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做?”
百骑四巨头再加上不请自来的李道宗,五人围坐案前。
那四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温禾身上。
苏定方、许敬宗和黄春都有些急切,异口同声的问道。
唯有李道宗显得气定神闲,自顾自倒了杯热茶,袅袅热气模糊了他的眉眼:“此事简单,让你们百骑的人去市井里散播消息就是了。”
温禾抬眸看了他一眼,指尖在案上轻轻点着:“这样做效率太慢,而且高句丽、新罗和百济的使者也不是傻子,空穴来风的消息,他们未必会信。”
“那你说,该怎么做?”李道宗捻着山羊胡,挑眉反问。
温禾嘴角高高扬起,眼底闪过一丝狡黠,却笑而不语。
“小娃娃,你这是装什么神秘?”
李道宗被他这模样勾得心里发痒,放下茶杯催促道,“快说!”
“这事,其实也简单。”
温禾终于开口,眉头轻轻挑起,却又故意卖了个关子。
“但不急,得等倭国使团离开后再做。”
“嗯?”苏定方和黄春面面相觑,显然没明白其中的关节。
许敬宗指尖在案上敲了敲,似乎察觉到了什么,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却没敢贸然开口。
李道宗摸着胡子,哼了一声:“故弄玄虚。倭国使团要参加元会才会离开,这至少得等半个月,难不成要让本王陪着你耗?”
“不过可以先布局。”
温禾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沉稳。
“让二队的人去鸿胪客馆附近潜伏,先混个脸熟。尤其是半岛那三国的使者,得让他们觉得这些人不是刻意接近。”
这是第一步,对百骑而言不算难事。
二队本就是负责市井渗透的,平日训练的便是如何在三教九流中周旋,从闲聊中套取情报。
而二队的成员,除了温禾,身份信息也只有黄春知道。
苏定方和许敬宗只知其存在,却不知具体是谁。
“接下来呢?”李道宗追问,显然对这前戏没什么耐心。
“接下来,就是等着。”
温禾莞尔一笑。
这话跟没说一样。
李道宗顿时意兴阑珊,将手中的茶杯重重往案上一放,茶水溅出些许:“罢了罢了,你开心就好,反正这是陛下交给你的差事。”
他倒不是不相信温禾做不到。
而是这小娃娃故弄玄虚的,明摆着是不想让他知道。
他便不自讨没趣了。
“本王走了,元日前,本王让人把小马驹和地契送到你府上,省得你天天念叨。”
说罢,他摆了摆手,起身便往外走,锦袍的下摆扫过炭盆,带起一阵火星。
见他走远,温禾长长伸了个懒腰,骨节发出一连串轻响,随即对黄春道:“潜伏的人我来选,有劳黄监事上报陛下。”
对此黄春也没什么意见的点了点头。
他虽然知道二队的名单,却从不管人员调动的事情。
跳丸日月,时光荏苒。
又是几轮日月转换。
临近正旦。
长安城内的风似乎都带上了几分暖意,寒冬的萧条被日渐浓厚的节庆气息悄悄驱散。
街道两旁的商铺早早挂起了五彩斑斓的绸带,往来的行人比往日多了数倍,摩肩接踵间。
这热闹景象的背后,羊毛线的流传功不可没。
一捆上好的羊毛线不过百文钱,足够寻常人家织一件厚实的成衣,若是给孩童做衣裳,巧手的妇人甚至能改改补补穿两三年。
这般实惠又暖和的物件,让寒冬里的百姓多了添置新衣的念头,也让东西两市的烟火气比往年旺了不少。
往年这个时候,西域来的行商们总对着仓库里堆积的货物发愁。
寒冬腊月,买主寥寥,货物卖不出去,还要缴纳不菲的保管费。
可今年却截然不同,东西两市依旧人声鼎沸,尤其是与羊毛相关的摊位前,更是挤满了询价的百姓。
东市一隅,一间叫做“丽禾百货”看似不起眼的商铺内。
温禾正坐在靠窗的案前,低头核查着账簿,笔尖在纸上轻轻划过,留下清晰的字迹。
一个穿着青色短打的中年男子端着热茶,小心翼翼地走上前,恭敬地放在他手边。
“小郎君,咱这羊毛线卖得可好了,”
男子脸上堆着殷勤的笑,语气里带着几分得意。
“每日刚开门就被抢着买,不到午时就脱销了。就是可惜工坊那边的产量跟不上,好多熟客跑了好几趟都没买着,小人心里实在过意不去。”
这家“丽禾百货”五日前才悄悄开业,没有敲锣打鼓的仪式,甚至没挂出显眼的幌子,只是默默地开了门,将羊毛线摆上货架。
在此之前,长安百姓想买羊毛线,只能去民部开设的官铺,那些铺子的货也不多,常常挂着“售罄”的牌子,买一次线要跑断腿。
如今“丽禾百货”一开,长安城中的人,自然趋之若鹜。
温禾翻过一页账簿,头也没抬地说道:“现在的羊毛要先紧着府兵,给他们赶制冬衣,分到商铺的数量自然少些。”
“等过了年,工坊的机器调试顺了,产量跟上了,就不缺了。”
眼下兵部那边催得紧,边境的府兵还等着羊毛线做御寒的衣物,民用的份额只能先往后挪一挪。
“是是是,理应如此,理应如此!”
