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过神来,已是上午七点多,日光刺破云霞。

  有不少华山武大的学生走出校门,欲寻一处险地练剑习武。

  华山武大,其弟子自然也是遵从华山派“老传统”。

  除去拳脚修行气血,大多练剑。

  华山剑法讲究“剑势凌云”,需借助险要山川,来练就一颗剑心与无畏之胆。

  其之所以不在各地开设分校,便是因为其他地方“环境不达标”,练不出自身派系武学的名堂。

  而要知道,大楚最险要的山川,就在脚下。

  众人见到悬崖边上有一体型强悍,却又飘着股“仙味儿”的孟传。

  纷纷称奇:

  “这是学校里的哪位道兄,肉体强悍却又仙风道骨?”

  “我估计是学校新来的老师?你就看这膀子,太吓人了,必定是深耕性命双修的强悍武道家。”

  气血武道时代,道门欲要修【性】,则需炼气法的加持,从而提升精神、心性、意识层面。

  而修【命】,则是要通过横练取得。

  硬功的修行难度不再赘述,考验天赋与毅力。

  因此道门之内,能性命双修者少之又少。

  毕竟终归是要顺随气血武道时代发展,以气血修行为重心。

  再修性命,唯有天资甚高者,才能有这个时间。

  华山武大如今能修行气血,又兼顾【性命】二者的武道家,更是少的可怜。

  待孟传转身,众人方才露出豁然之色。

  “原来是北联大的孟真传啊,那没事了。”

  “孟真传怎么来咱们华山了?”

  只是众人没想到,孟传不仅仅在【命】之一道,也就是横练方面强悍至极。

  从其身旁的“出尘之气”能看出,他竟然对于【性】的修炼也颇有建树。

  人群中,有一富有威望者散去众人。

  见孟传走到“剑气千秋”牌匾之下,拱手抱拳:

  “在下【鹤云手·王冲】,华山武大气宗学院大弟子,见过孟大家。”

  “你好。”

  孟传颔首点头。

  此人气机显露,多半是还没突破一限多久的新晋武道家。

  不过其竟然是“大弟子”,考虑到华山武大师资力量,倒也正常。

  若是徐清风这小子来这儿上学,多半也能学生群体间称尊做祖.

  “气宗学院.王兄,你们华山现在,还分剑气二宗之隔?”

  “.也不是这样,只是在修行武学上有所区分,但学生之间并无隔阂。”

  孟传点头明白。

  就跟夫妻关系一样,分居不分心嘛

  王冲领着他进去华山武大校门,好奇问道:

  “孟师兄是何时上山的?”

  “哈哈,昨晚我夜爬华山,当真是险峻奇景,现在想想还有些后怕。”

  “算不上,对于孟师兄这样的高手,也就一小山坡而已。”

  话虽如此,王冲脸上依旧露出自豪之情。

  他继而问道:

  “孟师兄,此行可是要看看,我华山武大的三大宝地?”

  孟传开玩笑道:

  “是,我主要想试试,能不能和华山派令狐前辈那样,于思过崖悟得【独孤九剑】。”

  王冲也笑道:

  “那孟师兄可能要失望了,风清扬祖师早就不在山洞中了。”

  王冲受了师命,带着孟传于校内悠哉闲逛。

  华山远比骊山要高,空气中自然的气机也更加浓郁一分。

  孟传逛的都有点舍不得走了,在此地修行望气术,恐怕进境速度远超从前。

  回过神,听到身旁的王冲说道:

  “师兄,穿过此地便是思过崖了,我在这儿等你,其余两处宝地一会儿带你一观。”

  “麻烦了,今日真是辛苦你了,感谢。”

  孟传拱手道谢,随后望向这三面临崖,一面山壁,于山地之中开辟的洞穴。

  晨雾有些许厚重,洞口看不太真切。

  他只能瞧见,有一黑乎乎的洞口之上,刻有“贺祖洞”三个大字。

  这便是华山【思过崖】所在地。

  “确实有点像话本里,掉下去能捡到神功秘籍的地方.”

  孟传沉吟一声,便不再多想。

  随后纵身飞跃,脚下连点两下虚空,正正好好立在云雾缭绕的崖边。

  远处的王冲啧啧称奇,未想到对方除了气血与性命修的好。

  身法竟然也如此玄妙,当真是全能型武道人才,什么都会。

  孟传站在崖边,原地打量一二,没见到有什么称奇的。

  不过极目远眺,能看到群峰如剑直插向天际,云海在脚下聚而又散。

  空无一人,仅有石壁上投下的阴影与风声相伴。

  “此地确实是自省的好地方”

  怪不得是古武时代,华山派罚弟子面壁思过的去处.

