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前,她早该死的,如今不过是多赚了十几年光阴……”
咯噔。
“谁在外面?”姜长生大步朝着发出声音的方向走去。
刚到窗户边,看着站在几步外的小儿子。
姜民富嘿嘿笑着:“爹,你在屋子里啊,我来找你,嘿嘿要点这个……”
他看上去有些猥琐的搓搓手指。
“这是什么怪动作?”姜长生没好气的看了一眼小儿子。
这个儿子最难激励,成天就想着偷懒耍奸。
“这是数银票的动作!爹,银票我是不敢想了,村东头有人说隔壁村子有头老牛摔死了,官府准备宰了卖呢,我想买点回来~”
“吃吃吃就知道吃。”姜长生数了银子,并不是因为宠爱,而是让他买好了送去大儿子的铺子。
“哎呦爹,我这跑腿也要点好吧,要不我在家里躺着不香吗?”嘀嘀咕咕的姜民富,肩头挨了老爹的一记老拳,立刻噤声了。
他晃悠着离开后,姜长生看了他的背影好一会,又靠近床边头往下看。
就在窗户正下方有角度各异的脚印。
有些痕迹看起来像是蹲在这一会了。
……
姜长生又直起身子,看向了已经快瞧不清楚背影的儿子。
姜民富。
姜民富跑出去很久都不敢回头,都快到大哥的铺子了才敢往后看一眼。
憋在心里的一股气才敢释放出来。
吁`~~~
吓死个人了。
他怎么就惊讶之下下意识想站起来,碰到窗户下边了。
好在他滑行出去几步站起来,要不然铁定被老爹发现。
“不怪我反应大啊,什么叫做她多挣了十七年的光阴?”这话什么意思?
他那时候还没成家,也是半大小伙子,可他清楚的记得小侄女就是家里生产的,没有什么人往家里抱孩子,而且后来他听说那一天周围都没有其他人家生孩子。
有个村里的大肚婆那天肚子痛,看着也要生了,却愣是折腾了一天一夜才把孩子生下来。
这件事后来还成为村里的谈资了,便是过去了多年,姜民富也能确定姜露就是姜家的孩子。
所以不存在什么姜家孩子没了抱一个来养的情况。
那会是什么原因呢?
“老三,是老三吧,你蹲在这里干啥呢?”一道声音把姜民富从回忆中勾了出来。
“大哥!”姜民富站起身。“大哥,姜露是咱家、”
不行!
不能问。
大哥什么都会跟老爹说的。
“姜露?你提她做什么?”当亲爹的,此刻脸上不见多少失去女儿的痛苦。
这让姜民富都产生怀疑了。
难不成是自己的记忆骗了自己,她有可能不是大哥家的孩子?
“我的意思是姜露离开家后,你的铺子还正常营业么?”
姜平愠怒:“你这说得什么话,我是开酒铺的人,我在这里酒铺就倒不了!关姜露什么事!你瞅瞅我现在就是忙着回去多取些酒水来,去年来家里买过一坛酒的贵客今次过来跟我订了五十坛呢,全要最大坛的,刚好你来了就叫辆车回去帮兄长拉回来,我忙着呢。”
离开前,姜平还要说两句他才是酒铺的主子之类的话。
姜民富撇撇嘴,这大哥,跟嫉妒自己女儿的才华一样。
豁!
这个吐槽瞬间让姜民富开了智一样。
“不是吧,真有当亲爹的会嫉妒亲女儿的才华,所以对她生死都不上心,甚至还要踩一脚彰显自己本事???”
娘欸,他要是有个这样的女儿做梦都笑醒了。
那他肯定把女儿分家分出这个祖宅,找个地方发财当地主。
对了,兄长说什么来着?
要五十坛酒?
诶嘿?好机会啊!
姜民富立刻就找了马车回家跟老爹说了这事儿,姜长生也被这个好消息分散了对姜民富的怀疑,立刻安排全家把存的酒都拿出来。
姜民富趁机藏了一块大曲在怀里,刚放到屋子里藏好就听到自家婆娘催促。“全家都在忙,你在干啥呢,看看你二哥又去现眼了,你再不去以后别人吃肉你连骨头都嗦不到。”
“行了行了别喊了我回屋喝口水咋了,还不给人喝水了?”姜民富心道这糟心婆娘,脚下不停地出去。
迎面就对上了姜长生凝视的目光。
牛肉呢?
姜民富心中咯噔一声。
两日后,姜露又去一趟黑水潭边,瞧见了三叔做的标记。
挖出了荷包和一坛酒液。
还有二两碎银子?
嗯?
这是怎么回事?
自己之前许诺过零碎的钱可以给三叔当辛苦费的,他怎么又送回来了?
