大岩石,放眼一望,见群山围聚,林海茫茫,沅水、巫水波光粼粼,蜿蜒如带,在重峦叠翠间缓缓流淌,两相交汇,烟霞放旷之处,怀抱着一座小城。这座小城,名叫洪江,处在湖南西南部雪峰山区,五溪之地,怀化向南,途经黔阳,沿江而至。明清以来,得沅、巫两水便利,集散洪油、木材、鸦片、白蜡,一直是湘西南的重要商埠之地,曾经来往商客,络绎不绝,烟火万家,称为巨镇,有“湘西小南京”美誉。小城里林立着近四百栋明清古建筑,宛如一幅明清市井的清明上河图。
小城很小,周围有三个乡,分别是西边的横岩乡,南边的常青乡,东边的桂花园乡;城中有四条街,呈于字形,上面那片儿叫沅江路,称为二街;中间左边那片儿叫高坡街,称为三街;右边那片儿叫河滨路,称为一街;下面那片儿叫新街,称为四街。人口不过十万而已。
小城虽小,却是个老工业城市。抗战时期,长沙、衡阳、湘潭等地工厂转迁至此;50年代,洪江国营工厂扩建;60年代,国家加强三线建设,湘西仪器仪表总厂、中南无线电厂、国防3614厂迁建洪江。到90代初,以洪江瓷厂、洪江纺织厂、洪江造纸厂、洪江化工厂为龙头的十五个大行业,近二百家工厂分布城中,烟囱林立,厂房整齐,红红火火,七万多名工人在此安居乐业。江宥云的母亲姚玉兰,正是洪江瓷厂的职工。
然而,不得不说的是,随着新一轮改革开放,铁路运输逐渐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这座没有铁路,交通不便的山城,虽然看上去还算繁荣,却已经呈现出衰败的迹象,一些小厂难以为继,纷纷倒闭,江宥云父亲江崇德所在的洪江塑料二厂,便在其中。
小城半绕在嵩云山下,老鸦坡是嵩云山第二高峰。站在坡顶,可以俯瞰小城全貌。江宥云看着霞云尽染下的洪江,不由陶醉其中。江龙也跳了上来,口中喃喃:“洪江真是美丽啊!”
“那肯定了,你看那儿!”江宥云手一指,江龙顺势看过去,嵩云山下,一栋黄白相间的三角楼,矗立在郁郁葱葱之间。
“那不是幸福路小学气象站吗?有什么好看的!”江龙撇一撇嘴,把头扭到一边。
“你没当上小气象员,心里不舒服了?没关系,还有机会。”江宥云知道江龙的心思,好言安慰。
江龙笑笑,调侃道:“我们这些成绩差的,哪有机会,和你们这些好学生没得比!”
“是不是兄弟,怎么酸不溜秋的?”江宥云故作生气。
江龙久久看着江宥云,突然冒了一句:“兄弟,你成绩这么好,还愿意和我这个差生玩,不像有些成绩好的,自以为是,看不起别人,够意思,讲感情!”
“你今天怎么了?阴阳怪气的。”江宥云有些疑惑。
江龙不答话,又问:“你长大想干什么?”
江宥云站起身来:“我长大了,要当科学家。”
“嘿,十个人里面,八个人想当科学家。”江龙吐了下舌头。
“那你长大想当什么?”江宥云问。
江龙想了想:“我也不知道,老爸说我只能当二流子,混社会。”江宥云有些惊讶:“你爸怎么这么说你,你人好,心好,和社会上那些烂仔不一样。”
江龙不说话,小小的脑袋撇向一边,大大的眼睛里,一颗眼泪,不自觉流了下来。随即,用手拭去泪水,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天色渐渐暗了,夕阳已经坠到山后,沉沉的暮霭,准备降下最后的光华。吹在身上的晚风,透着一丝儿凉意,山间的花草树木,影影绰绰,带给人未知的恐惧。
“回家了。”江宥云扯起江龙,笑道:“不管前方暴风骤雨,家总是要回的!”江龙不情愿地起了身来,嗤笑:“就你最没出息。”两人一路小跑,下了山来,上了新民路。
“朝花夕拾杯中酒,寂寞的我在风雨之后,醉人的笑容你有没有,大雁飞过菊花插满头……”市政府对面,珍明书店放着一首叫《中华民谣》的歌儿,百米开外都能听见。
