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太后的疑问,王莽却表现的风轻云淡。

  “如果是陛下不同意封臣为侯,此事倒还可以争取一下。毕竟陛下荒废朝政多年,如今朝中以我们王氏一族为首,完全可以借群臣之悠悠众口,让陛下低头。”

  王莽缓缓说道,“但如果是辽东王不同意封臣为侯,那此事就没必要固执了,直接放弃便可。”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王太后不解的问道,“难道辽东王比陛下还要有威仪吗?”

  “辽东王的话,确实比陛下还要有威仪。”

  王莽不予否认,耐着心解释道,“多年来,辽东王的名号早已深入人心,世人皆知历代辽东王皆是我大汉的忠臣。

  如果跟辽东王对着干,那便会失去民心,那些向我们王氏一族的大臣们,也会因此而疏远我们。”

  王太后有些怀疑的问道:“那辽东王当真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吗?”

  “恐怕辽东王的影响力,比臣所说的还要更大。”

  王莽神色凝重,低声道:“太后可曾想过,为何自文帝以来,历代辽东王皆能剑履上殿、入朝不趋?

  为何身为第一代辽东王的靖祖能被追尊为‘烈皇帝’,而无人敢非议?

  为何当今的皇帝陛下明明不喜欢现在的这位辽东王,却还要对辽东王言听计从?”

  “为何?”王太后对此也感到好奇。

  她不明白,为何辽东王身为臣子,却能在气势上压过汉帝。

  汉帝尚且做到让万民归心,但辽东王却可以。

  王莽顿了顿,目光深沉,感叹道:“对于历代辽东王来说,他们的根基早已不是兵权或爵位,而是大汉两百年来积攒的‘天命’!”

  “当年靖祖起兵诛吕,却让位于文帝;七国之乱时,他平定叛乱却拒不受赏;武帝时期,辽东王北伐匈奴,肃清寰宇;巫蛊之祸时,辽东王力保太子...

  历代辽东王皆以匡扶汉室为己任,却从不贪权。百姓视他们为‘救世曙光’,群臣以他们为‘忠义楷模’。”

  王莽苦笑一声,又接着说道:“若我们与辽东王对立,便是与天下人心对立!

  那些依附王氏的大臣,表面上忠心于可我们,可如果辽东王若公开反对王氏封侯,明日长安便会流传王氏‘欺君罔上’的流言,甚至……”

  王太后心中生出不安的感觉,催促问道:“甚至什么?”

  “甚至有人会效仿靖祖旧事,以‘奉天靖难’之名讨伐王氏!”王莽声音几不可闻,“太后莫忘了,当年同为外戚掌权的吕氏一族,便是这般覆灭的!”

  听到这里,王太后忽然觉得身体有些疲惫。

  王莽的解释,让她认清了一个现实:王氏一族表面来看是本朝最为显赫的豪门,可如果跟辽东王府相比,却还是相差甚远。

  论权势,辽东王府不比你王氏显赫多了?

  如今的王氏也只不过是封了八个侯爵,辽东王府那可是九世九帝师!

  历任辽东王,皆被汉帝册封为三公之首的太师!

  此等奇观,纵观古今仅辽东王府一例!

  更何况,如今的辽东王府已经不屑于去玩弄权势了。

  他们现在玩弄的,是要远比权势更高一层的“天命”!

  何为天命?

  那便是万民所向,群臣归心!如果有谁跟辽东王作对,那便是对大汉怀有异心的奸臣,将会遭到所有人的讨伐!

  两百年来,历代辽东王碧血丹心,用丰功伟绩换来了如今的天命!

  纵观天下名门望族,见辽东王府如井中蛙观天上月;即使成为了像王氏这样权势滔天的豪门,见辽东王府也若一粒蚍蜉见青天!

  “如今有太后您的庇佑,我们王氏一族才得以兴起。”王莽缓缓说道,“可再过个几十年,我们这些掌权的人都老去后,王氏一族便会走向衰弱,甚至可能会在百年后泯灭。

  可辽东王府不同,每一位辽东王的出现,都会继续积累他们的‘天命’,如同参天大树一般,将树根在人心中越扎越深!”

  “如果和辽东王正面作对,无异于是自寻死路。”

  听到王莽这么说,王太后顿觉无力。

  她疲惫不堪的问道:“那你封侯的事,就这么放弃了?”

  “放弃是最好的选择,但事情不能就这么算了。”

  “...你自己都说了,不可与辽东王正面作对。”

  “我们不能与辽东王作对,但是有人可以去对付他。”

  “谁?”王太后诧异的询问道。

  “那自然是...”王莽缓缓说道:“陛下!”

  王太后紧皱眉头,有些不明所以的问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辽东王的天命,是依靠大汉、依靠汉帝所得来的。”王莽眼眸闪烁,目光深邃,“同样的道理,能对付他的人,也就只有陛下了!”

  ……

  辽东王府。

  传旨太监手握圣旨,宣读诏书:“自靖祖北伐后,北境安宁已数十年。近年来匈奴休养生息,便频繁侵扰我大汉边境。

  纵观朝中诸将,唯辽东王刘慕白勇惟鹰扬,可率兵恢我朔边!

  朕愿拜辽东王为大司马大将军,统辖边军,肃清匈奴吗,请辽东王即日起,领兵北伐!”

  宣读完圣旨,太监弯下身子,笑眯眯的看着面前的辽东王:“王上,还请您领旨吧。”

  刘慕白身体颤抖,也不只是因为愤怒亦或者是感到悲哀,他双手接过圣旨,心中的情绪最终全都化作了一声叹息:“臣刘慕白,领旨谢恩!”

  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太监也没有久留的打算,道:“既然王上已经接旨,那奴婢还有些事要办,就先回宫去了。”

  待太监离开之后,刘慕白看着手上的圣旨,想要摔在了地上,最终却忍住了自己的脾气。

  此时一个年轻人走了过来,他身着一袭雪白的袍子,衣袂随风轻扬,宛如谪仙临尘。

  他的面容清俊儒雅,眉目如画,双眸深邃而温和。

  年轻人感慨道:“父亲,陛下这是打算让我们远离长安啊。”

  这年轻人便是刘慕白的长子,也就是未来的第十代辽东王,刘沉月。

  只是按照当今汉帝的昏庸程度来看,大汉能不能挺到第十代辽东王都是个问题。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从西汉开始,建立千年世家,从西汉开始,建立千年世家最新章节,从西汉开始,建立千年世家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