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怪薛亮如此吃惊,谁又能想到,会发生这样的变故?

  那可是杨广,是大隋之主啊!

  无论当今天下再怎么乱,杨广都是大隋至尊,可现在杨广却死在宇文化及之手,那岂不是说,如今大隋已经没了皇帝?

  如此一来,天下局势又会发生何等变化,会出现什么混乱?

  此事根本无法预料。

  感受到众人急切目光,马展吐出一口浊气,认真说道:

  “陛下驾崩,这个消息一旦传出,必然导致天下大乱,是以我等现在能做的,就是尽快领兵南下,助父王平定乱局。

  只有先镇压宇文化及,让江南之地稳定下来,才能扶持新君,打消那些狼子野心之辈的不切实际想法。”

  扶持新君,显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杨广死得太突然了,根本没有册立太子,如今杨林被困在江南,也没心思搞这些。

  马展虽然明白国不可一日无君的道理,但他也不可能现在去拥立新君,时间紧迫,他不能在此耽误太久。

  薛亮神色凝重道:

  “十二弟所言极是,那事不宜迟,我们快行动吧!”

  马展并未拒绝,只是认真道:

  “从河北调遣大军南下,路途遥远,不知道要耗费多少时间。

  父王他们虽然防守于城池之中,但面对反贼攻势,想要坚持数月,谈何容易?

  所以我们必须抓紧时间,尽快赶到枣阳城,助父王击溃反贼才行,否则等我们领兵赶到,恐怕宇文化及已经横扫江南了。”

  众人听到这里,神色都显得无比凝重,他们自然知道宇文成惠所言非虚,从河北一路到江南,速度再快都得一个多月。

  而在此期间,宇文化及岂能善罢甘休,他必然不遗余力对杨林动手。

  在他杀了杨广之后,割据一方的最大阻力就是杨林了。

  甚至于,只要宇文化及能够杀了杨林,大隋的局势就真的无法挽回了。

  杨广是大隋之主,而杨林则是大隋靠山王,是维持大隋基业的关键。

  虽然随着消息扩散,不可避免的会有宵小之辈跳出来作乱,但只要杨林还在,大隋就不会亡,这一切也没有结束。

  也不耽搁,马展直接说出自己的决断:

  “所以在我看来,如今也只能兵分两路了,我亲自带人,快马加鞭,赶往江南帮助父王。

  另外,伯当你在河北整顿兵马南下,尽快到江南与我汇合。”

  随着马展开口,王伯当立刻答应道:

  “此事交给我吧!”

  紧接着,马展又吩咐下去,让姜松和罗士信、李密等人,继续留在河北之地。

  至于理由也很简单。

  虽然马展领兵南下,却不可能放弃河北之地,如今天下局势未定,又发生这么大的变故,岂能掉以轻心?

  所以,他才会将姜松和罗士信同时留下,让他们坐镇河北。

  如此一来,就算是李渊当真作乱,短时间内,也不可能将势力扩张到河北之地。

  至于其他地方,马展现在亦是无法预料,他只能先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

  这一切,只是马展的猜测,如果李渊没有造反自然再好不过,可要是李渊真的起兵作乱,他也不至于毫无准备。

  众人对马展的安排并无异议。

  现在的他们,已经不只是靠山王府的一员战将了,他们的职责要比往日大得多。

  特别是在杨广死后,靠山王府需要承担的责任,绝不是其他人能够想象。

  众人皆是领命。

  做完这一切,马展也不耽搁,他带着薛亮、单雄信以及一些亲随,纵马疾驰一路往江南而去。

  时间紧迫,他们不能耽搁,如果无法及时赶到枣阳城,恐怕杨林等人都将惨死在宇文化及之手。

  至于此刻,他们也只能在心中祈祷,杨林等人能够多坚持一段时间了。

  因为他们已经竭尽全力,要还是无法及时赶到,他们亦是无可奈何。

  ——

  与此同时。

  在太原城中。

  如今的李渊,并没有在武威郡攻打李轨。

  先前杨广在和宇文化及商议之后,便是立刻下令,让邱瑞取代李渊的位置,继续领兵剿灭占据武威的李轨。

  虽然说,现在的李渊已经是今非昔比了,他麾下兵马众多,又有李子通的投靠,实力无比强盛。

  但是在和李世民等人商议之后,李渊还是做出决断,他并没有直接起兵叛乱,与杨广为敌。

  因为现在的大隋,虽然反贼四起,却还没到不可挽回的程度。

  一旦李渊走上这条路,就真的没有退路了。所以他必须考虑清楚,必须稳妥行事,才能保全自己和整个李家。

  正是出于这个稳健,李渊将麾下兵马交给邱瑞,自己则是回到太原。

  当然了,邱瑞手中的只是部分兵马,先前李子通带来的兵马,如今都在太原城中。

  除此之外,李渊先前所招抚的兵马,都分散在各个城池中。

  如果李渊当真想要行动,他完全可以一呼百应,在短时间内将这些力量聚集起来。

  虽然李渊选择了退让,遵照命令回到了太原,但并不意味着他就真的放弃所有,任人宰割,他还在观望天下局势。

  要是杨广能够顺利镇压江南反贼,将局势稳定下来,再加上如今镇守河北的马展,扫平天下乱局,可以说是迟早的事情。

  如此情况下,李渊自然会履行自己的职责,遵从杨广命令。凭借先前的功劳,加官进爵肯定是少不了的。

  可要说,杨广不能平定叛乱,反而发生更大的变故,情况就不一样了。

  李渊从来都没有忘记自己和杨广的矛盾,当初他离开大兴城,前往太原的时候,便是遇到杨广的伏击。

  要不是恰好遇到秦琼路过,恐怕他们一家都会丧命于此。

  先前李渊没机会报仇,却一直铭记于心。

  而此刻,李家父子以及数位亲信,都拒绝在书房中。

  他们的神色稍显严肃,说明他们此刻商议之事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在最前方的李渊,同样表情郑重,他的视线在前方众人身上扫过,目光流转间,不知在思索着什么。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最新章节,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