店外书架上,摆放着畅销漫画《七龙珠》、《机器猫》、《圣斗士星矢》、《尼罗河的女儿》等等,琳琅满目,很是诱人。江宥云瞄了一眼,顿时发光:“《悟饭的修行》,七龙珠出新连载了。”不自觉拿起书翻看。还没看两页,老板冲出来:“买不买,不买别乱看。”鸡毛掸子在空中挥舞。
江龙拉了一把江宥云:“走了,你又没钱买。”江宥云知道家里困难,哪有闲钱买漫画,只好恋恋不舍地放下书,在老板的驱赶声中,跟随江龙离开了书店。
新民路上,梧桐树郁郁葱葱,层层叠叠,一排排挺立在马路两旁,枝繁叶茂,华盖如伞,在炎热的夏季,把绿意和浓荫,送给了过往的行人。
“听老爸说,有些地方为了美化城市,把树都砍了,真不知道怎么想的。希望我们这儿别瞎搞,让这些梧桐树,永远长在这里。”江龙走在前面,口中嘟囔着。江宥云点头称是。路过塘坨市场,对面的游戏厅里,“喔哆给”、“嚯哟给”的声音此起彼伏,江龙一听,就像勾了魂似的。
“你又想进去玩街头霸王了?”江宥云扯了扯江龙。
“我身上有五角钱,可以买两块币。”
“这么晚了,该回家了。”
“回家干什么,不被打死呀。”江龙不想回去。
两人正拉扯,游戏厅的帘子一掀,一个脑袋从里面探出来,平头,小脸,眉毛细长,眼睛明亮,面容清秀,一脸玩世不恭。
“啊,江明亮,你怎么在这?”两人异口同声。江明亮也是两人同学,平日里称兄道弟,关系十分要好。
“你们别傻愣在外面,有个高手挑战,快进来帮忙。”江明亮招招手,江龙身子一闪,钻了进去。
江宥云抬头一看,天全黑了,心里发慌,摆摆手:“真不玩了,我要回家。”
“明天就开学了,要抓住假期的尾巴!”江明亮继续诱惑。
江宥云摊摊手:“你爸妈不管你,我妈可管得严。”
江明亮也不废话,做了个鬼脸,把帘子一放,玩游戏去了。江宥云双手插兜,忐忑不安往家走。塘坨市场往前二十米,再向左转一个巷子口,就是牛头冲1号,江宥云的家,就在临街的那栋筒子楼上。
筒子楼是房产公司的公租房,很有些年头,砖木结构,共有三层。一楼临街门面,是洪江五金商场;二楼、三楼都是住房,每层十二户,长长的楼道,靠街这边一门一户,次第排开,每户直套两个房间,每个房间约十个平方。朝里这边是灶屋,一人一间,很小,约两个平方。二楼与三楼之间,由一条青石码头相连,七拐八绕,不仅和江龙的家相通,还连接后面一栋公租房,很是逼仄。两栋楼之间最里处,有一个公共厕所,终日无光,臭气熏天。
拐进巷口,走上码头,进入楼道,顿时一阵闷热,扑面而来。家家户户,昏黄的灯光下,老旧的吊扇嗡嗡直转,吹来的,却是一股股热风,有的人受不了,拿着把蒲扇,坐在楼道口乘凉。说是乘凉,但如此拥挤的两楼之间,哪有半点自然风进来,只是邻里之间,茶余饭后,有个说话聊天的地儿罢了。
江宥云的家在三楼,码头连接在楼道中间,向左走,第一户是一对老俩口,男的姓孟,女的姓王,靠在塘坨市场卖菜为生。第二户谭姓阿姨,在洪江副食品公司工作,爱人开了家裁缝店,平时两口子多住店上,很少回家。第三户就是江宥云的家,江宥云的父亲下岗后,到怀化打工创业,平日就母子二人,姚玉兰既要上班挣钱,又要操持家务,也是风来雨去,含辛茹苦。第四户男主人姓欧,女主人姓胡,都是洪江化工厂的工人,育有一女,生活虽说清贫,但一家和睦,其乐融融。第五户也是一家三口,大叔姓李,大妈姓宋,靠在塘坨市场卖水果为生,育有一子,疏于管教,二十多岁的人,常年混迹社会,游手好闲。
90年代的筒子楼,家家户户房门敞开,来往密切,常说“远亲不如近邻”,若哪家有个三病两痛,急事难题,只需吆喝一声,大家都来帮忙,很是融洽温馨。
江宥云蔫头耷脑,一步步往家里挪。门口的王婆婆看见,似乎知道些什么,忙把江宥云拉到身边:“鬼崽子,你怎么现在才回来,你妈都急死了。”
江宥云哭丧着:“王婆婆,你跟我妈说说好话,我怕被打。”
