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河熟练地从工具箱里拿出合适的工具,开始更换零件。

  动作干净利落,每一个步骤都精准无误,而且还有条不紊的给驾驶员说着为什么要这么干。

  这里的零件出了问题是因为什么,以后该怎么规避。

  得益于易中河在肉联厂培训了两期驾驶员,教学的活也干的轻车熟路。

  而基地的驾驶员也很珍惜这个可以学习的机会。

  修车这东西,难了不会,会了不难,有人教导的时候,很容易就上手了。

  没有人教,单靠自己摸索,那就有点费劲了。

  特别是基地这边,荒无人烟,想找人学习都困难。

  不一会儿,零件就更换好了。

  他启动发动机,卡车发出了顺畅的轰鸣声。

  第一辆车在易中河的手上,没过多大会,就顺利的修好了。

  刘主任激动得满脸通红,紧紧握住易中河的手说:“中河同志,你真是太厉害了!

  多亏了你,这辆车又能正常工作了。”

  易中河笑着摆摆手:“这都是小问题,能帮上忙就好。”

  随后,他又仔细检查了其他车辆,现在他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去,反正能教一天就教一天呗。

  在厂里都能教别人,更何况在这里。

  对于这里的任何一个人,无论是研究大蘑菇的科研人员,还是这里驻扎的军人,易中河都是打心底佩服,

  因此教他们修车的技术,易中河是一点都不带犹豫的,但凡犹豫一点,都不能证明自己是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有信仰的中国人。

  一下午的时间,易中河都在带着驾驶员在修车,这次易中河真是掰开了,揉碎了,教给这些驾驶员。

  不仅如此,晚上易中河回房间之前,还把自己背包里的车辆维护手册交给他们。

  让他们先学着,有什么不会的,可以随时找他。

  车辆维护手册虽然在轻工部已经开始推广,但是大蘑菇研究基地这里,地处偏僻,再加上现在推广的速度肯定不能跟后世相比。

  因此车辆维护手册并没有辐射到这里,所以这里的驾驶员,看到车辆维护手册的时候,跟拿到武林秘籍没什么区别。

  易中河吃完晚饭,回到屋里,就看到地上的两个大包袱。

  刘主任说什么都要表达心意,易中河最终也拗不过,只好留在屋里,至于里面有什么,他也不知道。

  打开包袱,一个里面是装的三件军大衣,另一个包袱里,装的是华子,一件狼皮大衣,一件狼皮褥子。

  看样这真是基地领导给的谢礼。

  别的不说,就这十条华子,估计就是特供这里的领导。

  毕竟大蘑菇研究基地的级别可不低,这里的部队主官,最起码肩膀上都得是扛金星的,有可能还不止一个金星。

  要不然也不能有这么老些的华子。

  易中河上次去沪市出差,还想着都到了原产地,还能买不到华子吗。

  到底他还是没买到,别说买到了,就是见也没见到。

  易中河看着这十条华子,也是难掩嘴角的弧度。

  至于军大衣和狼皮大衣,狼皮褥子,易中河还真不缺这些东西。

  毕竟他车上还放着三十多张狼皮呢。

  不过今天看刘主任的态度,这些东西,估计是还不回去了。

  后面两天,易中河就一直带着基地的驾驶员修车,就是基地的几辆车修完以后,易中河也没有闲着。

  而是继续教这些驾驶员怎么维护汽车,怎么修车。

  刘主任看到这一幕,对易中河更是感谢,并且把易中河干的事,汇报给了领导。

  基地的领导还在百忙之中特意抽时间过来感谢易中河。

  还表示要让军区给肉联厂写表扬信,让更多的人知道易中河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精神。

  这天晚上,易中河刚刚结束驾驶员的培训回到屋子,崔宏宇和姜桂泉就一起走了进来。

  “呦呵,二位领导今天怎么一起过来了,是不是咱们要回去了。”

  “中河,你猜的不错,明天早上我们就可以回去了。

  这么些天,终于可以回去了,在这都快憋死了。”

  姜桂泉笑着说道。

  的确在这里有点憋屈,到处都是军事禁区,不能到处乱跑。

  易中河教授驾驶员技术,还算有点事干,但是他们这些人每天不是吃了睡,就是睡了吃。

  一天两天还行,这都快一个星期,都是大老爷们,有几个能耐的住性子的。

  因此都等着回去呢。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四合院:我叫易中河,四合院:我叫易中河最新章节,四合院:我叫易中河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