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那日酒宴上因为郭子和和郭子政兄弟争吵不欢而散之后,郭子和似乎就被自己弟弟给气病了,一直卧病在床,根本不能见客。

  这下可苦了唐俭,因为他临行前李世民特意叮嘱过他,若是郭子和有意归降大唐自然是好事一桩,可若是郭子和没有降唐之意,便立即回去复命,好让李世民自己早做打算。

  可如今郭子和一病不起,根本没法给他一个准确的答复,搞得他留也不是走也不是,一时之间还真不知如何是好。

  他也试过去探郭子政的口风,可郭子政却是一脸为难告诉他,如今榆林郡的事还是由他大哥说了算,他也不敢自作主张替他大哥拿主意。

  既然郭子政都将话说到这个份上了,唐俭只能失望而归,回到住处耐住性子等待郭子和身体好转。

  可他不知道的是,一直对外宣称卧床不起的郭子和此时却在永安王府的书房接见一个从东面而来的贵客——

  秦昇的使者,河北道行台工部尚书张亮。

  郭子和没听说过张亮,只是见他能官居河北道行台工部尚书的高位,想当然认为他是名门望族出身,便笑着套近乎道:

  “敢问张尚书出身清河张氏还是范阳张氏?”

  张亮早就对这个问题见怪不怪,只能无奈摇了摇头,笑笑道:

  “恐怕要让郭公失望了,在下并非名门望族出身,反倒是自幼家贫,父母皆以务农为生,早年在下为了混口饭吃,还曾投过瓦岗军。”

  “张尚书竟然还投过瓦岗军?”

  本来见张亮称呼自己为郭公而不是永乐王,郭子和心中多少有些不悦。

  可当他听到张亮坦然跟自己承认过曾经为瓦岗军效力过,便忍不住为之一怔。

  毕竟这不是什么光彩的过去,一般人都会想着极力隐瞒,不会轻易让人知道,更不会主动告诉别人。

  张亮看着郭子和一脸错愕的模样,当即就猜到了他的心思,便笑着继续说道:

  “我们大将军用人从来只看才干,不问出身,更不问过往,因此投过瓦岗军并不是什么见不得光的过去。

  况且,如今大将军帐下瓦岗出身的人多了去了,除了我张亮之外,徐世勣秦琼罗士信程咬金裴行俨祖君彦这些人哪个不是不是瓦岗出身,就连之前已经投唐的贾闰甫牛进达李君羡郭孝恪这些人如今也弃官而去,转而跑来为我们大将军效力了。”

  听到张亮念出的一大串名字,郭子和忍不住暗暗点了点头。

  以小见大,由此可以看出这个秦昇的胸襟倒是远超常人,否则也不会容得下这么多瓦岗出身的降臣降将。

  就是不知他能不能容得下曾经投靠过突厥人的自己。

  想到此处,他又跟张亮寒暄客套了几句,便直言不讳问道:

  “不知秦大将军此次派张尚书来见我,所为何事?”

  听郭子和问得如此直白,张亮也不拐弯抹角,当即从袖中取出一封信,递给郭子和道:

  “这是我们大将军的亲笔信,郭公看过之后便知在下的来意。”

  郭子和接过书信,很快便看到信封上写的是“榆林郡代太守郭子和 亲启”几个字,目光不由沉了沉。

  虽然只有短短几个字,可透露出来的信息却一点都不少。

  这意味着秦昇并不承认他自封的永乐王,只愿意承认他是榆林郡的代太守。

  虽说郭子和此时内心变得越发不悦,但一想到自己四弟郭子升还在隋军手中,也不好发作,只能耐住性子拆开信,细细阅读起信的内容来。

  信的内容不算长,秦昇在信中表示郭子和兄弟四人虽说曾对突厥可汗俯首称臣,但并未勾结突厥人做过什么为害榆林郡百姓之事,因此他不仅可以上奏天子对他投靠突厥人的罪责既往不咎,还可以保奏他为上谷郡太守,三个弟弟另有任用。

  见自己归降隋朝之后只能做一郡太守,郭子和面上是难掩的失望,却也没有急着跟张亮翻脸,只是放下手中的书信,淡笑问道:

  “张尚书可知道,早在你来之前,唐朝的使者就已经来过了,你可知道他们给我开出了什么条件?”