王婆婆语重心长:“你是男孩子,做错了事,要学会承担,不能逃避。”江宥云一听,心凉了半截,也不多话,径直往家里走。
临近家门,江宥云屏住呼吸,蹲在窗台边偷看。外屋正中央,放着一个老式衣柜,左边一个自制沙发,右边一张小床,床边有个高低柜,柜上摆着一台黑白电视。窗台下的小桌上,放着个高压锅,另外还有两盘菜,用碗盖住。房间虽然小,但是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昏黄的灯光下,姚玉兰靠在沙发上,左手托腮,双目紧闭,很是疲惫的样子。
姚玉兰是洪江瓷厂的工人,本来在贴花车间,自从江崇德下岗去怀化创业,又没有生活费拿回家,为了拉扯江宥云,主动申请去高温车间,这样一来,每月可多得十五元的高温补贴,加一斤油,如果完成任务,还可以提前下班,回家做饭。每天在五十多度的车间里工作,辛苦可想而知,今天让江宥云一关房门,迟到扣钱,姚玉兰心里那个气呀,气江宥云好不懂事,不体谅自己的艰难,只惦记着一个玩字。
迷迷糊糊,门外传来一声:“妈妈。”姚玉兰睁开双眼,看了一眼,江宥云站在门外,双手背后,抖抖簌簌,不敢再多说一个字,两眼空空洞洞,望着屋里。
姚玉兰看一眼挂钟,八点四十分,于是默默起身,指了指桌上的饭菜,说了声:“吃饭。”
江宥云见姚玉兰没有发飙,心中疑惑:“难不成老妈发善心了?”不敢多想,赶忙脱下鞋来,进了家门,小心把碗拿起,盛了饭,碗下有两盘菜,一盘盐菜炒肉丝,一盘丝瓜汤。
也是饿得慌了,江宥云夹了两筷子菜,便扒拉起来。姚玉兰也把饭盛了,夹了一点菜,面无表情地坐到沙发上。
江宥云不敢吱声,姚玉兰也不言语,虽是大热天,江宥云却觉得冰冰凉凉,家里弥漫着一股沉重的气息,墙上的挂钟滴答作响,头上的吊扇嗡嗡直转,两人的沉默似乎无尽无止。
江宥云瞥一眼,见晚上九点了,赶紧把碗里的饭扒拉干净,作势起身,要去收拾。姚玉兰忽然冒了一句:“明天开学,你暑假作业怎么样了?”
“早写完了。”江宥云小声回答。
姚玉兰指了指灶屋:“热水烧好了,你把澡洗了,早点睡,明天开学报名,别迟到。”
江宥云一听,心里松了口气,暗喜:“肯定是明天开学,今天又这么晚,老妈放过我了,逃过一劫,谢天谢地!”
三下五除二,江宥云赶紧把澡洗了,生怕再出幺蛾子,说了声:“妈妈,我到里屋睡觉去了啊?”
“快去睡。”姚玉兰拿起碗,进了灶屋。
江宥云探了探脑袋,见母亲正在洗碗,不由长舒口气:“好险,好险,不知道江龙回去怎样,我反正是过关了。”立马转入里屋。
里屋和外屋差不多大小,只是临街,阳光好一点,空气也流通一些,白天虽说人来人往,吵闹得很,但夜晚路灯昏暗,人们更愿意呆在家中,一家子说说话,聊聊天,看看电视,享受下难得的休闲。此时的大街,没有了喧嚣,一片寂静。
江宥云往窗外看了一眼,街上除了些二流子,就只寥寥几个人走着,对面“美多商场”的门牌灯早已关闭,只有“红星照相馆”的招牌闪亮着,格外醒目。
江宥云把灯一关,往床上一躺,母亲早已用湿布把凉席擦拭了一遍,好不清凉。梧桐树的树梢,摇曳在窗前,一阵微风拂过,婆婆娑娑。梢顶上,皓月当空,繁星点点,把一束柔和,一片皎洁,洒落在屋中。伴随着老式荷花牌落地风扇的咔咔转动,江宥云不知不觉进入了梦乡。
梦里,江宥云还在跑,姚玉兰还在追,不知跑了多久,前面有一处拐角,母亲突然从拐角处现身,拿着橡胶圈就是一抽,江宥云来不及反应,结结实实被抽在腿上,火辣辣地痛。母亲上前,又是一抽,抽得江宥云两腿直哆嗦。
不对,好像不是梦,江宥云一个激灵,睁开眼来。
“你还知道痛,你还睡得很香呀。”姚玉兰站在床前,拿起橡胶圈,“啪啪啪”,连连抽来。
江宥云在床上,下又下不来,躲又躲不掉,只好把身子蜷起,用手挡住。立时手上脚上,尽是一道道肿痕,痛得哇哇直叫:“妈妈,我错了,别打了!别打了!”