姜露准备返回时,又听到了动静。
熟悉的驴车,熟悉的遮遮掩掩的三叔。
她从一棵树后走出来。
由于脚步静悄悄的,动作不大,这猛地一出现还吓到毛驴了、
毛驴受惊连带姜民富也吓了一跳。
“是姜露啊,我说你这脸就这样了吗?”猛地一看还是不习惯。
如花似玉的小侄女成了这个样子。
“三叔可是来寻我?”姜露不欲多谈这块红斑的事。
姜民富点点头,随即露出一张愁苦的脸。“哎呀姜露啊,三叔为了你的事真是心累啊,好几次差点被你爷爷发现,我这老身板可经不住几次了,以后给你三叔找个轻松点的活啊。”
姜露心说,三叔三十有二而已,如何就算是老身板了。
“三叔,您正值壮年。”
姜民富尬笑,拍拍身边的板子示意姜露上来。
姜露把酒搬上车,一路上都抱着。
姜民富指了指车后面:“你要的大曲砖也带来了,要不是那天有个豪气的商人出现买了五十坛酒,我也没那机会。”
看了看无动于衷的姜露,姜民富忽然说。“要不是你,其实也没这大桩生意。”
原来姜民富第二天就听到客商抱怨怎么没见到姜露。
说如果不是姜露,他不会特地跑这么远来。
姜露诧异,自己的名气大到其他县城去了吗?
“那人说自己姓尚,说来也怪,大批量买酒的买家都会压价,他们不但不压,还多给了辛苦费,出手可大方了,我跟着搬个酒都被赏了五两银子。”
得知姜露已经香消玉殒后,更是给了两年的长期订单。
要不是尚老爷尝了酒水并不是很满意,估计订单还会更长远。
姜露沉吟片刻,在脑中搜索有关记忆。
尚夫人。
啊,尚家的太太可不就被称呼为尚夫人。
她想起来了。
去年有个夫人陪同丈夫返乡,路上孩子高热不退,随行大夫和当地的大夫都束手无策,只有一个年轻大夫说用烈酒擦拭兴许有一线生机。
当时姜露名声正好,大家都说她家肯定有烈酒。
那时候自己还帮了把手,顺带照顾了一下心神俱疲的尚夫人,亲自做了几顿清淡饭菜给他们。
离开前那夫人要送自己银钱,她觉得只是搭把手推回去了。
那夫人说那下次见再给。
原来用这种办法给了。
咯噔。
“谁在外面?”姜长生大步朝着发出声音的方向走去。
刚到窗户边,看着站在几步外的小儿子。
姜民富嘿嘿笑着:“爹,你在屋子里啊,我来找你,嘿嘿要点这个……”
他看上去有些猥琐的搓搓手指。
“这是什么怪动作?”姜长生没好气的看了一眼小儿子。
这个儿子最难激励,成天就想着偷懒耍奸。
“这是数银票的动作!爹,银票我是不敢想了,村东头有人说隔壁村子有头老牛摔死了,官府准备宰了卖呢,我想买点回来~”
“吃吃吃就知道吃。”姜长生数了银子,并不是因为宠爱,而是让他买好了送去大儿子的铺子。
“哎呦爹,我这跑腿也要点好吧,要不我在家里躺着不香吗?”嘀嘀咕咕的姜民富,肩头挨了老爹的一记老拳,立刻噤声了。
他晃悠着离开后,姜长生看了他的背影好一会,又靠近床边头往下看。
就在窗户正下方有角度各异的脚印。
有些痕迹看起来像是蹲在这一会了。
……
姜长生又直起身子,看向了已经快瞧不清楚背影的儿子。
姜民富。
姜民富跑出去很久都不敢回头,都快到大哥的铺子了才敢往后看一眼。
憋在心里的一股气才敢释放出来。
吁`~~~
吓死个人了。
他怎么就惊讶之下下意识想站起来,碰到窗户下边了。
好在他滑行出去几步站起来,要不然铁定被老爹发现。
“不怪我反应大啊,什么叫做她多挣了十七年的光阴?”这话什么意思?
他那时候还没成家,也是半大小伙子,可他清楚的记得小侄女就是家里生产的,没有什么人往家里抱孩子,而且后来他听说那一天周围都没有其他人家生孩子。
有个村里的大肚婆那天肚子痛,看着也要生了,却愣是折腾了一天一夜才把孩子生下来。
这件事后来还成为村里的谈资了,便是过去了多年,姜民富也能确定姜露就是姜家的孩子。
所以不存在什么姜家孩子没了抱一个来养的情况。
那会是什么原因呢?
“老三,是老三吧,你蹲在这里干啥呢?”一道声音把姜民富从回忆中勾了出来。
“大哥!”姜民富站起身。“大哥,姜露是咱家、”
不行!
