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掠过窗前,江龙早已背好书包,抓起一包小浣熊干脆面,和爸妈打声招呼出门上学。
“江龙,等等。”
江龙回头一看,原来是江宥云,正背着书包跑过来,不禁一怔。
“发什么愣?”
江龙不说话,埋头向前走。江宥云很是奇怪:“喂,什么意思?”
“有些话,不知道怎么说。”江龙歪头,盯着江宥云的眼睛。
“有什么屁话就讲。”江宥云有些嗔怪。
江龙叹道:“昨晚我去找你,听见你妈说,要你以后少和我玩,怕影响你考一中直升班。”
“我还以为什么屁事,我妈说不让就不让了?我是那样的人吗?”江宥云搭着江龙的肩膀:“走了,别想这么多。”江龙听到这话,一下子笑了,笑得很开心。
自此以后,江龙果真像换了个人,上课认认真真,没听明白的地方就虚心请教。放学后,常常邀着江宥云几人一起写作业,非要搞懂了才回家。江临经常打趣江龙:“是不是吃错了药,变得爱学习了。”
江龙的改变,只有江明亮知道,只是见江龙没跟大伙儿说起那晚的事,也就装作不知道了。
努力,就像一粒种子,埋藏在地下,只有破土而出,开花结果,才能让世人见证。当期末考试的成绩出来,宁老师拿着江龙的试卷,很是惊叹:“这次江龙有进步,语文88分,数学82分,再加点油,就能拿三好学生了!”
江龙接过试卷,看着期末评语:“江龙同学本学期,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尊重老师,爱护同学,上课认真听讲,学习很有进步,今后要继续努力,更上层楼。”满脸都是欢喜。江宥云竖起大拇指,江明亮却若有所思,看向了窗外,梧桐树后,浮现出爸妈的面容。江滨拍了拍江龙:“这次你老爸肯定不会打你,可以过个快乐的寒假了。”
或许,没有哪一个学生不期待寒暑假的到来。放假的每一天,似乎就在眨眼之间,日出日落,时光如梭,江龙几人还没玩尽兴,已到了大年三十。
小城里,从清晨鸡叫的那一声起,鞭炮声就响彻在城里的各个角落。人们起得格外早,大街上早已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桐油湾的粉馆里,人来人往,嗦粉的嗦粉,吃面的吃面,还有那喊着要粉面“二合一”的,络绎不绝;塘坨店里的小笼包,热气腾腾,蘸点油辣椒,喝点骨头海带汤,那滋味比当神仙还快活;搬运社巷子口,灯盏粑,糯米糕,白糖焦,红薯饼,芝麻丸,葱卷,血耙,炸得滋滋作响,香气四溢。歌诗坡做老面包子的大叔,一手和着面,一手包着盐菜包、豆腐包、白糖包、大肉包,应接不暇。更有挑着桶儿的小贩,边走边喊:“卖卤豆腐,卤蛋,猪脚,猪尾巴。”
桥头附近,卖挂历的,画年画的,写春联的,吆喝四起,人头攒动。一路上,但凡看见有扛着冰糖葫芦的卖家,小孩子就会喜上眉梢。捏泥人的,摊前似乎永远不缺观众;画糖画的,十二生肖的转盘转个不停,要是能转到个龙,周围一阵赞叹。菜市场里,人们脚步匆匆,挑来选去,准备着年夜饭的食材。商场里,人们或置办年货,或添置衣物。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家家户户,喜气洋洋。粘对联、贴窗花,忙忙碌碌。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纯真的笑容。
中午时分,若行走在小城里,处处飘散着洪江血粑鸭的菜香,还有打糍粑的、杀年猪的、灌香肠的,浓郁的年味,弥漫开来。时不时,这里有人在玩冲天炮,那边有人在放彩珠筒,解晓东的歌曲《今儿个真高兴》随处可听:“大年三十讲的是辞旧迎新,团圆饭啊七七八八围了一火锅。不知道吃啥喝啥大伤脑筋,咱老百姓今儿真啊么真高兴 ……”
到了下午,商场全都关门了,市场卖菜的也收摊了,街上的行人寥寥无几,人们团聚家中,迎接着新春的到来。姚玉兰早早接来江宥云的外婆,亲戚们也纷纷登门,一大家子热热闹闹,欢欢喜喜,准备过年。
吃过晚饭,江宥云正要到窗台上放炮,楼下有人叫唤:“江宥云,下来看龙去。”江宥云探头一看,正是江明亮、江滨和江临,连忙朝灶屋喊了一声:“妈妈,我去看下舞龙。”
“早点回来,晚上一起看春晚。”姚玉兰应了一声。
江宥云撒腿跑下楼,一眼就看见江龙等在码头处,满脸疑惑:“你怎么在这?”“江龙摆摆手:“还是别让你妈看见好,别多说了,看龙去。”
“快点儿,听说今年好多厂子出了龙,火柴厂也有。”江明亮催促着。江滨不禁好奇:“你爸妈那个厂,不是要垮了吗?还有龙?”