姚玉兰不理,又是一顿抽打,只打手和脚,不打头和身。江宥云在床上到处乱滚,连连哀叫。足足打了五六分钟,姚玉兰停了下来,喝问:“你知道错了吗?”
“我知道错了!”江宥云带着哭腔回道。
“哪里错了?”
“我不该把门关了,害得你进不了屋。”
“还有哪里错了?”姚玉兰不依不饶。
江宥云摸摸脑袋:“因为我,害得你上班迟到了。”
“还有吗?”
江宥云有点蒙圈,不知道还有哪里错了,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话。“啪”,又是一抽。江宥云躲闪不及,被抽在脸上,立时起了一道肿痕,疼得泪水直流,赶紧用手捂住。
姚玉兰面色不改,手却哆嗦了一下,缓缓放下橡胶圈,声音仍然严厉:“妈妈打你,并不仅仅是你忘记了妈妈的交代,而是你犯了两个错,第一,妈妈跟你说的话,你毫不用心,可见你做人做事,分不清轻重,没有一点责任心。第二,妈妈每天早上五点多钟起来,给你烧水做饭,照顾你起床上学,然后赶七点十分去厂里的公共汽车,上个厕所都是匆匆忙忙。你每天看在眼里,却不体谅妈妈的辛苦,随手关门,也不多想一想,可见你作为一个男子汉,没有一点对家庭的担当。你有没有错,该不该打?”
江宥云垂着脑袋,惭愧至极:“妈妈,我知道错了。”
姚玉兰语重心长:“妈妈不会像别人的妈妈,随口乱骂,随手乱打,到最后,小孩子只会越打越油滑,越打越无所谓。但妈妈打一次,就要打痛你,就要你长记性,记到心里去。你记住了没有?”
“我记住了。”江宥云点了点头。
“以后还犯这样的错吗?”姚玉兰盯着江宥云的眼睛。
“保证不再犯了。”江宥云很是诚恳。
良久,姚玉兰叹了一口气,上前一步,用手擦了擦江宥云眼旁的泪水,又摸了摸脸上的肿痕,声音柔和了许多:“知错能改,还是好孩子。痛不痛?”
“不痛。”
“不痛?”
“痛。”江宥云急忙改口。
“既然痛,就要记住,你是个小男子汉了,说到就要做到。”
“我知道错了,以后妈妈交代的事,我都不会忘记的。”江宥云听到总结性的话出来了,心中的石头总算落了地。
“好,时间不早了,快睡吧。”姚玉兰把橡胶圈挂到门后,正要出去,似乎想起什么,又说了一句:“对了,虽然妈妈打你,但任何时候,都要记住,必须回家。”江宥云应了一声:“好的”。
“啪”,灯一关,姚玉兰到灶屋里洗衣服去了。紧张之后,一阵疲惫,江宥云躺在床上,不一会儿便沉沉睡去。
江宥云又做了一个梦,梦里,妈妈正坐在床边,左手拿着一瓶紫药水,右手拿着一小团棉花,蘸了一下,小心在自己脸上、手上和脚上擦拭着,身影渐渐模糊,渐渐模糊……
长岭界牛头冲1号筒子楼,昏暗的楼道里,冲出来一个身影,瘦瘦小小,穿着件破背心,留着个偏分头,一双小眼睛溜溜转着,脸上冷汗直冒,正是江宥云。
母亲姚玉兰,手里攥着一根高压锅的密封圈,怒气冲冲地追下楼来。这是她教训江宥云的独有方式,因为密封圈由橡胶制成,抽打在身上,立马皮肉红肿,虽然疼痛万分,却不会伤及筋骨。
楼道外是条小路,向左连接着城市的主干道“新民路”,向右有一条长长的码头,称之“长岭界码头”,通向城市的另一条主干道“幸福路”。江宥云虽说慌里慌张的,脑瓜子却转得飞快:“新民路是大马路,跑不了多远,肯定被老妈抓住,还是往码头上跑,安全得多。”随即向右一拐,直奔码头。
姚玉兰紧追在后。
江宥云撒开脚丫子,一溜烟儿向前跑。忽然,右边建筑公司宿舍二楼,跳下来一个身影,比江宥云更瘦弱,更矮小。
“啊,江龙,你干什么?”
“快跑,别废话。”江龙像个猴子,刷刷两下,爬起身来,死命地跑。立时,二楼大门一开,江龙的父亲江建国拿着一把铁钳,冲出来吼道:“江龙,今天你敢回来,看老子不打死你!”