中年男子连忙点头,笑容里带着几分谄媚,却并不让人反感。
他叫赵大福,是温禾通过牙行找来的掌柜。
按理说,这般直接关系到“钱袋子”的商铺,该找个知根知底的心腹打理。
可温禾手下实在没人可用。
李义府要盯着“三味书屋”的生意。
阿冬和后院那个叫阿土的仆役都不识字,周福又得在家帮着管账、照看家事,思来想去,只好委托牙行寻了个有经验的。
这赵大福目前看来还算靠谱,至少账簿做得清清楚楚,进项支出一目了然,没什么含糊的地方。
温禾将账簿合上,拿起茶盏抿了一口,温热的茶水滑过喉咙,驱散了几分寒意。
他抬眼看向赵大福:“以后每隔七日,你让人把账簿送到我府上,不用亲自跑,找个稳妥的伙计就行。”
“是是是,周管事前几日就交代过了,小人都记下了!”
赵大福连忙应声,腰弯得更低了些。
他以前也是个小有家业的商贾,却因得罪了某个士族,被整垮了生意。
走投无路才投身牙行。
如今能得温禾这般“长安新贵”重用,掌管一家生意红火的铺子,已是他做梦都不敢想的福气。
自然就事事小心了。
温禾放下茶盏,起身走到门口,目光越过街面,落在斜对面那栋紧闭着大门的两层楼上,用下巴指了指:“对面那家酒楼也是我的,目前还没开业,牌匾都没挂。”
“你若是把这家百货铺打理得好,等酒楼开张了,那边的生意也交由你一并管着。”
赵大福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只见那酒楼的门脸比“丽禾百货”大了三倍不止。
他顿时吃了一惊,猛地转过身,对着温禾深深作揖,语气激动得有些发颤:“小郎君如此器重,小人必定肝脑涂地,尽心竭力,绝不负小郎君的信任!”
“多余的话就不说了,看你的本事。”
温禾摆了摆手,随即对着不远处站着的阿冬招了招手。
阿冬立刻捧着一个沉甸甸的蓝布包袱走了过来,将包袱递到温禾手里。
温禾接过包袱,塞到赵大福怀里:“你来得巧,正好赶上正旦,我这人做事向来不厚此薄彼,这里面是二十贯钱,算是给你的见面礼,也当是提前给你发的节礼,先拿去补贴家用,给家里人添件新衣,买些肉菜。”
他心里清楚,能落到牙行介绍活计的人,多半是家里有难处的。
这二十贯钱,对他而言不算什么,对赵大福来说,却是能解燃眉之急的雪中送炭。
“小郎君!”
赵大福捧着包袱,只觉得怀里沉甸甸的。
他眼圈一红。
“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对着温禾重重磕了三个头,声音哽咽道:“小人……小人无以为报,唯有拼命做事,为小郎君打理好铺子!”
“不必如此,起来吧。”
温禾伸手将他扶了起来,拍了拍他的胳膊。
“明日会有几个人来找你,说是来帮忙的,你不用问他们的身份,也不用管他们做什么,只管让他们留在店里,给他们安排个落脚的地方就行。”
“是是是,小人绝不过问,绝不多嘴!”