“我爸坚信厂子能够复兴。”江明亮拿出好多盒火柴炮,分给大家,几人跑到新民路邮电局的十字路口,只见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洪江小城,历来有“无舞龙,不春节,洪江年,中国味”的说法,每个厂子都要出一条龙,舞动在洪江街头,快快乐乐,欢欢腾腾,祈祷小城风调雨顺,祝福祖国昌盛繁荣。
五人穿梭在人群里,忽然听到:“龙来了!”随即“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响起,敲锣声,打鼓声,夹杂其中,人群蜂拥而上。江龙凑上前,那红光白烟之处,四个大叔,穿着蓝色工人装,戴着白色布手套,抬着一张木匾,上书“洪江瓷厂全体职工向洪江人民拜年”,雄赳赳、气昂昂地走来。江龙赶紧招手:“江宥云,你妈厂子的龙来了。”
江宥云挤上前,只见打鼓的阿姨,穿着一身红袍,戴着一根头巾,两眼炯炯有神,撸起袖子,举着鼓锤,一声一声击打在鼓面,铿锵有力,飒爽英姿,正是老妈的好友王阿姨。
江宥云大喊:“王阿姨。”王阿姨也瞧见江宥云,笑面如花,应道:“鬼崽子,好好看看我们瓷厂的龙。”话音未落,大炮“砰”的一声响,把人群炸开,两条“狮子”,一红一白,蹦蹦跳跳,蹿了起来。一个头戴“大头佛”面具,手里摇着大葵扇的人,像喝醉了酒一般,步态夸张地一会儿走到这边,一会儿走到那边,逗玩着两只“狮子”。“狮子”时而晃晃脑,时而蹬蹬腿,时而回回头,时而摆摆尾,时而叩叩首,时而又一个跳起,躲开一串串炸开的鞭炮,人群里一阵哄笑。
等“狮子”舞完,一颗“龙珠”映入眼帘,后面游动着一条好大的“红龙”,这龙用竹子扎成圆状,节节相连,外面覆罩画有龙鳞的红布,每隔五尺,由一人掌竿,首尾相距二十余米。龙身上,每一片龙鳞清晰可见,每一条曲线栩栩如生。龙头硕大而又威严,目光如炬,龙须飘动,随着“龙珠”忽上忽下,忽左忽右,一会儿腾云驾雾,一会儿仰天长啸,一会儿神龙摆尾,蜿蜒腾挪,煞是好看。
随着王阿姨打鼓声的变化,龙头突然迅速向前,后面的龙身紧跟其后,围成一圈,龙头从圈中探出,人群里喊出一声:“好一个龙腾出海。”周围一片掌声,又见“龙珠”一引,整条龙围成一个半圆,龙头与龙尾一起直冲中间的龙身,穿过去后,龙头往东跑,龙尾往西奔,江滨笑道:“这个我知道,这叫首尾呼应。”
话音才落,爆竹四起,焰火四射,红龙在万点火花之中,转成一个个圈,犹如遨游在霞光云海之中,翻江倒海,活灵活现,片刻工夫,红龙跃起,龙头一抬一叩,在爆竹声中,给人们拜年祝福。人群里,爆发出阵阵惊叹和喝彩。这一刻,也在五人心中,烙下了绚丽光彩的印记。
洪江瓷厂的“龙”一过去,紧接着,洪江纺织厂、洪江造纸厂、洪江化工厂、机床厂、丝绸厂、植物油厂、无线电厂、新湘瓷厂、湘群竹器厂、布鞋厂、洪江酒厂……一条条厂“龙”跟了上来,纷纷抬着木匾,向洪江人民拜年。只见火龙、花龙、筐龙、竹叶龙、荷花龙、板凳龙、扁担龙、大头龙、夜光龙……各有千秋,应接不暇。
除了舞龙外,还有划龙船的,一摇一晃;踩高跷的,一高一低;扮媒婆的,挤眉弄眼;演济公的,嬉笑怒骂。“蚌壳精”一张一合,“笑罗汉”拂袖转珠,“荷仙姑”风姿绰约,“猪八戒”憨态可掬……
“江明亮,火柴厂的龙来了。”江临一指,江明亮垫着脚,探着头,只见几个头发花白的大爷,扛着一块火柴厂拜年的木匾,后面跟着一条草龙,孤零零而来。那草龙的龙头用蔑条制成,龙身用稻草编成,龙尾插一根小木棍,用草绳圈成。整条龙不长,仅十来米,既不腾,也不跃,更没有鞭炮助威。
“江明亮,火柴厂的龙好寒碜。”江滨笑道。
“你懂个啥,草龙是最难做的,要选草、晒草、搓草绳、编竹架……很繁琐,现在没几人会编,这就是艺术。”江明亮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有些失落,因为火柴厂除了这条草龙外,既没有“狮子”,也没有龙灯,显得冷冷清清。
“你们瞧,什么样的龙,就可以看出这个厂子怎么样。火柴厂是真不行了。”有人议论着,又有人接腔:“火柴厂起码还有条龙,我记得电子厂、塑料厂,还有好几个厂,今年连龙都没有了……”
江明亮听到这话,心里好不是滋味,正走神,江宥云喊道:“好大一条龙。”江龙招呼大家:“这是我爸单位的龙,我们摸龙头去。”
在洪江看舞龙,最好玩的节目,就是摸龙头、抓龙须、钻龙身,这是洪江人民春节祈福的方式,据说摸了龙头,便可新年新喜,独占鳌头;抓了龙须,便能平安健康,事业有成;钻了龙身,便是请龙进家,消灾避难。