江宥云哪敢多话,紧跟在江龙身后。
长岭界码头,有百余阶,蜿蜒而上,全是由明清时期的青石板铺设而成,凹凸错叠,古老斑驳。深深浅浅的足痕,不知承载了多少人来人往;团团簇簇的青苔,不知见证了多少岁月沧桑。
两人手脚并用跑上码头。码头下,传来姚玉兰的厉喝:“鬼崽子,今天你要有本事,就不要回家。”江宥云闻言,哭丧着瘫坐在地:“怎么办?去哪里?”江龙满不在乎:“老地方,山上去。”
江宥云耸耸肩:“又去嵩云山?”
“走吧,别想那么多,开心最重要!”
两人家住一块儿,又是同学,平日里形影不离,亲如兄弟,每次遇上不开心的事,就邀约一起爬山散心。路上,江龙好奇:“你妈为啥打你?”
“我妈早晨去上公厕,交代我出去时别关房门,哪知江明亮找我玩,一下忘记,我把门给关了,害得老妈上班迟到了。”江宥云一脸惭愧。
江龙翻了个白眼:“你妈肯定被扣了工资,心疼死了,不打你才怪!”江宥云心里懊悔,嘴上却不示弱:“别讲我,说说你为啥被打?”
“暑假作业没做完呗。”江龙一脸淡定。
江宥云惊掉了下巴:“明天开学,你作业没做完,怎么去报名?”
“明天的事,明天再说吧!”
江龙骨子里的那份洒脱,江宥云倒很欣赏。
两人沿着山路走,不知不觉间,登上了嵩云山顶,此时已是黄昏,落日的余辉,撒下漫天红霞,晚风轻轻拂过,归鸟四方和鸣,树叶沙沙作响,花朵袅袅舞动。
江宥云跳上一块大岩石,放眼一望,见群山围聚,林海茫茫,沅水、巫水波光粼粼,蜿蜒如带,在重峦叠翠间缓缓流淌,两相交汇,烟霞放旷之处,怀抱着一座小城。这座小城,名叫洪江,处在湖南西南部雪峰山区,五溪之地,怀化向南,途经黔阳,沿江而至。明清以来,得沅、巫两水便利,集散洪油、木材、鸦片、白蜡,一直是湘西南的重要商埠之地,曾经来往商客,络绎不绝,烟火万家,称为巨镇,有“湘西小南京”美誉。小城里林立着近四百栋明清古建筑,宛如一幅明清市井的清明上河图。
小城很小,周围有三个乡,分别是西边的横岩乡,南边的常青乡,东边的桂花园乡;城中有四条街,呈于字形,上面那片儿叫沅江路,称为二街;中间左边那片儿叫高坡街,称为三街;右边那片儿叫河滨路,称为一街;下面那片儿叫新街,称为四街。人口不过十万而已。
小城虽小,却是个老工业城市。抗战时期,长沙、衡阳、湘潭等地工厂转迁至此;50年代,洪江国营工厂扩建;60年代,国家加强三线建设,湘西仪器仪表总厂、中南无线电厂、国防3614厂迁建洪江。到90代初,以洪江瓷厂、洪江纺织厂、洪江造纸厂、洪江化工厂为龙头的十五个大行业,近二百家工厂分布城中,烟囱林立,厂房整齐,红红火火,七万多名工人在此安居乐业。江宥云的母亲姚玉兰,正是洪江瓷厂的职工。
然而,不得不说的是,随着新一轮改革开放,铁路运输逐渐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这座没有铁路,交通不便的山城,虽然看上去还算繁荣,却已经呈现出衰败的迹象,一些小厂难以为继,纷纷倒闭,江宥云父亲江崇德所在的洪江塑料二厂,便在其中。
小城半绕在嵩云山下,老鸦坡是嵩云山第二高峰。站在坡顶,可以俯瞰小城全貌。江宥云看着霞云尽染下的洪江,不由陶醉其中。江龙也跳了上来,口中喃喃:“洪江真是美丽啊!”
“那肯定了,你看那儿!”江宥云手一指,江龙顺势看过去,嵩云山下,一栋黄白相间的三角楼,矗立在郁郁葱葱之间。
“那不是幸福路小学气象站吗?有什么好看的!”江龙撇一撇嘴,把头扭到一边。
“你没当上小气象员,心里不舒服了?没关系,还有机会。”江宥云知道江龙的心思,好言安慰。
江龙笑笑,调侃道:“我们这些成绩差的,哪有机会,和你们这些好学生没得比!”
“是不是兄弟,怎么酸不溜秋的?”江宥云故作生气。
江龙久久看着江宥云,突然冒了一句:“兄弟,你成绩这么好,还愿意和我这个差生玩,不像有些成绩好的,自以为是,看不起别人,够意思,讲感情!”
“你今天怎么了?阴阳怪气的。”江宥云有些疑惑。
江龙不答话,又问:“你长大想干什么?”
