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第二个选择,就是朕给你们十万个名额。

  等这一代过去之后,就全部按照皇室宗亲身份来算,但没有任何爵位官位等等。

  这十万人,朕可以养着,每年划拨多少钱,可以定一个双方都满意的数量。

  该怎么分,你们内部决定。

  超出了十万人,不管是属于哪一服,哪一代,朕都不会再管!

  朕就明白的说,就是把你们当猪一样养起来,以感谢你们在大唐建立过程中,付出的一切。

  让你们的子孙后代,只要在大唐存在的一日,就必然享受荣华富贵!

  可如此一来,除非出了这十万人的序列,否则不得做任何行业,只能混吃等死!

  一旦敢做任何行业,只要被发现,不只是剥夺待遇,曾经得到的待遇也得还回来。

  还不回来,就以欺君之罪论处!

  宗老,如此可好?”

  这两条路,非常容易理解。

  第一条路,封赏到此为止,需要子孙后代自己努力。

  除了走上朝堂艰难,在任何方面都会优先录取。

  第二条路,皇帝白养宗族十万人,只要大唐还在就不会变。

  但这十万人,只能成为米虫,啥都别想干,躺平就行了。

  要是干了点啥,一旦被发现就是欺君之罪,最低都是要砍头的。

  你李正不是说,家家都可能有那么些不成器的吗?

  那行,皇帝给你们养了!

  只要大唐不倒,十万人的宗亲,对国库形不成压力。

  就算有艰难之年,到处抠点也就够了。

  李正揪着自己的白胡子,差点没有扯掉几根。

  他还没有糊涂,人老成精之下,轻松就能想明白,李承乾就是不放权。

  第一种,看似成才的话,比别人更容易进入权力中。

  问题是,进不了朝堂的话,就会被边缘化。

  没有了世袭爵位,就算顶着一个李姓皇族身份又如何?

  迟早会变得和普通官员一个样,根本没有半点优势可言。

  皇族的身份,更像是一个无效的笑话。

  遇到小心眼的皇帝,说不定还会被猜忌和忌惮。

  第二种,核心是直接把皇族养废。

  不只是如此,一旦超出了十万人的限制,只怕李唐皇室内部就要打起来,根本不可能威胁到李承乾,甚至是往后的皇帝。

  这两条路,全都侧重于把李唐皇室边缘化,甚至慢慢抹去他们的存在。

  这绝对不是李正想要的,也不是李唐皇室想要的。

  目前才三代皇帝,还有一些情面可以讲。

  再来两代皇帝的话,李唐皇室是谁?

  就连民间都有:一代亲、二代表、三代四代认不倒的说法,别说皇族了。

  到那个时候,皇族身份反而成了累赘和制约。

  “皇帝呀,我这老东西还没老糊涂,你这是真不准备给皇族活路呀!”李正气愤道。

  “看来宗老猜出来了,那朕这里就还剩下一条路了。

  宗族那边,应该也有含元殿那幅图吧?

  好好教导皇族,等大唐打出去。

  到那个时候,皇族可以跟随新王,去别的陆地上发展!

  建功立业,也是指日可待。

  整个天下,朕管不了那么多,因地制宜就好。

  好歹有个皇族的身份,天然能够亲近于外封的王。

  这样宗族都不满意的话,那朕觉得,你们还是选第二条路吧!

  混吃等死虽然无聊,却能永葆荣华富贵。”

  “这……”

  李正抓着胡须的手紧了紧,左思右想之下,好像也只有三条路了。

  很明显,李承乾已经退一步了。

  要是还不识好歹,只怕真要被当猪来养了。

  所谓的荣华富贵,或许有些不成器的小家伙觉得满意。

  但他们这些老人家,却需要给子孙谋个未来,而不是混吃等死,一代更比一代废。

  “罢了,皇帝,我先回去跟其他宗老商议一下,商量好了再给你答复。”

  李正说着,缓缓站起身来。

  “宗老,别忘了把我这一支独立出来,尽早把玉牒做出来给我。

  虽然原则上,我这边还是属于李唐皇室的一支,但却是专属皇帝的一支,也是往后李唐皇室的主脉。

  我这一支,以我皇爷爷为先祖,我父皇为第二代。

  其中,不包括我皇爷爷生的那些叔伯。

  我父皇这第二代,也只算我母后生的。

  目前来说,我和我母后生的弟弟妹妹是第三代,但不包括我父皇其他妃子生的,懂我的意思吗?”

  李正站直身体,摇头道:“皇帝,太上皇还在呢!

  按照规矩来说,如果要独立一支,除非皇帝就从你这里开始。

  否则的话,必须要太上皇同意。

  不是老朽为难你,而是规矩如此。

  你要知道,有些规矩是不容易打破。

  一旦打破,引起的后果,可能会超乎想象的严重。”

  “等的就是你这句话,你先等一下,朕去去就来!”

  李承乾笑了,当初李世民给他的那份独立支脉的圣旨,终于派上用场了。

  半个小时后,李正看着手中的圣旨,无话可说,只能表示回去就重做。

  就在李正再次要走的时候,李承乾又一次叫住了他。

  “宗老,你可知道,佛门玄奘法师去西域取经之事?”李承乾问。

  历史上的‘唐僧’跑出去取经,可是没有经过同意的。

  他申请过几次,但都没有得到同意。

  因为目前这个时间点,打唐正在实行禁边令和‘过所’制度。

  目的来说,是为了预防战略物资外流。

  而且,由于贞观初期的灾害,还有贞观之前刚刚结束的乱世,大唐的百姓其实对唐这个王朝,没有太高的信任度。

  因此,就出现了百姓外逃的迹象。

  比方说逃到高昌等国,这会导致劳动力外流。

  由于这些因素,就有了这两个制度。

  但是,唐玄奘不死心,这和尚的确是有大毅力,大智慧。

  在历史上,他是借助逃荒百姓隐藏自己,一路跑到瓜州(敦煌),结果被凉州都督发现,发了通缉令。

  得到胡人石磐陀(孙悟空原型)帮助,才偷渡到玉门关。

  石磐陀惧怕追责返回了,唐玄奘独自穿越五烽(边防哨卡),险些被守军射杀 ,这才彻底离开大唐国境的。

  因此,这家伙在大唐也算是知名人物。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帝李承乾:在李世民面前杀李泰,大帝李承乾:在李世民面前杀李泰最新章节,大帝李承乾:在李世民面前杀李泰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