几人听见摸龙头,一下子来了神,赶忙跑上前去。那龙头下,已经挤满了人,个个垫起脚,想沾点喜气,人人伸出手,想讨个彩头。
“背下我。”江龙见龙头太高,人又太多,于是眼珠一转,让江明亮背起来,可以轻松摸到龙头。然而办法虽好,却不曾料到,正当江龙摸到龙头,喜不自胜时,江明亮被人一挤,由于个子小,站立不稳,往前踉跄一下,栽倒在地。江龙立马失去平衡,抱着龙头摔了下来,龙眼都被扯出一只,人群里一片哗然。
“别人玩,都没事,就你玩得稀奇。”江建国突然出现在江龙面前,怒气冲冲:“我说了这学期你表现好,争取不打你,你真是讨打。”江建国边跟同事们道歉,边将江龙拽回家去了。
江龙一走,几人也没了兴致,又见时间已晚,各自道别。江宥云一走上牛头冲1号的楼道,就听见家家户户电视里,传来赵忠祥和倪萍的声音:“亲爱的观众朋友们,春节好!一年一度的春节又到了,在这阖家团聚的时刻,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把96年的春节晚会,奉献给大家……”
“春晚开始了。”江宥云赶紧跑回家。家里人趴在窗台上,看着一条条过去的“龙”,几分激动,几分感慨。姚玉兰笑道:“洪江过年,比任何地方都要热闹。”舅舅姚沫志在地税局工作,似乎知道些什么,此时面露忧色,叹道:“希望以后过年,洪江还有这么多厂子舞龙,还有这样的辉煌吧!”
“起起落落,都是世间常态,执着过去,常常徒增烦恼。生活总是向前的,前方是什么路,不要想太多,只管做好自己,努力走就是了。人有自己的运程,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也是如此。”江宥云的外婆从风雨飘摇的旧社会一路走来,经历的世事沧桑,数度秋凉,早已看惯寻常,波澜不惊,此番话也让大家豁然开朗。
“快看春晚,我们小老百姓,想这些也没用。”姚玉兰打开了黑白电视机。赵丽蓉和巩汉林演绎的小品《打工奇遇》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蒋大为的歌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让人回味无穷,高枫和刘小娜演唱的《大中国》,更唱出了祖国河山的多姿多彩,表现了中国人共有的民族自尊与自豪。整个春晚的歌舞、小品、相声、杂技,节目精彩纷呈,令人赏心悦目。一家人围在火炉旁,大人们磕着瓜子,小孩子吃着糖果,有说有笑,很是温馨。似乎这一刻,每个人在忙碌与喧嚣中,找到了一份宁静与归属。
“兄弟几个也都在看春晚吧,江龙估计还在被他老爸打。”想到这儿,江宥云不禁偷笑起来。
随着零点钟声的敲响,夜幕下的天空,开始闪烁起五彩斑斓的光芒,第一波烟花在夜空中绽放,陡然之间,洪江小城沸腾起来,鞭炮声此起彼伏,震耳欲聋,像是无数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沅江水中,激起层层涟漪。街头巷尾,欢快的笑声、闹声、呼喊声、尖叫声充斥其间,李谷一的歌声悠悠飘起:“难忘今宵,难忘今宵,不论天涯与海角;神州万里同怀抱,共祝愿祖国好,祖国好……”
每个人在《难忘今宵》的歌声里,与旧岁告别,对未来期盼,迎接着新年的到来。除夕之夜,在渐渐消散的喧嚣中悄然而去,亲戚们纷纷回家,江宥云还想再玩会儿,却被姚玉兰喊住:“快去睡觉,马上要考直升班,这几天过年,你玩一下就要收心,抓紧复习。”听到此话,江宥云还未褪去过年的喜悦,心里又压上了一块石头。
考试渐渐临近了。
江宥云的心里越来越紧张,想着母亲含辛茹苦,省吃俭用,却从没委屈过自己的学习,甚至借钱也要读奥数班,如果明天考试考不进一中直升班,自己都不知该如何面对。
一直以来,小城最好的中学洪江一中,有个不成文的惯例,会在初中设直升班,集中最优秀的教师,通过优中选优,培养学生。正是这种方式,从洪江一中走出了一批一批人才,学校的名气也渐渐享誉地区,乃至全省,甚至邻近的省市也有所耳闻。
晚上10点,窗外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敲打在梧桐叶上,宛如一首柔和动听的小曲。街上的灯光,折射在湿漉漉的路面,更显得朦朦胧胧。
江宥云趴在书桌上做着题,姚玉兰看了看时间,说道:“考试也不差这一下,早睡早起,精神好才能考好。”江宥云揉了揉眼睛,爬上床,一夜好梦。当再次睁眼,已是早晨7点,急匆匆穿好衣服,忽然眼睛一亮,一副“红双喜”的乒乓球拍放在书桌上,好不惊喜:“妈妈,这拍子是哪来的?”
