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院。

  接下来完全不用说话。

  沐浴之后,只需要配合着即可。

  从脑袋顶上的头发丝丝到脚趾甲盖全部检查完毕,换好统一的衣裳。

  大、小两个号。

  拿哪件就穿哪件,不准换。

  其实也没啥换的。

  沈书凡拿了件小号,穿在身上还有点拖拖着地……

  “卡嗒。”

  沈书凡提着考篮找到了自己的考棚。

  他弯着脸走了进去,刚站住脚,就上了锁。

  一人一间号房,如府试、院试差不多,依然是相当简陋。

  东西比那时候还要齐全。

  依然有两张板子。

  既能当用来坐的椅子,还是当成用来写的桌子,更是夜里休息时躺的小床,都是用的这两块木板。

  这对于已经来到乡试的众位秀才来说,早已经很熟悉。

  在地上还有一个炭盆,里面是一部分木炭,一块精致小巧的引火石,可以做饭也可以用来取暖。

  还每场给每位秀才提供了三支蜡烛。

  再就是吃喝拉撒睡都在号房内。

  除此之外,两块木板的旁边,还有一个的显眼的恭桶,哪怕有盖子也仍然能闻到桶里面散发着的浓重的味道。

  就这还是没开始用的。

  沈书凡还感知到在考棚的周围有高手不时的走动。

  应该是练出玄力的人。

  因为走动时的呼吸很沉稳,虽然仍然是身着普通侍卫衣,但要是仔细看的话,就能看出来他们的脚步更轻。

  沈书凡拿出考篮里的抹布开始抹灰。

  把自己的考棚挨着擦完,又把东西都分门别类的放好。

  等两块木板干透了,他就躺中到了上面。

  硬了点儿,还算舒服。

  为了让他适应木板床,老师欧阳疏那些日子可是天天让他只睡木板来着。

  要不是老师嫌臭,可能还会给他弄个恭桶让他看着……

  ~

  乡试共三场,每场考三天。

  考试时根据往年的习惯,他们所有的考生都是提前一天进来贡院。

  八月初八也就是今日进场。

  初九为乡试的正式第一场考试。

  从进入到考棚上锁,其实考试就已经开始了。

  有的考生在打扫自己的号舍,有人还在努力的默默的背着题,还有的在磕头。

  沈书凡躺在木板上闭着眼睛睡觉。

  场内的侍卫来回巡视,就发现这位秀才是睡的最安稳的。

  从躺下就没起来。

  沈书凡当然并不是一直在睡。

  只不过是在系统空间里在翻看老师欧阳疏的收藏。

  这些都是往年的考题,还有山长的每一位弟子的科举考试默写下来的题等。

  沈书凡作为欧阳疏的关门弟子,把这些全部都送给他了。

  山长也因此空出来一整扇的书柜呢。

  往常没空看,这会儿躺在这里没事儿干。

  练武不方便,站桩也不行,背书连书也没拿进来一页,干瞪眼也无聊。

  看到半夜的时候,整个考棚内都是黑乎乎的。

  也就是侍卫巡视的时候,会有灯笼照着,但也比白天时的巡视次数要少。

  趁着侍卫转到别的地方去时,沈书凡赶紧的从空间里拿出东西吃。

  考篮里也有一点吃的东西,但大多是生的,毕竟这八月的天吃的东西可不能久放。

  现做的和现成的,有的选当然是选后者……

  八月初九,大吉。

  诸事皆宜。

  时辰一到,铜锣敲响。

  乡试,开始。

  主、副考官,还有众监试官,以及协助专门监考的官员,陆续进入考棚。

  “不得喧哗。”

  “违者官杖五十,送入大理寺治罪。”

  “科举不得舞弊,违者重罪。”

  “乡试开考!”

  随后,有执题官抬着题板在考场内慢慢走动。

  考题在考棚内转圈,确保每个号舍内的学子都能看到。

  沈书凡仔细的考板,然后迅速在草稿纸上写下了考题。

  在考题第四遍转过来这边号舍的时候,沈书凡再次仔细核对了一下考题。

  确认无误。

  这次的考题如初看难度还算能接受,但却是有些深度。

  三道四书题,要求200字以上

  两道经义题,300字以上。

  另外还要赋一首五言诗。

  而不管是四书题,还是经义题,都有一个附加的要求:科举舞弊。

  五言诗并不难,难的是,对于诗也有要求:税。

  三天写这些,时间很是紧张。

  这其中还必须把要求也在题里体现出来,难度可以说是相当高!

  去年的科举舞弊案,人头砍的血流成河。

  死了那么些人,真正的幕后主谋并没有死的。

  大多都是小虾小鱼的。

  看样子朝廷还没有消下去火啊。

  或者皇上的面子还没有找补回来……

  ‘主考官出这题就没安好心眼儿啊!’

  沈书凡等学子们在看过这些题之后,在心里都已经在暗暗大骂。

  但在乡试上写这相关的题,却是有些难为学子们。

  尤其是为难那些打算偏向谢丞相的秀才们。

  有着这想法的学子,也是有能力打听到京城的消息的。

  众所周知的是,谢丞相在去年的科举案中全身而退,但他有两个很能干的门客却是被全族充军发配。

  谢相因监管不力,还被皇上罚了半年的俸禄。

  朝内去年的很多科举舞弊处理后就没了动静。

  唯独谢丞相被罚以及他门客的事儿闹的整个京城内外都沸沸扬扬的。

  而能在谢丞相的脸上撒泥的人不多。

  能干得出来且还活的好好的,其实并不多。

  用手指头都能数得过来有几个?

  还有税,也与谢丞相有关。

  谢相在入内阁当丞相之前,就是负责税赋事宜。

  难道皇上这是要对谢丞相开刀了?

  不少人在解题的时候,就有些往这方面想。

  ‘要是把谢相的事儿写进来,能让主考官满意有可能,但谢相以后肯定不会收他们入门下。’

  ‘如若不写的话,这科举舞弊和税的相关就没那么有力度。’

  一时间,众学子们咬牙切齿的盯着题想着怎么解才能两全!

  沈书凡也在解题。

  他先写的是那首诗。

  以京城大将军府的姜家这一年多的遭遇来看,应该就有皇上的手笔。

  坐在那位子上,皇上不可能既要对付姜家,又要同时拿下谢家。

  他想扶持萧家,还需要谢丞相的支持。

  哪怕是明面上的。

  老师欧阳疏可是提到过多次,太子已经在半年前开始监国理事。

  很多折子都是太子直接出手批复,皇上甚至只看一眼就过。

  那么这些题要么是主考官们在试探,要么是在做戏。

  既能安排好乡试,又能试探皇上对谢家的底线。

  越来越有意思……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被弃后,我入寒门科举成状元,被弃后,我入寒门科举成状元最新章节,被弃后,我入寒门科举成状元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