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花雨低头安静的吃饺子。

  娘说的对,明天就回县城了,再坚持一天。

  就是她包饺子的时候白忙活着包花样了。

  虽然能认出来哪个饺子是肉馅。

  但她不敢挑,怕她阿奶扇她~

  今年沈婆子也是被大房的给气到了。

  索性不分了,都搅和到一块。

  饺子全部都下好盛到盆里一块分到各人的碗里的。

  盛到哪碗吃哪碗,谁也挑不出来什么。

  沈老汉和沈守诚的脸色都不太好看。

  但也知道是他们大房的原由,没敢说出来。

  就是吃到素馅饺子的时候眉头皱的挺高的。

  不管哪种馅,沈书凡都吃的很香。

  家里人多,包的饺子是皮厚大、馅料少。

  这样能早点填饱肚子,还能省肉省菜。

  巧了,沈书凡就喜欢吃这种。

  以前在侯府他提出吃这样式的,他那侯府的继母说他是:少爷的身子下人的命。

  从那以后他对于吃食再也不挑了。

  给什么就吃什么。

  现在想来,要是在侯府里没有专门试吃的小厮的话,那狠辣的继夫人会不会早就毒死他了?

  越想越觉得真有这可能啊!

  他能活到这么大可真不容易。

  想的一多,沈书凡吃的更香了!

  吃饱好报仇。

  嚼嚼嚼~

  好香~

  沈家人平时都是一天两顿饭。

  过年想吃三顿也不是不行,但沈婆子不畅快。

  就把堂屋里余下的馒头窝头的给四个房头都分了分:“我们老两口一天两顿饭。

  知道你们小孩饿的快。

  晚上有想吃的。

  在你们自己屋里吃就行了,”

  意思很明显,晚上堂屋不管饭了!

  真的就只给小孩分。

  每个房头有几个孩子就分了几个。

  儿子儿媳妇是一点管的心思也没有……

  *

  大年初二。

  出嫁的女儿回娘家!

  一大早的,沈家就热闹开了。

  最先到的李氏的娘家,来了一大伙子人。

  李氏先带着她三哥去了堂屋,和公婆打过招呼把人迎到屋里来。

  看着一排溜的侄子,高兴之余是疑惑:“三哥,怎么这回都跟来了?”

  以往叫她和小妹回娘家的也就三个当哥的轮流着来。

  侄子大多时候是不带的,一是这个时候路不好走,再一个来到也不能让孩子白跑一趟。

  过年当姑的得给压岁钱。

  李家人向来都不会给孩子压力,尤其是出门子的姑娘。

  给这个不给那个的,哪样都说不过去。

  再加上李氏自己没孩子,就很少带孩子过来。

  这次倒好,都带来了。

  “非得跟来。”

  “大姑,我们来叫表哥去山……呜呜!”

  说话的李满山的嘴被捂住了。

  李满河无奈的看向年纪最小的弟弟:“山子啊,咱们不是说好了,先不要说出来吗?”

  “光想着吃肉去了,忘了嘿嘿。”

  “……”

  李氏笑着招呼着几个侄子:“满仓带着弟弟去炕上坐,鞋子都湿了吧?”

  “可不是咋滴,大姑,你不知道,山上的雪太大了。”

  “我们还看到野鸡了呢!”

  “咋没抓来给大姑看看?”

  李满仓坐在炕边上道:“没抓到,跑的太快了,满囤还差点摔崖下面去呢。”

  “满囤,你咋样,没摔着吧?”

  “没摔,崖那里有树,三叔一把给我薅回来了。”

  顺带踹了他们一人一脚。

  还说了要是他们再不听话,就不带他们来大姑家了,还让他们自己滚回去。

  后面看到有野物,他们也没人敢追了。

  李满山鸟悄的凑到沈书凡的身边:“表哥,一会往回走的时候还去山上,你教我怎么抓野鸡好不好?鸡爪子都给你吃!”

  “我谢谢你嗷!”捡着最没肉的地方给他。

  李满山小脸上都是心疼的道:“不,不用谢,就是你啃鸡爪子的时候能给我嗦一口吗?”

  “你喜欢吃鸡爪子?!”

  “当然了,鸡爪子最好吃了,谁不喜欢吃啊,肉一下就吃完了,鸡爪子却能啃一整天呢!我赚了”

  “……”

  沈书凡都不知道该怎么说这个便宜小表弟了。

  敢情这孩子是真的拿出他最喜欢吃的给自己了啊?

  李三舅笑着帮着解释道:“家里上回吃野鸡。

  当时他自己抢着非要鸡爪子。

  说那玩意儿大,肉撕给他吃的时候,他没注意,只一门心思的去啃鸡爪子去了。”

  野鸡不大,人又多,垛的块头特别小。

  在不注意的情况下,还真是有这可能。

  李氏给几个侄子一人一文钱。

  收了压岁钱,李满仓等齐齐道谢:“谢谢姑姑。”

  “拿好了,回家给你爹娘帮着收起来。”

  “好~”

  沈书凡也收到了李氏给的一文钱。

  “我也有,昨天爹娘已经给了压岁钱了啊。”

  大年初一的一大早,他一起身,就收到了爹娘给他的一两银子的压岁钱。

  这对只有三十来两全部家当的四房来说,一两银子可以说是很多了。

  李氏道:“不一样,收起来就好,当然了,别和你堂兄弟他们说。”

  “谢谢娘。”

  因为沈家是没有给压岁钱这个说法的。

  哪怕年三十那晚沈老汉说了老大给孩子们准备了的话。

  但大房的依然没往外出手的意思。

  这么多年都是这样过来的。

  各房头都没给过。

  但李家不一样。

  沈书凡刚去认门,娘家就给了100文钱,这是和其他侄子侄女出生时一样的看待。

  以往李氏回娘家才给压岁钱的。

  可这次孩子们进门来了,那她就得给~

  半个时辰左右。

  沈家外嫁的女儿沈守秀回娘来了。

  今年去接沈守秀回来的是四房的沈守义。

  往前几年的初二,也都是二房、三房、四房的轮流去接沈守秀回来。

  大房的大哥,没空去接,就连见个面的机会也没有。

  钱氏、孙氏和李氏都是等沈守秀回来之后,聊几句话再回娘家。

  也算是把沈家让给沈守秀和她爹娘,让他们好好亲香亲香。

  各家其实都是这样的。

  有如大房那种见不着面的也大有人在。

  沈守秀的婆家日子过的并不好。

  但她还是提前就攒好准备了七文钱,分别用小红纸包成了元宝样。

  打算给家里的侄子侄女当压岁钱的。

  她已经习惯了见不着大哥一家的面。

  只是打算掏钱的时候,才发现四房的李家来的孩子有些多。

  就算把大房的挪出来,她准备的小红封也不够~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被弃后,我入寒门科举成状元,被弃后,我入寒门科举成状元最新章节,被弃后,我入寒门科举成状元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