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不太对?”

  听到马展的回答,王伯当顿时面露愕然之色,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才好了。

  犹豫了一下,王伯当继续问道:

  “王爷是担心发生什么变故?”

  马展没有隐瞒,只是若有所思道:

  “是我们太低估那李世民了。

  虽然李世民很年轻,但他绝非等闲之辈,虽然我们派遣兵马从高岭绕行,确实令人难以预料。

  但这对于李世民来说,并非无法做到之事。尤其是这几天来,我军只是杨广,并未发动总攻,反而是露出破绽。

  这可能会让李世民察觉到我军另有布置,一旦让李世民知晓,我们分兵而战,那他必然会先发制人。

  趁着我军没有发动总攻前,直接主动出击,击溃另一路兵马。

  若是这样的话,那罗成贤弟现在的处境,怕是不容乐观了。”

  因为有着系统相助,马展可以确定李世民所在的位置,他现在要做的,便是根据答案推断出过程。

  李世民到底是从何发现,他们分兵而战,又如何猜到隋军的另一路兵马所在位置?

  回想这些天的经历,马展心中有了大致的判断。

  那就是这几天,他只是让兵马佯攻,并没有给李世民足够大的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李世民必然会产生其他的联想。或许李世民也没有确切的答案,但他仍旧是这样做了。

  因为对于李世民来说,一旦争让隋军形成前后夹击之势,那他将再也没有反抗之力。

  唯有先发制人,抢个时间差,在马展发动总攻前,将后方隋军解决。

  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如果马展没有系统相助,他根本想不到,李世民会在这短短时间内做出决断,并且将之付诸实施。

  到那时,他必将陷入极其被动的境地。

  哪怕他可以安然脱身,隋军也要付出惨痛的代价。

  前方的王伯当,是听得一愣一愣的。

  不过,王伯当也是精通兵法,虽然刚开始的时候,他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但听着马展的讲述,他很快意识到其中风险所在。

  他没有问马展是如何确定此事,但只要有这种可能,那他们就必须谨慎考虑,接下来该如何应对?

  总不可能看着罗成身陷险境,却什么都不做吧!

  可问题在于,他们现在又能做什么呢?

  因为迦湿弥罗城的险要位置,他们和罗成已经完全隔开了,双方距离遥远,短时间内根本无法传递信息。

  同时在王伯当看来,他们自己都不知道罗成在什么位置,更不用说联系了。

  诸般思绪在王伯当的脑海中涌现,到最后,他长长吐出一口浊气,无比郑重的向马展问道:

  “王爷的担忧不无道理,如果当真发生这样的变故,那我军的处境就不容乐观了。

  可是现在,我们根本无法联系到罗将军,又该如何是好?”

  虽然王伯当也不知道,马展是否想好了应对之策。

  但莫名的,他就对马展充满信心。

  曾经的马展,创造了这么多奇迹,横扫四方之敌,这次肯定也不例外。

  事实上,马展也在考虑这个问题。

  毕竟他是知道李世民的位置,但罗成又不知道,他也无法将这个消息告知罗成。

  他们现在要怎么做,才能打破僵局,才能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而不是让李世民牵着走呢?

  不断有思绪在马展脑海中涌现,李世民是一个劲敌,是不容轻视的对手。

  既然他无法率领大军,绕开迦湿弥罗城,去支援罗成应对李世民。

  那他何不换个角度想想?

  如果李世民和李元霸都不在的话,前方迦湿弥罗城的防守,岂不是要空虚许多?

  尤其是没有李元霸,以马展的实力,城中根本无人能够抗衡。

  李世民之所以安心离开,便是因为在他看来,这段时间隋军始终只是佯攻,而不曾发动总攻,双方都保持着克制。

  在马展不知李世民离开的情况下,肯定不会贸然动手。

  可现在,既然李世民已经走了,马展又何须顾及这么多,这分明是一鼓作气,攻取迦湿弥罗城的好机会。

  就目前来看,等罗成抵达迦湿弥罗城后方,与正面隋军前后夹击的计划,肯定是无法实行了。

  但此刻,马展却有机会从正面强攻,一举将迦湿弥罗城拿下,取得此战的胜利。

  只要拿下迦湿弥罗城,纵然李世民先发制人,在前线伏击罗成,也无济于事,根本改变不了最终的结局。

  并且,只要马展行动够快,恐怕李世民还没有伏击到罗成,就陷入到两路隋军的前后包夹之中了。

  想到这里,马展终于是有了最终的决断。

  没有纠结,马展直接下令道:

  “等此战结束后,立刻召集众将,到大帐议事!”

  ——

  大帐之中。

  众将看着马展,他们不知道马展意欲如何,但他们能够感受到,马展的态度颇为强硬,这绝不是玩笑。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最新章节,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