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武二年春。

  洛阳花似锦,桃李竞放,灼灼其华。

  南宫的廊桥亭台下,君臣二人正在此歇息。身着龙袍的刘秀凭栏远眺,见满城春色,不禁感慨道:“戎马天下多年,见多了尸横遍野,何曾想过今日能看到如此太平美景?”

  站在他身旁的刘九思微笑着说道:“陛下承天受命,拨乱反正,方有今日之盛。如今洛阳繁华,万民归心,正是天意所归。”

  “天意所归这些话,是说给外人听的。”

  刘秀却摇了摇头,道,“乱世之中,谁能驾封九五一统山河,成了最后的赢家,谁便是天意所归。若无先生辅佐,朕又岂能有今日之尊贵?”

  “陛下这是抬举臣了。”刘九思顿了一下,道,“陛下能居安思危,这是好事。思则有备,有备则无患。”

  居安思危,出自《左传》,是为“春秋三传”之一。

  辽东刘氏的孩童们自幼开始学习古籍,他们所学的书单是靖祖定下的,左传在书单中是必读的一本。

  然而比左传更为著名的《论语》,反倒是不在靖祖定下的书单当中。

  这是因为在靖祖刘安看来,论语中所说的大道理听听就可以了,左传才是教人怎么做实事的。

  刘秀听出了弦外之音,问道:“先生说的居安思危,指的是尚未收复的大汉国土吗?”

  刘九思点了点头,道:“我大汉鼎盛之时,疆域辽阔,东设乐浪四郡、南灭南越建交趾、西立都护府治西域、北达阴山,万邦诸国,无不臣服!

  如今陛下虽然已将中原平定,但冀州、兖州、青州、荆楚、巴蜀等地尚还没有归附,西域也不在控制之中。

  陛下,光复汉室大业,任重而道远啊。”

  刘秀微微颔首,忽见一阵风过,吹落几片花瓣,飘入廊下,他伸手接住一片,握紧在掌心之中。

  他缓缓说道:“先生,路还很长,你会一直陪着朕走下去吗?”

  刘九思愣了一下,淡然笑道:“会的。”

  “臣会一直陪着陛下的。”

  “就如同靖祖辅佐文帝、景帝、武帝,臣也会像先祖一样,辅佐陛下带领大汉重回巅峰。”

  风中花瓣飘扬,他们相互对视,释怀大笑。

  二百年前,文帝与靖祖缔结盟约。

  文帝立下血誓,他与他的后人将永远善待靖祖的后人;靖祖亦立誓,他与他的后人将永远辅佐文帝后人,不离不弃。

  岁月如白驹过隙,

  但他们立下的血誓与盟约,至今还在生效。

  ……

  建武二年秋,辽东王刘九思挥师出征,讨伐占据在各地的割据势力。

  八月,大破赤眉军,迫降者七万余人,收复兖州、青州、徐州。

  十一月,灭河北三王,收复幽州、并州、营州。

  次年三月,他又率兵南下,攻打在蜀地自号“白帝”的公孙述。

  公孙述奋力反抗,双方在白帝城血战一天一夜,最终兵败身亡,自此蜀地亦收复。

  而刘九思并未停止征伐,他立志要让大汉恢复到鼎盛时期的版图,自然不会因此而止。

  大汉铁骑所过之处,望风披靡,让敌人不战而逃。

  本来已经破碎的大汉帝国,在此刻又一次绽放出了闪耀的光辉,天下如群星拱月。

  ……

  又是一年冬,国都洛阳被皑皑白雪所盖。

  楼阁的檐角挂满冰凌,殿前石阶覆着厚厚的积雪,宫人们踏着碎琼乱玉,往来匆匆。

  满头白发的汉帝刘秀站在宣室殿的窗前,望着满城素裹,眉宇间却不见往日的从容。

  皇太子刘庄走了过来,作态恭谨,而神色却显得有些哀伤:“陛下,辽东王府传来消息了。”

  “说吧,朕在听。”

  “他们说,辽东王的病况愈发严重,只怕是...”

  “只怕是什么?”

  “辽东王,恐怕是挺不过这个冬天了...”

  刘秀的身体一颤,扶着窗棂的手微微收紧,指节泛白。

  那位辽东王起于草庐之中,追随他匡扶汉室,戎马三十余年,未曾一败。

  一寸江山一寸血,如今的大汉天下,是那位辽东王率领铁骑打下来的。

  英雄迟暮,纵然是辽东王那样的传奇人物,也终有落幕之时。

  刘秀沉默良久,方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沙哑:“生老病死都是天命,只是朕没想到,先生会先朕而去。”

  皇太子刘庄沉默片刻,道:“辽东王功在社稷,后人会记住他的。”

  窗外一阵寒风卷过,吹得檐下冰凌叮咚作响,仿佛在应和着他的话语。

  刘庄看着父亲佝偻的背影,忽然发现这位驾封九五的大汉皇帝,此刻竟显得如此苍老。

  “备驾。”

  汉帝刘秀转过身来,悲伤的情绪几乎就要溢出,“朕要去辽东王府,务必要让朕在见到先生一面。”

  太子躬身应是。

  殿外的雪下得更大了,纷纷扬扬的雪花模糊了宫城的轮廓。

  刘秀重新望向窗外,恍惚间仿佛看见少年时与先生初见的场景,他们畅谈天下,立志一同匡扶汉室,笑声爽朗如初。

  而此刻,唯有寒风呜咽,像是在为逝者恸哭。

  ……

  辽东王府。

  “父亲,该喝药了。”

  年仅十五岁的世子刘知年端着碧玉药碗,守在病榻之侧。

  躺在病榻上的刘九思已经气息微弱,勉强抬起了手臂,摆手说道:“服药或可续命,但到了我这般岁数,已经不想再苟活了。”

  刘知年双手捧着药碗微微发颤,眼神黯然。

  “傻孩子...”刘九思枯瘦的手缓缓抚上儿子的发顶,语气温和,“为父一生都在效仿靖祖匡扶汉室,如今大天下太平,四海升平,我虽死而无憾了。

  为父不曾亏欠过任何人,唯独对你,我心中始终觉得愧疚...”

  刘九思的一生太过忙碌了。

  自他走出辽东以后,便一直在帮助刘秀南征北战。从少年时的意气风发到如今白发苍苍,他将一生都奉献给了大汉。

  直到将近四十岁的时候,为了让辽东刘氏嫡系的香火延续下去,他才匆忙的娶妻生子。

  生下刘知年之后,他便又马不停蹄的启程出兵,去守护大汉的江山社稷。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从西汉开始,建立千年世家,从西汉开始,建立千年世家最新章节,从西汉开始,建立千年世家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