赵大福连忙点头,将包袱紧紧抱在怀里。
就在这时。
商铺门口忽然探进来一个扎着双丫髻的小脑袋,粉雕玉琢的小脸上沾着点糖渣,嘴里含着个半化的糖人,含糊不清地喊:“阿兄,你还没买好东西吗?外面好热闹呀!”
是温柔。
温禾脸上顿时露出几分无奈的笑意,故意板起脸,大步走了出去:“买好了。你这丫头,怎么又偷偷买糖吃?谁给你买的?说了甜食吃多了坏牙齿!”
温柔见他“生气”,“呀”地一声惊叫,转身就跑,手里的糖人晃悠着,掉了不少糖渣在地上,身后留下一串银铃般的笑声。
今日温禾本是借着核查账簿的由头,来东市采购“年货”的。
虽说大唐过的是正旦,与他记忆里的春节不同,没有贴春联、守岁的习俗,但他总觉得,一年到头,若是少了点辞旧迎新的仪式感,心里就空落落的。
他望着温柔跑远的背影,无奈地摇了摇头,眼底却满是暖意。
转身对阿冬吩咐道:“去把刚才看好的那几样点心包上,再去肉铺割十斤羊肉,要带骨的,晚上给小娘做羊肉汤。”
“是,郎君。”阿冬应声而去。
三小只今天就要进宫了,家里就剩下他和温柔,以及李义府了。
虽然是冷清了一些,但好歹是在自己家过年。
不像那些重臣勋贵,还要入宫陪李世民去。
吃着菜冷酒活受罪。
“年末进宫?我一个从七品下的,进宫作甚,陛下如此恩宠,微臣诚惶诚恐啊,只是微臣地位低微,就不入宫给陛下添麻烦了。”
温禾还想大年三十留在家里和温柔吃个团圆饭。
没想到来接三小只的高月,竟然给他带来这样的“惊天噩耗”。
他虽然说的恭敬,可高月也听的出来,温禾这明显是不愿意入宫。
“高阳县子,这是陛下的旨意,这是天大的荣幸啊。”
整个大唐,也就只有温禾敢在面对陛下邀请时,这般嫌弃了。
“而且皇后,也请了温小娘入宫,您就别为难奴婢了。”
高月这话里话外带着几分乞求的意思。
“是要和青雀、阿恪和丽质还有李佑一起吗?”温柔不知从哪里钻了出来,目光带着几分期待的问道。
不远处的三小只也是神色各异。
李泰和李佑倒是平常,李恪则是特意朝着温柔看了一眼。
“是的。”
高月冲着她和蔼的笑着。
“那阿兄去嘛。”温柔拽着温禾的衣袖。
“可我们都走了,义府今年就一个人了。”温禾说道。
“啊,他不能入宫吗?”温柔眼巴巴的向着高月望去。
她是觉得就把李义府一人留下,实在是有些可怜。
“这……确实不能。”高月无奈道。
“先生,小娘子无需担心,学生在府中有周管事他们在,也不会寂寞的。”
不远处的李义府听闻刚才温禾那番挂念,只觉得心中流过一阵暖流。
没想到这个时候先生竟然还能想到自己。
‘靠,我就是借你找个借口罢了。’
看样子是避无可避了。
即便是他真的不入宫,只怕李世民在年末那天让禁军到他家里,强行将他带走。
“如此,便谢过陛下了。”
温禾无奈应下。
“好,那奴婢便回宫复命了。”
高月向着温禾行了一礼,便带着三小只回宫去了。
“唉,麻烦。”
温禾长叹了一声。
他忽然有种感觉,日后每年的大年三十,他都不能安生了。
而转眼,这一年便到了最后一日。
武德九年最后一个黄昏缓缓的从西山落下。
温禾给温柔换上新衣,牵着她的小手准备出门。
而就在兄妹俩走到前院的时候。
不久前去备车的阿冬,急急忙忙的跑了进来,向着温禾行了一礼,慌忙说道。
“小郎君,外头来了一个人,说是百骑的,有急事找您。”
百骑四巨头再加上不请自来的李道宗,五人围坐案前。
那四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温禾身上。
苏定方、许敬宗和黄春都有些急切,异口同声的问道。
唯有李道宗显得气定神闲,自顾自倒了杯热茶,袅袅热气模糊了他的眉眼:“此事简单,让你们百骑的人去市井里散播消息就是了。”
温禾抬眸看了他一眼,指尖在案上轻轻点着:“这样做效率太慢,而且高句丽、新罗和百济的使者也不是傻子,空穴来风的消息,他们未必会信。”
“那你说,该怎么做?”李道宗捻着山羊胡,挑眉反问。
温禾嘴角高高扬起,眼底闪过一丝狡黠,却笑而不语。
“小娃娃,你这是装什么神秘?”