  张亮知道对方是想用唐朝的条件来跟自己讨价还价,便不动声色反问道:

  “什么条件?郭公不妨说来听听?”

  郭子和看着张亮,随即一字一句往下说道:

  “灵州总管,金城郡公,依旧镇守榆林。”

  听了郭子和的话,张亮未置可否,反而问了他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

  “郭公可知我张亮这辈子做得最正确的一件事是什么吗?”

  郭子和虽然不知道他为何会有此一问,却还是笑呵呵说道:

  “愿闻其详!”

  张亮迎视着郭子和的目光,同样一字一句道:

  “我张亮这辈子做得最正确的一件事,就是没有追随魏公去长安。”

  听到“魏公”两个字,郭子和身体不由微微一震。

  他听出了张亮的言外之意,无非是在告诉他,唐朝现在开出的条件再优厚,将来都有翻脸不认人的可能,李密就是最好的前车之鉴。

  似乎是觉得光是李密一个人分量还不够,张亮又继续说道:

  “前些日子牛进达李君羡郭孝恪这些人不是反出长安跑来河北投奔我们大将军吗?罗成便跑去问他们自己父亲罗艺的近况,却被告知如今罗艺虽然顶着一个燕郡王的头衔,看似风光,却一直得不到李渊的起用,只能天天在府上闭门不出,平时就以钓鱼为乐。”

  听张亮说到罗艺如今的处境,郭子和的降唐之心越发淡了。

  如果这个张亮所言非虚的话,唐朝这种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的做派,还真不值得他们兄弟四人归降。

  毕竟自己将来一旦没有了利用价值,下场只会是第二个罗艺,甚至还不如罗艺。

  可他还是有些不甘心问道:

  “可我若是归降朝廷,你们大将军就保奏我做一个小小的上谷郡太守,未免太看不起我郭子和了吧。”

  张亮听完忍不住冷笑一声:

  “郭公可别忘了,虽说你没勾结突厥人祸害过榆林郡的百姓,但你曾经投靠过突厥人也是铁一般的事实。

  我们大将军能说服陛下,让他对你们过去曾投靠突厥人之事既往不咎,已经是他和朝廷能给予郭公的最高恩典了。

  至于说为何要让郭公去出任上谷郡太守,又何尝不是对郭公的一种保护呢!

  否则一旦让郭公入朝为官,难保陛下哪天不会找郭公秋后算账。

  只要在河北道为官,大将军才有可能护得你们四兄弟周全!”

  听张亮说完,郭子和一时陷入了长久的沉默,目光也不由变得纠结起来。

  不知过了多久,他才重新看向张亮,用没有任何感情的语气反问道:

  “若是我不降隋,我的四弟郭子升是不是就要没命了。”

  “郭公未免太小瞧我们大将军了。”

  张亮闻言不由冷冷一笑:

  “说句不好听的,以我们大将军的实力,若是他要攻打榆林郡,郭公根本没有任何胜的可能。

  既然如此,他又何必用郭公的四弟威胁郭公,反而坠了他自己的威名呢!”

  虽说张亮的话很是狂妄,可郭子和却不敢有任何怀疑。

  因为突厥人就是最好的前车之鉴,说好二十五万大军南下劫掠中原,没想到却在河北吃了败仗,连老巢王庭都被隋军一把火烧了个一干二净。

  自己作为侍奉突厥人的附庸,就更不可能挡得住秦昇统帅的隋军了。

  想到这里,他不再犹豫,当即重重点了点头道:

  “好,麻烦张尚书回去答复秦大将军,就说我郭子和愿意归降大隋!”

  似乎是怕这么做还不足以表现自己降隋的诚意,便又继续补充了一句:

  “为表诚意,我可以将榆林城中的隋军使者交给贵使带回去,任由秦大将军处置!”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隋唐:我娶隋公主,李秀宁你哭啥,隋唐:我娶隋公主,李秀宁你哭啥最新章节,隋唐:我娶隋公主,李秀宁你哭啥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