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最关键的是身子骨!必须康健!绝不能是那等风吹就倒、药罐子不离手的!朕不是要选个人来让保成操心!

  得是底子好,精气神足,能好好照顾保成,将来……也好为皇家开枝散叶,绵延后嗣。”

  康熙一口气说完,端起旁边的温茶呷了一口,看着目瞪口呆的梁九功,淡淡道:“就按这个去找。

  让内务府和那些满口夸赞的大臣们都仔细掂量掂量,若有合适的,再呈上来。若没有——”

  他冷哼一声,“就不必拿些不合格的来糊弄朕!”

  梁九功听得头皮发麻,他赶紧躬身,声音都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喳……奴才遵旨。奴才这就将皇上的旨意一字不差地传下去。”

  他心里暗想:这下,京里怕是真要人仰马翻好一阵子了……

  其实大家已经人仰马翻了。

  *

  紫禁城的春天本该是暖风和煦,可这几个月的朝堂却像是倒回了寒冬。

  丹陛之下,几位须发花白的老臣眼观鼻鼻观心,连呼吸都刻意放轻了几分,恨不得把自己缩进朝服里的蟒纹中去。

  站在前排的某位大臣偷偷用袖口擦了擦额角的冷汗,心里叫苦不迭:“早知道……早知道当初就不该多那句嘴!提什么太子妃人选?真是鬼迷了心窍!”

  回想起月前,太子殿下气色日渐红润,偶尔还能在御前陪同议政,瞧着确实是大好了。

  他们这些做臣子的,自然是满心欢喜,一则为国本稳固,二则……谁家没有几个适龄的格格?

  若是能攀上东宫这门亲,那可是泼天的富贵和体面。

  于是几位自诩有些老资格的重臣便试探着在奏对时提了提“太子年纪渐长,大婚之事宜早定”之类的话。

  结果?结果就是被康熙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劈头盖脸一顿训斥!

  “太子身子才将将好些,你们就急着让他劳神?安的什么心!”

  “朕看你们是太闲了!河道漕运的折子批完了?西北的军报都看透了?还有心思琢磨这些!”

  那日皇上阴沉着脸,字句如冰锥,砸得几位老臣晕头转向,颜面扫地。

  下朝时,几位大人互相看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同样的悔不当初。

  “罢了罢了,骂就骂吧,”当时还有人私下安慰自己,“皇上也是爱子心切。等内务府开始操持选秀,咱们把各家好姑娘的名帖递上去,皇上见了真人,自然就……”

  可谁又能想到,那仅仅是个开始!

  内务府倒是雷厉风行,紧锣密鼓地操办起来。

  满蒙汉八旗,所有适龄的、家世相当的贵女名册画像如流水般送入乾清宫。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第一批精心筛选的名单被驳回了,理由是“资质平庸”。

  第二批挑了又挑的送了进去,退回的批语是“欠缺点意思”。

  第三批……连内务府总管都快哭出来了,那真是拔尖里的拔尖,结果皇上御笔朱批:“再找!”

  这还不算最折磨人的。

  最让大臣们头皮发麻的是每日早朝。

  每当议完正事,皇上总会状似无意地提起这茬,然后用那种能冻死人的语气开始“闲聊”。

  比如今天,议完西北粮草,康熙端起茶盏,慢悠悠地呷了一口,目光似笑非笑地扫过底下鹌鹑似的臣子们:

  “说起来,朕近日看了不少秀女的名帖。真是让朕大开眼界啊。”

  众臣心头一紧,来了!

  康熙点出一个姓氏,那被点到的老臣腿肚子一软,差点跪下去,语气平淡,却愣是让人听出了嫌弃。

  不等那大臣辩解,康熙又转向另一位:“这诗朕看了,辞藻华丽,就是这哀怨之气……是不是太重了些?东宫可不是伤春悲秋的地方。”

  被点名的老臣脸都白了,他家姑娘不过是写了首闺阁诗,怎么就到“哀怨”了?

  康熙放下茶盏,轻轻叹了口气,这声叹息比骂人还让人难受:“朕原以为,诸位爱卿平日里治国理政都是能臣干吏,这家教门风自然也应是极好的。

  如今看来……倒是朕期望过高了。”

  “臣等惶恐!”底下哗啦啦跪倒一片,心里都在哀嚎:皇上!您到底想要什么样的天仙啊!

  退朝的钟声响起时,大臣们如蒙大赦,几乎是互相搀扶着走出太和殿。

  春风拂面,他们却只觉得后背发凉。

  “王大人,您看这……”

  “别提了,李大人,老夫回去就让小女赶紧把诗稿烧了!”

  “造孽啊……当初到底是哪个起的头提议这事的?!”

  众人面面相觑,最终化作一声长叹。

  这哪里是选太子妃,这分明是皇上拿着放大镜,在满天下挑剔未来儿媳妇,顺便把他们这些臣子放在火上反复煎烤!

  现在他们只有一个念头:后悔,总之就是非常后悔。

  只盼着皇上能早日找到那位符合所有严苛条件、仿佛只应天上有的太子妃,结束这场漫长的、波及朝野的“噩梦”。

  *

  夜色深沉,几位一品大员的府邸书房内,却仍是烛火摇曳,隐隐传出压抑的哀叹声,偶尔还夹杂着几句几近哽咽的抱怨。

  “殿下是何等人物啊!”

  一位老臣对着心腹幕僚,几乎是捶胸顿足,“学问、品性、仪态,样样都是顶尖的!能侍奉这样的储君,是我等的福气,朝野上下,谁不心服口服?可……可皇上他……”

  他猛地收住话头,像是怕隔墙有耳,最终化作一声长长的、充满无奈的叹息,“唉——!”

  *

  另一处朱门府邸,主人正对着满桌珍馐毫无胃口,对着福晋连连摆手: “别提了,夫人你是不知道今日朝上的情形……皇上那眼神,扫过来就跟刀子刮骨头似的!

  咱们家姑娘那点小事——就是上次去庙里进香走得快了那么半步,居然都被皇上拿出来说‘行止不够沉稳’!这……这让人上哪儿说理去?”

  他越说越委屈,声音都带上了颤音,“殿下那般宽仁,怎么皇上在这事儿上就……就这么不饶人啊!”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清穿】之太子拿了黛玉剧本,【清穿】之太子拿了黛玉剧本最新章节,【清穿】之太子拿了黛玉剧本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