李道宗被他这模样勾得心里发痒,放下茶杯催促道,“快说!”
“这事,其实也简单。”
温禾终于开口,眉头轻轻挑起,却又故意卖了个关子。
“但不急,得等倭国使团离开后再做。”
“嗯?”苏定方和黄春面面相觑,显然没明白其中的关节。
许敬宗指尖在案上敲了敲,似乎察觉到了什么,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却没敢贸然开口。
李道宗摸着胡子,哼了一声:“故弄玄虚。倭国使团要参加元会才会离开,这至少得等半个月,难不成要让本王陪着你耗?”
“不过可以先布局。”
温禾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沉稳。
“让二队的人去鸿胪客馆附近潜伏,先混个脸熟。尤其是半岛那三国的使者,得让他们觉得这些人不是刻意接近。”
这是第一步,对百骑而言不算难事。
二队本就是负责市井渗透的,平日训练的便是如何在三教九流中周旋,从闲聊中套取情报。
而二队的成员,除了温禾,身份信息也只有黄春知道。
苏定方和许敬宗只知其存在,却不知具体是谁。
“接下来呢?”李道宗追问,显然对这前戏没什么耐心。
“接下来,就是等着。”
温禾莞尔一笑。
这话跟没说一样。
李道宗顿时意兴阑珊,将手中的茶杯重重往案上一放,茶水溅出些许:“罢了罢了,你开心就好,反正这是陛下交给你的差事。”
他倒不是不相信温禾做不到。
而是这小娃娃故弄玄虚的,明摆着是不想让他知道。
他便不自讨没趣了。
“本王走了,元日前,本王让人把小马驹和地契送到你府上,省得你天天念叨。”
说罢,他摆了摆手,起身便往外走,锦袍的下摆扫过炭盆,带起一阵火星。
见他走远,温禾长长伸了个懒腰,骨节发出一连串轻响,随即对黄春道:“潜伏的人我来选,有劳黄监事上报陛下。”
对此黄春也没什么意见的点了点头。
他虽然知道二队的名单,却从不管人员调动的事情。
跳丸日月,时光荏苒。
又是几轮日月转换。
临近正旦。
长安城内的风似乎都带上了几分暖意,寒冬的萧条被日渐浓厚的节庆气息悄悄驱散。
街道两旁的商铺早早挂起了五彩斑斓的绸带,往来的行人比往日多了数倍,摩肩接踵间。
这热闹景象的背后,羊毛线的流传功不可没。
一捆上好的羊毛线不过百文钱,足够寻常人家织一件厚实的成衣,若是给孩童做衣裳,巧手的妇人甚至能改改补补穿两三年。
这般实惠又暖和的物件,让寒冬里的百姓多了添置新衣的念头,也让东西两市的烟火气比往年旺了不少。
往年这个时候,西域来的行商们总对着仓库里堆积的货物发愁。
寒冬腊月,买主寥寥,货物卖不出去,还要缴纳不菲的保管费。
可今年却截然不同,东西两市依旧人声鼎沸,尤其是与羊毛相关的摊位前,更是挤满了询价的百姓。
东市一隅,一间叫做“丽禾百货”看似不起眼的商铺内。
温禾正坐在靠窗的案前,低头核查着账簿,笔尖在纸上轻轻划过,留下清晰的字迹。
一个穿着青色短打的中年男子端着热茶,小心翼翼地走上前,恭敬地放在他手边。
“小郎君,咱这羊毛线卖得可好了,”
男子脸上堆着殷勤的笑,语气里带着几分得意。
“每日刚开门就被抢着买,不到午时就脱销了。就是可惜工坊那边的产量跟不上,好多熟客跑了好几趟都没买着,小人心里实在过意不去。”
这家“丽禾百货”五日前才悄悄开业,没有敲锣打鼓的仪式,甚至没挂出显眼的幌子,只是默默地开了门,将羊毛线摆上货架。
在此之前,长安百姓想买羊毛线,只能去民部开设的官铺,那些铺子的货也不多,常常挂着“售罄”的牌子,买一次线要跑断腿。
如今“丽禾百货”一开,长安城中的人,自然趋之若鹜。
温禾翻过一页账簿,头也没抬地说道:“现在的羊毛要先紧着府兵,给他们赶制冬衣,分到商铺的数量自然少些。”
“等过了年,工坊的机器调试顺了,产量跟上了,就不缺了。”
眼下兵部那边催得紧,边境的府兵还等着羊毛线做御寒的衣物,民用的份额只能先往后挪一挪。
“是是是,理应如此,理应如此!”