  顺着岩壁抚摸探寻,别说独孤九剑了,没有一点儿文字存在的刻痕。

  “果然,与道佛两道的夸大传闻一样,此处亦是为了凸显出华山派的神秘之色,编出来的故事”

  孟传摇了摇头,他本就没抱有任何希望。

  贺祖洞中。

  掀开半掩的藤帘,他走入其内,仅有少量光线洒进来。

  虽有些昏暗,但以他的目力,足以看清洞中全貌。

  洞内丈许见方,或许是为了保存原来的风貌。

  随着华山派改建为武道大学,此地并无多少改变。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尊缺了左耳的泥塑。

  泥塑身上,还披着崭新的丹青色道袍,这应该是华山武大专门定时更换。

  虽然面色稍有模糊,但孟传还是认出来了。

  此泥塑,正是华山“贺真人”的塑像。

  贺真人,原名贺志真。

  他不是华山派的开创者,但其是有史料记载的,莅临“真人”之境的华山派第一位武道宗师。

  贺真人曾在万仞绝壁之上,专门修筑长空栈道,用以感悟剑气二宗法门。

  最终,他将道家炼气法与华山剑法融合,创立了剑气合一之术,从而三花聚顶立地成宗师。

  贺祖洞,便是华山派后人,为了纪念其丰功伟绩而专门设立。

  泥塑不知是何人所作,虽然缺了一只耳,但孟传仔细端详。

  栩栩如生,隐隐有剑道大宗师的气魄,让人望而生畏。

  他回身望向洞壁,这里的墙壁与外面崖山有所不同。

  仔细观察下,竟有人用指力刻了片竹林。

  不知历经几载,仍然苍劲有力,脉络清晰。

  岩壁刻字,孟传亦能做到。

  但留痕千载,恐怕不是单单靠力量就能达成的。

  这其中,定然潜藏着“神秘力量”。

  念至此,孟传的眼睛愈发明亮:

  “这是武道意志长久不朽,刻在字里行间的表现.”

  正如拳法招式,形状韵神四种境界。

  若得其韵,融入招式之中,使拳脚之间自有真意流转。

  刻画在纸张、书本之中,便是能将自己对于武学的理解,在世间留有痕迹。

  亦被称之为,存有【武道真韵】的功法原本。

  而自己面前,岩壁上刻画的这篇竹影图。

  虽然无功法载体,但仍有韵的留存。

  【韵】留存在武学内,能帮助武道家更好上手掌握,得其精髓;

  而像现在这样,留于石壁之上,亦能助后来者自省感悟。

  能获得什么,全看个人悟性。

  若是能领悟一二,恐怕大有好处。

  孟传细细摩梭着竹林,在其中发现了一行深藏的小字:

  【竹影扫阶尘不动,月轮穿沼水无痕。】

  “什么意思?”

  孟传头脑风暴过后,百思不得其解。

  无法参悟这句话,便不能感悟此地留有的武道真韵。

  “尘不动水无痕,在说心境吗,还是什么?”

  他凝视岩壁,丝毫没注意到,远处有宗师御剑飞来。

  这位宗师浑身剑气萦绕,踏足在贺祖洞内,方才惊起孟传回头。

  他将宝剑收于腰间的储物之宝内,笑道:

  “老夫华山派副校长余成虹,小友可是在感悟贺祖真韵?”

  孟传当即拱手行礼:

  “晚辈孟传,见过余宗师。我确实是在感悟,但不得窍门。”

  其是华山武大剑法第一高手,武道宗师【剑气冲霄·余成虹】。

  余成虹点了点头,说道:

  “此地是我华山弟子,在突破武道家后,都会来此尝试顿悟的一处宝地。

  与华山之巅和玉女峰不一样,这里是真正留有武道真韵的悟道之地。

  壁上竹影与这行小字,凝聚了贺祖毕生的【道】。

  竹影虽摇曳,却拂不去阶上微尘,正如武道修行中纷扰外相难撼本心。

  月轮倒映潭底,却未搅动水纹,恰似至臻境界里劲气内敛无迹可寻。”

  余成虹说完,便闭口不言。

  这些内容,是华山学子入门就知晓的真韵内容。

  而孟传不同,他不是华山弟子不知道,自然无法“悟道”。

  点拨完了,剩下的还得靠他自己领悟。

  见孟传又继续回身,望向岩壁。

  余成虹心中不禁有些期待,这位极富盛名的武道天才,能否有所收获:

  “我华山学子能悟得真韵的,百不存一。

  此子传的如此玄乎,若是不能悟得,可就贻笑大方了.”

  终究是让他“失望”了。

  没过多久,只见孟传忽而闭目,周身散发的真气如涟漪般扩散。

  浩浩荡荡,翻滚如浪。

  孟传领悟了。

  贺真人留下的武道真韵,即是华山剑气之法“不着一相,不留一痕”的韵境。

  什么意思?

  在感悟之中,他明白:

  原来武道极致,便是将天地万象皆化入举手投足。

  拈花作镖,折枝作剑,便是其中最为浅显的运用。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万般特质加身,我终将成为不朽,万般特质加身,我终将成为不朽最新章节,万般特质加身,我终将成为不朽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