“你老爸昨晚回来了,说你喜欢打乒乓球,特意给你从怀化买回来的。”
“爸爸回来了,他人呢?”
“连夜回去了,说是机器坏了要进材料,昨晚见你睡得熟,没叫醒你,走的时候,还亲了你一下。”
江宥云心里不免惆怅,毕竟很久没看见父亲了。
“等下考试时认真点,别粗心,认真检查再交卷。”姚玉兰出门上班去了。
江宥云洗漱完,整理好书包,关上房门。江龙和江滨早已等候在楼道口,三人勾肩搭背,一同走去学校。
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一阵风吹过,芬芳扑鼻。似乎知道六年级的学生们,即将面临人生的第一个关口,此时拨云见日,晴空万里,照着他们前进的步伐。
“我有点紧张!”想着考试,江滨有点忐忑。
“紧张什么,我一点都不紧张。”江龙笑了笑。
江滨白了一眼:“你肯定不紧张,这次一中设3个直升班,考进全市前150名才有希望。语数两门最起码都要上90分,你那成绩反正没戏。”
“我告诉你,成绩差的不紧张,成绩好的也不紧张,就是你这种说好又不是太好,说不好又还不错的,心里没底才会紧张。”江龙怼得江滨差点没气死。
“别斗嘴,快去学校。”江宥云打着圆场,路过江临家,顺道叫上江临,一起走到幸福路小学。校门口,恰见江明亮正在示意图上寻找考场,四人立马拢了过去。
直升班考试,同学们不在一起,监考老师也不是本校老师。照着示意图,江宥云走进考场,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张陌生的面容,也不知道前后左右,都是哪来的学生,心里莫名有些紧张。
江滨、江临和江明亮,也有江宥云同样的感受。
江龙倒是轻松,左看看,右瞧瞧,只见有的人正在快速翻书,还想着多记些知识点;有的人仰着头,双手合十,祈祷上天保佑;有的人闭着眼睛,不知道想些什么;有的人若无其事,同旁人有说有笑,很是成竹在胸的样子。
巡考老师们抱着一摞摞试卷,各自走进教室,一阵窸窸窣窣声响起,监考老师将试卷清点好,一一分发。
“叮铃铃!”
考试铃声响起,整个学校顿时鸦雀无声。学生们拿到试卷,走马观花扫了一眼,会不会做,心里大概都有了底。
随着监考老师说声:“记得把名字、班级写好,现在可以答卷了。”每个教室里一片“沙沙”写字声。两个监考老师,一个坐在讲台上,一个坐在教室后,各自抿了口保温杯的水,用犀利的目光打量着每一个人。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转眼间,语文考试考完,休息十分钟,又到了数学考试。
江宥云做得很是顺畅,当看到最后一道理解题的分值有10分之多时,心中不禁打鼓:“这道题肯定很难。”再一看,心中一阵窃喜:“这和奥数课上教过的题目一模一样!”不免暗自庆幸:“幸亏老妈送我学了奥数,要不然课本上都没这种题型,哪里会做。”
江滨和江临也学了奥数,做起题来很是轻松。然而,江龙和江明亮可没这般幸运。江龙一会儿抓头,一会儿转笔,这道题不会,那道题也把不准,看见不懂的选择题,干脆全部选B,凭着多年的考试经验,江龙自认为正确答案里,B的可能性相对大些。遇到不懂的判断题,就把橡皮擦拿出来,这一面写个“对”字,那一面写个“错”字,抛起来看,全凭天意答题。
江明亮成绩好,自然答题顺利,但同样是最后一题时,左思右想,不知道怎么解,憋得脸通红,眼看时间所剩无几,心里焦急万分:“这道题做不出来,90分很可能保不住,直升班就考不上了。”没办法,眼睛只好到处瞟。旁边的同学似乎有所察觉,赶紧用手拦住试卷。
“真小气!”江明亮心里骂了一句,又悄悄把头转向另一边。
“梆、梆、梆。”监考老师不知何时走了过来,敲了敲江明亮的桌子,以示警告。讲台上,另一位监考老师也开了口:“自己做自己的卷子,有些同学不要以为我看不见,其实下面一举一动,我都看得清清楚楚。”江明亮吓得吐了吐舌头,再不敢偷看。
铃声响起,考试结束了!