中年男子连忙点头,笑容里带着几分谄媚,却并不让人反感。
他叫赵大福,是温禾通过牙行找来的掌柜。
按理说,这般直接关系到“钱袋子”的商铺,该找个知根知底的心腹打理。
可温禾手下实在没人可用。
李义府要盯着“三味书屋”的生意。
阿冬和后院那个叫阿土的仆役都不识字,周福又得在家帮着管账、照看家事,思来想去,只好委托牙行寻了个有经验的。
这赵大福目前看来还算靠谱,至少账簿做得清清楚楚,进项支出一目了然,没什么含糊的地方。
温禾将账簿合上,拿起茶盏抿了一口,温热的茶水滑过喉咙,驱散了几分寒意。
他抬眼看向赵大福:“以后每隔七日,你让人把账簿送到我府上,不用亲自跑,找个稳妥的伙计就行。”
“是是是,周管事前几日就交代过了,小人都记下了!”
赵大福连忙应声,腰弯得更低了些。
他以前也是个小有家业的商贾,却因得罪了某个士族,被整垮了生意。
走投无路才投身牙行。
如今能得温禾这般“长安新贵”重用,掌管一家生意红火的铺子,已是他做梦都不敢想的福气。
自然就事事小心了。
温禾放下茶盏,起身走到门口,目光越过街面,落在斜对面那栋紧闭着大门的两层楼上,用下巴指了指:“对面那家酒楼也是我的,目前还没开业,牌匾都没挂。”
“你若是把这家百货铺打理得好,等酒楼开张了,那边的生意也交由你一并管着。”
赵大福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只见那酒楼的门脸比“丽禾百货”大了三倍不止。
他顿时吃了一惊,猛地转过身,对着温禾深深作揖,语气激动得有些发颤:“小郎君如此器重,小人必定肝脑涂地,尽心竭力,绝不负小郎君的信任!”
“多余的话就不说了,看你的本事。”
温禾摆了摆手,随即对着不远处站着的阿冬招了招手。
阿冬立刻捧着一个沉甸甸的蓝布包袱走了过来,将包袱递到温禾手里。
温禾接过包袱,塞到赵大福怀里:“你来得巧,正好赶上正旦,我这人做事向来不厚此薄彼,这里面是二十贯钱,算是给你的见面礼,也当是提前给你发的节礼,先拿去补贴家用,给家里人添件新衣,买些肉菜。”
他心里清楚,能落到牙行介绍活计的人,多半是家里有难处的。
这二十贯钱,对他而言不算什么,对赵大福来说,却是能解燃眉之急的雪中送炭。
“小郎君!”
赵大福捧着包袱,只觉得怀里沉甸甸的。
他眼圈一红。
“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对着温禾重重磕了三个头,声音哽咽道:“小人……小人无以为报,唯有拼命做事,为小郎君打理好铺子!”
“不必如此,起来吧。”
温禾伸手将他扶了起来,拍了拍他的胳膊。
“明日会有几个人来找你,说是来帮忙的,你不用问他们的身份,也不用管他们做什么,只管让他们留在店里,给他们安排个落脚的地方就行。”
“是是是,小人绝不过问,绝不多嘴!”