不能问。
大哥什么都会跟老爹说的。
“姜露?你提她做什么?”当亲爹的,此刻脸上不见多少失去女儿的痛苦。
这让姜民富都产生怀疑了。
难不成是自己的记忆骗了自己,她有可能不是大哥家的孩子?
“我的意思是姜露离开家后,你的铺子还正常营业么?”
姜平愠怒:“你这说得什么话,我是开酒铺的人,我在这里酒铺就倒不了!关姜露什么事!你瞅瞅我现在就是忙着回去多取些酒水来,去年来家里买过一坛酒的贵客今次过来跟我订了五十坛呢,全要最大坛的,刚好你来了就叫辆车回去帮兄长拉回来,我忙着呢。”
离开前,姜平还要说两句他才是酒铺的主子之类的话。
姜民富撇撇嘴,这大哥,跟嫉妒自己女儿的才华一样。
豁!
这个吐槽瞬间让姜民富开了智一样。
“不是吧,真有当亲爹的会嫉妒亲女儿的才华,所以对她生死都不上心,甚至还要踩一脚彰显自己本事???”
娘欸,他要是有个这样的女儿做梦都笑醒了。
那他肯定把女儿分家分出这个祖宅,找个地方发财当地主。
对了,兄长说什么来着?
要五十坛酒?
诶嘿?好机会啊!
姜民富立刻就找了马车回家跟老爹说了这事儿,姜长生也被这个好消息分散了对姜民富的怀疑,立刻安排全家把存的酒都拿出来。
姜民富趁机藏了一块大曲在怀里,刚放到屋子里藏好就听到自家婆娘催促。“全家都在忙,你在干啥呢,看看你二哥又去现眼了,你再不去以后别人吃肉你连骨头都嗦不到。”
“行了行了别喊了我回屋喝口水咋了,还不给人喝水了?”姜民富心道这糟心婆娘,脚下不停地出去。
迎面就对上了姜长生凝视的目光。
牛肉呢?
姜民富心中咯噔一声。
两日后,姜露又去一趟黑水潭边,瞧见了三叔做的标记。
挖出了荷包和一坛酒液。
还有二两碎银子?
嗯?
这是怎么回事?
自己之前许诺过零碎的钱可以给三叔当辛苦费的,他怎么又送回来了?
姜露准备返回时,又听到了动静。
熟悉的驴车,熟悉的遮遮掩掩的三叔。
她从一棵树后走出来。
由于脚步静悄悄的,动作不大,这猛地一出现还吓到毛驴了、
毛驴受惊连带姜民富也吓了一跳。
“是姜露啊,我说你这脸就这样了吗?”猛地一看还是不习惯。
如花似玉的小侄女成了这个样子。
“三叔可是来寻我?”姜露不欲多谈这块红斑的事。
姜民富点点头,随即露出一张愁苦的脸。“哎呀姜露啊,三叔为了你的事真是心累啊,好几次差点被你爷爷发现,我这老身板可经不住几次了,以后给你三叔找个轻松点的活啊。”
姜露心说,三叔三十有二而已,如何就算是老身板了。
“三叔,您正值壮年。”
姜民富尬笑,拍拍身边的板子示意姜露上来。
姜露把酒搬上车,一路上都抱着。
姜民富指了指车后面:“你要的大曲砖也带来了,要不是那天有个豪气的商人出现买了五十坛酒,我也没那机会。”
看了看无动于衷的姜露,姜民富忽然说。“要不是你,其实也没这大桩生意。”
原来姜民富第二天就听到客商抱怨怎么没见到姜露。
说如果不是姜露,他不会特地跑这么远来。
姜露诧异,自己的名气大到其他县城去了吗?
“那人说自己姓尚,说来也怪,大批量买酒的买家都会压价,他们不但不压,还多给了辛苦费,出手可大方了,我跟着搬个酒都被赏了五两银子。”
得知姜露已经香消玉殒后,更是给了两年的长期订单。
要不是尚老爷尝了酒水并不是很满意,估计订单还会更长远。
姜露沉吟片刻,在脑中搜索有关记忆。
尚夫人。
啊,尚家的太太可不就被称呼为尚夫人。
她想起来了。
去年有个夫人陪同丈夫返乡,路上孩子高热不退,随行大夫和当地的大夫都束手无策,只有一个年轻大夫说用烈酒擦拭兴许有一线生机。
当时姜露名声正好,大家都说她家肯定有烈酒。
那时候自己还帮了把手,顺带照顾了一下心神俱疲的尚夫人,亲自做了几顿清淡饭菜给他们。
离开前那夫人要送自己银钱,她觉得只是搭把手推回去了。
那夫人说那下次见再给。
原来用这种办法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