张艾嘉的歌曲《童年》在校园里响起来:“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拼命叽叽喳喳写个不停,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
“江龙,等等。”
江龙回头一看,原来是江宥云,正背着书包跑过来,不禁一怔。
“发什么愣?”
江龙不说话,埋头向前走。江宥云很是奇怪:“喂,什么意思?”
“有些话,不知道怎么说。”江龙歪头,盯着江宥云的眼睛。
“有什么屁话就讲。”江宥云有些嗔怪。
江龙叹道:“昨晚我去找你,听见你妈说,要你以后少和我玩,怕影响你考一中直升班。”
“我还以为什么屁事,我妈说不让就不让了?我是那样的人吗?”江宥云搭着江龙的肩膀:“走了,别想这么多。”江龙听到这话,一下子笑了,笑得很开心。
自此以后,江龙果真像换了个人,上课认认真真,没听明白的地方就虚心请教。放学后,常常邀着江宥云几人一起写作业,非要搞懂了才回家。江临经常打趣江龙:“是不是吃错了药,变得爱学习了。”
江龙的改变,只有江明亮知道,只是见江龙没跟大伙儿说起那晚的事,也就装作不知道了。
努力,就像一粒种子,埋藏在地下,只有破土而出,开花结果,才能让世人见证。当期末考试的成绩出来,宁老师拿着江龙的试卷,很是惊叹:“这次江龙有进步,语文88分,数学82分,再加点油,就能拿三好学生了!”
江龙接过试卷,看着期末评语:“江龙同学本学期,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尊重老师,爱护同学,上课认真听讲,学习很有进步,今后要继续努力,更上层楼。”满脸都是欢喜。江宥云竖起大拇指,江明亮却若有所思,看向了窗外,梧桐树后,浮现出爸妈的面容。江滨拍了拍江龙:“这次你老爸肯定不会打你,可以过个快乐的寒假了。”
或许,没有哪一个学生不期待寒暑假的到来。放假的每一天,似乎就在眨眼之间,日出日落,时光如梭,江龙几人还没玩尽兴,已到了大年三十。
小城里,从清晨鸡叫的那一声起,鞭炮声就响彻在城里的各个角落。人们起得格外早,大街上早已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桐油湾的粉馆里,人来人往,嗦粉的嗦粉,吃面的吃面,还有那喊着要粉面“二合一”的,络绎不绝;塘坨店里的小笼包,热气腾腾,蘸点油辣椒,喝点骨头海带汤,那滋味比当神仙还快活;搬运社巷子口,灯盏粑,糯米糕,白糖焦,红薯饼,芝麻丸,葱卷,血耙,炸得滋滋作响,香气四溢。歌诗坡做老面包子的大叔,一手和着面,一手包着盐菜包、豆腐包、白糖包、大肉包,应接不暇。更有挑着桶儿的小贩,边走边喊:“卖卤豆腐,卤蛋,猪脚,猪尾巴。”
桥头附近,卖挂历的,画年画的,写春联的,吆喝四起,人头攒动。一路上,但凡看见有扛着冰糖葫芦的卖家,小孩子就会喜上眉梢。捏泥人的,摊前似乎永远不缺观众;画糖画的,十二生肖的转盘转个不停,要是能转到个龙,周围一阵赞叹。菜市场里,人们脚步匆匆,挑来选去,准备着年夜饭的食材。商场里,人们或置办年货,或添置衣物。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家家户户,喜气洋洋。粘对联、贴窗花,忙忙碌碌。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纯真的笑容。
中午时分,若行走在小城里,处处飘散着洪江血粑鸭的菜香,还有打糍粑的、杀年猪的、灌香肠的,浓郁的年味,弥漫开来。时不时,这里有人在玩冲天炮,那边有人在放彩珠筒,解晓东的歌曲《今儿个真高兴》随处可听:“大年三十讲的是辞旧迎新,团圆饭啊七七八八围了一火锅。不知道吃啥喝啥大伤脑筋,咱老百姓今儿真啊么真高兴 ……”
到了下午,商场全都关门了,市场卖菜的也收摊了,街上的行人寥寥无几,人们团聚家中,迎接着新春的到来。姚玉兰早早接来江宥云的外婆,亲戚们也纷纷登门,一大家子热热闹闹,欢欢喜喜,准备过年。
吃过晚饭,江宥云正要到窗台上放炮,楼下有人叫唤:“江宥云,下来看龙去。”江宥云探头一看,正是江明亮、江滨和江临,连忙朝灶屋喊了一声:“妈妈,我去看下舞龙。”
“早点回来,晚上一起看春晚。”姚玉兰应了一声。
江宥云撒腿跑下楼,一眼就看见江龙等在码头处,满脸疑惑:“你怎么在这?”“江龙摆摆手:“还是别让你妈看见好,别多说了,看龙去。”
“快点儿,听说今年好多厂子出了龙,火柴厂也有。”江明亮催促着。江滨不禁好奇:“你爸妈那个厂,不是要垮了吗?还有龙?”