赵大福连忙点头,将包袱紧紧抱在怀里。
就在这时。
商铺门口忽然探进来一个扎着双丫髻的小脑袋,粉雕玉琢的小脸上沾着点糖渣,嘴里含着个半化的糖人,含糊不清地喊:“阿兄,你还没买好东西吗?外面好热闹呀!”
是温柔。
温禾脸上顿时露出几分无奈的笑意,故意板起脸,大步走了出去:“买好了。你这丫头,怎么又偷偷买糖吃?谁给你买的?说了甜食吃多了坏牙齿!”
温柔见他“生气”,“呀”地一声惊叫,转身就跑,手里的糖人晃悠着,掉了不少糖渣在地上,身后留下一串银铃般的笑声。
今日温禾本是借着核查账簿的由头,来东市采购“年货”的。
虽说大唐过的是正旦,与他记忆里的春节不同,没有贴春联、守岁的习俗,但他总觉得,一年到头,若是少了点辞旧迎新的仪式感,心里就空落落的。
他望着温柔跑远的背影,无奈地摇了摇头,眼底却满是暖意。
转身对阿冬吩咐道:“去把刚才看好的那几样点心包上,再去肉铺割十斤羊肉,要带骨的,晚上给小娘做羊肉汤。”
“是,郎君。”阿冬应声而去。
三小只今天就要进宫了,家里就剩下他和温柔,以及李义府了。
虽然是冷清了一些,但好歹是在自己家过年。
不像那些重臣勋贵,还要入宫陪李世民去。
吃着菜冷酒活受罪。
“年末进宫?我一个从七品下的,进宫作甚,陛下如此恩宠,微臣诚惶诚恐啊,只是微臣地位低微,就不入宫给陛下添麻烦了。”
温禾还想大年三十留在家里和温柔吃个团圆饭。
没想到来接三小只的高月,竟然给他带来这样的“惊天噩耗”。
他虽然说的恭敬,可高月也听的出来,温禾这明显是不愿意入宫。
“高阳县子,这是陛下的旨意,这是天大的荣幸啊。”
整个大唐,也就只有温禾敢在面对陛下邀请时,这般嫌弃了。
“而且皇后,也请了温小娘入宫,您就别为难奴婢了。”
高月这话里话外带着几分乞求的意思。
“是要和青雀、阿恪和丽质还有李佑一起吗?”温柔不知从哪里钻了出来,目光带着几分期待的问道。
不远处的三小只也是神色各异。
李泰和李佑倒是平常,李恪则是特意朝着温柔看了一眼。
“是的。”
高月冲着她和蔼的笑着。
“那阿兄去嘛。”温柔拽着温禾的衣袖。
“可我们都走了,义府今年就一个人了。”温禾说道。
“啊,他不能入宫吗?”温柔眼巴巴的向着高月望去。
她是觉得就把李义府一人留下,实在是有些可怜。
“这……确实不能。”高月无奈道。
“先生,小娘子无需担心,学生在府中有周管事他们在,也不会寂寞的。”
不远处的李义府听闻刚才温禾那番挂念,只觉得心中流过一阵暖流。
没想到这个时候先生竟然还能想到自己。
‘靠,我就是借你找个借口罢了。’
看样子是避无可避了。
即便是他真的不入宫,只怕李世民在年末那天让禁军到他家里,强行将他带走。
“如此,便谢过陛下了。”
温禾无奈应下。
“好,那奴婢便回宫复命了。”
高月向着温禾行了一礼,便带着三小只回宫去了。
“唉,麻烦。”
温禾长叹了一声。
他忽然有种感觉,日后每年的大年三十,他都不能安生了。
而转眼,这一年便到了最后一日。
武德九年最后一个黄昏缓缓的从西山落下。
温禾给温柔换上新衣,牵着她的小手准备出门。
而就在兄妹俩走到前院的时候。
不久前去备车的阿冬,急急忙忙的跑了进来,向着温禾行了一礼,慌忙说道。
“小郎君,外头来了一个人,说是百骑的,有急事找您。”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最新章节,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最新章节,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