江宥云站起身来:“我长大了,要当科学家。”
“嘿,十个人里面,八个人想当科学家。”江龙吐了下舌头。
“那你长大想当什么?”江宥云问。
江龙想了想:“我也不知道,老爸说我只能当二流子,混社会。”江宥云有些惊讶:“你爸怎么这么说你,你人好,心好,和社会上那些烂仔不一样。”
江龙不说话,小小的脑袋撇向一边,大大的眼睛里,一颗眼泪,不自觉流了下来。随即,用手拭去泪水,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天色渐渐暗了,夕阳已经坠到山后,沉沉的暮霭,准备降下最后的光华。吹在身上的晚风,透着一丝儿凉意,山间的花草树木,影影绰绰,带给人未知的恐惧。
“回家了。”江宥云扯起江龙,笑道:“不管前方暴风骤雨,家总是要回的!”江龙不情愿地起了身来,嗤笑:“就你最没出息。”两人一路小跑,下了山来,上了新民路。
“朝花夕拾杯中酒,寂寞的我在风雨之后,醉人的笑容你有没有,大雁飞过菊花插满头……”市政府对面,珍明书店放着一首叫《中华民谣》的歌儿,百米开外都能听见。
店外书架上,摆放着畅销漫画《七龙珠》、《机器猫》、《圣斗士星矢》、《尼罗河的女儿》等等,琳琅满目,很是诱人。江宥云瞄了一眼,顿时发光:“《悟饭的修行》,七龙珠出新连载了。”不自觉拿起书翻看。还没看两页,老板冲出来:“买不买,不买别乱看。”鸡毛掸子在空中挥舞。
江龙拉了一把江宥云:“走了,你又没钱买。”江宥云知道家里困难,哪有闲钱买漫画,只好恋恋不舍地放下书,在老板的驱赶声中,跟随江龙离开了书店。
新民路上,梧桐树郁郁葱葱,层层叠叠,一排排挺立在马路两旁,枝繁叶茂,华盖如伞,在炎热的夏季,把绿意和浓荫,送给了过往的行人。
“听老爸说,有些地方为了美化城市,把树都砍了,真不知道怎么想的。希望我们这儿别瞎搞,让这些梧桐树,永远长在这里。”江龙走在前面,口中嘟囔着。江宥云点头称是。路过塘坨市场,对面的游戏厅里,“喔哆给”、“嚯哟给”的声音此起彼伏,江龙一听,就像勾了魂似的。
“你又想进去玩街头霸王了?”江宥云扯了扯江龙。
“我身上有五角钱,可以买两块币。”
“这么晚了,该回家了。”
“回家干什么,不被打死呀。”江龙不想回去。
两人正拉扯,游戏厅的帘子一掀,一个脑袋从里面探出来,平头,小脸,眉毛细长,眼睛明亮,面容清秀,一脸玩世不恭。
“啊,江明亮,你怎么在这?”两人异口同声。江明亮也是两人同学,平日里称兄道弟,关系十分要好。
“你们别傻愣在外面,有个高手挑战,快进来帮忙。”江明亮招招手,江龙身子一闪,钻了进去。
江宥云抬头一看,天全黑了,心里发慌,摆摆手:“真不玩了,我要回家。”
“明天就开学了,要抓住假期的尾巴!”江明亮继续诱惑。
江宥云摊摊手:“你爸妈不管你,我妈可管得严。”
江明亮也不废话,做了个鬼脸,把帘子一放,玩游戏去了。江宥云双手插兜,忐忑不安往家走。塘坨市场往前二十米,再向左转一个巷子口,就是牛头冲1号,江宥云的家,就在临街的那栋筒子楼上。
筒子楼是房产公司的公租房,很有些年头,砖木结构,共有三层。一楼临街门面,是洪江五金商场;二楼、三楼都是住房,每层十二户,长长的楼道,靠街这边一门一户,次第排开,每户直套两个房间,每个房间约十个平方。朝里这边是灶屋,一人一间,很小,约两个平方。二楼与三楼之间,由一条青石码头相连,七拐八绕,不仅和江龙的家相通,还连接后面一栋公租房,很是逼仄。两栋楼之间最里处,有一个公共厕所,终日无光,臭气熏天。