“我爸坚信厂子能够复兴。”江明亮拿出好多盒火柴炮,分给大家,几人跑到新民路邮电局的十字路口,只见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洪江小城,历来有“无舞龙,不春节,洪江年,中国味”的说法,每个厂子都要出一条龙,舞动在洪江街头,快快乐乐,欢欢腾腾,祈祷小城风调雨顺,祝福祖国昌盛繁荣。
五人穿梭在人群里,忽然听到:“龙来了!”随即“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响起,敲锣声,打鼓声,夹杂其中,人群蜂拥而上。江龙凑上前,那红光白烟之处,四个大叔,穿着蓝色工人装,戴着白色布手套,抬着一张木匾,上书“洪江瓷厂全体职工向洪江人民拜年”,雄赳赳、气昂昂地走来。江龙赶紧招手:“江宥云,你妈厂子的龙来了。”
江宥云挤上前,只见打鼓的阿姨,穿着一身红袍,戴着一根头巾,两眼炯炯有神,撸起袖子,举着鼓锤,一声一声击打在鼓面,铿锵有力,飒爽英姿,正是老妈的好友王阿姨。
江宥云大喊:“王阿姨。”王阿姨也瞧见江宥云,笑面如花,应道:“鬼崽子,好好看看我们瓷厂的龙。”话音未落,大炮“砰”的一声响,把人群炸开,两条“狮子”,一红一白,蹦蹦跳跳,蹿了起来。一个头戴“大头佛”面具,手里摇着大葵扇的人,像喝醉了酒一般,步态夸张地一会儿走到这边,一会儿走到那边,逗玩着两只“狮子”。“狮子”时而晃晃脑,时而蹬蹬腿,时而回回头,时而摆摆尾,时而叩叩首,时而又一个跳起,躲开一串串炸开的鞭炮,人群里一阵哄笑。
等“狮子”舞完,一颗“龙珠”映入眼帘,后面游动着一条好大的“红龙”,这龙用竹子扎成圆状,节节相连,外面覆罩画有龙鳞的红布,每隔五尺,由一人掌竿,首尾相距二十余米。龙身上,每一片龙鳞清晰可见,每一条曲线栩栩如生。龙头硕大而又威严,目光如炬,龙须飘动,随着“龙珠”忽上忽下,忽左忽右,一会儿腾云驾雾,一会儿仰天长啸,一会儿神龙摆尾,蜿蜒腾挪,煞是好看。
随着王阿姨打鼓声的变化,龙头突然迅速向前,后面的龙身紧跟其后,围成一圈,龙头从圈中探出,人群里喊出一声:“好一个龙腾出海。”周围一片掌声,又见“龙珠”一引,整条龙围成一个半圆,龙头与龙尾一起直冲中间的龙身,穿过去后,龙头往东跑,龙尾往西奔,江滨笑道:“这个我知道,这叫首尾呼应。”
话音才落,爆竹四起,焰火四射,红龙在万点火花之中,转成一个个圈,犹如遨游在霞光云海之中,翻江倒海,活灵活现,片刻工夫,红龙跃起,龙头一抬一叩,在爆竹声中,给人们拜年祝福。人群里,爆发出阵阵惊叹和喝彩。这一刻,也在五人心中,烙下了绚丽光彩的印记。
洪江瓷厂的“龙”一过去,紧接着,洪江纺织厂、洪江造纸厂、洪江化工厂、机床厂、丝绸厂、植物油厂、无线电厂、新湘瓷厂、湘群竹器厂、布鞋厂、洪江酒厂……一条条厂“龙”跟了上来,纷纷抬着木匾,向洪江人民拜年。只见火龙、花龙、筐龙、竹叶龙、荷花龙、板凳龙、扁担龙、大头龙、夜光龙……各有千秋,应接不暇。
除了舞龙外,还有划龙船的,一摇一晃;踩高跷的,一高一低;扮媒婆的,挤眉弄眼;演济公的,嬉笑怒骂。“蚌壳精”一张一合,“笑罗汉”拂袖转珠,“荷仙姑”风姿绰约,“猪八戒”憨态可掬……
“江明亮,火柴厂的龙来了。”江临一指,江明亮垫着脚,探着头,只见几个头发花白的大爷,扛着一块火柴厂拜年的木匾,后面跟着一条草龙,孤零零而来。那草龙的龙头用蔑条制成,龙身用稻草编成,龙尾插一根小木棍,用草绳圈成。整条龙不长,仅十来米,既不腾,也不跃,更没有鞭炮助威。
“江明亮,火柴厂的龙好寒碜。”江滨笑道。
“你懂个啥,草龙是最难做的,要选草、晒草、搓草绳、编竹架……很繁琐,现在没几人会编,这就是艺术。”江明亮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有些失落,因为火柴厂除了这条草龙外,既没有“狮子”,也没有龙灯,显得冷冷清清。
“你们瞧,什么样的龙,就可以看出这个厂子怎么样。火柴厂是真不行了。”有人议论着,又有人接腔:“火柴厂起码还有条龙,我记得电子厂、塑料厂,还有好几个厂,今年连龙都没有了……”
江明亮听到这话,心里好不是滋味,正走神,江宥云喊道:“好大一条龙。”江龙招呼大家:“这是我爸单位的龙,我们摸龙头去。”
在洪江看舞龙,最好玩的节目,就是摸龙头、抓龙须、钻龙身,这是洪江人民春节祈福的方式,据说摸了龙头,便可新年新喜,独占鳌头;抓了龙须,便能平安健康,事业有成;钻了龙身,便是请龙进家,消灾避难。