拐进巷口,走上码头,进入楼道,顿时一阵闷热,扑面而来。家家户户,昏黄的灯光下,老旧的吊扇嗡嗡直转,吹来的,却是一股股热风,有的人受不了,拿着把蒲扇,坐在楼道口乘凉。说是乘凉,但如此拥挤的两楼之间,哪有半点自然风进来,只是邻里之间,茶余饭后,有个说话聊天的地儿罢了。
江宥云的家在三楼,码头连接在楼道中间,向左走,第一户是一对老俩口,男的姓孟,女的姓王,靠在塘坨市场卖菜为生。第二户谭姓阿姨,在洪江副食品公司工作,爱人开了家裁缝店,平时两口子多住店上,很少回家。第三户就是江宥云的家,江宥云的父亲下岗后,到怀化打工创业,平日就母子二人,姚玉兰既要上班挣钱,又要操持家务,也是风来雨去,含辛茹苦。第四户男主人姓欧,女主人姓胡,都是洪江化工厂的工人,育有一女,生活虽说清贫,但一家和睦,其乐融融。第五户也是一家三口,大叔姓李,大妈姓宋,靠在塘坨市场卖水果为生,育有一子,疏于管教,二十多岁的人,常年混迹社会,游手好闲。
90年代的筒子楼,家家户户房门敞开,来往密切,常说“远亲不如近邻”,若哪家有个三病两痛,急事难题,只需吆喝一声,大家都来帮忙,很是融洽温馨。
江宥云蔫头耷脑,一步步往家里挪。门口的王婆婆看见,似乎知道些什么,忙把江宥云拉到身边:“鬼崽子,你怎么现在才回来,你妈都急死了。”
江宥云哭丧着:“王婆婆,你跟我妈说说好话,我怕被打。”
王婆婆语重心长:“你是男孩子,做错了事,要学会承担,不能逃避。”江宥云一听,心凉了半截,也不多话,径直往家里走。
临近家门,江宥云屏住呼吸,蹲在窗台边偷看。外屋正中央,放着一个老式衣柜,左边一个自制沙发,右边一张小床,床边有个高低柜,柜上摆着一台黑白电视。窗台下的小桌上,放着个高压锅,另外还有两盘菜,用碗盖住。房间虽然小,但是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昏黄的灯光下,姚玉兰靠在沙发上,左手托腮,双目紧闭,很是疲惫的样子。
姚玉兰是洪江瓷厂的工人,本来在贴花车间,自从江崇德下岗去怀化创业,又没有生活费拿回家,为了拉扯江宥云,主动申请去高温车间,这样一来,每月可多得十五元的高温补贴,加一斤油,如果完成任务,还可以提前下班,回家做饭。每天在五十多度的车间里工作,辛苦可想而知,今天让江宥云一关房门,迟到扣钱,姚玉兰心里那个气呀,气江宥云好不懂事,不体谅自己的艰难,只惦记着一个玩字。
迷迷糊糊,门外传来一声:“妈妈。”姚玉兰睁开双眼,看了一眼,江宥云站在门外,双手背后,抖抖簌簌,不敢再多说一个字,两眼空空洞洞,望着屋里。
姚玉兰看一眼挂钟,八点四十分,于是默默起身,指了指桌上的饭菜,说了声:“吃饭。”
江宥云见姚玉兰没有发飙,心中疑惑:“难不成老妈发善心了?”不敢多想,赶忙脱下鞋来,进了家门,小心把碗拿起,盛了饭,碗下有两盘菜,一盘盐菜炒肉丝,一盘丝瓜汤。
也是饿得慌了,江宥云夹了两筷子菜,便扒拉起来。姚玉兰也把饭盛了,夹了一点菜,面无表情地坐到沙发上。
江宥云不敢吱声,姚玉兰也不言语,虽是大热天,江宥云却觉得冰冰凉凉,家里弥漫着一股沉重的气息,墙上的挂钟滴答作响,头上的吊扇嗡嗡直转,两人的沉默似乎无尽无止。
江宥云瞥一眼,见晚上九点了,赶紧把碗里的饭扒拉干净,作势起身,要去收拾。姚玉兰忽然冒了一句:“明天开学,你暑假作业怎么样了?”
“早写完了。”江宥云小声回答。
姚玉兰指了指灶屋:“热水烧好了,你把澡洗了,早点睡,明天开学报名,别迟到。”
江宥云一听,心里松了口气,暗喜:“肯定是明天开学,今天又这么晚,老妈放过我了,逃过一劫,谢天谢地!”
三下五除二,江宥云赶紧把澡洗了,生怕再出幺蛾子,说了声:“妈妈,我到里屋睡觉去了啊?”