几人听见摸龙头,一下子来了神,赶忙跑上前去。那龙头下,已经挤满了人,个个垫起脚,想沾点喜气,人人伸出手,想讨个彩头。
“背下我。”江龙见龙头太高,人又太多,于是眼珠一转,让江明亮背起来,可以轻松摸到龙头。然而办法虽好,却不曾料到,正当江龙摸到龙头,喜不自胜时,江明亮被人一挤,由于个子小,站立不稳,往前踉跄一下,栽倒在地。江龙立马失去平衡,抱着龙头摔了下来,龙眼都被扯出一只,人群里一片哗然。
“别人玩,都没事,就你玩得稀奇。”江建国突然出现在江龙面前,怒气冲冲:“我说了这学期你表现好,争取不打你,你真是讨打。”江建国边跟同事们道歉,边将江龙拽回家去了。
江龙一走,几人也没了兴致,又见时间已晚,各自道别。江宥云一走上牛头冲1号的楼道,就听见家家户户电视里,传来赵忠祥和倪萍的声音:“亲爱的观众朋友们,春节好!一年一度的春节又到了,在这阖家团聚的时刻,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把96年的春节晚会,奉献给大家……”
“春晚开始了。”江宥云赶紧跑回家。家里人趴在窗台上,看着一条条过去的“龙”,几分激动,几分感慨。姚玉兰笑道:“洪江过年,比任何地方都要热闹。”舅舅姚沫志在地税局工作,似乎知道些什么,此时面露忧色,叹道:“希望以后过年,洪江还有这么多厂子舞龙,还有这样的辉煌吧!”
“起起落落,都是世间常态,执着过去,常常徒增烦恼。生活总是向前的,前方是什么路,不要想太多,只管做好自己,努力走就是了。人有自己的运程,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也是如此。”江宥云的外婆从风雨飘摇的旧社会一路走来,经历的世事沧桑,数度秋凉,早已看惯寻常,波澜不惊,此番话也让大家豁然开朗。
“快看春晚,我们小老百姓,想这些也没用。”姚玉兰打开了黑白电视机。赵丽蓉和巩汉林演绎的小品《打工奇遇》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蒋大为的歌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让人回味无穷,高枫和刘小娜演唱的《大中国》,更唱出了祖国河山的多姿多彩,表现了中国人共有的民族自尊与自豪。整个春晚的歌舞、小品、相声、杂技,节目精彩纷呈,令人赏心悦目。一家人围在火炉旁,大人们磕着瓜子,小孩子吃着糖果,有说有笑,很是温馨。似乎这一刻,每个人在忙碌与喧嚣中,找到了一份宁静与归属。
“兄弟几个也都在看春晚吧,江龙估计还在被他老爸打。”想到这儿,江宥云不禁偷笑起来。
随着零点钟声的敲响,夜幕下的天空,开始闪烁起五彩斑斓的光芒,第一波烟花在夜空中绽放,陡然之间,洪江小城沸腾起来,鞭炮声此起彼伏,震耳欲聋,像是无数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沅江水中,激起层层涟漪。街头巷尾,欢快的笑声、闹声、呼喊声、尖叫声充斥其间,李谷一的歌声悠悠飘起:“难忘今宵,难忘今宵,不论天涯与海角;神州万里同怀抱,共祝愿祖国好,祖国好……”
每个人在《难忘今宵》的歌声里,与旧岁告别,对未来期盼,迎接着新年的到来。除夕之夜,在渐渐消散的喧嚣中悄然而去,亲戚们纷纷回家,江宥云还想再玩会儿,却被姚玉兰喊住:“快去睡觉,马上要考直升班,这几天过年,你玩一下就要收心,抓紧复习。”听到此话,江宥云还未褪去过年的喜悦,心里又压上了一块石头。
考试渐渐临近了。
江宥云的心里越来越紧张,想着母亲含辛茹苦,省吃俭用,却从没委屈过自己的学习,甚至借钱也要读奥数班,如果明天考试考不进一中直升班,自己都不知该如何面对。
一直以来,小城最好的中学洪江一中,有个不成文的惯例,会在初中设直升班,集中最优秀的教师,通过优中选优,培养学生。正是这种方式,从洪江一中走出了一批一批人才,学校的名气也渐渐享誉地区,乃至全省,甚至邻近的省市也有所耳闻。
晚上10点,窗外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敲打在梧桐叶上,宛如一首柔和动听的小曲。街上的灯光,折射在湿漉漉的路面,更显得朦朦胧胧。
江宥云趴在书桌上做着题,姚玉兰看了看时间,说道:“考试也不差这一下,早睡早起,精神好才能考好。”江宥云揉了揉眼睛,爬上床,一夜好梦。当再次睁眼,已是早晨7点,急匆匆穿好衣服,忽然眼睛一亮,一副“红双喜”的乒乓球拍放在书桌上,好不惊喜:“妈妈,这拍子是哪来的?”