“快去睡。”姚玉兰拿起碗,进了灶屋。
江宥云探了探脑袋,见母亲正在洗碗,不由长舒口气:“好险,好险,不知道江龙回去怎样,我反正是过关了。”立马转入里屋。
里屋和外屋差不多大小,只是临街,阳光好一点,空气也流通一些,白天虽说人来人往,吵闹得很,但夜晚路灯昏暗,人们更愿意呆在家中,一家子说说话,聊聊天,看看电视,享受下难得的休闲。此时的大街,没有了喧嚣,一片寂静。
江宥云往窗外看了一眼,街上除了些二流子,就只寥寥几个人走着,对面“美多商场”的门牌灯早已关闭,只有“红星照相馆”的招牌闪亮着,格外醒目。
江宥云把灯一关,往床上一躺,母亲早已用湿布把凉席擦拭了一遍,好不清凉。梧桐树的树梢,摇曳在窗前,一阵微风拂过,婆婆娑娑。梢顶上,皓月当空,繁星点点,把一束柔和,一片皎洁,洒落在屋中。伴随着老式荷花牌落地风扇的咔咔转动,江宥云不知不觉进入了梦乡。
梦里,江宥云还在跑,姚玉兰还在追,不知跑了多久,前面有一处拐角,母亲突然从拐角处现身,拿着橡胶圈就是一抽,江宥云来不及反应,结结实实被抽在腿上,火辣辣地痛。母亲上前,又是一抽,抽得江宥云两腿直哆嗦。
不对,好像不是梦,江宥云一个激灵,睁开眼来。
“你还知道痛,你还睡得很香呀。”姚玉兰站在床前,拿起橡胶圈,“啪啪啪”,连连抽来。
江宥云在床上,下又下不来,躲又躲不掉,只好把身子蜷起,用手挡住。立时手上脚上,尽是一道道肿痕,痛得哇哇直叫:“妈妈,我错了,别打了!别打了!”
姚玉兰不理,又是一顿抽打,只打手和脚,不打头和身。江宥云在床上到处乱滚,连连哀叫。足足打了五六分钟,姚玉兰停了下来,喝问:“你知道错了吗?”
“我知道错了!”江宥云带着哭腔回道。
“哪里错了?”
“我不该把门关了,害得你进不了屋。”
“还有哪里错了?”姚玉兰不依不饶。
江宥云摸摸脑袋:“因为我,害得你上班迟到了。”
“还有吗?”
江宥云有点蒙圈,不知道还有哪里错了,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话。“啪”,又是一抽。江宥云躲闪不及,被抽在脸上,立时起了一道肿痕,疼得泪水直流,赶紧用手捂住。
姚玉兰面色不改,手却哆嗦了一下,缓缓放下橡胶圈,声音仍然严厉:“妈妈打你,并不仅仅是你忘记了妈妈的交代,而是你犯了两个错,第一,妈妈跟你说的话,你毫不用心,可见你做人做事,分不清轻重,没有一点责任心。第二,妈妈每天早上五点多钟起来,给你烧水做饭,照顾你起床上学,然后赶七点十分去厂里的公共汽车,上个厕所都是匆匆忙忙。你每天看在眼里,却不体谅妈妈的辛苦,随手关门,也不多想一想,可见你作为一个男子汉,没有一点对家庭的担当。你有没有错,该不该打?”
江宥云垂着脑袋,惭愧至极:“妈妈,我知道错了。”
姚玉兰语重心长:“妈妈不会像别人的妈妈,随口乱骂,随手乱打,到最后,小孩子只会越打越油滑,越打越无所谓。但妈妈打一次,就要打痛你,就要你长记性,记到心里去。你记住了没有?”
“我记住了。”江宥云点了点头。
“以后还犯这样的错吗?”姚玉兰盯着江宥云的眼睛。
“保证不再犯了。”江宥云很是诚恳。
良久,姚玉兰叹了一口气,上前一步,用手擦了擦江宥云眼旁的泪水,又摸了摸脸上的肿痕,声音柔和了许多:“知错能改,还是好孩子。痛不痛?”
“不痛。”
“不痛?”
“痛。”江宥云急忙改口。
“既然痛,就要记住,你是个小男子汉了,说到就要做到。”
“我知道错了,以后妈妈交代的事,我都不会忘记的。”江宥云听到总结性的话出来了,心中的石头总算落了地。
“好,时间不早了,快睡吧。”姚玉兰把橡胶圈挂到门后,正要出去,似乎想起什么,又说了一句:“对了,虽然妈妈打你,但任何时候,都要记住,必须回家。”江宥云应了一声:“好的”。
“啪”,灯一关,姚玉兰到灶屋里洗衣服去了。紧张之后,一阵疲惫,江宥云躺在床上,不一会儿便沉沉睡去。
江宥云又做了一个梦,梦里,妈妈正坐在床边,左手拿着一瓶紫药水,右手拿着一小团棉花,蘸了一下,小心在自己脸上、手上和脚上擦拭着,身影渐渐模糊,渐渐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