“你老爸昨晚回来了,说你喜欢打乒乓球,特意给你从怀化买回来的。”
“爸爸回来了,他人呢?”
“连夜回去了,说是机器坏了要进材料,昨晚见你睡得熟,没叫醒你,走的时候,还亲了你一下。”
江宥云心里不免惆怅,毕竟很久没看见父亲了。
“等下考试时认真点,别粗心,认真检查再交卷。”姚玉兰出门上班去了。
江宥云洗漱完,整理好书包,关上房门。江龙和江滨早已等候在楼道口,三人勾肩搭背,一同走去学校。
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一阵风吹过,芬芳扑鼻。似乎知道六年级的学生们,即将面临人生的第一个关口,此时拨云见日,晴空万里,照着他们前进的步伐。
“我有点紧张!”想着考试,江滨有点忐忑。
“紧张什么,我一点都不紧张。”江龙笑了笑。
江滨白了一眼:“你肯定不紧张,这次一中设3个直升班,考进全市前150名才有希望。语数两门最起码都要上90分,你那成绩反正没戏。”
“我告诉你,成绩差的不紧张,成绩好的也不紧张,就是你这种说好又不是太好,说不好又还不错的,心里没底才会紧张。”江龙怼得江滨差点没气死。
“别斗嘴,快去学校。”江宥云打着圆场,路过江临家,顺道叫上江临,一起走到幸福路小学。校门口,恰见江明亮正在示意图上寻找考场,四人立马拢了过去。
直升班考试,同学们不在一起,监考老师也不是本校老师。照着示意图,江宥云走进考场,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张陌生的面容,也不知道前后左右,都是哪来的学生,心里莫名有些紧张。
江滨、江临和江明亮,也有江宥云同样的感受。
江龙倒是轻松,左看看,右瞧瞧,只见有的人正在快速翻书,还想着多记些知识点;有的人仰着头,双手合十,祈祷上天保佑;有的人闭着眼睛,不知道想些什么;有的人若无其事,同旁人有说有笑,很是成竹在胸的样子。
巡考老师们抱着一摞摞试卷,各自走进教室,一阵窸窸窣窣声响起,监考老师将试卷清点好,一一分发。
“叮铃铃!”
考试铃声响起,整个学校顿时鸦雀无声。学生们拿到试卷,走马观花扫了一眼,会不会做,心里大概都有了底。
随着监考老师说声:“记得把名字、班级写好,现在可以答卷了。”每个教室里一片“沙沙”写字声。两个监考老师,一个坐在讲台上,一个坐在教室后,各自抿了口保温杯的水,用犀利的目光打量着每一个人。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转眼间,语文考试考完,休息十分钟,又到了数学考试。
江宥云做得很是顺畅,当看到最后一道理解题的分值有10分之多时,心中不禁打鼓:“这道题肯定很难。”再一看,心中一阵窃喜:“这和奥数课上教过的题目一模一样!”不免暗自庆幸:“幸亏老妈送我学了奥数,要不然课本上都没这种题型,哪里会做。”
江滨和江临也学了奥数,做起题来很是轻松。然而,江龙和江明亮可没这般幸运。江龙一会儿抓头,一会儿转笔,这道题不会,那道题也把不准,看见不懂的选择题,干脆全部选B,凭着多年的考试经验,江龙自认为正确答案里,B的可能性相对大些。遇到不懂的判断题,就把橡皮擦拿出来,这一面写个“对”字,那一面写个“错”字,抛起来看,全凭天意答题。
江明亮成绩好,自然答题顺利,但同样是最后一题时,左思右想,不知道怎么解,憋得脸通红,眼看时间所剩无几,心里焦急万分:“这道题做不出来,90分很可能保不住,直升班就考不上了。”没办法,眼睛只好到处瞟。旁边的同学似乎有所察觉,赶紧用手拦住试卷。
“真小气!”江明亮心里骂了一句,又悄悄把头转向另一边。
“梆、梆、梆。”监考老师不知何时走了过来,敲了敲江明亮的桌子,以示警告。讲台上,另一位监考老师也开了口:“自己做自己的卷子,有些同学不要以为我看不见,其实下面一举一动,我都看得清清楚楚。”江明亮吓得吐了吐舌头,再不敢偷看。
铃声响起,考试结束了!
张艾嘉的歌曲《童年》在校园里响起来:“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拼命叽叽喳喳写个不停,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